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世纪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月考试卷5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时分子间只存在斥力不存在引力B.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C.两个相同的半球壳吻合接触,中间抽成真空(马德堡半球),用力很难拉开,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D.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2、用频率分别为和的光照射某种金属材料,两种情况下测得的该金属材料发生光电效应的遏止电压之比为1∶3,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则该金属的逸出功为()A.B.C.D.3、以下关于热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只能改变物体的机械能而热传递只能改变物体的内能B.自然界中可以存在上万度的高温,但低温的极限是0开C.凡是能量守恒的过程一定能够自发地发生D.布朗运动是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热运动4、如图(a),阴极K和阳极A是密封在真空玻璃管中的两个电极,K受光照时能够发射出光电子,滑动变阻器可调节K、A之间的电压。分别用蓝光、弱黄光、强黄光照射K时,形成的光电流I(G表示数)与电压U(V表示数)的关系如图(b),则图中a、b、c光依次为()
A.蓝光、弱黄光、强黄光B.弱黄光、蓝光、强黄光C.强黄光、蓝光、弱黄光D.蓝光、强黄光、弱黄光5、分子势能EP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现让一个分子A不动;另一个分子从无穷远处靠近A。在这个过程中,仅考虑这两个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无穷远到r=r1分子动能先减小后增大B.从无穷远到r=r1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C.从无穷远到r=r0分子力的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从无穷远到r=r0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6、氢原子能级如图甲所示,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发出多种频率的光,分别用这些频率的光照射图乙电路的阴极K,只能得到3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线,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阴极K材料的逸出功为3.2eVB.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C.图中M点的数值为-4.45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一定持续增大7、血氧仪是一种测量人体血氧饱和度的医疗设备,血氧饱和度是人体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与氧合血红蛋白之和)容量的百分比,正常人的血氧饱和度一般在95%以上,如果血氧饱和度低于93%,就应尽快就医。某种指夹式血氧仪是根据脱氧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在红光和红外线区域的吸收光谱特性不同为依据制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外线可以用来加热理疗B.红光和红外线都是可见光C.红光的波长大于红外线的波长D.吸收光谱的特点是在连续光谱的背景上出现若干条明线8、1932年考克饶夫特(J.D.Cockroft)和瓦耳顿(E.T.S.Walton)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粒子加速器——高压倍压器,他们将质子()加速到0.5MeV的能量去撞击静止的原子核X,得到两个动能均为8.9MeV的氦核(),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用人工加速粒子实现的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是B.X由组成C.上述核反应中出现了质量亏损D.上述核反应的类型是裂变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在氢原子光谱中,赖曼线系是氢原子从较高能级(n=2;3、4...)跃迁到基态时辐射的光谱线系.类似地;有巴尔末系、帕邢系、布喇开系等线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图说明氢原子光谱是分立的B.赖曼线系中从n=2跃迁到基态放出的光子频率最大C.巴尔末线系中从n=∞跃迁到n=2放出的光子波长最大D.若巴尔末系的某种光能使一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赖曼系的都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10、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甲、乙、丙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B.甲、乙为晶体,丙是非晶体C.甲为多晶体,乙为非晶体,丙为单晶体D.甲、丙有确定的熔点,乙无确定的熔点11、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被激发后会辐射出光子,若辐射出的光子能使逸出功为2.22eV的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则对氢原子提供的能量可能为()
A.12.05eVB.10.20eVC.12.09eVD.1.51eV12、关于液体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图中露珠呈球形,这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B.图中的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产生表面张力C.图中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水的浮力作用D.图中液体表面张力方向与液面垂直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影响人们对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气压的差距B.有些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是可逆过程C.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在水面上撒痱子粉,是为了清楚看出油膜的轮廓E.温度高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和内能一定大E.温度高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和内能一定大14、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样的。一种典型的铀核裂变是生成钡和原子核X,同时放出三个中子,核反应方程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X的中子数为53B.原子核X的中子数为55C.的比结合能比的比结合能大D.的比结合能比的比结合能小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氢原子从n=1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要吸收光子B.核反应:中X为中子,a=3C.将放射性元素的温度降低,它的半衰期会发生改变D.蓝光照射某金属板表面时刚好能够产生光电效应,则换用强度较大的红光照射也可产生光电效应16、对核反应方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和是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核B.x是中子C.这个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但质量一定有亏损D.这个反应既是核聚变反应,又是核裂变反应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7、一玻璃管竖直插在液体中,管内液面比管外液面高h,顶端封闭空气柱长度为若将玻璃管偏转一点而保持露出液面的管长不变,则h将__________,将_________;若将玻璃管偏转一点而保持露出液面的高度不变,则h将_________,将_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如图为一茶具。当在茶具中加上足够多的开水,并在茶具顶端盖上密封良好的盖子后,泡茶几分钟水就会沿茶具口溢出。原因是茶滤内的封闭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气体的压强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强。茶具中的水被压出的过程中,封闭空气对水做_______(填“正功”或“负功”)。
19、(1)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有________.
A.核的结合能约为14MeV
B.核比核更稳定。
C.两个核结合成核时释放能量。
D.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核中的大。
(2)质子()和α粒子()被加速到相同动能时,质子的动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α粒子的动量,质子和α粒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之比为________.20、若已知大气压强为p0,如图所示各装置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液体密度均为ρ,重力加速度为g,则各图中被封闭气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气=________;p乙气=________;p丙气=________;p丁气=________。
21、热运动。
(1)定义:______永不停息的______运动。
(2)______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22、1mol氧气储存于一氧气瓶中,温度为27℃,氧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________________;分子平均总动能为_______________;这瓶氧气的内能为_________________。23、康普顿效应和光子的动量。
(1)康普顿效应: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射的X射线中,除了与入射波长λ0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____λ0的成分;这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
(2)康普顿效应的意义: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不仅具有能量而且具有动量。
(3)光子的动量。
a.表达式:
b.说明: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要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光子的动量可能变小。因此,有些光子散射后波长_____。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12分)24、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研究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而列出的。按速率大小划分的区间(m/s)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0℃100℃100℃100以下1.40.7100~2008.15.4200~30017.011.9300~40021.417.4400~50020.418.6500~60015.116.7600~7009.212.9700~8004.57.9800~9002.04.6900以上0.93.9
试作出题中的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25、用连线连结起左边列出的科学家和右边列出的他所测定的物理量或证实过的物理事实。
A、布朗a;热功当量。
B、卡文迪许b;电磁波的存在。
C、焦耳c;万有引力恒量。
D、赫兹d;分子不断作热运动。
E、法拉第e;原子的有核结构。
F、牛顿f、电子电量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3题,共6分)26、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滴管将浓度为c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滴入体积V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N,求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
B.将痱于粉均匀地撒在浅盘内水面上,用滴管吸取浓度为c的油酸酒精溶液;从低处向水面中央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使之充分扩散,形成单分子油膜;
C.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油酸薄膜的形状画在玻璃板上;
D.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以坐标纸上边长为a的正方形为单位,数出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约为M个;计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
利用以上步骤中表示各量的字母,写出单个油酸分子直径d的表达式_______。27、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将油酸溶于酒精,其浓度为每104mL溶液中有6mL油酸。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5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膜的轮廓,再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和大小如图所示,坐标系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cm,试求:
(1)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______cm2;
(2)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___________m3;(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按以上实验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__m;(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28、某同学通过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玻意耳定律来测定一颗形状不规则的石子的体积。
实验步骤:
①将石块装进注射器,插入活塞,再将注射器通过软管与传感器连接;
②移动活塞,通过活塞所在的刻度读取了多组气体体积同时记录对应的传感器数据;
③建立直角坐标系。
(1)在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图甲中,传感器为压强传感器。
B.在步骤①中,将注射器与传感器连接前;应把注射器活塞移至注射器最右端位置。
C.操作中;不可用手握住注射器封闭气体部分,是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
D.若实验过程中不慎将活塞拔出针筒;应立即将活塞插入注射器继续实验。
(2)为了在坐标系中获得直线图像,若取轴为则轴为__________(选填“”或“”);
(3)选择合适的坐标后,该同学通过描点作图,得到图像如图乙所示,若不考虑传感器和注射器连接处的软管容积带来的误差,则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_;若考虑该误差影响,测得软管容积为则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详解】
A.当水被压缩时;水分子间的距离要减小,此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斥力起主要作用,故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但是引力仍然存在,A错误;
B.气体能充满整个容器;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分子可以自由移动,不能证明分子间存在斥力,B错误;
C.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因为两球间为真空;而外界受大气压强的作用,要想把半球拉开应克服大气压强产生的压力,不是吸引力的表现,C错误;
D.用力拉铁棒时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的引力使铁棒不断,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正确;
故选D。2、B【分析】【详解】
设用频率分别为和的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和则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得
又因为
以上各式联立可解得
故选B。3、B【分析】【分析】
【详解】
A.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这两者在改变物体内能方面是等效的,A错误;
B.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内容是绝对零度永远无法达到;B正确;
C.一个过程同时要满足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才可发生;比如热量不能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C错误;
D.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受到周围液体分子或气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产生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错误。
故选B。4、C【分析】【详解】
蓝光的频率大于黄光的频率,很久
结合
可得
可知频率较大的光,遏止电压大,可知光为蓝光,根据光照强度越大,饱和光电流越大,可知光为强黄光,则光为弱黄光;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5、C【分析】【分析】
【详解】
AB.分子从无穷远到r=r1;由图可知,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说明分子间作用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AB错误;
CD.由图可知,r0处分子势能最小,则r0处的分子间距为平衡位置,引力与斥力相等,即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等于0,所以在两分子间距从很远处减小到r0的过程中;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则引力和斥力同时增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6、C【分析】【详解】
A.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发出光的频率数为
发出的光子频率由低到高依次为ν1、ν2、ν3、ν4、ν5、ν6,则
但只检测到3条电流,根据光电效应方程
分析图乙可知,a的遏止电压最大,其次为b和c,所以发生光电效应的能量值为
由
解得阴极K材料的逸出功为
故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
可知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故B错误;
C.由
所以
因此图中M点的数值为-4.45;故C正确;
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正向电压增大,刚开始电流表示数会增大,但达到饱和电流以后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C。7、A【分析】【详解】
A.红外线可以用来加热理疗;故A正确;
B.红光是可见光;红外线不是可见光,故B错误;
C.红光的波长小于红外线的波长;故C错误;
D.吸收光谱的特点是在连续光谱的背景上出现若干条暗线;故D错误。
故选A。8、C【分析】【详解】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是选项AB错误;由题可知,反应中释放了核能,则反应中出现了质量亏损,选项C正确;上述核反应的类型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选项D错误;故选C.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A:D【分析】【详解】
A.氢原子的能级是分立的;氢原子发光是氢原子在两个能级间跃迁产生,则该图说明氢原子光谱是分立的.故A项符合题意;
B.由图知,赖曼线系中从n=2跃迁到基态放出的光子能量最小,则赖曼线系中从n=2跃迁到基态放出的光子频率最小.故B项不符合题意;
C.由图知,巴尔末线系中从n=∞跃迁到n=2放出的光子能量最大,则巴尔末线系中从n=∞跃迁到n=2放出的光子频率最大;波长最短.故C项不符合题意;
D.由图知,赖曼系中任一光子的能量大于巴尔末系中光子能量的最大值;据光电效应规律知,若巴尔末系的某种光能使一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赖曼系的都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D项符合题意.10、A:B【分析】【详解】
ABD.由题图丁可知:甲;丙有固定熔点;乙无固定熔点,所以甲、丙为晶体,乙为非晶体。故AB错误,D正确。
C.由题图甲;乙、丙可知:甲、乙各向同性;丙各向异性,结合以上结论可知,甲为多晶体,丙为单晶体,故C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B。
【点睛】
注意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分方法,晶体中单晶体和多晶体的区别点。认真审题,选不正确的。11、B:C【分析】【详解】
A.由于12.05eV+(-13.6eV)=-1.55eV
根据氢原子能级图可知;不存在该能级,可知,对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不可能为12.05eV,A错误;
B.由于10.20eV+(-13.6eV)=-3.4eV
根据氢原子能级图可知,恰好为第2定态的能级,又由于10.20eV>2.22eV
可知;氢原子被激发后会辐射出光子,辐射出的光子能使逸出功为2.22eV的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则对氢原子提供的能量可能为10.20eV,B正确;
C.由于12.09eV+(-13.6eV)=-1.51eV
根据氢原子能级图可知,恰好为第3定态的能级,又由于12.09eV>2.22eV
可知;氢原子被激发后会辐射出光子,辐射出的光子能使逸出功为2.22eV的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则对氢原子提供的能量可能为12.09eV,C正确;
D.由于1.51eV+(-13.6eV)=-12.09eV
根据氢原子能级图可知;不存在该能级,可知,对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不可能为1.51eV,D错误。
故选BC。12、A:B【分析】【详解】
A.图中露珠呈球形;这是液体表面张力的结果,故A正确;
B.图中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分子表现为引力,从而产生表面张力,故B正确;
C.图中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故C错误;
D.图中液体表面张力方向与液面平行;故D错误。
故选AB。13、A:C:D【分析】【详解】
A.影响蒸发快慢以及影响人们对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空气的相对湿度;即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的差距,故A项与题意相符;
B.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所有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是不可逆过程,故B项与题不相符;
C.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在水面上撒痱子粉,为了可以清楚看出油膜的轮廓,故C项与题意相符;
D.液晶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物态;它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故D项与题意相符;
E.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而物体的内能不仅仅与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物质的量、体积、物态有关,故E项与题意不相符。14、A:D【分析】【详解】
AB.核反应过程中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可得原子核X的质子数与质量数分别为36,89。故原子核X的中子数为53。B错误,A正确;
CD.重核裂变生成物的原子核更稳定,比结合能大,故的比结合能比的比结合能小;C错误,D正确。
故选AD。15、A:B【分析】【详解】
A.根据玻尔理论,当氢原子从n=1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能量变大,则要吸收光子,选项A正确;
B.核反应:该反应为核裂变反应,根据核反应中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为中子,a=3;选项B正确;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条件无关;选项C错误;
D.红光的频率小于蓝光的频率;则蓝光照射某金属板表面时刚好能够产生光电效应,则换用强度较大的红光照射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选项D错误。
故选AB。16、B:C【分析】【详解】
A、是氢元素的同位素的原子核;故A错误;
B;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以知道;x是中子,故选项B正确;
C、这个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但质量一定有亏损,是聚变反应,放出能量,故选项C正确,D错误.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7、略
【分析】【详解】
[1]由于试管倾斜,且露出液面的管长不变,所以管内水银的竖直高度h变小;
[2]由于管内水银的竖直高度h减小,产生的压强减小,根据题意有:
可知管内气体的压强增大,由于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
可知试管倾斜后气体的体积将减小,所以l变小。
[3]由于试管倾斜,且露出液面的高度不变,则露出液面的管长变长,h变大;
[4]由于管内水银的竖直高度h增大,产生的压强增大,根据题意有:
可知管内气体的压强减小,由于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
可知试管倾斜后气体的体积将变大,所以l变大。【解析】①.变小②.变小③.变大④.变大18、略
【分析】【详解】
[1]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变大;
[2]根据
可知温度增大;体积不变,压强增大,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
[3]茶具中的水被压出的过程中,气体体积膨胀,对水做正功。【解析】变大大于正功19、略
【分析】【详解】
(1)[1].由图可知,氦核的结合能大约为7MeV,氦核的核子数为4,则氦核的结合能大约为28MeV,故A错误.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由图可知,氦核的比结合能大,则核比核更稳定,故B正确.两个核结合成核时有质量亏损,释放能量,故C正确.由图可知,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核中的小;故D错误.故选BC.
(2)[2][3].动能与动量的关系为:P=质子质量小,则动量小;
物质波的波长:λ=
联立得到:λ=
质子()和α粒子()质量之比为1:4;故物质波的波长之比为2:1;
【点睛】
此题关键是抓住比结合能等于结合能与核子数的比值得出氦核的结合能;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记住公式λ=以及动量与动能的关系P=.【解析】BC;小于;2:120、略
【分析】【详解】
[1]在图甲中,以高为h的液柱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知p甲气S+ρghS=p0S
所以p甲气=p0-ρgh
[2]在图乙中,以B液面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方程F上=F下
有p乙气S+ρghS=p0S
所以p乙气=p0-ρgh
[3]在图丙中,以B液面为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3山西道法试卷+答案+解析
- 基于云原生应用的移动目标防御技术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港口集装箱司机雇佣协议3篇
- 2025版销售人员劳动合同模板(关注员工权益保障)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老旧小区物业委托管理改造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事业单位食堂承包服务合同范本3篇
- 压型钢板门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版施工环境保护责任与保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社保缴纳劳动合同范本(含生育保险待遇)2篇
- 竹木墙板装修施工方案
- (二模)遵义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卷 地理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隐名股东合作协议书及公司股权代持及回购协议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2025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目
- 高管绩效考核全案
- 教育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知识培训
- 初一到初三英语单词表2182个带音标打印版
- 《人力资源管理》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
- 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 《经济思想史》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