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版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粤教版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粤教版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粤教版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粤教版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63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与细胞学说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施莱登和施旺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和差异性C.细胞学说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D.该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展2、幽门螺杆菌寄生在人胃中,可引起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幽门螺杆菌具有的特征是()A.有成形的细胞核B.以DNA和RNA为遗传物质C.细胞中含有核糖体D.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3、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A.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B.高等植物细胞放入浓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C.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融合,完成受精作用D.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分离得到的色素带颜色均较浅,其原因不可能是()A.使用叶片已经放置数天B.研磨时间短C.加入的无水乙醇量过大D.层析时未加盖5、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DNA和R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B.核孔的数量与细胞代谢的速率无关C.真核细胞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没有细胞核的细胞是不能存活的6、紫杉醇为脂溶性抗肿瘤药物,可影响纺锤体的正常形成。传统游离紫杉醇药物的注射液采用蓖麻油和乙醇作为溶剂,易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科研人员制备出一种紫杉醇脂质体药物,利用肝肿瘤模型鼠开展研究,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组别对照组脂质体药物组游离药物组药物浓度(mg·kg-1)020352035肿瘤重量(g)1.3790.6960.3910.631死亡肿瘤抑制率(%)/49.471.650.1死亡

A.紫杉醇能够通过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来实现抗肿瘤作用B.紫杉醇不能通过包在脂质体的两层磷脂分子之间进行运输C.浓度为35mg·kg-1的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抗肿瘤效果明显D.与游离紫杉醇药物相比,紫杉醇脂质体药物对小鼠的副作用小7、人和动物体内的代谢终产物CO2的形成场所是()A.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基质B.线粒体内膜C.线粒体基质D.细胞溶胶8、取甲、乙、丙三种植物组织切块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浸泡液的浓度变小,乙浸泡液的浓度不变,丙浸泡液的浓度变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各切块细胞液浓度丙>乙>甲B.实验中,丙切块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实验中,乙切块细胞内蔗糖浓度与浸泡液中蔗糖浓度相等D.实验后,甲切块细胞放入清水中一定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现象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成熟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_____,_____膜和_____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__________称为_____。10、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____,生成____或____,释放出能量并生成____的过程。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____1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_____。1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原理:还原性糖:______,脂肪:______,蛋白质:_____。13、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______________所构成。14、结构简式:_____,其中:A代表____,P代表____,~代表____。

注意:ATP的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ATP被称为____化合物。这种高能化合物化学性质____,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中____很容易水解,由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动物和人体干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的能力,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分化成各种组织细胞。______A.正确B.错误16、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______A.正确B.错误17、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______A.正确B.错误18、降低光照将直接影响到光反应的进行,从而影响暗反应;改变CO2浓度则直接影响暗反应的进行。()A.正确B.错误19、虽然红细胞没有具膜细胞器,但将其放入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也能发生渗透作用()A.正确B.错误20、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时伴随有ATP的生成()A.正确B.错误21、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A.正确B.错误22、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唯一来源()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非选择题(共1题,共6分)23、下图展示了某蛋白的三级结构片段中两个氨基酸(赖氨酸和天冬氨酸)的相对位置。如果用别的氨基酸取代图中的赖氨酸;有可能会引起该蛋白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1)图中绘出了赖氨酸和天冬氨酸的____________基团。

(2)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下图中的哪种或哪几种氨基酸取代赖氨酸,对该蛋白的三级结构造成的影响最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3题,共27分)24、长期的高血压会引起心肌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障碍;使心脏功能下降。某研究小组以高血压大鼠为实验对象,探究有氧运动对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1)在线粒体中,丙酮酸被分解为_____和_____,在一系列线粒体复合酶的作用下,后者与O2在_____上结合生成H2O,释放大量能量。若复合酶I活性降低,O2会生成大量活性氧(ROS);ROS积聚造成线粒体的损伤甚至凋亡。

(2)研究小组选择若干高血压大鼠进行为期9周的有氧运动训练;测定其心肌细胞线粒体复合酶I和SOD活性,以安静状态的正常大鼠和高血压大鼠做对照,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对比_____组结果可知;高血压使线粒体复合酶I和SOD活性降低;

②有氧运动可通过提高上述酶活性,使ROS_____;从而减少ROS积累,减轻其对线粒体的损伤。

(3)若用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细胞的线粒体结构和数量,与2组相比,3组可能出现_____等变化,为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线粒体功能提供证据。25、为探究遮光对果树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所用遮阳网对某果树作适当遮光处理,分别于遮光前(0天)、遮光处理1天和21天后,取若干叶片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测定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和RuBP羧化酶(可结合CO2)活性等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对照组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其它条件与实验组保持相同且适宜。

(2)由表可知,遮光处理1天后,实验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_____对照组(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叶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适应短时间的弱光环境。

(3)由题可知,RuBP羧化酶主要分布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___中,实验结果显示,遮光处理21天后RuBP羧化酶活性显著小于对照组,说明叶片_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从而使得有机物合成减少。26、下图1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各期图像;图2表示细胞核中DNA的数量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A细胞中有___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___个DNA分子。

(2)请按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时间先后将图1各细胞排序:___________。

(3)图2中A→B表示___________期,此期细胞核中发生的最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中,解离之后应当___________,防止解离过度以及解离液干扰染色。可以将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染色质)染成深色的染色剂为___________。

(5)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可以转变成根冠、伸长区、根毛区的细胞,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___________,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把根尖细胞放入培养基中培养,最终会长成一株洋葱植株,这种技术叫做植物组织培养,其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5分)27、回答下列显微镜的相关问题。

(1)某学生在实验时,①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压住;③双眼从侧面注视镜头,将物镜下降至距玻片标本2cm处;④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文中该同学操作不当处共有_______处。

(2)根据下表三组镜头回答问题:。编号目镜物镜A组5×10×B组15×10×C组10×40×

①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_______组;同样光源下,视野最亮的是________组;细胞体积最小的是______组。

②高倍镜下,如果显微镜视野较暗,应调节或转动的结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

③用A组镜头观察,可看到视野内充满了9个细胞(如图1),换B组镜头观察,可看到_______个细胞;若用A组镜头观察,视野中的一排细胞有9个(如图2),则换B组镜头观察,可看到________个细胞。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

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

A;施莱登和施旺对部分动植物组织的观察得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并没有对所有的动物和植物组织进行观察,采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A正确;

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未揭示差异性,B错误;

C;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C正确;

D;该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D正确。

故选B。

【点睛】2、C【分析】【分析】

幽门螺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主要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

无生物膜系统。

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

在形式。

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

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详解】

A;幽门螺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A错误;B、细胞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只有病毒遗传物质是DNA或者RNA,B错误;

C;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正确;

D;幽门螺杆菌通过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增值;真核生物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D错误。

故选C。3、B【分析】【分析】

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卵结合);化学物质的传递(如激素的调节)和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详解】

A;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等植物的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形成通道,交流信息,A错误;

B、高等植物细胞放入浓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没有体现信息交流,B正确;

C、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依靠细胞膜的接触,传递信息,C错误;

D、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信息交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两种: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4、D【分析】【分析】

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或丙酮)、石英砂和碳酸钙.其中无水乙醇或丙酮的作用是溶解色素;石英砂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2;在实验中;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较浅的原因是滤液中色素含量少,或者在滤纸条上画滤液细线时,重复的次数太少,或者加入的提取液太多,使滤液中色素浓度降低。

【详解】

A;使用叶片已经放置数天;部分色素被破坏,叶中所含色素减少,A正确;

B;研磨时间短;研磨不充分,色素释放不充分,B正确;

C;加入的无水乙醇量过大;色素的比例减小,导致色素带颜色较浅,C正确;

D;层析时未加盖;层析液会挥发,但不会导致分离得到的色素带颜色变浅,D错误。

故选D。5、C【分析】【分析】

只有真核细胞才有细胞核;并且核膜是双层的,膜上具有核孔,是RNA和蛋白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详解】

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A错误;

B;核孔使细胞的核质之间能进行物质交换;核孔的数量与细胞代谢的速率有关,B错误;

C;真核细胞有由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C正确;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但细胞能存活,D错误;

故选C。

【点睛】

易错点:核膜由两层生物膜构成,核膜上有核孔,核孔是RNA和蛋白质等高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但具有选择性,DNA不能进出。6、B【分析】【分析】

1;纺锤体的作用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牵引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当纺锤体的正常形成受到影响时;能引起细胞分裂异常,实现抗肿瘤的作用。

2;据表分析;实验的对象是肝肿瘤模型鼠,实验的自变量有药物浓度和药物是否由脂质体包裹,因变量是肿瘤重量和肿瘤抑制率。实验结果中肿瘤重量最小且肿瘤抑制率最大,对应的药物抗肿瘤效果最明显。

【详解】

A;有丝分裂后期在纺锤体的牵引下姐妹染色单体正常分离移向细胞两极;而紫杉醇影响纺锤体的正常形成,影响有丝分裂后期,进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实现抗肿瘤的作用,A正确;

B;脂质体的内部和外部都是磷脂分子亲水的头部;药物紫杉醇存于脂质体内部,该药物可借助脂质体与细胞膜融合,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紫杉醇能通过包在脂质体的两层磷脂分子之间进行运输,B错误;

C、据表中数据,药物浓度为35mg·kg-1的脂质体药物组肿瘤重量最小;且肿瘤抑制率最大,所以浓度为35mg·kg-1的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抗肿瘤效果明显,C正确;

D、药物浓度都是35mg·kg-1;脂质体药物组有明显抗肿瘤效果,但是游离紫杉醇药物组小鼠死亡,说明紫杉醇脂质体药物对小鼠的副作用小,D正确。

故选B。7、C【分析】【分析】

人体内代谢终产物CO2的产生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终产物只有乳酸。

【详解】

A;细胞溶胶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不产生二氧化碳,人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A错误;

B、人和动物体内的代谢终产物CO2形成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而不是线粒体内膜;B错误;

C、人体内代谢终产物CO2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C正确;

D;细胞溶胶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不产生二氧化碳,人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C。8、A【分析】【分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导致外界溶液浓度变小;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导致外界溶液浓度变大;当外界溶液浓度与细胞液浓度相等时,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外界溶液浓度不变。

【详解】

A.据此分析实验结果“甲浸泡液的浓度变大;乙浸泡液的浓度不变、丙浸泡液的浓度变小”可知;实验前,蔗糖溶液>甲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乙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丙细胞液浓度,所以实验前各切块细胞液浓度:丙>乙>甲,A项正确;

B.实验中;丙切块细胞的吸水,导致其吸水能力逐渐降低,B项错误;

C.实验中;乙切块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与蔗糖浓度相等,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C项错误;

D.实验中;甲切块细胞不断失水,若失水过多会导致细胞死亡,死亡的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所以实验后,甲切块细胞放入清水中不一定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现象,D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需抓住问题的实质: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即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跨膜运输的。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以题意中“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和“定时间后测得甲浸泡液的浓度变小,乙浸泡液的浓度不变,丙浸泡液的浓度变大”为切入点,就很容易判断出各选项。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细胞液细胞液泡膜细胞质原生质层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氧化分解二氧化碳其他产物ATP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12、略

【分析】【详解】

鉴定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斐林试剂,与细胞内可溶性糖中的还原性糖发生作用,形成砖红色的沉淀;鉴定脂肪所用的试剂是苏丹Ⅲ染液,显微镜观察时,可见橘黄色颗粒;鉴定蛋白质所用试剂为双缩脲试剂,两者可产生紫色反应。【解析】①.还原糖可以与斐林试剂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②.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③.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13、略

【分析】【详解】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解析】细胞和细胞产物14、略

【解析】①.A-P~P~P②.腺苷③.磷酸基团④.高能磷酸键⑤.高能磷酸⑥.不稳定⑦.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B【分析】【详解】

动物和人体内依然保留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做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能分出多种组织细胞,而不是各种组织细胞,故错误。16、A【分析】【详解】

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可以产生特有的蛋白质,例如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基因表达产生血红蛋白,故上述说法正确。17、A【分析】【详解】

酶具有专一性;其中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故正确。18、A【分析】略19、A【分析】【详解】

1;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1)浓度差;(2)具有半透膜。

2、红细胞虽然没有具膜细胞器,但是将其放入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红细胞膜内和外界溶液形成一定的浓度差,红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即半透膜,因此可以发生渗透作用,故正确。20、B【分析】【详解】

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包括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而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时不生成ATP,错误。21、A【分析】【分析】

【详解】

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关联,由ATP水解提供能量,故正确。22、B【分析】略四、非选择题(共1题,共6分)23、略

【分析】【分析】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特点是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连接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

【详解】

(1)据图分析;图中绘出了两种氨基酸的侧链基团,即R基。

(2)图示蛋白质的结构与组成这个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组成这个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有关。

(3)据图分析;图中四种氨基酸中,精氨酸带有正电荷,其取代蛋白质结构中的赖氨酸对该蛋白的三级结构造成的影响最小。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其特点,并能够分析蛋白质结构图和氨基酸结构图中的电荷情况,进而对题(3)做出准确的判断。【解析】R基(侧链基团)组成这个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组成这个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精氨酸五、实验题(共3题,共27分)24、略

【分析】【分析】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反应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1)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被分解为CO2和[H],其中,[H]与O2在线粒体内膜上结合生成H2O;释放大量能量。

(2)

①结合图示信息;通过1;2组对照可知,高血压使线粒体复合酶I和SOD活性降低。

②据题意可知;复合酶I能减少ROS的生成,SOD可有效清除ROS,因此,有氧运动提高复合酶I和SOD活性后,会使ROS生成量减少,清除量增加,从而减少ROS积累导致的线粒体损伤。

(3)

ROS积聚会造成线粒体损伤甚至凋亡;用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细胞的线粒体结构和数量,2;3组对照,根据3组中线粒体结构完整(规则、清晰等)、数量增加等情况,可为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线粒体功能提供证据。

【点睛】

以有氧气呼吸为基础,考查学生信息获取与应用能力;能熟练设计、分析实验,运用所学知识结合题中提取的关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是解题的关键。【解析】(1)CO2[H]线粒体内膜。

(2)1;2生成量减少;清除量增加。

(3)结构完整(规则、清晰等)、数量增加25、略

【分析】【分析】

本实验是研究适当遮光对果树光合作用的影响;故对照组应为正常光照,实验组应为遮光处理,由表格数据可推测,遮光处理第一天,适当遮光可通过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和气孔导度来提高净光合速率。遮光21天后,遮光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RuBP羧化酶活性均降低。

【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实验是探究遮光对果树光合作用的影响,故对照组应为正常光照,实验组应为遮光处理,其它条件两组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2)由表可知;遮光处理1天后,实验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大于对照组。根据表格所给数据,遮光一天实验组的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均比对照组高,而RuBP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几乎无差异,故遮光处理1天后,实验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大于对照组的原因可能是叶片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增大气孔导度以适应短时间的弱光环境。

(3)二氧化碳的固定在叶绿体基质中,根据RuBP羧化酶可结合CO2,可知RuBP羧化酶主要分布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实验结果显示,遮光处理21天后RuBP羧化酶活性显著小于对照组,说明叶片长时间遮光处理会显著抑制RuBP羧化酶活性,导致暗反应中CO2的固定速率降低;从而使得有机物合成减少。

【点睛】

能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出现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解析】全光照(或“正常光照”或“不进行遮光处理”)大于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增大气孔导度叶绿体基质长时间遮光处理会显著抑制(降低)RuBP羧化酶活性(暗反应中)CO2的固定(或吸收)速率减慢(降低)26、略

【分析】【分析】

分析图1可知;A细胞为有丝分裂前期细胞,B细胞为有丝分裂末期细胞,C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D细胞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E细胞为分裂间期细胞,F细胞为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其中1为核仁,2为纺锤丝,3为染色体,4为细胞板;

分析图2可知;AB表示细胞分裂间期,BC表示有丝分裂前期,CD表示有丝分裂中期,DE表示有丝分裂后期,EF表示有丝分裂末期;

【详解】

(1)根据题图得;A细胞为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故有6条染色体,12个DNA分子;

(2)分析图1可知;A细胞为有丝分裂前期细胞,B细胞为有丝分裂末期细胞,C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D细胞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E细胞为分裂间期细胞,F细胞为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故排序为E→A→D→C→B→F;

(3)分析题图可知图2中A→B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细胞核中发生的最主要的变化为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4)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