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亮点练)-【过高考】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单元复习课件与检测(新高考专用)(解析版)_第1页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亮点练)-【过高考】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单元复习课件与检测(新高考专用)(解析版)_第2页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亮点练)-【过高考】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单元复习课件与检测(新高考专用)(解析版)_第3页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亮点练)-【过高考】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单元复习课件与检测(新高考专用)(解析版)_第4页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亮点练)-【过高考】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单元复习课件与检测(新高考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模拟练

(2022•山西•怀仁市第一中学校模拟预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发展,城市

群成为未来城市化的主要空间支撑秘态。城市群的构建旨在通过区域协俏形成竞争合力。但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小城镇与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为“集聚阴影区”

(发展水平滞后区)。有专家提出,小城镇可以通过借用邻近大城市因规模大具备的优势条件

来发展自己,这种理论被称为“借月规模”。下图为“苏锡常小城镇'集聚阴影区‘分布图”O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皈集聚阴影区

E3上海

口苏锡常

・水域

O地级市中

心城区

025km

I____I

苏锡常小城镇“集聚阴影区”分布图

1.上海周边“集聚阴影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周边资源匮乏B.与上海间交通不便C.劳动力不足D.上海的虹吸作用

2.“集聚阴影区”的出现()

A.促进了区域一体化发展B.改变了中心城市的服务职能

C.扩大了区域内部发展差距D,加大了中心城市对人口的推力

3.消减“集聚阴影区”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区域实施多中心空间战略②科学定位小城镇功能③扩展城市用地规模④借用规模区域联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④

【答案】1.D2.C3.B

【解析】1.由题意,苏锡常城市带,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众多,距离上海市近,与上

海市之间有便捷的交通,有优越的气候资源、较丰富的水资源及劳动力资源,A、B、C错;上

海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质量、就业环境等要优于苏锡常城市带,具有巨大吸引力,这种吸

引会造成苏锡常城市带人口、资源等发展要素向上海流动,从而出现发展水平滞后的“集聚阴

影区”,D正确。故选及

2.“集聚阴影区”发展水平滞后,加大了与区域内周边城市的差距,不利于区域一体化的发

展,A错,C正确;“集聚阴影区”不会改变中心城市的服务职能,B错;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

平高于“集聚阴影区”,对其会产生拉力,D错。故选C。

3.“集聚阴影区”可以把握自身优势,科学定位,寻找发展机遇;通过交通线等的建设,加

强与中心城市及周边区域联系,借用大城市规模优势,促进发展:区域发展可设置多中心发展

战略,加大对“集聚阴影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①②④正确:扩展城市用地规模不能解决经

济协同发展问题,从而无法消减“集聚阴影区”,③错,故选B。

(2022•湖南­宁乡市教育研究中心模拟预测)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分院正式印

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涣大湾区由杳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

佛山、东莞、珠海、惠州、江门、中山、肇庆九市组成,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

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港区之一。读四大湾区基本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等港澳大东京旧金山湾纽约

湾区湾区区湾区

人口(万人)667143477602340

GDP(万亿美元)1.361.80.81.4

占地面积(万平方公里)5.653.681.792.15

4.与其他三个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是()

5.A.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沿海B.海陆交通便利,协作历史悠久

C.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发达D.发展空间广阔,劳动力丰富

5.下列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化合作

B.利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与合作

C.利于发挥内地九市的金融、服务优势,提升经济地位

D.利于发挥其对全国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

【答案】4,D5.C

【解析】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四个湾区都是沿海地区,故A错误;东京和纽约

皆是海陆交通非常便利,故B错误;珠三角矿产资源匮乏,并不丰富,故C错误;粤港澳大湾区

刚规划不久,表中显示其面积大,因此发展空间广阔,而且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宦,故D正确。

答案选择人

5.根据题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将有利于推动我国内地和港澳之间的

深度合作,增加交流融通,并能实现粤港澳三省级行政区的产业分工和合作,更有利于发挥粤

港澳大湾区的全国辐射带动、引领作用,故ABD正确,不符合题意;而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是其

合作和分工,对九市的影响是较大的,但是不是对全国的影响,因此不正确,故C符合题意。

答案选择C。

(2022•江苏泰州・模拟预测)城市群由初级向高级演变,|q|值是评判城市群发展

阶段的重要标准,|q|>1时,中心城市的规模优势校高,|q|<1时,中心城市的规模优势较

弱:当|q|值变大时,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的空间扩张协调度不断降低,当|q|值变小

时,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的空间犷张协调度不断提升。下图为城市群发展阶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当前长三角城市群属于()

A.趋向集聚B.集聚加速

C.集聚衰减D.趋向分散

7.有关城市群发展阶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A,趋向集聚阶段,中心城市自身的规模优势增强

B.集聚加速阶段,中心城市对外辎射效应不明显

C.集聚衰减阶段,地域内城市分工体系相当完善

D.趋向分散阶段,外围城市的空间扩张速度加快

【答案】6.C7.C

【解析】6.结合材料读图分析,当的长三角城市群上海的中心城市规模优势仍然很突出,即

|q|>h同时对其他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不断增强,与外围城市之间的空间扩张协调度不断降

低,q|变小,因此当前长三角城市群属于集聚衰减阶段.故选。

7.结合材料读图分析,趋向集聚阶段屈VI且呈增大的趋势,可知中心城市自身的规模优势

增强,A表述正确;集聚加速阶段q|>l且呈增大的趋势,可知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的空

间扩张协调度不断降低,即中心城由对外辐射效益不明显,B表述正确;集聚衰减阶段,|q|>

1且呈减小的趋势,可知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的空间扩展协调度不断提升,但中心城市规

模优势仍然很高,地域内城市分工体系有待完善,C表示错误;趋向分散阶段|q|VI且呈减小

的趋势,说明中心城市的规模优势减弱,外围城市的空间扩张速度加快,D表述正确。根据题

意,故选C。

(2022•辽宁大连•二模)乡村六次产业可以表示为:1次产业(农林渔业)X2次产业

(加工业等)X3次产业(流通、辄售、旅游业等)二6次产业,即以农业生产为出发点,延

伸发展第二、三产业,形成产业融合、高效增值的新模式。东北作为“天下粮仓”,是全

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外调量常达全国60%以上。然而东北地区乡村经济较为落后,

截至2018年,东三省乡村二、三产业比重之和与第一产业持平,约占49玳为破解这种困

境,多地采取“接二连三”的政策,大力发展六次产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六次产业的基础是()

A.销售业B.加工业C.旅游业D,农业

9.东北乡村实现六次产业化的优势包括()

①生产资源丰富,农业生产优势明显

②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农业劳动力解放

③农民可支配收入多,经济基础雄厚

④装备技术成熟,农产品加工业基础好

A.①@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④

10.推测目前东北发展六次产业的主要困境是()

A.区域间分工合作能力弱,区域合力不足B.东北农村交通条件落后,对外联系不便

C.东北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农业产值下降D.农产品加工转化不足,服务业发展缓慢

【答案】8.D9.C10.D

【解析】8.根据材料信息“以农业生产为出发点,延伸发展第二、三产业,形成产业融合、

高效增值的新模式。”可知,六次产业是以第一产业一一农业为基础,D正确;ABC错误。所以

选D。

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阔,农业生产优势条件明显,①正确;东北地区

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较高,农业劳动力需要数量较少,能够解放大量的农业劳动力,②正确;

农民经济收入较低,对于六次产业的推动作用较小,③错误;东北地区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

地,装备技术成熟,农产品加工业基础好,④正确。所以选C。

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北地区为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区域内分工合作能力较

强,A错误;东北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开发历史较早,交通条件较为优越,B错误;东北地区的

农业产值没有出现大规模下降,C错误;东北地区为传统的重工业基地,受传统工业城市衰退

的影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出现萎缩,农产品加工转化不足,服务业发展缓慢,制约六次产业

发展,D正确。所以选D。

(2022•河南河南•二模)石油和旅游是沙特阿拉伯(简称沙特)的两大经济支柱,

为戒“油瘾”,沙特2017年开始后巨资打造工商业新城——NE0M,工商业新城将聚焦新能

源、生物科技、先进制造业和娱乐业等九大行业。然而,2020年以后,随着新冠肺炎疫情

的暴发,沙特经济大幅滑坡,NE0M濒临烂尾。下图示意NE0M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沙特兴建NE0M的主要目的是()

A.营造绿色居住环境B,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C.减少石油资源开发D.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12.NE0M工商业新城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土地廉价B.石油丰富C.交通便利D.水源充足

13.新冠肺炎疫情对NE0M新城建设冲击严重,最可能是因为沙特()

A.外籍工人数量减少B.经济对外依赖严重C.临近国际航线D.国外游客过多

【答案】11.D12.C13.B

【解析】11.根据材料可知,为戒“油瘾”,沙特2017年开始斥巨资打造工商业新城,因此可

推断,沙特阿拉伯为了减少对石油产业的依赖发展新兴产业,因此兴建亚0M的主要目的是带动

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D选项正确。营造绿色居住环境与兴建工商业新城关系不大,

A选项错误。打造工商业新城无法促进区域均衡发展,B选项错误。沙特新建NEOM,并没有减少

对石油资源的开发,。选项错误。故选及

12.由图可知,NEOM工商业新城位于红海沿岸,临近苏伊士运河,主要区位优势应该是海运使

利,C选项正确。新兴产业对于土地和水资源要求不高,A、D选项错误。新兴产业对于石油资

源需求量小,B选项错误。故选C。

13.新冠疫情导致大量工厂停产,能源消耗减少,引起油价下跌,同时许多旅游景区关闭,旅

游活动被禁止,使得沙特的支柱产业受到重创,企业投资意愿下降,资金紧张,使NEOM新城濒

临烂尾,因此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对外依赖严重,B选项正确,新城烂尾主要是企业

投资意愿下降,与外籍工人关系不大,A选项错误。临近国际航线,与NEOM新城建设关系不大,

交通便利是建设的有利条件,C选项错误。国外游客过多,仅是沙特旅游产业对外依赖强的表

现,并不是NEOM新城建设受冲击的主要因素,D选项错误。故选B。

(2022•黑龙江•铁人中学模拟预测)北京电影产业的分工协作已跨越地理空间界限,形成

基于产业联系的城市网络。下图示意北京电影产业分工协作城市的联系强度指数。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城市中,M城市最可能是()

A.东莞B.沈阳C.香港D.澳门

15.北京电影产业联系城市网络中的城市()

A.总体上经济较发达B.电影产业成本低

C.联系强度指数差异小D.当地电影市场小

16.为疏解北京电影产业部分环节,推动京津翼电影产业协同发展,建议()

①石家庄发展影片剪辑

②石家庄主要从事电影创意设计

③天津重点发展电影人才培养

④天津承接部分电影的发行推广

A.®®B.①©C.②③D.(2X4)

【答案】14.C15.A16.B

【解析】14.据图,M城市与北京电影产业分工协作的联系强度指数最而,达到1337,最有可

能是香港,因为香港的电影产业较发达,起步较早,电影产业相关基础设施完善,C正确;东

莞、沈阳和澳门电影产业不发达,与北京电影产业分工协作的联系强度指数不高,ABD错误。

故选C,

15.据图可知,北京电影产业联系城市网络中的城市总体上都位于经济较发达区域,城市经济

发展水平较高\A正确;这些城市经济较发达,电影产业成本不会低,B错误;图中各城市联系

强度指数差异较大,C错误;图中各城市经济较发达,人口稠密,当地电影市场较为广阔,D错

误。故选A。

16.北京、天津、石家庄三个城市中,石家庄经济相对不发达,为疏解北京电影产业部分环节,

推动京津冀电影产业协同发展,可将影片剪辑等技术含量较低的环节放在石家庄发展,①正确:

电影创意设计技术含量要求较高,需要高技术人才,应放在北京市,②错误:在电影人才培养

方面,北京优势比天津突出,北京市可依托北京电影学院等高等院校发臃电影人才培养,③错

误;天津市可依托发达的交通网和距离北京近的优势承接部分电影的发行推广,④正确。故选

Bo

(2022•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模拟预测)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

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比值。比较劳动生产率高说明产业效益高,相应的

国民收入也高。读1988~2018年青海省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各行业比螃动生产率

年份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880.452.171.44

19940.422.481.30

20000.273.281.38

20060.242.671.15

20120.252.410.85

20180.261.981.10

17.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青海省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路径是()A.第一

产业一第二产业B.第一产业一第三产业

C.第二产业一第三产业D.第三产业一第二产业

18,二十一世纪以来,青海省()

A,农业的投入与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B.三次产业间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

C.第三产业劳动力的增加小于产值的增加D.经济与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地优化

【答案】17.A18.D

【解析】17.根据材料可知,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最低且呈波动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较

劳动生产率最高且波动变化;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高也呈波动变化。如果仅考虑比较劳

动生产率,青海省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路径应该是从最低比较劳动生产率的产业向最高比较劳

动生产率的产业转移,因此应该是第一产业f第二产业,A选项正确。故选A。

18.2000年后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不大,说明产业效益变化不大,而农业的投入与机

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会使第一产业产业效益增大,不符合青海省的实际状况,A选项错误。根据

表中数据可知,三次产业间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减小,B选项错误。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

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比值,而第兰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

率大于1,因此是产值的增加大于第三产业劳动力的增加,C选项错误。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

率差异不断缩小,可推断经济与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地优化,D选项正确。故选D。

(2022•河南•一模)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大省会为中心的特大

城市群组合,读长江中游城市群体系略图及武汉市产业集聚区位置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与珠三角城市群比较,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区位条件不包括()

A.城市数量多B.产业结构优越C.资源丰富D.区域面积广

20.武汉城市产业集聚区主要分布于城市外围,其原因正确的是()

A.远郊环境优良,便于吸引人才B.主要分布于东北方向,利于环境保护

C,占地面积大,地租价格相对较低D,接近原料地,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21.据大数据分析,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极高。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下列解

决此问题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调整区域工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

B.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实现错位发展

C.加强政策引导,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重组

D.承接沿海和国际产业转移,淘汰传统制造业

【答案】19.B20.C21.D

【解析】19.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与珠三角城市群比较,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数量更多,A正

确;珠三角城市群的产业结构更优越,B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自然资

源丰富,C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面积更大,D正确。本题选择不包

括的,所以选B。

20.产业集聚区占地面积相对较大,城市外围地区地租价格相对较低,适宜产业集聚区布局,

C正确;环境优良不是影响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A错误;在城市外围对于城区居民影响小,利

于环境保护,不是仅仅在东北方向,B错误;武汉的产业类型不是原料导向型的,所以受原料

影响较小,D错误。所以选C。

21.调整区域工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A正确;促

进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实现错位发展,减少区域内部竞争,B正确:加强政策引导,优化资源

配置,实现产业重组,有利于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C正确;目前沿海地区或国际产业转移

以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为主,不利于区域的发展,D错误。本题选择不合理的,所以选D。

(2022•天津・一模)都市圈的中心城市通过社会经济活动与周边城市形成紧密联系,

并对这些城市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左图为长三角部分城市分布图,右图为受上海辐

射强度示意图e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W

18

受1O6O

上1O4O

海1O2O

辐1O0O

射J8OO

强O6O

O4O

O2O

OO

常镇

杭湖

绍宁

扬南

州江

州州

兴波

州京

22.由图可知,受上海辐射强度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空间距离C.城市交通D.资源配置

23.宁波受上海幅射强度大于浙北的绍兴、舟山、慈溪三市,原因是宁波()

A,水陆交通便利B,产业结构相似C.发展水平较高D.历史文化不同

【答案】22.B23.C

【解析】22.根据示意图可知,受上海辐射强度影响最强的是离上海最近的苏州,其次是无锡、

南通、宏兴、杭州等,从他们共同的特征看,影响强度大致与空间距离呈负相关,与海陆位置,

城市交通、资源配置等因素关系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上

23.宁波与绍兴、舟山、慈溪距上海的距离差别不在,宁波受上海辐射强度明显大于其他几个

地区,主要是宁波发展水平较高,受上海辐射影响较强,C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区水陆路交通

都便利,历史文化也相同,AD错误;宁波承接上海产业,应该优势互补,协作发展,不是产业

结构相似,B错误-故选心

24.(2022•湖北•荆州中学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2年2月17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教西

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

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建设算力核心区和数据中心,将东部算力需求有

序引导至西部。

材料二: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其运行和散

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和冷却水资源°而海底数据中心是将相关设备安装在密封的压力客

器中,安放在海底,利用海水的巨量流动对设备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冷却。2021年12月26

日,我国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项目落户三亚,未来几年计划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及

其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陆续建设海底数据中心.

材料三:下图为我国主要数据中心分布图

(1)分析在沿海地区建设海底数据中心的优势条件。

(2)分析在内蒙古建设和运营数据中心的过程中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东数西算”将带动哪些产业发展。

【答案】(1)沿海地区海水资源丰富,可提供大量冷却水资源,有利于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沿海地区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大;沿海地区用地紧张,数据中心布局在海

底,能节约土地。

(2)数据中心运营过程中排出大量的废热,会使当地气温升高;蒸发量加大,加剧气候干旱;

水消耗过大,加剧当地水资源紧张:淘汰的设备会对大气和水造成污染:改变生物的生存环境,

干扰当地生态系统。(任答3点)

(3)IT设备制造、信息通信、基础软件、绿色能源供给、土建工程等(任答3点)

【分析】本题以东数西算为背景,涉及工业区位、产业集聚以及工业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

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

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识、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

(1)由材料”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其运行和散热需

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和冷却水资源“可知,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可提供大量冷却水资源;由材料

“而海底数据中心是将相关设备安装在密封的压力容器中,安放在海底,利用海水的巨量流动

对设备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冷却〃可知,有利于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由材料'未来几年计划在

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及其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陆续建设海底数据中心"可知,沿海地区人口

集中、经济发达,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大;沿海地区用地紧张,数据中心布局在海底,能节约土

地。

⑵由材料信息可知,数据中心在运行过程中排出大量的废热,当地气温升高,加大水分的蒸发,

气候干旱状况加剧;数据中心在运行过程中水资源消耗过大,加剧当地水资源紧张的状况;淘汰

的电子设备会造成环境污染;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3)结合材料“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其运行和散热需要消耗大量

的电能和冷却水资源”可知,“东数西算”将会带动IT行业、通信行业、能源行业等。

25.(2022•山西・太原五中二模)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苏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对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随着上海大量技术工人(时称“星期日工程师”)节假日来到

苏南,当地抓住机遇并走出了以乡镇企业发展制造业的新路径。近年来,以苏州为代表的

苏南地区,与上海建立了愈发紧密的经济协作关系,“苏沪同城化”已成为苏州政府常提

及的理念。目前,江苏小镇制造业十分发达,几乎每个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制造产业,但与

发达国家相比,多数制造业仍依靠低成本进行发展。下图示意江苏代表性制造业小镇的空

间分布。

(1)指出“星期日工程师”为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⑵说明扬州、南通乡镇企业较少的原因。

(3)分析沪苏同城化的地理背景,

(4)指出目前苏南小镇制造业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1)为苏南乡镇企业吊期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

(2)扬州、南通位于长江以北,80年代交通条件差,上海技术工人往来不便;受长江阻隔,也

不利于接受上海产业转移。导致乡值企业发展初期数址较少。

⑶随养上海经济的发展。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上海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低端制造业

们向外转移的需求;苏州距离上海近,交通联系方便;苏州制造业基础好,有利于承接上海产

业转移:苏州和上海同属于吴语区,具有相近的文化和生活习惯。

(4)困境:苏南小镇制造业多生产简单加工。技术含最低、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随着苏南经

济发展,地租及劳动力成本增加;受高新技术产品冲击,产品竞争力下降;传统制造业能耗高,

污染重。

措施:加强产品研发设计,提高产品竞争力:创新销售策略,引领市场导向:加强技术创新,

降低能耗,减轻污染6

【解析】本题以江苏省乡镇企业及其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相关知

识,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⑴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随着上海大量技术工人(时称“星期日工程师”〉节假日来到

苏南”可以推测,上海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代表性城市,具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发达

的市场信息,故“星期日工程师”为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

(2)据图可知,扬州、南通等城市位于长江以北地区,由于上世纪80年代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

善以及长江阻隔等原因,作为“星期日工程师”上海技术工人往来不便,扬州、南通等城市企

业受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小,也不利于这些城市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故扬州、南通等乡镇

企业较少。

(3)据图可知,苏州距离上海较近,交通联系和人员往来较为方便;上海市经济发达,但土地

资源有限,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因此沪苏同城化很有必要;上海发展历

史悠久,经济高度发达,面临产业升级需求,低端产业需要向外转移;芮州由于距离上海较近,

且苏州制造业基础较好,可承接上海市产业转移;上海和苏州空间距离较近,生活习惯、风俗

习惯、语言习惯等地理相似度较高.

(4)根据材料“目前:江苏小镇制造业十分发达,几乎每个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制造产业,但与

发达国家相比,多数制造业仍依靠低成本进行发展”可以推测,苏南小镇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

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土地租金上涨,劳动力价格上涨,以及现代产业

的冲击,使得苏南小镇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由于苏南小镇企业建设较早,当

前面临机器设备老化,能耗较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根据苏南小镇制造业面临的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下降、能耗高和环境污染

严重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针对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下降等问题,

可加强产品研发设计,提高产品竞争力,创新销售策略,引领市场导向;针对能耗高和环境污

染严重等问题,可加强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降低能耗,减轻环境污染。

(2022•山东•高考真题)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1955年该地区发现铁矿,1958

年依托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建立钢铁厂,1965年设嘉峪关市。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

嘉峪关市逐步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2019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7:62.8:

35.5o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5~2010年该市65岁及以上老午人口数量迅速增加,主要原因是()

A,人口惯性的影响B,环境条件的改善C,青壮年人口迁出D.康养产业的发展

2.该市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交通运输B.自然资源C.市场需求D.劳动力

3.该市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宜重点发展()

A.造纸工业B.纺织工业C.食品加工工业D,装备制造工业

【答案】1.A2.B3.D

【解析】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地区,依托国家“一五”

计划发展起来,形成了工业体系,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快速增加,随时间的推移,导致2005年

-2010年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因此主要原因是人口惯性的影响,故A正确;环境条件的改善,可

能导致生育愿望的提高,但不是老龄人口增加的原因,故B错误;材料显示嘉峪关工业比重较

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青壮年人口外迁可能性较小,故C错误;康养产业的发展是随着

老龄人口增加相匹配的,所以不是主要原因,故D错误。所以答案选择A,

2.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嘉峪关市拥有丰富的铁矿,主要发展钢铁产业,形成了冶

金为主的工业体系,导致第一产业比重较低,因此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的影响,故B正确;交

通运输业的发展,将带动区域内的产业发展,包含农业、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等,故A错误:嘉

峪关市的发展,导致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农产品需求量较大,因此市场对第一产业的需求一

样很大,故C错误;区域内的劳动力,可能大量参与到工业之中,对第一产业有所影响,但不

是主要的影响,故D错误。所以答案选择九

3.阅读材料可知,嘉峪关市已经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要推进工业结构优化的发展,

应当促进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装备制造工业适宜成为重点发展工业,故D正确;造纸工业

需要大量的造纸原材料,嘉峪关市缺原料,故A错误:纺织工业也需要大量纺织原材料和劳动

力,但嘉峪关这两方面区位优势不明显,故B错误;食品加工工业需要接近第一产业,材料显

示嘉峪关市第一产业比重较低,因此不适宜重点发展,故C错误。答案选择D。

(2022•广东•高考真题)合通达性是指一点到区域内所有点的空间阻隔,阻隔程度

越低,通达性越好。城市潜能即城市的发展潜力,一般面枳越大、人口越多、距离区域中

心越近,城市潜能越大。图示为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人口、交通网络及空间阻隔示意图。据

此完成下面小题。

N

A

90万

625万

天门

105万

6.5

咨二>3,51山桃

0黄

118243万

图例

一行政界线

@省会246万

0省辖市123456

•县级市

空间阻隔

1012万城市人口

4.武汉城市圈中()

A.孝感比天门提供的服务种类要少B.咸宁比黄石的服务等级要高

C.城市体系中黄冈的服务范闱最大D,鄂州比仙桃的服务功能要多

5.下列城市间交通通达度最好的是

A.孝感一鄂州B.武汉一天门C.鄂州一咸宁D.黄冈一孝感

6.未来潜能最大的城市是()

A.孝感B.鄂州C.黄冈D.黄石

【答窠】4.D5,A6.C

【解析】4.孝感比天门的城市等级高,提供的服务种类多:咸宁和黄石都是省辖市,城市级

别一样,服务等级一样;武汉是省会,城市体系中武汉的服务范围最大;鄂州是省辖市,仙桃

是县级市,鄂州比仙桃的城市等级高,服务功能要多。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据材料可知,综合通达性是指一点到区域内所有点的空间阻隔,阻隔程度越低,通达性越

好。据图可.知,孝感和鄂州之间有武汉市,孝感和鄂州之间空间阻隔是3+4=7,通达性好;武

汉和天门之间的空间阻隔是6+2.5=8.5,鄂州和咸宁之间的空间阻隔是3卜5=8,黄冈和孝感之间

的空间阻隔是5.5十4=9.5。故选A。

6,据材料可知,城市潜能即城市的发展潜力,一般面积越大、人口越多、距离区域中心越近,

城市潜能越大。选项中所给的四个城市中,人口最多的城市是黄冈,面枳最大的也是黄冈,距

离区域的中心也比较近,因此未来潜能最大的城市是黄冈。故选C。

(2012・江苏・高考真题)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

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

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读图回答问题。

口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口第三产业

7.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8.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多

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B.①®C.②③D,②@

【答案】7.D8.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产业活动、产业转移等相关知识。

7.根据图示可知1998年第一产业比重比之前又略有上升,A错;第二产业在1990-1992年所占

比重低于第一产业,没有占主导地位,B错;第三产业从1998年以来变化不大,C错;第二、三

产业比重较大,第一产业比重总体不断下降,产业结构趋于优化,D对。

8.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不能大量弓进化工项目,这容易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农林牧渔业全面

发展仅仅针对农业结构。将廉价劳动力指向型产业转移可以提升产业层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能更好的优化产业结构,即②③错,所以选民

(2022•山东・高考真题)双核结构是指在某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

及其连线构成轴线6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6下图为沈阳

大连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沈阳一大连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

A.在区位和功能上存在互补B.在地域文化方面存在互补

C.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D.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近

10.沈阳一大连双核结构有利于()

①促进大连市建成东北地区中心城市②促进沈阳一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③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功能④提高沈阳和大连两城市传统工业比重

A.①@B.①@C.②③D.®®

【答案】9.A10.C

【解析】9.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双核结构是以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两类不同功能定

位的城市为主构建的。沈阳和大连是辽宁省规模最大的两大城市,两座城市区位条件优越,城

市功能比较齐全,其区位和功能可以互为补充,形成双核结构可发挥最大作用,A正确;沈阳

和大连均在辽宁省内,两城市间地域文化差异较小,B错误;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相近都是两城构建双核结构城市的有利因素,但都不是主耍因素,C、D错误。本

题应选A。

10.根据目前的发展规划,沈阳是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而大连不是,①错误;沈阳一大连双

核结构可以促进沈阳、大连以及沿线地区的交流,能够促进沈阳一大连X域经济协同发展,②

正确;沈阳一大连双核结构可以促进沈阳市的技术、人才等向辽中南地区流动,增强沈阳市对

辽中南地区的幅射带动作用,③正丽;沈阳一大连双核结构主要是为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传统工业的比重不利于两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④错误。所以选C。

(2021•江苏•高考真题)近年我国印发了《呼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珠三

角城市群(广东省9个城市)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9+2)o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范围

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相比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更易建立区域统一大市场的有利条件是

)

A.行政管辖关系B.经济发展水平C.风俗习惯差异D.人口规模结构

12.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结构更接近()

A.单核多中心结构B.双核多中心结构C.多中心网络结构D.核心边缘结构

13.将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香港发挥的最大优势体现在()

A.旅游观光B.生产加工C.消费市场D.对外联系

【答案】11.A12.C13.D

【解析】1L相比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更易建立区域统一大市场的有利条件

是;行政管辖关系,因为珠三角城市群均属于广东省管辖;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均为多个省

份的合作,A正确;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比珠三角城市群更高,B错误;风俗习惯差异对

建立区域统一大市场的影响没有行政管辖关系影响大,C错误;三个城市群均是人口稠密区,

人口规模结构差异不大,D错误,本题选A。

12.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结构更接近多中心网络结构,结合所学,在粤港限大湾区庞大的城市群

中,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可以叫做中心城市,它们要发挥辎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引擎作用;

故C项正确,ABD错误。

13.将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香港发挥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对外联系,因为香港背

靠祖国大陆,面向国际市场,利于对外联系,D正确;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中,澳门主要是建

设国际旅游休闲中心,A错误;生产加工主要是惠州、东莞等城市的定位,B错误;消费市场主

要是广州的定位(国际贸易中心),C错误,本题选D。

(2020•海南•高考真题)下图示意陕西省安康市区域,这里是向水北调中线工程的

重要水源涵养区,限制和禁止开发面积超过90$。过去,有的区县因为缺乏集中连片、适

宜发展工业的土地,只能劈山造城、填河造地。为此,安康在市城内进行统筹,在允许开

发、土地平坦的区县建立经济园区,供发展空间受限的区县开发和经营。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14.安康地区的河流所属的水系是()

A.渭河B.汉江C.淮河D.岷江

15.安康统筹发展经济园区的主要弓的是()

A.促进人才、资金、信息的流动B.促使行政区划更加合理

C.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羸D,减少区县之间的无序竞争

16.有利于该区域经济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县改区,提升区域城镇化水平B,共建共管,协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C,调整行政区划,合并相关区县D,增大发展空间受限区县的收益比例

【答案】14,B15.C16.B

【解析】14.根据材料“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可知,安康地区的河流

所属的水系是长江水系,结合经纬网信息可知,安康地区应在陕西南部(秦岭的大致纬度约为

34°N),汉江从此经过,所以安康地区的河流所属的水系是汉江,故选瓦

15.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区域限制和禁止开发面积超过90%,但又在允许开发、土地平坦的

区县建立经济园区。所以安康统筹发展经济园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

双赢,C正确:“促进人才、资金、信息的流动”以及“减少区县之间的无序竞争”均不是主

要目的,AD错;与促使行政区划更加合理无关,B错。故选点

16.区域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促使人

口向城市转移,不是简单的通过“县改区”即可实现,A错;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

力充足且劳动力成本较低,可共建共管,协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园区可持续发

展,B正确;根据材料“劈山造城、填河造地”以及“在允许开发、土地平坦的区县建立经济

园区”等信息可知,该区域多山地,平地较少,且大部分区域限制和禁止开发,所以即便调整

行政区划,合并相关区县,但适宜开发的土地并不会发生变化,对区域经济园区可持续发展的

作用较小,C错;增大发展空间受限区县的收益比例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园区所在县区的

收益,且这种收益比例的调整并不是促进该区域经济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D错。故选B。

(2019•全国・高考真题)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

形成“村村冒烟”现象。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

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

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C

17.“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

A.燃料来源分散B.空间布局分散

C.原料来源分散D.产品市场分散

18.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

①弥补劳动力不足

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

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A.®®B.②③C.①④D.(2X4)

19.“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

A.城乡统筹创新B.生活方式创新

C.农业发展创新D.科学技术创新

【答案】17.B18.D19.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工业化的有关知识,难度一般。

17.由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长三角地区村办企业涌现说明当时村办企业较多,但都是基

于“一村一地”的形式,虽然村村都能够实现发展,但是相对来说空间布局较分散,不够集中,

因此出现了村村冒烟的现象。从材料信息无法看出当时村办企业燃料来源分散、原料来源分散,

B对,AC错误.村办企业属于生产企业,市场是否分散与“村村冒烟”无关,D错误。故选

18.由材料可知,“抱团飞地”包哥两部分:“抱团”和“飞地”°“抱团”是指各村进行入

股合作;而“飞地”指的是相对发叁的地区,也就是条件优越的城镇区域。材料中提到,由县、

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也就是说,乡值提供符合指标的村办

企业建设用地,而资金补贴则是由相对发达的城镇地区进行提供,双向互惠,壮大了集体经济

规模,实现了共赢,推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区域的协同发展,有效地提高了资金和土地资源的

利用效率,解决原先资金以及建设用地资源不足的问题,②④正确。在实施“抱团飞地”模式

之前并没有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①错误。“抱团飞地”主要是针对原先集体经济资金、资

源发展总量少的问题,跟教育无关,③错误。故选D。

19.原先是村村冒烟、一村一地的发展,单个村发展可能存在经济实力薄弱、资源要索禀赋差、

项目建设实施难、资金不足等等问题。“抱团飞地”模式有利于扶持村地集体经济,突破单个

村单打独斗面临的资金、区位等瓶颈,乡镇提供符合指标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而相对发达的

城镇地区补贴资金。实施“抱团飞地”模式,实质上就是通过整合县域资源,推进城镇等发达

区域和乡村等欠发达区域协同发展.实现低收入村增收致富。因此是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的创新,

A正确。不是生活方式创新,没有提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发生变化,B错误。农业发展创新是农

业机械或者是耕作方式等的变化,C错误。“抱团飞地”模式体现的是城乡发展模式的创新,

并非科技的创新,D错误。故选A。

(2020•江苏•高考真题)城市群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支撑全国经济增长,推进

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建设19个国家级城市群。下图为“我国城

市群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我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成熟型城市群分布于东部沿海B.成长型城市群分布于中部地区

C.培育型城市群分布于西部地区D.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以东地区

21.符合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定位的是()

A.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B.“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性枢纽

C.联系各大城市群的重要节点D.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行高地

【答案】20.D21.B

【解析】20.读图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也有成熟型城市群,A错误。东部地区也有成长型城市

群,B错误。东部和中部地区也有培育型城市群,C错误。读图可以看出,由于胡焕庸线(黑河

-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人口密度大,所以,我国城市群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以东地区,D正确。

故选D。

21.天山北坡城市群位于“陆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位置,所以,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定位应该

是“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性枢纽,B正确。与东部城市群相比,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相对落

后,并不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A错误。天山北坡城市群地处西北地区,与各大城市

群联系不便,C错误。与东部城市群相比,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相对落后,技术水平相对低,

并不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行高地,D错误。故选B。

(2020•山东•高考真题)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

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

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安徽省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

流状况。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次位客运流向为合肥,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6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22.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

A.安庆一池州B.合肥一巢湖C.亳州一阜阳D.芜湖一铜陵

23.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其主要

原因是()

A,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B,滁州与南京距离更近

C.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D.合肥与南京均为省会城市

【答案】22.B23,C

【解析】2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

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公路客流量大,反映城市间联系紧密,有利于推进同城化。选项

中城市组合相比而言,合肥与巢湖之间空间位置相对较近,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两城相互之间

均为首位客运流向,城市联系最为紧密,最适宜推进同城化,B正确: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