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新版七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湘教新版七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湘教新版七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湘教新版七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湘教新版七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新版七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41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老师在教室里游课,听不到回声,原因是()A.教室的窗户开着,不存在回声B.教室的墙壁把声音全部吸收了C.老师发出的声音被同学们的衣服全部吸收了D.回声比较弱,而且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区分不出来2、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A.呼吸B.遗传C.营养D.生长3、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器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②海绵;③砝码;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⑥装有沙的容器等供同学们选择.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是()

A.④⑤B.②⑤C.②③④D.①③⑥4、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木棒,a端在2倍焦距之外,而b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如图所示,那么在另一侧所成的像是()A.a端变细,b端变粗B.a端变粗,b端变细C.a、b端变粗D.a、b端变细5、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器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②海绵③砝码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⑥装有沙的容器等供同学们选择.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A.①③⑥B.②⑤C.③④⑤D.②③④6、下列细胞结构①细胞膜,②细胞质,③细胞核,④细胞壁,⑤液泡,在人体口腔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中都有的()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7、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____;身体和____都____。9、如图所示,小明用自制的重垂线来检查宣传画是否挂正,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的特点,如果重垂的质量为5kg,它所受重力为____;如果将它拿到月球上,它所受重力是变____。(g=10N/kg)

10、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8.5m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去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____s,你会听到____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11、如图(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观察到如图(b)所示的现象,由此可判断____

A.小车突然加速运动B.小车突然减速运动。

C.小车保持匀速运动D.小车可能做加速;也可能做减速运动。

理由____.

12、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用肺呼吸.13、空调中巴车上分别有冷气出口和暖气出口,但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利用你学过的知识判断:冷气出口在____,暖气出口在____。(填“上”或“下”)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一块完整的骨骼肌属于组织。()15、人体有八大系统,这些系统独立工作,互不相干。()16、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17、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以将实验材料制成切片进行观察。18、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越大越有利于观察细胞。19、取口腔上皮细胞的准确部位应是侧壁上。20、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要涂抹几下,以便细胞分散。21、在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最初阶段(指幼叶变绿前),幼苗干重有可能大于种子干重。22、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1题,共6分)23、图片18、物体A放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受到80牛的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60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40牛的作用。请在图中画出这三个力的示意图。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回声是声波被反射回来形成的;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如果小于0.1s,原声和回声混合在一起,人耳不能分开。

【解答】在教室里;由于我们说话的地点离墙较近,当我们说话时,声音传到墙壁上反射回来的时间与我们说话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时间差太短,所以我们的耳朵听不出说话声与回声,因此人耳区分不开原声与回声。

故答案为:D2、C【分析】【解答】螳螂捕蝉;黄雀捕食螳螂,都是为了获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存,因此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故选: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3、A【分析】【分析】影响压强在小的因素有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根据这两个因素,运用转换法和控制变量的方法可以选用不同的器材设计出相应的实验来进行探究.对照选项中的器材看能否完成这一探究便可做出判断.本题考查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器材选择,在选择器材时,必须首先明确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再运用相应的方法设计出实验的思路,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器材,对我们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解答】解:A;若选用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因为木板不易发生形变,无法通过转换法将压力的作用效果反映出来,因此无法实现探究,符合题意;

B;若选用②海绵、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可通过改变矿泉水瓶中水的多少来改变压力,还可通过改变矿泉水瓶的倒正来改变受力面积,压强的大小可通过海绵的形变反映出来,因此可以达到探究目的,不合题意;

C;若选用②海绵、③砝码、④木板;可通过改变砝码的质量来改变压力大小,还可通过改变木板的放置方法来改变受力面积,压强的大小可通过海绵的形变反映出来,因此可以达到探究目的,不合题意;

D;若选用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③砝码、⑥装有沙的容器;可通过改变砝码的质量来改变压力大小,还可通过改变小桌的放置方法来改变受力面积,压强的大小可通过小桌在沙中的下陷程度反映出来,因此可以达到探究目的,不合题意.

故选A.4、A【分析】【分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时,所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而当物体放在二倍焦距之外时,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解答此题。

【解答】因b端位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此时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b端会变粗;因a端位于2倍焦距之外;此时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a端会变细,A说法正确。

故选:A5、C【分析】【分析】(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2)研究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压强和压力的关系;控制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大小;研究压强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控制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3)压强的大小用形变程度来反映,这种方法是转换法。(1)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2)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3)能设计压强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

【解答】A;选择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③砝码,⑥装有沙的容器.小桌放在沙子上,观察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在小桌上再放砝码,再观察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把小桌的桌面朝下,小桌上放砝码,再观察桌面陷入沙子的深度,不符合题意;

B;选择②海绵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瓶口拧紧;瓶子正放和倒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瓶子正放时,瓶子中有水和空瓶分别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不符合题意;

C;选择②海绵;③砝码,④木板。木板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凹陷程度;木板上再放砝码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砝码放在海绵上,再在砝码上面放木板,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不符合题意;

D;选择③砝码;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没有明显发生形变的物体,无法显示压强大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6、B【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与动物体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在于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在于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解答】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植物的绿色部分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均能找到的细胞结构有①②③。

故答案为:B7、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音色定义的理解与应用;不同物体发声时,声音的特色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通常不同人说话声音的音色不同,人们常常利用这个特点根据声音的音色辨别是谁说话,声纹锁也是利用了这一特点,根据音色辨别发声者是否是主人。

【解答】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主人的。

故选C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外骨骼附肢分节【分析】【解答】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附肢也分节;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另外在节肢动物的头部有的有单眼和复眼,有的只有复眼,一对触角和口器等特点,所以节肢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节肢动物的特征。9、竖直向下50N小【分析】【解答】由图可知:他的画与重垂线的竖直方向不平行;所以他的画不是正的;重垂线的方向始终是竖直方向,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特点;

重垂的重力为G=mg=5kg×10N/kg=50N;

重垂拿到月球上质量仍为5kg,而故根据G=mg可知,重垂在月球上的重力大约为地球上的

【分析】掌握重力的计算公式,注意:g并不是一个定值,即便在地球上也会随海拔高度与纬度的变化而变化。10、0.025一【分析】【解答】解:(1)因为管长s=8.5m;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则由v=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t1===0.025s;

(2)由于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所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小于0.025s,则两次声音的间隔一定小于0.1s.此时人耳无法分辨两次声音,故只能听到一次敲打声.

故答案为:0.025;一.

【分析】(1)根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S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可以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11、B当小车突然减速运动时,木块底部也随之减速,而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木块向右倾倒【分析】【解答】解:由于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减速运动时,木块底部也随之减速,而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木块向右倾倒,会出现如图(b)所示的现象.选项A、C、D均与图(b)所示的现象不符.

故答案为:B;当小车突然减速运动时;木块底部也随之减速,而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木块向右倾倒.

【分析】分析此类惯性现象的问题时,一定要关注与物体相关联的其它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还要结合被研究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运动特征进行总体把握,切忌主观臆断.12、鳃【分析】【解答】: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青蛙,为变态发育,其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不能在空气中呼吸;成体青蛙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故答案为:鳃。

【分析】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13、上下【分析】【分析】题解答的关键是要结合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来进行分析;只有使空气形成对流,才能达到快速升温或降温的效果。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冷空气,根据密度小的上升,密度大的下降,可结合实际做出判断。

【解答】因为热空气的密度小,冷空气的密度大,若要使整个巴车快速降温,冷气出口在上,这样冷气下降,形成对流,可达到快速致冷的效果;若要使整个房间快速升温,则应暖气出口在下,向上吹热气,这样热气上升,形成对流,可达到快速致热的效果,故答案为:上,下。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B【分析】【解答】“一块完整的骨骼肌属于组织“这句话的重点字眼是“完整”二字;一块骨骼肌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

【分析】一块骨骼肌最外面的膜属于结缔组织膜,肌腹主要是由长纺锤状的肌肉细胞构成的,属于肌肉组织,内外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一块骨骼肌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15、B【分析】【解答】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它们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下,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体的结构层次,人体有八大系统,这八大系统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下,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16、B【分析】【解答】只有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才有叶绿体的存在,比如叶肉细胞。而在非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是没有叶绿体的,比如根部的细胞。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植物细胞和叶绿体关系的理解,极易犯错。17、B【分析】【解答】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因为血液呈液态,因此只能制成涂片来进行观察,而不能制成切片进行观察,故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三种常用的玻片标本――切片、涂片和装片的理解。18、B【分析】【解答】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因为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需要让可见光穿过被观察的物体,这样才能看清物像。因此,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而非是越大越有利于观察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