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几号小鱼头上e读的是二声的是()。A.B.C.D.2、一个皮球掉进树洞里去了;想一想,下面哪个是最好的办法()。

​A.爬到树洞里去拿。B.把树连根拔掉。C.用树枝伸进洞里挑。D.向树洞里灌水3、下列字的笔画最多的是()。A.白B.云C.土D.子4、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点E是BC边的中点,DE与AC相交于点F,连接BF,下列结论:①S△ABF=S△ADF;②S△CDF=4S△CEF;③S△ADF=2S△CEF;④S△ADF=2S△CDF,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5、已知∠A=70°,则∠A的补角为()A.110°B.70°C.30°D.20°6、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k1x(k1≠0)与双曲线y=k2x

(k2≠0)相交于A;B两点,已知点A的坐标为(1,2),则点B的坐标为()

A.(﹣1,﹣2)B.(﹣2,﹣1)C.(﹣1,﹣1)D.(﹣2,﹣2)7、Sheusedto______inthemorning,butnowsheisusedto______atnight.()A.read,readB.read,readingC.reading,readD.reading,reading8、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典范(diǎn)______恪守(gè)______箴言(jiān)自吹自擂(léi)B.涵养(hán)允诺(yǔn)妨碍(ài)矫揉造作(jiǎo)C.愚蠢(chǔn)遗憾(hàn)尴尬(gān)絮絮叨叨(dāo)______D.谦让(qiān)积淀(diàn)谚语(yàn)大发雷霆(tíng)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选一选;并填空。

井办急旱蚂蚁源。

其中,____、____是上下结构。10、泉的笔画顺序是____。11、加偏旁;变新字,并组词。

旦:____、____

斤:____、____12、读拼音,写汉字。ěrmùtù____________13、(3分下面的这些习惯;哪些是对的?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翻译(共2题,共4分)14、读诗《静夜思》,解释诗句的意思。(1)、床前明月光____(2)、低头思故乡____15、读诗《静夜思》,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1)、疑是地上霜____(2)、举头望明月____评卷人得分四、连词成句(共1题,共3分)16、给下列词语排排队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2题,共12分)17、连线。

男尘尖明。

日+月=____田+力=____

小+土=____小+大=____18、连线。

采+彡=____;

走+取=____;

又+欠=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二声扬;四声降,A和B要区别开。A降B扬,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二声和四声的区别。2、D【分析】【分析】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一个皮球掉进树洞里去了;可以向树洞里灌水把它浮出来。

【点评】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学生可以根据常识进行回答。3、A【分析】【分析】分别数一数四个字的笔画即可解答。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书写生字的笔顺。4、C【分析】由△AFD≌△AFB,即可推出S△ABF=S△ADF,故①正确,由BE=EC=12

BC=12

AD,AD∥EC,推出ECAD=CFAF=EFDF=12

,可得S△CDF=2S△CEF,S△ADF=4S△CEF,S△ADF=2S△CDF,故②③错误④正确,由此即可判断.【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CB;AD=BC=AB,∠FAD=∠FAB;

在△AFD和△AFB中;

AF=AF∠FAD=∠FABAD=AB

∴△AFD≌△AFB;

∴S△ABF=S△ADF;故①正确;

∵BE=EC=12

BC=12

AD;AD∥EC;

∴ECAD=CFAF=EFDF=12

∴S△CDF=2S△CEF;S△ADF=4S△CEF,S△ADF=2S△CDF;

故②③错误④正确;

故选:C.

5、A【分析】由∠A的度数求出其补角即可.【解析】解:∵∠A=70°;

∴∠A的补角为110°;

故选:A.6、A【分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则它与经过原点的直线的两个交点一定关于原点对称.【解析】解:∵点A与B关于原点对称;

∴B点的坐标为(﹣1;﹣2).

故选:A.7、B【分析】她过去常在早上读书,但现在习惯于晚上看书.【解析】答案:B.考查动名词.句意"她过去常在早上读书,但现在习惯于晚上看书.".第一个空,usedtodosth过去常常做某事,用动词原形read,因此C,D不正确.第二个空,beusedtodoingsth习惯于做某事,因此用动名词reading,A不正确.答案是B.8、A【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大部分是多音字和形近字,解答时要根据意思认真作答。【解析】A.有误,“恪守”的“恪”应读作“kè”,“箴言”的“箴”应读作“zhēn”;BCD.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急旱【分析】【分析】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在这些生字当中;急;旱是上下结构。

【点评】考查学生对生字字形的掌握,学生必须掌握生字的结构。10、撇、竖、横折、横、横、竖钩、横撇/横钩、撇、捺【分析】【分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字形的掌握和辨析。泉的笔画顺序是撇;竖、横折、横、横、竖钩、横撇/横钩、撇、捺。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和辨析,学生应学会写生字的笔画顺序。11、但但是听听见【分析】【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旦”加偏旁可以变成但;但是;“斤”可以变成听,听见。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学生应学会加偏旁。12、耳目兔【分析】【分析】考查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应注意正确标调。耳读作“ěr”;目读作”mù”,兔读作”t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拼音的熟悉程度,学生应该掌握。13、略

【分析】考查了写字姿势。写字时正确的姿势分为正确的坐姿和正确的握笔姿势。正确的坐姿要求“头正、肩平、身直、足安”,正确的握笔要求1.一寸距、2.二指圆、3.三指齐。【解析】故答案为:①√②√③×④×三、翻译(共2题,共4分)14、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分析】【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诗句意思的掌握。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低头思故乡,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意思的掌握,学生必须掌握《静夜思》的诗歌意思。【解析】1、①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

2、①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15、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分析】【分析】考查学生对诗文翻译的掌握;应注意掌握。疑是地上霜: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举头望明月,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

【点评】考查学生对诗文翻译的掌握,教师应重点强调,这样能更好的掌握古诗。【解析】1、①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

2、①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

四、连词成句(共1题,共3分)16、①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②村民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分析】【分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组成。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比如:谁是什么。谁怎么样。谁干什么。要把句子说通顺,合情理。①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②村民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连词成句能力,要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