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A新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蘑菇和细菌的生殖方式分别是()A.孢子生殖、出芽生殖B.营养生殖、分裂生殖C.孢子生殖、分裂生殖D.出芽生殖、分裂生殖2、下列不是两栖动物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的原因的是()A.对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缺乏保护措施B.捕杀和食用两栖动物C.水源日益减少D.两栖动物的生活离不开水3、下列生物技术中;不改变生物基因组成的动物繁殖技术是()
A.发酵技术。
B.克隆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扦插技术。
4、【题文】下列对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蝗虫等具有坚硬外骨骼的动物才有蜕皮现象B.青蛙抱对后,在雌蛙体内完成受精作用C.临朐桑蚕的发育过程属完全变态D.海豚生殖发育的特点是体内受精、卵生5、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下列选项中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A.熬夜学习到凌晨B.为忘掉忧愁而酗酒C.为减肥不吃早饭D.不挑食,合理营养6、食物在人体中最先被消化酶消化的部位以及食物吸收的主要场所分别是()A.口腔、小肠B.胃、小肠C.食道、胃D.小肠、大肠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各种食品保存方法的原理都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消灭食物中所有的微生物.____.8、凡是对人类有害的动物,我们都应该尽量赶尽杀绝.____.9、假设白化病的基因用aa表示,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和一个患白化病的儿子,那么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正常女儿的基因型是____或____,患白化病的儿子的基因型是____.10、动物的种类很多,如果按照体内是否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来划分,可以把动物分为两类,一类____动物,另一类是____动物.1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____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乙装置必须放在____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____。
(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____散失的。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2、菜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是由胚乳供给的。()13、营社会生活的动物,是比较低等的动物14、蘑菇和霉菌一样,也是由大量菌丝构成.______.(判断对错)15、证明细菌来自于空气中,不是食物中自然发生的科学家是达尔文16、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17、判断题:由于动物能帮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因此动物的数量越多对植物越有利。()18、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的生活与它们息息相关。()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6分)19、某兴趣小组为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某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并绘出如图所示食物网简图,请分析:
(1)在这个小岛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_,消费者是______(写一种即可)。
(2)生物之间通过______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各条食物链之间互相交错形成了复杂的网络,称之为______。
(3)土壤中腐生的细菌和真菌也来凑热闹,它们能将失去生命的生物回归到无机环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不可没,被称为______者。20、某兴趣小组同学用甲图实验装置测量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的速率;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定量事先用水浸泡过并用消毒剂清洗过的种子(不影响种子的生命力)。实验开始时U形管左侧与右侧液面相平,每隔半小时量出右侧管内液面的高度变化,实验结果见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子事先要用消毒剂清洗是为了______。
(2)分析在0~3.5小时内;气体体积变化的原因______。(注:锥形瓶中装有浓KOH溶液)
(3)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加剧,造成温度上升,这会使实验测得的数据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这一因素会使测得的吸收氧气量比真实的偏______。21、为了探究某种细菌的分解作用,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甲乙两组落叶分别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该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分析此探究实验:(6分)(1)实验前,必须先将____(填“同一种”或“不同种”)树的落叶分成等量的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2)该实验的实验组是;对照组是____。(3)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乙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这说明。(4)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你认为她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吗?为什么?,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3题,共12分)22、【题文】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的相应物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一个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①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了。
②
水+白砂糖。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③
水+酵母菌。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④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⑤
水+白砂糖+酵母菌。
10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1)试管①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
(2)在上述实验中;①和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的作用;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两支试管为一组。
(4)除此之外;请你再从表中选出一组对照实验,你选取此两组作为对照实验,准备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瓶口闻到了酒味;证明酵母菌可以把白砂糖中的葡萄糖转化为____。
(6)你如何鉴定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23、【题文】(10分)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李娜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图中的瓶内;并加入一些温开水,摇匀。
②将一只未充气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上(如图)。
③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的窗台上(或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瓶中的液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____
(2)套在瓶口上的小气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____
(3)要将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摇匀的原因是:____
(4)为什么要将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____
(5)上述实验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试举例说明。____。24、【题文】(6分)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时;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设计如下:在甲;乙、丙三个玻璃缸中,分别注入三分之二容积的水。取三条活鲫鱼,分别放入三个鱼缸中,其中甲、乙玻璃缸中的鱼捆住不同的鳍,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回答:
(1)甲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甲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2)乙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乙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3)丙图中的鱼起____作用。
(4)你们认为在捆绑鱼鳍时应注意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解: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细菌的繁殖能力很强,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每20--30分钟就能繁殖一次;真菌中酵母菌既能进行孢子生殖,也能进行出芽生殖,而霉菌等真菌能产生大量的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靠孢子来繁殖。
故选:C。
本题考查细菌;真菌的繁殖方式.
知道细菌是分裂生殖,真菌是孢子生殖.【解析】C2、D【分析】解:两栖动物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雌雄个体将生殖细胞产在水里,在水里完成受精.两栖动物的幼体的发育必需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因此,我们要保护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人们捕杀和食用两栖动物,也是两栖动物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的原因,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不是导致其减少的原因.
故选:D
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环节条件;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据此答题.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解析】D3、B【分析】
A.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不会改变生物基因组成.但是不属于动物繁殖技术,故不符合题意。
B.“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因此克隆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不改变生物基因组成的动物繁殖技术.符合题意.
C.转基因技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形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动植物在媒体上常被称为“转基因动植物”,能够改变动植物的基因,不符合题意.
D.扦插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不会改变生物基因组成.但属于植物的繁殖技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了现代生物技术中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发酵技术及扦插技术的应用;正确区别不同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4、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A;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家蚕的发育要经历四次蜕皮,因此,不是只有蝗虫等具有坚硬外壳的动物才具有蜕皮现象,不符合题意.
B;青蛙抱对后;分别把精子、卵细胞排在水中,在体外完成受精作用,不符合题意.
C;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符合题意.
D;海豚属于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是体内受精,胎生、哺乳,不符合题意.
考点:此题考查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哺乳动物的作用特征【解析】【答案】C5、D【分析】【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A、生活有规律;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生物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熬夜学习到凌晨,会破坏人的生物钟,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降低学习效率,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故不符合题意。
B;酗酒的危害:伤害肝脏;脂肪堆积在肝脏引起脂肪肝,引起胃溃疡,可引起胃出血而危及生命,伤害神经系统:譬如周边神经病变,所以小孩子是不能喝酒的,因此为忘掉忧愁而酗酒是不健康的,故不符合题意。
C;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既能满足营养物质的需要,又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肥胖或摄入不足而营养不良,早饭是大脑活动的能量之源,如果没有进食早餐,体内无法供应足够血糖以供消耗,便会感到倦怠、疲劳、脑力无法集中、精神不振、反应迟钝,为减肥不吃早饭是不对的,正确的减肥应当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故不符合题意。
D;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不挑食,既能满足营养物质的需要,又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肥胖或摄入不足而营养不良,因此不挑食,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故符合题意。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健康的生活方式。6、A【分析】【解答】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因为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的面积.因此食物在人体最先被消化酶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故选:A.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略
【分析】
因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所以食品保存方法的原理都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并不是要求一定消灭食物中所有的微生物.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食品的腐败原因.本知识可结合生活实际与食品的保存方法进行记忆.
8、略
【分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一个基因库只有一种生物.如鼠,蚊,蝇虽然是有害动物,但我们不能使之灭绝,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它本身就是一个基因库,老鼠一旦灭绝,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永远消失,当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数量大大增加或减少时也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次动物作为消费者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又是有害动物,也不能使之数量过多,我们应该设法控制其数量,尽量减少其危害,而不是彻底消灭干净.如采用引进天敌灭鼠等生物防治的办法.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多样性;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表现和价值方面来分析.
9、略
【分析】
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由隐性致病基因a控制的白化病的孩子;说明夫妇双方除含有一个正常基因A外,都携带一个隐性致病基因a,即夫妇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Aa;正常女儿的基因型是AA或Aa,患白化病的儿子的基因型是aa.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Aa;AA;Aa;aa.
【解析】【答案】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
10、略
【分析】
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
故答案为:脊椎;无脊椎。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动物的分类;据此答题.
11、乙二氧化碳黑暗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气孔【分析】【解答】(1)实验前应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光照几小时后,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乙装置的叶片,因为乙装置中含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因此乙装置中的绿色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而甲装置中的二氧化碳被小烧杯里的氢氧化钠吸收了,由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甲装置中的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比较甲、乙装置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在黑暗环境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若要使乙装置中的清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应将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目的就是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而影响实验现象的产生。
(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实验过程中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会凝结在玻璃罩内壁上。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2、×【分析】试题分析:菜豆是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无胚乳,当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水,菜豆种子的子叶里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芽、胚轴、胚根;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解析】【答案】错13、×【分析】【解答】通过分析可知;营社会生活的动物,也有比较高等的动物如狒狒,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社会行为是指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14、√【分析】解: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蘑菇和霉菌都属于多细胞真菌,由大量的菌丝组成,真菌的细胞内有细胞核,能产生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体内无叶绿素,营养方式为异养,靠现成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
故答案为:√
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真菌的主要特征:有成形的细胞核,靠孢子繁殖后代等.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真菌的主要特征.【解析】√15、×【分析】试题分析: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故题干的说法不正确【解析】【答案】×16、×【分析】试题分析: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具有的,而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因此,学习行为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故说法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的学习行为,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17、×【分析】【解答】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
【分析】此题是道基础题,熟记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18、A【分析】【解答】动物在生态平衡中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鼠灾等,苍蝇、老鼠也是动物,同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正确。
【分析】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6分)19、草兔子(写老鼠、狐狸、蛇、鹰都行)吃与被吃食物网分解【分析】解:(1)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因此草在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兔;鼠直接以植物草为食;狐、蛇、鹰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兔、鼠、蛇、狐、鹰在此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在该生态系统中还有一类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和真菌,它们属于分解者。
(2)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由于有的消费者不只是以一种生物为食如鹰吃蛇;鹰还吃鼠、兔等,因此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食物网。所以生态系统中各条食物链之间互相交错形成了复杂的网络,我们称这之为食物网。
(3)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动植物的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故答案为:(1)草;兔子(写老鼠;狐狸、蛇、鹰都行)
(2)吃与被吃;食物网。
(3)分解。
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分析解答。
这是关于生态系统的综合题,是中考常出现的题目,应好好把握。【解析】草兔子(写老鼠、狐狸、蛇、鹰都行)吃与被吃食物网分解20、排除微生物呼吸作用对实验的影响种子有氧呼吸消耗了O2,产生的CO2又被KOH溶液吸收,锥形瓶中的气体体积减少小【分析】解:(1)种子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目的是:杀死种子表面的微生物;防止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干扰实验结果;
(2)0~3.5小时内气体体积变化原因:种子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2,放出CO2被KOH溶液吸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缩小;
(3)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加剧;造成温度上升,吸收氧气量比真实的偏。
故答案为:(1)排除微生物呼吸作用对实验的影响;
(2)种子有氧呼吸消耗了O2,产生的CO2又被KOH溶液吸收;锥形瓶中的气体体积减少;
(3)小。
据图甲可知,该实验装置测量种子有氧呼吸时消耗的氧气量,主要原因是种子有氧呼吸消耗了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锥形瓶内的气体总量减少,U型管右侧液面上升,据图乙可知:0~3.5小时瓶内气体体积一直变化,原因是种子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2,放出CO2被KOH溶液吸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缩小,3.5小时~4小时内标尺读数没增加最可能的原因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O2。
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呼吸的方式、过程和发生的场所,细胞呼吸的意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和应用,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解析】排除微生物呼吸作用对实验的影响种子有氧呼吸消耗了O2,产生的CO2又被KOH溶液吸收,锥形瓶中的气体体积减少小21、略
【分析】试题分析:(1)因为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2)该实验的变量是细菌,对照组是甲,实验组是乙,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3)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乙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甲组的树叶没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4)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或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在自然条件下,存在其它种类细菌的干扰,导致甲乙两组落叶都会出现腐烂现象。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探究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的实验,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切入。【解析】【答案】(1)同一种(2)乙,甲(3)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4)不能五、其他(共3题,共12分)22、略
【分析】【解析】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糖对酵母菌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和酵母菌的营养方式以及酵母菌的生存条件.解答从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气泡产生.
(2)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酵母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以此作出假设.
(3)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没有白砂糖,因此可选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
(4)①④或①⑤的温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释放较少的能量,因此在瓶口闻到了酒味.
(6)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要点: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
(3)①③(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酒精。
(6)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解析】【答案】(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3)①③
(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5)酒精。
(6)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新能源汽车分期付款贷款协议书3篇
- 2025版个人房产买卖合同风险评估范本2篇
- 2025版个人房产买卖合同附土地使用协议
- 2025版托育中心拖育综合服务中心改造项目合同3篇
- 2025版数据录入与云端数据同步维护服务协议3篇
- 2025-2030全球微电脑注药泵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度个人对个人短期投资借款合同
- 2024年民法典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解析(共50题)
- 2025年度水电工程安全监督与管理承包协议4篇
- 2025年度钢材原材料采购质量控制合同样本
- 2024年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初中语文2022-2024年三年中考真题汇编-学生版-专题08 古诗词名篇名句默写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数学寒假作业(十二)
- 山西粤电能源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ESG表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 医疗行业软件系统应急预案
- 使用错误评估报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精密板料矫平机 第2部分:技术规范》
- 2023-2024年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
-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
- 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英语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