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科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8/2A/wKhkGWeTBTuADx6LAAIHp6llrs8508.jpg)
![2025年苏科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8/2A/wKhkGWeTBTuADx6LAAIHp6llrs85082.jpg)
![2025年苏科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8/2A/wKhkGWeTBTuADx6LAAIHp6llrs85083.jpg)
![2025年苏科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8/2A/wKhkGWeTBTuADx6LAAIHp6llrs85084.jpg)
![2025年苏科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8/2A/wKhkGWeTBTuADx6LAAIHp6llrs850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科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50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属于就地保护的是()A.在异地建立植物园B.在原地建立自然保护区C.在异地建立动物园D.在异地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2、生境破碎指因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生物的生存环境被隔断成碎片。隔断后的碎片称为生境碎片。为研究生境破碎对濒危植物景东翅子树种群数量的影响,2019年科研人员对某地不同类型生境碎片进行了相关调查,设置的样地总面积均为15000m2,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生境碎片类型植株数(株)幼树小树成树合计合计5公顷碎片21933315公顷碎片5781782连续森林3922268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5000m2应是设置的多块调查样地面积之和B.生境碎片的面积与其维持的种群数量呈正相关C.生境破碎利于景东翅子树种群的生存和发展D.不同树龄植株的数量比例反映该种群的年龄组成3、近缘种动物常因利用相同的食物资源而竞争。为研究亲缘关系较远的啮齿动物和蚂蚁之间是否也存在竞争关系;研究者调查了5种啮齿动物与7种蚂蚁采食的种子,统计各种大小不同的种子所占的比例(如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应选择有共同活动区域的啮齿动物和蚂蚁B.啮齿动物与蚂蚁采食的种子大小有所重叠C.啮齿动物与蚂蚁之间一定不存在竞争关系D.无法判断啮齿动物与蚂蚁间存在捕食关系4、珍稀植物鹅掌楸是一种多年生的高大落叶乔木,高度可达40米,胸径1米以上。为探究鹅掌楸种群的数量特征,对某地区鹅掌楸种群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地区鹅掌楸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未来种群数量可能会增加B.第Ⅷ龄级的鹅掌楸死亡率急剧上升可能是人类活动干扰造成的,应加强保护C.大龄级鹅掌楸的个体数少是因为其对资源的竞争能力下降造成的D.提高鹅掌楸种子萌发率与幼苗存活率是促进种群数量增长的有效措施5、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若数量较少,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B.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导致估算值偏小C.依据某生物的种群密度即可反映该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6、全球气候变暖与碳循环不平衡有密切关系。下面关于碳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碳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散失的热能,导致温室效应B.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C.大气中的碳都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的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7、生态策略是生物在种群水平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甲两条曲线分别表示k、r对策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t。图乙表示某种鼠的数量随时间变化的两种情况。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k对策生物的动态曲线有X和S两个平衡点,种群数量低于X时容易衰退甚至灭绝B.r对策生物的曲线只有一个平衡点,这些生物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表现为“J”形增长C.在理想条件下,某种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乙中曲线1的增长趋势,种群增长会越来越快,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倍数不变D.为缓解鼠患,向环境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若蛇因不适应当地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α值将会增大8、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生物种群之间存在着的互利共生关系是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B.通过改变种群性别比例可控制有害动物数量,也可从环境容纳量角度采取措施防治C.生态学家高斯构建了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来研究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D.与灌木阶段相比,草本阶段更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优势种发生变化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研究者对大豆和禾草进行单种和混种实验。每个盆中种植的禾草个体数为0~4株;大豆为0~8株。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同一个盆中的大豆和禾草构成了生物群落B.接种根瘤菌能够显著提高单独种植的大豆产量C.接种根瘤菌显著减少混种的两种植物之间的竞争D.推测向盆中施加氮肥对混种的两种植物均无促进作用10、太平洋深处的一座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由于植被茂盛、物种独特,登岛研究的人员逐渐增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岛屿物种发展到现阶段是初生演替的结果B.研究人员的到来可能会影响该岛屿的群落演替C.调查岛上某种陆生动物的种群密度不需要考虑迁入和迁出的影响D.群落演替过程中,岛屿上物种丰富度增加11、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净化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工湿地”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B.“人工湿地”是利用湿地净化污水的生态工程C.“人工湿地”成本低、无耗能D.“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是通过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实现的12、雄性蓝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敌的能力下降,但这一特性对雌性孔雀具有吸引力,使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并使该特性代代保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孔雀开屏是在向异性传递行为信息,有利于种群的繁衍B.蓝孔雀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突变和基因重组C.对配偶的选择属于种群内部因素,不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D.雄性蓝孔雀大尾屏的有害或有利并不是绝对的13、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鱼类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d/a×100%是鱼类的能量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效率B.鱼类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通过甲途径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鱼类的同化量,属于鱼的上一营养级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往复、逐级递减的14、一个繁殖周期后的种群数量可表示为该种群的补充量。某实验水域中定期投入适量的饲料,其他因素稳定。图中曲线Ⅰ表示该实验水域中某种水生动物的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的关系,曲线Ⅱ表示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亲体数量约为1000个时,可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B.亲体数量约为500个时,单位时间内增加的数量最多C.亲体数量大于1000个时,补充量与亲体数量相等,种群达到稳定状态D.饲料是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和_______进行。(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退耕还林、还草、还湖)16、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①______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②信息的传递还能调节生物的_______,以维持___________的稳定。17、_______观念已是针对全球生态环境等问题形成的新思维。其含义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_______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18、生态工程在设计时要考虑到有利于人和自然两方面,突出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生态工程是指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相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而设计的______的生产工艺系统。19、群落的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中______的多少称为丰富度。20、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成分和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1题,共10分)21、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做“光线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设计了一组实验:在纸盒内均匀地铺上潮湿的泥土,一边用书遮住,另一边不用书遮住(如下图)。同时放2只鼠妇在纸盒中央,观察鼠妇的活动。
(1)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
(3)若要获得比较准确的实验结果;请指出实验中的两处不足并加以改正。
①不足: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
②不足: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
(4)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A.修改假设B.修改实验数据C.重新进行实验D.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5)实验结束后,我们应当怎样处理鼠妇?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1题,共3分)22、如图是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数量增长曲线图;请回答:
(1)该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型,表示K值的点是_________,种群增长最快的是__________点。
(2)种群迁入第2年后,数量增长明显加快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数量继续增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______。
(3)若某种群有成鼠a只(计算时作为第一代),每只雌鼠一生产仔16只,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的子代数为________只。
(4)控制老鼠等有害动物时要尽量降低其K值,试举两例降低老鼠K值的措施:____________。对海洋鱼类进行捕捞时应将鱼类资源控制在K/2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
1;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比如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
2;易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
【详解】
A;在异地建立植物园;属于易地保护,A错误;
B;在原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B正确;
C;在异地建立动物园;属于易地保护,C错误;
D;在异地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属于易地保护,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属识记内容,相对简单,应理解加记忆并举,学生作答一般不会出现太多错误。2、C【分析】【分析】
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遗传特征;其中种群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
【详解】
A、结合题意可知,科研人员对某地不同类型生境碎片进行了相关调查,设置的样地总面积均为15000m2,故15000m2应是设置的多块调查样地面积之和;A正确;
BC;据表格数据可知;5公顷碎片、15公顷碎片和连续森林的景东翅子树种群数量分别为33、82和87,故生境碎片的面积与其维持的种群数量呈正相关,可推知生境破碎不利于景东翅子树种群的生存和发展,B正确,C错误;
D;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不同树龄植株(如幼树、小树和成树)的数量比例反映该种群的年龄组成,D正确。
故选C。3、C【分析】【分析】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的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死亡;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题意分析,根据图示的调查结果可知啮齿动物和蚂蚁有共同的食物颗粒大小,据此推测,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详解】
A;为研究亲缘关系较远的啮齿动物和蚂蚁之间是否也存在竞争关系;应选择有共同活动区域的啮齿动物和蚂蚁进行研究,因为竞争关系需要在相同的空间中发生,A正确;
B;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啮齿动物与蚂蚁采食的种子大小有所重叠,据此可推出二者之间存在竞争,B正确;
C;若该调查结果来自同一个区域;则推知啮齿动物与蚂蚁之间存在竞争关系,C错误;
D;根据上述结果无法判断啮因动物与蚂蚁间存在捕食关系;D正确。
故选C。4、C【分析】【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
【详解】
A;该地区鹅掌楸种群中小龄级数明显多于大龄级数;说明该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未来种群数量可能会增加,A正确;
B;第Ⅷ龄级的鹅掌楸死亡率急剧上升;与其他龄级鹅掌楸死亡率差异过大,说明该龄级鹅掌楸的死亡可能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人类活动干扰造成的,应加强保护,B正确;
C;大龄级鹅掌楸的个体数少是因为人类活动干扰尤其是人类砍伐造成的;C错误;
D;提高鹅掌楸种子萌发率与幼苗存活率;增加种群出生率,这是促进种群数量增长的有效措施,D正确。
故选C。5、A【分析】【分析】
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
2;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
【详解】
A;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如果所调查的种群个体数较少,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以减小误差,A正确;
B;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可知;若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B错误;
C;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要想知道种群数量的消长,还需要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等其他数量特征,C错误;
D;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D错误。
故选A。6、B【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的特点是全球性: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而不是局域性的生态系统。反复利用、循环流动:物质循环,既然称为“循环”就不像能量流动那样逐级递减、单向流动,而是可以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详解】
A;碳循环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和植被破坏,降低了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调节能力,A错误;
B;碳循环中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B正确;
C;碳元素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的;C错误;
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并且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D错误。
故选B。
【点睛】7、B【分析】【分析】
r对策物种只是一个稳定平衡点而没有灭绝点;这正是人们消除有害生物的危害所面临的状况。图甲中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即环境所能容纳的该种群的最大值,称为环境容纳量。
【详解】
A;k对策生物的动态曲线有X和S两个平衡点;种群数量低于X时种群数量趋于减少,则容易衰退甚至灭绝,A正确;
B、r对策生物的曲线只有一个平衡点;这些生物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表现为“S”形增长,B错误;
C;在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裕的理想环境下;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乙中曲线Ⅰ的增长趋势,即J型曲线,种群增长会越来越快,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倍数不变,C正确;
D;图乙曲线Ⅱ是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由于鼠的数量减少减缓,图中α的角度将会增大,D正确。
故选B。8、C【分析】【分析】
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①条件:理想条件;即空间条件充裕;食物充足、气候适宜、缺少天敌。②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
【详解】
A;两种生物种群之间存在着的互利共生关系属于种间关系;是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A正确;
B;通过改变种群性别比例;降低出生率降低有害动物数量,从而可控制有害动物数量,也可从环境容纳量角度采取措施去防治,B正确;
C;生态学家高斯构建了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来研究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C错误;
D;相对于灌木阶段;草本阶段的植物种类较少,抵抗力稳定性较弱,更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优势种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C。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A:C:D【分析】【分析】
种间关系包括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寄生;其中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是同步的;捕食关系中,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不同步,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即一种生物的数量随另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而变化;竞争关系中,两者的数量呈同步性变化。
【详解】
A;生物群落包括所有生物;大豆和禾草都是植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生物,A错误;
B;根据题中图示可知;可知接种根瘤菌能够显著提高单独种植的大豆产量;B正确;
C;接种根瘤菌不会影响两种生物之间的竞争;C错误;
D;向盆中施加氮肥对大豆有明显的促进作用;D错误。
故选ACD。
【点睛】10、A:B:C:D【分析】【分析】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详解】
A;分析题意可知;火山喷发形成的岛屿上从无植被覆盖到植被茂盛,该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正确;
B;人类活动会影响该岛屿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正确;
C;该岛屿处于太平洋深处;与世隔绝,故调查岛上某种陆生动物的种群密度不需要考虑迁入和迁出的影响,C正确;
D;群落演替过程中;岛屿上物种丰富度增加,D正确。
故选ABCD。
【点睛】11、C:D【分析】【分析】
“人工湿地”是利用湿地净化污水的人为建设的生态工程;成本低;耗能少。其净化作用是通过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实现的。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的美称。
【详解】
A;“人工湿地”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利用自然的一个表现,A正确;
B;“人工湿地”利用了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原理而打造的生态工程;B正确;
C;生态系统都是消耗能量的;“人工湿地”也不例外,C错误;
D;“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是需要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而后才能供给水生植物吸收利用;D错误。
故选CD。
【点睛】12、A:D【分析】【分析】
1;由题意知;雌孔雀在进行交配时具有选择性,大尾屏雄性个体的与雌孔雀交配、将大屏尾基因传递给后代的机会增大,因此后代中大屏尾基因频率会升高,而小屏尾个体由于交配机会少,小屏尾基因向后代传递的概率低,进而使后代小屏尾基因频率降低。
2;具有大屏尾的雄性蓝孔雀个体会衰老、死亡;甚至被天敌捕食,但是大屏尾基因缺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在种群中繁衍的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却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消失,会代代相传。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详解】
A;孔雀开屏是在向异性传递行为信息;有利于种群的繁衍,A正确;
B;孔雀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
C;雌孔雀对雄孔雀的选择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C错误;
D;雄性蓝孔雀大尾屏的有害或有利并不是绝对的;取决于环境,D正确。
故选A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生可以以物种形成的几个环节入手进行记忆,同时识记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知识。13、A:D【分析】【分析】
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包括粪便量和同化量;同化量的去向包括呼吸散失的热量;遗体残骸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最高营养级除外)和自身生长发育的能量。
【详解】
A;传递效率=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d是摄入量,故d/a×100%不是鱼类的能量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效率,A错误;
B;鱼类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通过甲途径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小部分合成ATP,B正确;
C;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鱼类的同化量;属于鱼的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C正确;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错误。
故选AD。14、B:C【分析】【分析】
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而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详解】
A;亲体数量约为1000个时;该种群的补充量等于亲本数量,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是K值,根据种群的增长率变化可知,捕捞后种群数量处于K/2时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A错误;
B;种群数量处于K/2时单位时间内增加的数量最多;即亲体数量约为500个时,B正确;
C;由图可知;亲体数量大于1000个时,补充量与亲体数量相等,达到K值,种群达到稳定状态,C正确;
D;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饲料是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D错误。
故选BC。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略
【解析】①.速度②.方向16、略
【解析】①.生命活动②.种间关系③.生态系统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可持续发展自然、经济、社会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低消耗多效益可持续促进物质被分层多级利用19、略
【解析】①.物种组成②.物种数目20、略
【分析】【详解】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四、实验题(共1题,共10分)21、略
【分析】【分析】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1)
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某生物小组的同学把纸盒一端用黑纸包好形成黑暗环境,另一端不做处理的目的是形成以光照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包工装修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增强现实游戏平台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文具企业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与实践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可穿戴人工皮肤温度调节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业主装修用地合同范例
- 2025-2030年按摩器智能健康教练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数字化健康风险评估系统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文具清洁刷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塑木室内装饰线条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历史建筑修复考核试卷
- 中医睡眠养生中心方案
- 生活中的逻辑学
- 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报告
-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件
- 初中生物中考真题(合集)含答案
-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
- C139客户开发管理模型
-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含答案)30篇
- GB/T 5019.5-2023以云母为基的绝缘材料第5部分:电热设备用硬质云母板
- 《工伤保险专题》课件
- 2024年农发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