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2.用2B铅笔将单项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非选择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布洛是现代实验美学的代表,他继承了“自下而上”的实证研究方法,把对传统美学中,审美客体的研究转向对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和美感体验的研究,建立了以观赏的效应为研究对象的美学理论。他提出,在审美观照中,主体在心理上必须和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把眼前的对象同实践的、现实的自我联系割裂开来,切断同事物的实用、功利方面的联系,以一种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的态度来看待它。保持距离会使司空见惯的东西发出奇光异彩,使身处焦虑、烦躁、恐慌之境的心灵体会到一种奇异的镇定与寂静,领略到一种功利的“我”难以企及的审美之境。为了形象地说明“心理距离”的含义,布洛举了一个海上航行遇上大雾的例子。对于一般人而言,这不能不是一件十分头疼的事。因为海雾不仅会耽误行程,还会令人呼吸不畅,让人因置身无边的、未知的恐惧之中而感到惊慌无助。可是,那让人紧张焦虑的海雾也可能会霎时成为趣味与欢乐的源泉。一旦抛开海雾可能带给我们的危险及不愉快,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去看周围的景观,我们就能够欣赏海上雾景奇妙无比的美。布洛所说的“心理距离”指的就是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本身的分离,与人的实际需要、道德、目的、利害关系之间的分离。由于这种分离,日常事物的某些平时为人们所忽视的侧面就可能会引起我们的注意,震撼我们的心灵,从而成为一种“艺术的启示”。因此布洛认为心理距离构成了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但同时布洛又指出,作为一种审美原则,心理距离又有其矛盾的二重性。在欣赏中,我们一方面要从实际生活中脱离出来,抛弃事物的科学价值、使用价值以及伦理价值;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脱离实际生活,要拿自身的经验来印证、诠释作品,从而激起感情的共鸣。只有将“距离的自我矛盾”安排妥当,才是艺术欣赏与创作的成功。“心理距离说”矛盾的二重性强调了“美感的人”“科学的人”和“实用的人”的辩证统一,认为处于美感经验中的主体也是“科学的人”和“实用的人”,无法将其从整个有机体中分离出来。作为“美感的人”,一方面须超脱实际生活,心中不能存有任何外在目的;另一方面又必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帮助自己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以获求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这种理论的一大优点是其在像形式主义那样强调审美经验的纯粹性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有利于或不利于产生和维持审美经验的各种条件。而且“心理距离说”将美感经验之前、美感经验之中、美感经验之后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综合考察美感经验之前及之后的现实生活、伦理道德、实用功利及各种相关的社会因素对美感经验的影响。(摘编自彭志勇《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与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材料二:在审美欣赏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空间距离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距离太小,主体离客体太近,客体的局部相互遮挡会使主体领略不到审美对象的整体风貌,造成主体对客体感知的困难。距离太大,离审美对象太远,由于光线漫射、空气浮尘等因素,审美主体会感到对象模糊不清,自然就无法欣赏到审美对象的美了。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听音乐、看油画、看电影时,都会保持一个适中的空间距离。听音乐时,太远了会听不清,太近了又会觉得震耳欲聋:看电影时,如果坐得太近,屏幕上的画面就会扁平得像一张纸,立体感的消失会使欣赏索然无味。欣赏艺术,“距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持适中的距离才能领略作品的美的魅力。空间距离能够产生美感,同样,时间距离也能够产生美感。旧物、往事经过时间的沉淀,往往具有某种美的力量,让人感到情意依依。如乡情是一种人情美,时间隔得愈久,其情愈烈。苏联戏剧家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时间是一个最好的过滤器,是一个回想和体验过的情感的最好的洗涤器。不仅如此,时间还是最美妙的艺术家,他不仅洗干净,并且还诗化了回忆。”的确,一件曾经让人嫌恶的事情,如果你把它推远一点看,也许就会形成很美的意象。卓文君不守寡却和司马相如私奔,这在西汉时算是一件秽行丑迹,后世却把这段情史当作佳话。在李贺的诗句“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中,我们感受到的只是画一般的幽美。并且,时间距离还能使往日伤痛、悲哀的情感,转变为感人肺腑的艺术创作。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在其妻王弗离世后的第十年写下的悼亡之作,时间的距离,使深切的哀痛变成了情真意切的艺术之美,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纵观中国古代诗词史,除了悼亡诗的审美内涵和时间距离有关,咏史怀古诗同样如此,我想这也是时间距离具有美化、诗化作用的原因吧。(摘编自曹熠婕《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浅谈审美距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布洛的美学理论承袭实证研究方法,以观赏的效应为研究对象,注重对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和美感体验的研究。B.布洛认为心理距离构成了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人只要与客体及其吸引力相分离,就会发现一些平时忽视的侧面,震撼心灵。C.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空间距离要适中,距离太小或太大都无法欣赏到审美对象的美。D.在中国古代诗词史中,悼亡诗、咏史怀古诗的审美内涵和时间距离有关,这体现了审美欣赏中时间距离的美化、诗化作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布洛以海雾为例,证明审美主体想要体会到独特的审美之境,就要忍受审美客体所带来的危险。B.与布洛“心理距离说”的美学理论相比,形式主义审美观存在明显不同,它忽视了产生和维持审美经验的各种条件。C.适中的空间距离能够让人领略作品的魅力,而时间距离则不然,时间隔得越久,产生的美感越强。D.西汉时被人诟病的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的行为,后世却传为佳话,说明时间距离一定会美化过往的事。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观点的一项是()A.真诚的回忆,将是明月的照临,清风的吹拂,而没有迷雾和尘沙的干扰。B.在“忆之路”上,走得愈远,愈是有味,这是苦味渐已蒸散而甜味却还留着的缘故。C.一个人,只有跋涉过漫长的生活道路,才会有各种滋味的回忆。D.人们在重温旧事时,便会发现生命之书中最美的一页莫过于其中一些段落所勾起的甜蜜回忆。4.鲁迅说过:“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赏鉴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一个其中的角色。所以青年看《红楼梦》,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老年人看去,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宝玉的身份,满心是利害的打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请结合材料和鲁迅的这段话,从“心理距离”二重性的角度谈谈我们应如何欣赏《红楼梦》。5.请分析材料二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答案】1.B2.B3.C4.①我们在阅读《红楼梦》时,一方面应该保持合适的“心理距离”,将宝黛或者贾政与现实的“我”分离开来,才能客观全面地鉴赏宝黛不同于世俗男女的心灵契合以及贾政作为一家之长的内心世界:②另一方面,无论读到宝黛的爱情故事还是贾政的利害打算,也不能将自己从现实生活中完全分离出来,必须依靠自身生活经验才能理解作品中青年男女爱情的美好或封建家长利益打算,从而形成感情共鸣。5.①(论证方法)采用引用论证,引用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话,继续对前文“时间距离也能够产生美感”这一观点进行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②(论证语言)运用比喻,把“时间”比作“过滤器”“洗涤器”和“艺术家”,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论证语言的生动性;③(论证思路)点明观点,强调时间距离对美感的形成所发挥的净化、美化和诗化作用,与后文中的论证相互印证。【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人只要与客体及其吸引力相分离,就会发现一些平时忽视的侧面”错误。材料一第3段说的是“由于这种分离,日常事物的某些平时为人们所忽视的侧面就可能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原文用的是“可能会”,选项中“只要……就会……”表述绝对。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就要忍受审美客体所带来的危险”错误。材料一第2段中说的是“一旦抛开海雾可能带给我们的危险及不愉快……我们就能够欣赏海上雾景奇妙无比的美”,此处意在说明审美主体想要体会到独特的审美之境,要与审美客体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C.“时间隔得越久,产生的美感越强”错误。材料二第3段中只是举例说乡情是“时间隔得越久,其情愈烈”,并未说时间距离的远近与美感的强弱有确切的联系。D.“说明时间距离一定会美化过往的事”错误。根据材料二第4段中的“一件曾经让人嫌恶的事情……也许就会形成很美的意象”,可推知时间距离具有美化的作用,但并未说其“一定会美化过往的事”。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根据材料二第4段内容可知,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观点是时间距离具有净化、诗化和美化的作用。C.“跋涉过漫长的生活道路”,强调的是漫长的生活历程可以提供丰富的回忆素材。故不能支持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观点。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鲁迅的这句话揭示了有些读者不能区分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差距,从而导致了可悲又可笑的结果;我们阅读小说是为了欣赏作者的艺术手法,感受其中的思想内容,不能硬去充当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将艺术形象和现实世界混淆,艺术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表现形式,要注意区分与现实的区别。根据“在审美观照中,主体在心理上必须和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把眼前的对象同实践的、现实的自我联系割裂开来,切断同事物的实用、功利方面的联系,以一种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的态度来看待它”可知,布洛强调“心理距离”会使司空见惯的东西发出奇光异彩,使身处焦虑、烦躁、恐慌之境的心灵体会到一种奇异的镇定与寂静,领略到一种功利的“我”难以全及的审美之境。所以我们在阅读《红楼梦》时,应该保持合适的“心理距离”,将小说中的人物与“我”分离开来,才能客观全面地鉴赏艺术形象不同于现实中的人的精神世界。根据“又不能完全脱离实际生活,要拿自身的经验来印证、诠释作品,从而激起感情的共鸣”“‘心理距离说’强调了‘美感的人’‘科学的人’和‘实用的人’的辩证统一,认为处于美感经验中的主体也是‘科学的人’和‘实用的人’,无法将其从整个有机体中分离出来,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帮助自己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以获求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可知,“心理距离说”强调不能完全脱离实际生活,要拿自身的经验来印证、诠释作品,从而激起感情的共鸣。所以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能将自己从现实生活中完全分离出来,必须依靠自身生活经验才能理解作品中宝黛爱情和贾政的利害算计,从而形成感情共鸣。【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论证方法方面,采用了引用论证。“苏联戏剧家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时间是一个最好的过滤器,……并且还诗化了回忆。’”这是引用了苏联戏剧家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话,论证了前文“时间距离也能够产生美感”这一观点,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论证语言方面,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时间是一个最好的过滤器,是一个回想和体验过的情感的最好的洗涤器,不仅如此,时间还是最美妙的艺术家”,这是把“时间”比作“过滤器”“洗涤器”和“艺术家”,“他不仅洗干净,并且还诗化了回忆”论证了“时间距离也能够产生美感”的观点。运用比喻手法,化抽象为具体,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论证思路方面,这段文字点明了“时间距离也能够产生美感”的观点,“时间是过滤器、洗涤器、艺术家”强调了时间距离对美感的形成所发挥的净化、美化和诗化作用,后文又例举了西汉时被人诟病的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的行为,后世却传为佳话的例子,也强调了“时间距离也能够产生美感”的观点,前文的引用论证与后文中的举例论证相互印证。(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第五幕】关汉卿的书斋田汉他的好友杨显之,在看已经写成的几折。关汉卿站在其后面。关汉卿:显之,你看这样写,行了吗?杨显之:行。我看这倒是你的压卷之作。不过有几点想问问你:第一,蔡婆婆这人物,你是要当好人写呢,还是当坏人写呢?当作坏人写吧,她又是窦娥的婆婆,窦娥是为了救她才屈死了的。关汉卿:这个人大体上还是善良的,她不是很爱窦娥的吗?杨显之:不过你当她是好人写,她又是一个放高利贷的,借给你五两银子,隔一年连本带利要你十两;借给你十两,隔一年要你二十两。没有钱还她,你就得把女儿卖给她做儿媳妇。这样的人还能是好人?我倒是赞成赛卢医那个办法,要用绳子勒死她。关汉卿:勒死她,就没有人再放高利贷了?杨显之:那当然还会有。关汉卿:却又来了。于今这世道,就是个高利贷的世道。相比之下,蔡婆婆还是比较好一点的了。要找真正的好人,除非世界上没有高利贷了。杨显之:好,这一点算过去了吧。第二点,山阳县逼供之后,马上说“明日杀窦娥”,既不经三审六问,也不申请刑部批准,就处决人犯。作一个前代的戏,不是符合惯例啊!关汉卿:你这一点提得好。可是我问你,于今大元朝杀人必须要经过这些程序吗?忽辛杀朱小兰,不是刚问过一堂,第二天就稀里糊涂把她给砍了吗?杨显之:哦,原来你是这个用意,那就没有说的了。此外在文字上,我觉得第二折那支《感皇恩》很好。“……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捱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写得又生动,又深刻。后面那支《滚绣球》,“地啊,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啊,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我看干脆改成“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样感情不是更强烈一些吗?关汉卿:好,那就这么改吧。杨显之:不,你自己斟酌吧,我说得不一定对。关汉卿:不,你说得很对,(确定地)改!从桌上落下一张纸,杨显之忙拾起,看了一下。杨显之念: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关汉卿:(低声)这是文丞相写的。杨显之:文丞相?你是说文天祥丞相?关汉卿:对,就是他。……杨显之:好。我今天还有事,我走了。(站起)文丞相的诗,我带着了。杨显之匆匆地走出去了。关汉卿看着已经改过的前三折,出了神,不觉朗诵起来。关忠上场。关忠:老爷,叶先生来了。关汉卿不应。他已独自沉浸在艺术世界里好半天,似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叶和甫上,关忠欲再报告,叶和甫止住他,轻轻地走进来,听关汉卿朗诵。关汉卿朗诵:【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关忠:(提醒)老爷,叶先生来看你来了。关汉卿:谁?(他醒过来似的)哦,和甫。关忠:叶先生来了好一会儿了。关汉卿:请坐,请坐。没有知道你来了。失迎得很。叶和甫:哪里,哪里。还是我来得莽撞,扰乱你的文思了。关汉卿:(吩咐)关忠,点茶。关忠:是,(端茶给叶和甫)您请喝茶。叶和甫:昨儿个帘秀告诉我,你在给她打一个新本子,就是你刚念的这个吗?关汉卿:对。叶和甫:已经完稿了?关汉卿:没有。还差一折,不过也快完了。叶和甫:一定又是个杰作吧,刚才的这支《滚绣球》就不错。让我先观为快吧。(他接过前几折,看了一下。)关汉卿:哦,还是所谓的“乱头粗服”,刚才想请显之给仔细改一改,可他没工夫。叶和甫:“乱头粗服,丰韵天然”,你从来不是这样写的么?不过听刚才念的,什么“不分好歹难为地,错勘贤愚枉做天”,连天地也骂起来了,不能像往常那样轻松一点吗?关汉卿:你是内行,当然应知道,这戏的写法是随着情节而定的。这戏原本就不是轻松愉快的情节,怎么能用这些笔法呢?我甚至鄙视那些写法,我觉得那都是些甘草、薄荷,只管管伤风、咳嗽。叶和甫:(不了解)哦,不。还是往常那样的好。你开的是薄荷、甘草的店,人家就向你买薄荷、甘草,这不是很自然的吗?关汉卿:你们那样看我?叶和甫:哦,这是开玩笑。(转话题)刚才这个戏是写的哪个朝代的故事呢?关汉卿:也不知道这是哪个朝代,应是汉朝吧。东海地方有一个孝妇被东阿太守给冤杀了,后来那地方三年没下雨。直到于公治狱,这案子给平反了,这才下起雨来。叶和甫:这不过是个传说,你不会是还要替传说中的人物担忧吧?关汉卿:如今,这样的冤狱还在重复着哩。叶和甫:唔,帘秀告诉我,你对最近朱小兰一案很抱不平。关汉卿:对,每个有良心的人,都会为她不平的。叶和甫:是啊,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更何况你这样多情的文人呢?不过,别人议论尽管议论,你可千万别写。关汉卿:(反感)那为什么?叶和甫:我觉得,你近来的几出戏,像《救风尘》《望江亭》啊,称得上是洛阳纸贵。歌台舞榭没你的戏就不卖座。人家把你看成了“烟花粉黛的大师”。于今,你忽然改写公案戏,成功固然好,一旦不中,盛名岂不一落千丈?很是不值。关汉卿:胡说什么,我哪是什么“烟花粉黛的大师”,我写《救风尘》是歌颂赵盼儿那样急人之难的侠妓,我写《望江亭》是赞美谭记儿那样机智勇敢、保卫自己幸福的寡妇。我的戏,不管写什么,都只求代替受冤屈的百姓们一吐胸中的怨气。再说了,我不是在痛恨那些周舍、杜婆婆,还有杨衙内之流吗?我也不求什么盛名,怕什么一落千丈?叶和甫:(遮住地)别生气嘛。再说了,小兰一案其说不一,你不要只听人家的一面之词,据李驴儿的说法……关汉卿:你这不是一面之词吗?叫我说,是李驴儿这狗杂种,把一个无辜的女子陷害死了,还要血口喷人。你也跟着附和,玷污她的清白。叶和甫:汉卿,别忙。还有了,你刚才埋怨皇天“欺软怕硬”。其实,我们做事说话就得把谁硬谁软好好地估量一下。李驴儿当然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可是他后面有萨千户,还有忽辛大人。忽辛原也没有什么,其人贪赃枉法,不辨贤愚,不分好歹,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可是,不是我恭维你,你在戏里骂得真对。但有什么用呢?阿合马大人是当今皇上最信任的财神爷,好比一块又大又硬的石头,其余的人全是些鸡蛋,没人敢说他半个坏字眼。你敢碰他?谁碰他谁倒霉。别忘了,老朋友,已经有几个人被下狱了。监察御史白栋、宿卫秦长卿秦大人,你不要重蹈他们覆辙啊!关汉卿:(愈发不快)怎么,你是要来威胁我?叶和甫:(越发说得唾沫四溅)你写的这个戏本子,不管假托哪一个朝代的事,只要一演出来,明眼人哪个不知是在挖苦忽辛大人?只要人家在阿合马大人面前说上几句,不管是演戏的还是写戏的,准保都得……嚓,(用手在脖子上做了个抹脖动作)——掉脑袋啊。关汉卿:(质问)别瞎说了,我这戏跟阿合马有什么关系?叶和甫:你骂忽辛,会跟他老子不相干?弄不好连我们都……关汉卿:(走前一步)你说了两点,那我也说两点。我写的主角窦娥,是她舍己救人的性格感动了我,使我不能不写,绝不是单纯为的骂什么人。你千万替我解释解释。而且,我是爱上了戏才写戏的。我既然决定写,就对所写的负责任,生死祸福自己去当。别连累了您,“士各有志”,您请吧。(选自田汉《关汉卿》,有删改)6.下列对节选部分戏剧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幕先写关汉卿与好友杨显之在书斋中斟酌已写成的几折《窦娥冤》,各自发表修改意见。随后,叶和甫劝关汉卿不要写《窦娥冤》。B.从关汉卿与杨显之的对话可以看出,杨显之对待文学创作严肃、认真,他长于修改作品,有文人风骨,是关汉卿的“莫逆之交”。C.叶和甫把关汉卿看成了“烟花粉黛的大师”,不赞成他改写公案戏,苦口婆心规劝他不要重蹈监察御史白栋等人的覆辙。D.田汉笔下的关汉卿倾尽才力和心血创作杂剧,带有维护正义、崇尚自由、敢作敢为的精神气质,闪烁着燕赵慷慨悲歌精神的光华。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节选的第五幕中有关汉卿与杨显之的关于文学创作的论争,有关汉卿与叶和甫的矛盾冲突等。B.田汉在此幕中善于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剧作在处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上有独到之处。C.第五幕通过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来塑造关汉卿等人物形象,“确定地”“反感”“愈发不快”等都属于神态描写。D.“我觉得那都是些甘草、薄荷,只管管伤风、咳嗽”这一句运用了比喻修辞,用“甘草、薄荷”比喻那些情节较轻松愉快的作品。8.关于《窦娥冤》中的两句唱词,关汉卿的文本为:“地啊,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啊,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杨显之建议他改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为什么非常赞成这种改动?9.现当代戏剧家田汉以生花之笔血肉丰满地再现了十三世纪梨园领袖关汉卿的光辉形象。请结合文本,分析历史剧《关汉卿》是如何呈现和渲染历史的真实性的。【答案】6.C7.B8.①关的唱词用的是陈述语气,不如杨的质问语气强烈,杨显之改动后感情更强烈一些。②关的唱词是对天的哀告和祈求,而杨改动后则是对天的指责和否定,深化了作品的主题。③杨的两句唱词更突出了窦娥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更加高大。④杨的两句唱词字数相同,对仗工整,句式更整齐,较之原句音韵感更强。9.①多次切入《窦娥冤》内容,引用其中的台词,融入文天祥写作《正气歌》诗等内容,以此突出历史真实。②注意嵌合历史词、文言词,如表人名和官职的“萨千户”“忽辛大人”“阿合马”“宿卫秦长卿”等,有时也用带点行业色彩的词语,如“给她打一个新本子”“烟花粉黛的大师”等,渲染时代氛围。③凸显时代背景,反复强调“于今这世道,就是个高利贷的世道”“于今大元朝杀人必须要经过这些程序吗”“如今,这样的冤狱还在重复着哩”等等,让读者重视那充满苦难和黑暗的时代,增强历史的厚重感。④文本紧扣人物身份、地位、遭遇、个性来刻画关汉卿、杨显之、叶和甫等人物形象,关汉卿的“我的戏,不管写什么,都只求代替受冤屈的百姓们一吐胸中的怨气”“我既然决定写,就对所写的负责任,生死祸福自己去当”,话语掷地有声,铁骨铮铮,人物形象真实、生动,立体感强。【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C.“苦口婆心规劝”错误,叶和甫不是苦口婆心规劝,而是别有用心,也并没有把关汉卿看成“烟花粉黛”的大师,他虚伪、趋炎附势,是混在当时杂剧界的败类、反动统治者的帮凶。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B.“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错,主要手法是对比衬托,文章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独特表达效果的能力。从语气上看,“你……难为地,我……哀告天”,关的唱词用的是陈述语气,杨的“何为地”“枉做天”为质问语气,陈述语气不如质问语气强烈,杨显之改动后感情更强烈一些。从主题上看,关的唱词“地啊……天啊……负屈衔冤哀告天”是对天的哀告和祈求,而杨改动后,“地也,你……何为地,天业,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则是对天的指责和否定,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从人物形象上看,杨的两句唱词写窦娥呼天抢地、指天骂地,既是对是非混淆、黑白不分的世道的愤怒控诉,更突出了窦娥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更加高大。从句式上看,杨的两句唱词字数相同,“不分好歹”对“错勘贤愚”,“何为地”对“枉做天”,对仗工整,句式更整齐,较之原句音韵感更强,读来朗朗上口,表达效果更好。【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蔡婆婆这人物,你是要当好人写呢,还是当坏人写呢”“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关汉卿:(低声)这是文丞相写的”,多次切入《窦娥冤》内容,引用其中的台词,融入文天祥写作《正气歌》诗等内容,以此突出历史真实。注意嵌合历史词、文言词,如“文丞相”“压卷之作”“欲”“嚓”等;表人名和官职的“萨千户”“忽辛大人”“阿合马”“宿卫秦长卿”等;有时也用带点行业色彩的词语,如“给她打一个新本子”“烟花粉黛的大师”等,渲染时代氛围。凸显时代背景,“阿合马大人是当今皇上最信任的财神爷,好比一块又大又硬的石头,其余的人全是些鸡蛋,没人敢说他半个坏字眼。你敢碰他?谁碰他谁倒霉”,反复强调“于今这世道,就是个高利贷的世道”“于今大元朝杀人必须要经过这些程序吗”“如今,这样的冤狱还在重复着哩”等等,让读者重视那充满苦难和黑暗的时代,增强历史的厚重感。文本紧扣人物身份、地位、遭遇、个性来刻画关汉卿、杨显之、叶和甫等人物形象,关汉卿的“我的戏,不管写什么,都只求代替受冤屈的百姓们一吐胸中的怨气”“我既然决定写,就对所写的负责任,生死祸福自己去当”,话语掷地有声,铁骨铮铮,人物形象真实、生动,立体感强。叶和甫的“人家把你看成了‘烟花粉黛的大师’。于今,你忽然改写公案戏,成功固然好,一旦不中,盛名岂不一落千丈?很是不值”“你不要重蹈他们覆辙啊”“你骂忽辛,会跟他老子不相干?弄不好连我们都”,突出他的虚伪、趋炎附势,凸显其混在当时杂剧界的败类、反动统治者的帮凶的嘴脸。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①苏轼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药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②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晁、董③之对,则孝宣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注]①陆贽为唐德宗时宰相,著名政论家。他的奏议往往切中时弊,为后世所推崇。该文写于宋哲家即位不久。当时旧党上台,而王安石推行的新法被吕惠卿等人弄得面目全非,弊端百出,新旧党之争依然激烈,国无宁日。苏轼进此札子,乞校正陆贽奏议,并建议宋哲宗反复熟读,从中学习治国之术。②颇,廉颇;牧,李牧。③晁,晁错:董,董仲舒。④孝宣,汉宣帝刘询。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B.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C.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D.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庙号,指的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德宗,即为庙号。B.“但使圣贤之相契”与“若合一契”(《兰享集序》)两句中的“契”含义不同。C.“夫六经三史”里的“六经”与“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里的“六艺”都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D.“聚古今之精英”中的“精英”指优秀人才,与《阿房宫赋》中“齐楚之精英”的“精英”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开篇认为自己学识浅薄,无法穷尽圣贤之道,心里想讲清楚而口头却不能表达,因此自觉惭愧,这是为后面建议校正陆贽的奏议做铺垫。B.苏轼高度赞赏陆贽,认为他上可以纠正皇帝想法上的错误,下能够贯通天下人的心志。但他很不幸,做官没赶上好时机,进言没有被完全采纳。C.苏轼通过对比,认为陆贽的智慧、文才、道术等都超过子房和贾谊;陆贽的奏议明了清楚,超过幽深高远的六经、三史和诸子百家等的论述。D.虽然陆贽是唐朝时的宰相,但苏轼认为如果圣明的天子和贤能的大臣两相契合,那就如同君王和臣子处于同一时代了,这体现了苏轼的政治观。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可谓进苦口之药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2)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晁、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14.请简要概括苏轼等校正并进呈陆语奏章的理由。【答案】10.C11.D12.C13.(1)陆贽真可以说是进献了苦口的良药,去诊治危害身体的重病。假使唐德宗能完全按陆贽的进言去实行,那么贞观之治的盛况便会再一次出现。(2)当初冯唐论及廉颇、李牧的贤能,而汉文帝为不遇贤才而叹息;魏相分条陈述晁错、董仲舒的对策,而汉宣帝就按这些对策施政而成就了汉室中兴的业绩。14.①担任讲读之职,想向皇帝进呈圣贤之道。②陆贽德才兼备,其奏议犹如良药,可以兴国,皇帝会喜欢。③六经三史等虽可观,但难以推择;而陆贽的奏论内容明了清楚,汇聚古今精华,能发圣性之高明。【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臣等认为作为臣子向皇帝进献忠诚,就像医生对准病症去用药一样,药虽然经医生之手传过去,但药方多是从古人那里留下来的。如果药方在世间证明确实很灵验,那么就不必一定要由医生自己创造出来才用。臣等听说唐德宗时的宰相陆贽,才能本来就是帝王的辅佐,学问足可成为帝王的老师。“进于医手”是状语后置句,不能断开;“方”是药方,做“多传于古人”的主语,其前断开,排除AB;“才本王佐”“学为帝师”都是主谓结构,应各自断开,排除D。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B.“契”分别为“合、吻合”和“符契”。句意:只要使像您这样的圣明天子和像陆贽那样的贤能大臣意见相吻合/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契”含义不同。C.说法正确。D.“精英”分别指“学说精华”和“金玉珍宝等”。句意:汇聚了古往今来的学说精华/齐国楚国挑选的珍宝。“精英”含义不相同。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认为陆贽的智慧、文才、道术等都超过子房和贾谊”错误,原文是“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注意是“智如子房”“辩如贾谊”。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药石”,良药;“膏肓”,重病;“使”,假使。(2)“太息”,叹息;“条”,分条陈述;“对”,对策,应对;“致”,使……到来,成就。【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能力。由“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可得出:担任讲读之职,想向皇帝进呈圣贤之道。由“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可谓进苦口之药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可得出:陆贽德才兼备,其奏议犹如良药,可以兴国,皇帝会喜欢。由“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可得出:六经三史等虽可观,但难以推择;而陆贽的奏论内容明了清楚,汇聚古今精华,能发圣性之高明。参考译文:臣等依凭空虚浅薄的才学,在翰林院侍讲、侍读的职位上充个数目。皇上的聪明睿智是上天赋予的,学问一天比一天深厚。臣等才学有限,然而圣贤之道没有穷尽,心中虽然想表述清楚可口头上表达不出来,因此自己感到很是惭愧,不知道该怎么办。臣等认为作为臣子向皇帝进献忠诚,就像医生对准病症去用药一样,药虽然经医生之手传过去,但药方多是从古人那里留下来的。如果药方在世间证明确实很灵验,那么就不必一定要由医生自己创造出来才用。臣等听说唐德宗时的宰相陆贽,才能本来就是帝王的辅佐,学问足可成为帝王的老师。他的议论深刻而切合物事人情,言语从不偏离圣贤的道德规范。才能与西汉的张良(张良字子房)齐肩而文才却要胜过他,议论的才能像西汉的贾谊而方法却不粗疏,上可以纠正皇帝想法上的错误,下能够贯通天下人的心志。但他不幸的是做官没能赶上良好的时机。唐德宗以严厉刻薄为能事,陆贽就以忠诚敦厚去规谏;唐德宗以猜疑忌恨去对人,陆贽就以推心置腹去劝说;唐德宗喜好用兵打仗,陆贽则认为消除战事是当时首先要做到的;唐德宗喜好敛聚财物,陆贽则认为散财于民最为迫切。至于任用人才、接受意见的方法,整治边防、驾驭将帅的策略,归罪于自身以收拢人心,改正过错以顺应天道,斥去小人以消除人民的祸患,珍惜爵位、宝器以授予有功的人,像这类合理的建议,很难列举完。陆贽真可以说是进献了苦口的良药,去诊治危害身体的重病。假使唐德宗能完全按陆贽的进言去实行,那么贞观之治的盛况便会再一次出现。臣等每次从皇帝听讲的西阁退出,都私下相互议论,认为您是圣明的天子,一定喜欢陆贽的议论。只要使像您这样的圣明天子和像陆贽那样的贤能大臣意见相吻合,那就像圣君和贤臣处于同一时代一样了。当初冯唐论及廉颇、李牧的贤能,而汉文帝为不遇贤才而叹息;魏相分条陈述晁错、董仲舒的对策,而汉宣帝就按这些对策施政而成就了汉室中兴的业绩。如果陛下能自己寻求老师,就不如从近一点的唐朝选取陆贽。再说那《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史记》《汉书》《后汉书》三部史书,以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并不是没有可以效法的,而且依照这些史籍所阐述的道理都足以治理好国家。然而《六经》当中的圣贤言论精深奥秘,而史书、子书中存留的圣贤学说却颇不完整,犹如高山大海那样崇高深远,很难从中选择出多少可以直接推广运用的东西。而陆贽的议论,一打开书本就非常明了清楚,汇聚了古往今来的学说精华,确实是国家治乱的一面镜子。臣等想把他向皇帝的进言文章稍微加以整理校对,重新抄好进呈给陛下。希望陛下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旁边,就像亲眼见到陆贽之面一样;反复熟读它,就像和陆贽当面谈话一样。这样,一定能启发陛下天子之性的神明天资,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能成就强盛国家的功业。臣等说不尽愚陋的心意,请陛下决定是否采用。(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节选)①李白大盗割鸿沟,如风扫秋叶。吾非济代②人,且隐屏风叠。中夜天中望,忆君思见君。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云山③杜甫京洛云山外,音书静不来。神交④作赋客,力尽望乡台。衰疾江边卧,亲朋日暮回。白鸥元水宿,何事有余哀。【注】①写于公元756年,屏风叠,在江西庐山下。②济代:济世。唐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世”为“代”。③写于公元760年作者寓居四川成都时。④神交:梦魂相交会。形容思慕深切。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诗体现了时间的变化,诗人先写过往之经历,再写此时心绪,最后写未来期许。B.杜诗体现了空间的转换,诗人身在蜀地遥望京师,京师音断故而详叙蜀地之漂泊。C.这两首诗与黄庭坚的《登快阁》,都有“鸥”这一意象,但表现的情感截然不同。D.李诗换韵恰切,杜诗对仗工稳,这两首诗共同展现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不同美感。16.这两首诗都以安史之乱为背景,诗人对战乱时局的态度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两人都表现了对时局的关心。李诗首联“割鸿沟”“扫秋叶”写出了叛军侵占地方之广和为害之烈;杜甫对云山而望京师,体现了对朝廷的关心。②李诗还隐含着激愤、洒脱的矛盾心境。“吾非济代人”使用反语,表现渴望济世却怀才不遇;尾联又表现出远离时局、心向自由的旷放。③杜诗重在表现自己寓居蜀地,漂泊孤苦而又心系家国的忧国忧民之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表现的情感截然不同”错误。李白和黄庭坚的诗歌尾联,都运用“鸥”这一意象,表达了渴望归隐的情感。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李诗的“大盗割鸿沟,如风扫秋叶”是说“而今时局动乱,安禄山叛军猖獗,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以比喻写出时局的变化,表现出诗人对时局的关切之情;“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是说“我不是那个可以拯救时局的人,只好在这屏风叠隐居”,表面上写自己没有才华、无法济世,实则使用反语,表现了自己渴望济世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表现自己内心的不平;最后两句“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是说“明天我就要拂衣归去了,从此以后永远都要隐居避世了”,表达了自己想要远离时局,过自由放达生活的隐逸情怀。而杜诗“京洛云山外,音书静不来。神交作赋客,力尽望乡台”,写诗人与京师音信全断,作客蜀地思念故乡,这都与时局战乱有关;从“衰疾江边卧,亲朋日暮回”可知,诗人此时漂泊孤苦,既挂念京师(朝廷)又心系亲友,表现出心系家国的忧国忧民之情。可见相同点是两人都表现了对时局的关心。李诗首联“割鸿沟”“扫秋叶”写出了叛军侵占地方之广和为害之烈;杜甫对云山而望京师,体现了对朝廷的关心。不同的是李诗还隐含着激愤、洒脱的矛盾心境。“吾非济代人”使用反语,表现渴望济世却怀才不遇;尾联又表现出远离时局、心向自由的旷放。杜诗重在表现自己寓居蜀地,漂泊孤苦而又心系家国的忧国忧民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告诫君王要远离奸佞小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2)六国与秦灭亡的历史常常被后人用来针砭时弊,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讽谏当朝统治者未能吸取历史教训;苏洵在《六国论》中则以泱泱大国却自取下策“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赵宋王朝重蹈覆辙的忧虑。(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和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均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现江水(湖水)之美。【答案】①.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②.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④.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⑤.千里澄江似练⑥.玉鉴琼田三万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壅蔽”“黜”“鉴”“澄”“琼”。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楼梦》事无巨细,皆刻画无遗,工笔细描,笔笔都勾连开去;《水浒传》删繁就简,,朝一个目标进发,只突出聚光灯下的行动,其余都模糊成背景。这是因为,()。大观园的社会生活形态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作者讲究细节的丰缛与感官的华美。而梁山泊则险象环生,杀机四伏,说话人线条比较粗放,常有“说时迟,那时快”的强烈动感。宋淇是唯一曾经把曹雪芹与荷马的人,因为小赫胥黎指出荷马的伟大就在于能够将事物的整个真相全盘托出,这在宋淇看来,一如曹雪芹的,遍观圆照。如此看来,《红楼梦》在感官、语言上的是不是比《水浒传》要高出许多呢?不能这么说。文字的繁简都是服务于总体需要的。《水浒传》是行动中的诗,好汉们走的都像是一条空荡荡的路。不是从作者看来,而是从人物看来,途中没有什么好瞧的,安全走到就不容易了。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一呵而就相提并论铁面无私品味B.一气呵成相提并论明镜高悬品位C.一呵而就一概而论明镜高悬品位D.一气呵成一概而论铁面无私品味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两者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形态有显著不同B.《红楼梦》的整体内容更需要工笔C.两者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形态是不相同的D.《红楼梦》的内容比《水浒传》更需要工笔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8.B19.A20.构成:《水浒传》是本体,喻词“是”,喻体是“诗”;
表达效果:把删繁就简的《水浒传》比作简洁凝练的诗,生动形象的写出这部作品只根据表现主题这--目标写作,着力突出好汉们的行动,繁简分寸拿捏得好。【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处,“一气呵成”形容文艺作品结构紧凑,气势连贯。“一呵而就”一口气完成。此处前文“《水浒传》删繁就简”强调结构紧凑,应选“一气呵成”。第二处,“相提并论”是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谈论或看待。“一概而论”是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多用于否定)。根据后文“荷马的伟大就在于……一如曹雪芹的……”可知,应选“相提并论”。第三处,“明镜高悬”指办事明察秋毫,公正无私。“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畏权势,不徇私情。由行文对象及后文“遍观圆照”可知,应选“明镜高悬”。第四处,“品位”指对事物有分辨与鉴赏的能力。“品味”指尝试滋味并仔细分辨其高低优劣。此处应是名词,应选“品位”。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上下文都是比较两者的情况,以及下文比较两者的社会生活形态,可知括号内句子的主语应该是“两者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形态”,排除B、D。根据下文反映出的不同,A的程度更符合语境。故选A。【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水浒传》是行动中的诗,好汉们走的都像是一条空荡荡的路”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删繁就简的《水浒传》比作简洁凝练的诗,根据前文“《水浒传》……朝一个目标进发,只突出聚光灯下的行动,其余都模糊成背景”“文字的繁简都是服务于总体需要的”可知,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水浒传》只根据表现主题这一目标写作,重点突出好汉们的行动,繁简分寸拿捏得好。(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小说中的“闲笔”,通常指在主线叙述中穿插的某些支线情节或闲散细节。这些支线情节或闲散细节,表面看似乎是繁冗之笔,实际上却具有较强的表现效果。从叙事的角度看,“闲笔”具有扩展小说的表现空间的功能。在小说叙事中,“闲笔”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行为,更多的时候也表现为一种叙事行为。从语言行为来看,“闲笔”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并置,通过这种语言并置加强叙事的情趣,营造一种诗意。而“闲笔”作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住宅项目分销渠道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市政道路砍割桩施工项目合同2篇
- 2025年度生态农业餐饮食材配送框架协议3篇
- 梧州职业学院《推拿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版医疗机构餐饮服务合作协议版B版
- 二零二五版医疗设备检验试剂配套供应协议2篇
- 2024版行政人员合同
- 二零二五版单位食堂餐饮服务设施升级改造合同3篇
- 2024版广告设计与发布合同
- 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轻化工程专业发展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医师定期考核临床业务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三套)
- 2014新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5-What-does-he-do复习课件
- 建筑材料供应链管理服务合同
- 孩子改名字父母一方委托书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电与磁》单元测试卷(原卷版)
- 江苏单招英语考纲词汇
- 2024年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计划例文(6篇)
- 2024年工程咨询服务承诺书
- 青桔单车保险合同条例
- 车辆使用不过户免责协议书范文范本
- 2023-2024学年天津市部分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