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填图训练(湘教版)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基础训练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三地的经纬度A地的经纬度___、___,B地的经纬度____、_____,C地的经纬度________、__________。判读A、B、C半球位置A、B、C三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地,位于南半球的是地。(3)写出B、C的纬度位置B地位于_____纬度地区,C位于_____纬度地区。(4)判读A、B、C的方位关系A点位于B点的_______方向,C点位于B点_______方向。【答案】(1)60°W60°N0°0°40°S40°E(2)AC(3)低中(4)西北东南【解析】(1)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纬线是环绕地球表面一圈,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因此连接南北两极的是经线。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A地位于赤道以北,其纬线为北纬N;位于本初子午线以西,其经线为西经W,因此A的经纬度是60°W,60°N。(2)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由图可知,A、B位于不同的纬度上,因此A、B所在的纬线圈长度是不同的,长度最长的是B地所在的纬线——赤道。(3)西半球的范围是20°W以西,160'E以东。A的经度位置是60°W,则A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的范围是赤道以南,图中C点位于赤道以南,则C位于南半球。(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C点位于B点东南方向。巩固提高读下面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小红行走在大地经纬网上,其脚所踏地点的纬度是,经度是。(2)小红行走在(填“东”或“西”)半球,(填“南”或“北”)半球。(3)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4)A点在E点的方向,B点在A点的方向。(5)A、D、E三点所在的纬线中,长度最长的是点所在的纬线,在中、低、高纬度的纬度。【答案】(1)50˚S20˚E(2)东南(3)C(4)正南东南(5)D低【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在经纬网地图中,纬度向北增加为北纬、向南增加为南纬,经度向东增加为东经、向西增加为西经,根据该规律可以判断出小红的脚所踏地点的纬度是50˚S,经度是20˚E。(2)由上题可知,小红的脚所踏地点的经度是20˚E,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小红的脚所踏地点的纬度是50˚S,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3)结合所学知识,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图中C点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4)结合所学知识,在经纬网地图中,经线指向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因此图中A点在E点的正南方向,B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5)结合所学知识,纬线的长度不等,最长的为赤道,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在A、D、E三点所在的纬线中,D点所处的纬度最低,因此纬线长度最长,位于低、中、高纬度的低纬度。难点突破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主要区域的半球位置是半球、半球(北/南/东/西)。(2)乙地位于甲地的方;丁地位于丙地的方;从甲地一直向北(注意:方向只能向北),(能/不能)回到原地。(3)丙地位于五带中的带;不考虑地形和海陆因素,从甲→丙→丁,气温越来越(高/低),表明影响三地气温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因素。【答案】(1)北西(2)正东东北不能(3)北寒低纬度【解析】(1)依据所给地图分析,由最右边的70°—80°变化可知,该区域的纬度为北纬,故其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故可知该从左边数值170°—180°变化可知该经度为东经度数,由最下边170°—150°变化可知该经度为西经度数,且区域经度位置大致为170°E—150°W,故其位于西半球。(2)依据所给地图分析,可知甲、乙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且乙在甲的东部,故乙地位于甲地的正东方向;丙地位于甲地的东北方;从丁地一直向北,最终仅可以到达北极点,不能回到原地(若一直向前走,可以回到原地);(3)依据所给地图分析,可知该区域为北半球地区,其中丙所处的纬度为70°N,故丙地处于五带当中的北寒带,在不考虑地形和海陆位置的因素条件之下,从甲→丙→丁,由于纬度越来越高,获得的热量越来越少,故气温越来越低,因此导致三地气温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基础训练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各题。大洲:A;B;C;D;E;F;G。大洋:①;②;③;④。洲界线:E,F两个大洲的分大界线是,A,C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A,C两个大洲的分大界线是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海峡为界线。面积最大的大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填数字或字母)纬度最高的大洲是_________,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__________。(填数字或字母)(6)赤道穿过的大洲有__________、非洲、__________、大洋洲。(填名称)(1)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2)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3)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乌拉尔土耳其(4)A③(5)南极洲北冰洋【详解】(1)由图可知,A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B是与亚洲同属一块大陆的欧洲;C是位于欧洲南部的非洲;D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大洋洲;E是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的北美洲;F是位于北美洲南部的南美洲;G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2)①是南美洲与非洲之间的大西洋;②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③是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之间的印度洋;④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洋——北冰洋。(3)E大洲是北美洲,F大洲是南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A大洲是亚洲,C大洲非洲,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B大洲是欧洲,是世界发达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亚洲和欧洲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线。(4)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A代表亚洲;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③代表太平洋。(5)南极洲位于南极,是纬度最高的大洲;北冰洋位于北极,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洋。(6)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巩固提高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序号和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大洲:B
D大洋:③
④(2)A洲与B洲合称大陆(世界最大的大陆);A洲与F洲的分界线是海峡。(3)从图中可看出,世界陆地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赤道穿过了C洲大陆和洲大陆(填名称)。(4)纬度最高的是大洲;面积最大的洋是。(填名称)【答案】(1)欧洲大洋洲大西洋印度洋亚欧白令北南美洲(4)南极洲太平洋【解析】(1)读图可知,写出图中字母A代表亚洲,B代表欧洲,C代表非洲,D代表是大洋洲,出图中序号①代表太平洋,②代表北冰洋,③代表大西洋,④代表印度洋。(2)A洲为亚洲,B洲是欧洲,两洲连在一起属于同一大陆,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A亚洲与F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3)从图中可看出,世界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赤道穿过了C洲非洲大陆和G南美洲大陆。(4)南极洲位于南极点四周地区,所以纬度最高的是南极洲;太平洋,覆盖着地球约46%的水面以及约32.5%的总面积,占地球总表面积的1/3,所以面积最大的洋是太平洋。难点突破竖版世界地图以崭新的视野展示世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所示的大洲或大洋的名称:甲,丙,C,D。(2)丁大洲是世界上跨度最广、也是纬度最高的大洲。(3)一颗陨石进入大气层,有70%的可能性是掉落在(海洋、陆地)。(4)一艘油轮从A点所在大洋驶向C洋的最短航线必须经过甲丙两大洲之间的运河。【答案】(1)亚洲非洲大西洋印度洋(2)经度(3)海洋(4)苏伊士【详解】(1)根据图示大陆轮廓和经纬度判断,甲是亚洲,乙是非洲,C是大西洋,D是印度洋。(2)丁大洲是南极洲,它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也是纬度最高的大洲。(3)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故可以用“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粗略地说明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故一颗陨石进入大气层,有70%的可能性是掉落在海洋上。(4)读图分析可知,A点位于印度洋,C位于大西洋,一艘油轮从A点所在大洋驶向C洋的最短航线必须经过苏伊士运河。第三节世界的海陆分布基础训练根据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填空题。图中的等高距是米,A山顶的海拔范围_______________。(2)A山在C山的方向。(3)从①点和②点出发,更容易攀登到A山顶的是点,原因是。(4)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①④⑤⑥(5)图中⑤,⑥两地,适合攀岩运动的是地。【答案】(1)200大于1800米小于2000米(2)西南(3)①坡度较缓(4)山脊鞍部陡崖山谷(5)⑤【解析】(1)图中显示两条相邻等高线海拔高度差为200米,A的海拔大于离它最进的等高线的海拔小于离它最进的等高线的海拔加上等高距,A的海拔大于1800米小于2000米。依据指向标判断方向,A山在C山的西南方向。(3)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可判定,从①点和②点出发,更容易攀登到A山顶的是①点,原因是①等高线稀疏、坡缓。(4)依据位置,图中数字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为:①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④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⑤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⑥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5)依据位置,图中⑤为陡崖,⑥为山谷,⑤适合攀岩运动。巩固提高春分前后,某校八年级同学周末到郊区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下图是活动区域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同学们通过查看地形图,发现图中等高距为米。两组同学分别从图中甲、乙两村出发,经m、n两条登山线路在A处集合。两条线路中地势相对平缓的是,集合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2)同学们计划第二天早晨看日出,图中B、C两山峰中最佳观赏点是(填字母)山峰,你的理由是什么?。(3)同学们得知,甲村计划修建自来水厂(位置如图中所示),预案中有D、E两处引水点,你认为选择哪处引水点合适?请说明理由。。【答案】(1)50n鞍部(2)BB位于偏东位置,日出为东,日落为西,所以B山峰更适合观赏日出。(3)D处更适合作为引水点,D处位于小河的上游,水质更好,并且可以实现自流。E处更适合作为引水点,E处距离自来水厂更近,饮水路线修建工程量小,节省资金。(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两条相邻等高线的差值是等高距,读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50米。两组同学分别从图中甲、乙两村出发,经m、n两条登山线路在A处集合,两条线路中地势相对平缓的是n,因为n处等高线稀疏,地形较平坦;集合处A是位于两座山峰之间的低地,是鞍部。(2)根据站得高,看得远的原理,可知欣赏日出日落应该站在山峰上。B、C两处同为山峰。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B山峰偏东,C山峰偏西。太阳东升西落,所以,站在偏东的B山峰更适合看日出,站在偏西的C山峰更适合看日落。(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处作为引水点,D处位于小河的上游,水质更好,并且可以实现自流。E处更适合作为引水点,E处距离自来水厂更近,饮水路线修建工程量小,节省资金。难点突破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我国东部位于36°N的某中学利用暑假到图示山区开展登山游学活动。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方案①:登大青山,锻炼体能;方案②:徒手攀岩,试试胆量;方案③:参观古庙,寻踪文化。材料二:游学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1)本地区地势特点,西部以为主,东部以为主。(填地形种类)(2)同学们计算火车站到大青山山顶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A.457米 B.762米 C.408米 D.345米(3)第二组同学沿②路线攀岩,从等高线的分布来看,A地属于(地形部位),需要准备至少米长的安全绳。(4)方案三中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若图上王村火车站到古庙的距离是6cm,比例尺为1:50000,则两地实地直线距离是,同学们从小桥行走至古庙的过程中感觉比较轻松其原因是(填数字)(双项选择)①坡度缓②沿山谷走③沿山脊走④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5)同学们在读图过程中发现图中b、c两条河流中,哪一条不可能存在,理由是。(6)为了防止有人爬山时迷路,同学们拿出预警方案:如果迷路了就选择沿着一条溪流走,这个想法对吗?原因:【答案】(1)西高东低山地平原(2)C(3)陡崖150(4)3千米/3000米①④(5)bb处位于山脊,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6)对河流往低处流,河流流出山地,地势低平处往往会有聚落【解析】(1)读图可知,西部等高线密集,海拔在500米以上,坡陡谷深的为山地,东部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的是平原,地势西高东低。(2)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0米,火车站海拔位于150至200米之间,大青山海拔位于550至600米之间,两地的相对高度是450米至350米,C位于该区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3)读图可知,A地位于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安全绳的长度为陡崖的相对高度,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公式“为(n-1)×d≤△H<(n+1)×d”(n表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图中等高距为50米,重叠等高线为2条,故相对高度位于50至150米,需要准备至少150米长的安全绳。(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比例尺为1:50000,表述图上一厘米实际距离500米,故若图上王村火车站到古庙的距离是6cm,则两地实地直线距离是3000米,同学们从小桥行走至古庙的过程中感觉比较轻松其原因是①坡度缓,④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较为省力。(5)读图可知,c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b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b河不存在。(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如果迷路了就选择沿着一条溪流走,这个想法是正确的,水往低处流,河流流出山地流经平原地区,平原地区有聚落,有人家。第四节海陆变迁基础训练读板块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板块名称:①;②;③;④;⑤;⑥。(2)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板块和板块(填序号)碰撞挤压而形成的,红海的面积将不断扩大,是由于板块的(碰撞挤压或张裂拉伸)而形成。(3)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是板块,澳大利亚大陆基本上属于板块。(填名称)【答案】(1)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2)①③张裂拉伸(3)太平洋印度洋【详解】(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构成,①是亚欧板块,②是非洲板块,③是面积较小的主要以印度洋为主的板块,④是几乎全部为海洋的太平洋板块,⑤是以美洲为主的美洲板块,⑥则是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南极洲板块。(2)从图上可以看出,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是相互挤压,所以形成了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山脉还在不断升高;红海是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拉伸处,所以红海的面积会越来越大。(3)几乎全部为海洋板块的是太平洋板块,除少数一些面积小的岛屿外;澳大利亚大陆基本上属于印度洋板块。巩固提高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块名称:B板块F板块E板块。(2)基本上全是海洋的板块是板块。(填名称)(3)板块构造学说提出,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构成,且处在不停的中。(4)根据板块构造学原理解释:此次尼泊尔地震是由于板块与板块相互碰撞挤压造成的。(5)根据图中板块运动的方向推测,太平洋的面积(缩小、扩大)。(6)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7)正在上课的我们如果遇到地震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靠近窗户的同学迅速从窗户跳下,逃离教学楼 B.争先恐后的跑下教学楼C.躲在课桌下面,并利用书包护住头部 D.大声喊叫,以消除心中的恐惧【答案】(1)非洲南极洲美洲(2)太平洋(3)运动(4)亚欧印度洋(5)缩小(6)印度尼西亚(7)C【解析】(1)据图可知,B为几乎包括整个非洲大陆在内的非洲板块,F为主要位于南极地区的南极洲板块,E为包括南北美洲大部分在内的美洲板块。(2)全球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组成,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位于图中的D处)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组成。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4)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尼泊尔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两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是尼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办公环境下的技术趋势分析报告
- 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域生态保护中的作用
- 2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 Unit 1 Lesson 1 At the Airport(说课稿)-2024-2025学年冀教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10章 热力学定律 1 功和内能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3-3
- 202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2框 预防犯罪说课稿 新人教版
- Unit 2 Ways to school Part A Let's learn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001
- 10的再认识(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 时、分、秒(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垂线》
- 骆驼祥子 故事情节
- 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报名登记表
- 2022年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套卷(乡镇卷)2
- 【薪酬】国有企业中长期股权激励课件
-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第三章 新闻摄影工作者的职责与素养
-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第一章观察概述课件
- 化学品防范说明编码
- 高温超高压煤气发电工程技术方案
- 帕金森病(英文版)课件
- 大学普通化学(第七版)课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