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容村情调研报告_第1页
村容村情调研报告_第2页
村容村情调研报告_第3页
村容村情调研报告_第4页
村容村情调研报告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庄村容村情调研报告博南镇东庄村村容村情调研报告

东庄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

一、基本概况

博南镇东庄村位于博南镇南部,永平县县城西南部,距县城32公里,东与厂街乡岔路村接壤,南与杉阳镇抱龙村、仁寿村相连,西、北分别与博南镇花桥村、桃新村毗邻。全村辖区面积47平方公里,下辖22个村民小组,村民居住分散,20户以上自然村有22个,住房为传统的土木结构。全村平均海拔在1600-21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22℃,辖区内有下寨河、米家河两条主要河流。有鸳鸯潭、大潭子、大龙潭田三个天然水库,两条三面光农灌沟;森林覆盖率5.9%,共有旱地6339亩,水田1353亩,农作物以种植玉米和水稻为主。新(田)抱(龙)公路贯通南北,22个村民小组已通公路,未硬化。村内居住汉、白、彝、回四个民族,以汉族居多,占99.2%,全村共有人口736户3152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济收入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和泡核桃为主,养殖业以生猪养殖为主。全村种植烤烟1800多亩,泡核桃7500亩,出售生猪16300头,农民纯收入1560元。村内有附属初级中学一所,村完小一所,村卫生室一个,医疗点两个。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1、道路不畅。

全村22个村民小组虽已通车,但由于缺乏资金,进村公路和各村组公路均为土路,无行道树、桥涵和各种排水设施,雨季公路不通已成不变的规律。

2、农田水利建设缓慢。

全村库、塘、坝等水利设施建设较为缓慢,河流治理滞后,一方面导致有限的水利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农业生产、烤烟、泡核桃的旱灾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洪涝灾害频发,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损失巨大。

3、电力和通讯设施普及化程度较低。

全村通电率95%,尚有30多户至今未通电,其中上寨、山背后、桃子树、双河、新寨、旧寨村民小组由于现有变压器负荷过重,用电困难,许多电器因电压不足,无法启动,只能成为摆设。19个村民小组开通程控电话258户(不含移动电话),占全村的30%,有3个村民小组未开通程控电话,程控电话覆盖率低,信息不畅。全村未开通有线电视,宽带网络未架设,电力设施严重不足,农副产品加工无法发展。

(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较慢,农民收入微薄。

1、农业经济科技化含量不高,生产方式落后。

东庄村农作物种植虽然面积广大,但因农业科技含量不高,比较效益低;泡核桃大部分处于幼苗期,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抚育技术,长势不理想,见效慢;养殖业形式上基本为家庭养殖,且大多数是传统养殖,品种老化,出栏率低,成本高。“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的思想没有改变,仍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

2、产业结构单一,物流不畅。

东庄村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单一,缺乏主导产业,农业经济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村内至今没有一个成规模、有效益的龙头企业。村内至今无规范的集贸市场,农户交易以家中交易为主,物资流通不畅,导致交易成本居高不下。

3、农民思想观念落后,缺乏专业指导,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弱。

东庄村至今没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村民习惯按传统耕作土地,认为“粮多则富”,不会按市场需求调整自己的农业生产,将优势资源转化为财富的能力较弱,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状态,面对市场经济的变幻莫测,显得力不从心。

(三)社会公共事业建设有待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有限。

1、教育方面:东庄村现有村完小一所,附中一所,教学楼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目前已在建一所新教学楼,规划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新楼建好后准备将中学和小学

合二为一,设学前班至初中三年级共20个班,预计配备教师40多人,在校学生将达到近500人。但是新学校硬件配套等建设仍然滞后,各种教学设备,体育器材等设施都没有配备。学生宿舍很有限,迫于条件所限,目前村公所的党员电教室只能作为一些离家较远的小学生的临时宿舍,条件十分艰苦。

2、医疗卫生方面:东庄村目前设有村卫生室一个,小组医疗点两个,均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村民大多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接近92%。医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医疗设备和医药物资等较为紧缺导致能医治的疾病和处理医疗突发事件能力十分薄弱。

3、生活保障方面:全村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34户136人,农村五保户7人,残疾人58人,有5户10人自行购买商业保险,无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

三、解决的办法和对策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改善农业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着力于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物质文明、精

神文明为重点,立足村情,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整体推进,稳步推进东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

1、积极稳步推进道路建设。

要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投资,同时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项目,给予群众资金扶持帮助,以群众为主体,国家帮扶的形式进行道路建设。

2、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

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一是以人居环境建设为核心,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广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与意义,促使全民参与保护好生态林和水源林;二是全村按照取缔零散人畜饮水管道的原则,统一规划,建设人畜饮水工程,按取大优先,全面辐射的原则建设农灌沟工程;三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快进度实施各项水利设施的建设;四是充分发动群众主动投工投劳、投资参与到各项工程建设中来。

3、加强电力和通讯设施的建设。

要广泛宣传农网改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发动群众积极主动配合农网改造工程,支持好农网改造使其顺利实施;主

动向上级电力通讯部门争取农网改造和程控电话架设、开通宽带等项目,尽快落实付诸实施。

(三)继续抓实原有优势产业不放松。

1、大力发展泡核桃产业。

要坚定不移的大力发展泡核桃产业不放松,力争在种植规模和科技含量等方面有新突破、新举措。培养出一批泡核桃种植户的先进典型,发挥传、帮、带的模范先锋作用,带领泡核桃种植户共同致富。

2、巩固烤烟产业。

以生产优质烟叶和提高单产为目标,以基地生产为基础,以增加收入为核心,巩固烤烟的种植规模和烟叶产量。20xx年力争全村烤烟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产量保持在35万公斤左右,产值达到并突破205万元。

3、重点发展生猪养殖。

借助东庄村丰富的粮食资源,加快能繁母猪的发展速度,增加生猪存栏数,发展生猪育肥产业,尽快试点建立生猪繁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养殖户达到“五化”,即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示范带动效应,带领养殖户增产致富。

(四)稳妥推进社会公共事业发展,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1、继续完善和巩固教育事业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通过多方争取、筹措资金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加快学校硬件建设步伐,积极引进人才,注入新生力量,优化教师队伍。完善音乐、美术、体育、图书、实验室、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及教学仪器设备的标准配臵,完成教学办公,行政办公、会议接待等办公用房的标准化建设。完善两个校点的办公用房,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图书室等必要设施的建设。师资力量得到明显加强,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2、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不断改善村民的就医环境和就医条件。

按照“硬件从全、软件从严”的要求,实现有一名以上专职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诊断室、观察室、注射室、药房、病房分开设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做到房屋够标准、人员有资质、培训有证件、诊疗有登记、开药有处方、收费有凭据、防保有卡册、疫情有报告,进药途径规范”。同时努达到100%群众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加强两个村医疗点的建设步伐。使东庄村卫生网络具备防疫、妇幼保健、常见病疹治、卫生常识宣传普及的能力与条件,使东庄村群众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看得起、看得好病,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人帮的目标。

3、大力宣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

通过广泛宣传和发动,使各项保障制度得以即时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孤、寡、残等弱势群体得到及时求助,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继续加大宣传“农村低保”等社会救助政策,抓好相关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工作,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落实,同时,组织党员和群众开展一些关爱弱势群体的活动,树立“互帮互助”文明新风。逐步建立农民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二日

第二篇:村情调研报告1500字

-

-村情调研报告练村镇练村村委——丁向伟

村官入职已经十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通过实地考察,与村民面对面的交谈,对于自己所派驻的村委–练村镇练村村委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现将自己的调查报告与感想汇报如下:

(一)练村村委的简介

练村村委是新蔡县练村镇管辖的一个村委,位于新蔡县东南角,东以淮河与淮滨张里乡隔河相望,这里是豫东南与安徽省的界点,自古以来练村就是一个重要的交通驿站,练村村现有常住户数753户,共有社会人口3415人。其中包括外来人口30人。

(二)练村村委经济发展状况

通过调查了解,练村村民的生活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靠纯农业的发展,主要是指种植粮食作物及发展蔬菜大棚,这是村民最主要的生活来源,当然,除此之外,几乎每家都有养殖动物家禽,普遍以养猪为主。其次就是依靠外出打工赚钱和购买挖掘机包揽工程赢利,在全省是有名的“挖掘机之乡”。据统计,练村村委就有将近一百部大型挖掘机,年创利润1000多万元。

(三)练村村委教育、卫生医疗发展状况

本村现有小学一所,幼儿园托儿所两所,初级中学一所。有卫生室2个,其中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4人,村民感冒、发烧等病情不太严重的疾病都能得到及时的医治。

(四)基层组织

我村党委现有村干部人数10人,其中党员人数3人,村里每年都召开不低于3次的村民代表大会,全村高度的重视财务与政务的公开化管理。

通过调查了解,虽然对练村村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与此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以下针对这些问题,本人有以下的几点建议。

(一)所存在的问题

1、村集体收入不高,可支配收入不高。

据调查,全村年经济总收入1120万元,集体资产总额12.5万元。但是与此同时,全村的可支配收入只有5万元,这就意味着,对于大项目的实施,村里将没有能力提供财政支持,不利于村级建设的开展实施。

2、纯农业的发展模式很难使经济的发展有大的飞跃。该村目前企业依然很少,只有为数不多的个体工商户。

3、低保的人数目前还没有减少,有83人,个别贫困户依然需要村委的扶持。

4、关于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得还不够,如村容整洁这方面还有欠缺。

5、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成员年龄结构老龄化,青年人外地务工,党组织活动开展困难。执行能力不高。上级分派任务到基层,基层的干部就开互相的推诿,不能够予以重视,最终导致工作不能按时的完成。

针对以上的这些问题,我个人提出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首先,最根本的问题是经济的发展,经济要快速的发展,仅仅的依靠农业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应该鼓励村里年轻人大胆积极的创业和招商引资。根据练村村的实际情况,林业很是发达,因地制宜的创办一些工厂或引进一个或两个企业,既能缓解解决当地一部分就业压力又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其次,在基层党组织中,应积极的发展年轻的基层干部,多给年轻人机会,提高党组织的执行能力。做到分工明细,责任到人。

再次,教育是根本,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