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5抒情短诗二首_第1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5抒情短诗二首_第2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5抒情短诗二首_第3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5抒情短诗二首_第4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5抒情短诗二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抒情短诗二首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5课纤夫秋晚的江上点击选择…(一)《秋晚的江上》课文解读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描绘了秋晚(时间)的江上(空间)特有的景物:疲倦的归巢的鸟儿,西沉的斜阳,白花花的芦苇。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把静态的景物动态化,把自然的景物人格化,从而营构了一幅静谧、绚丽、和谐的画面,流露出诗人积极、愉悦的情趣。感悟品读积累秋晚的江上感悟现代诗文阅读飞船即将陨落秋晚的江上刘大白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点击播放朗读秋晚的江上①刘大白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A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B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旁批注释“驮着斜阳”——多么奇特美丽的想象,多么生动的画面。“掉”与“翻”承接,与“驮”照应。AB问题:这首诗通过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静谧、绚丽、和谐的景象?答案归巢的鸟儿、西沉的斜阳、滔滔的江水、白花花的芦苇等。品读品读第1节问题:归巢的鸟儿为什么不顾疲倦,还要驮着偌大的夕阳回去?答案

鸟儿喜欢夕阳这个发光的宝贝,它要驮回去赏玩;鸟儿很淘气,它要试试自己的力气。这是诗人的想象,让诗有了情趣。品读第2节问题:“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换一种说法可以表述为:“一瞬间,斜阳的余晖把头白的芦苇染红了。”原句的表达好在哪里?答案积累背诵全诗秋晚的江上刘大白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朗读示范(二)《纤夫》现代诗文阅读飞船即将陨落课文解读

作者以最大的同情和崇敬描绘了他们巨人般的形象,赞美了他们的劳动和贡献。更难得的是诗人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发出了“再别劳驾纤夫/去拉历史的航船”的呼声,给人以警醒:当今时代,只有实现现代化,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纤夫感悟品读探究积累感悟点击播放纤夫廖公弦一个个埋着头拉纤,一个个躬着背拉船,能拉走一天天,能拉去一年年,这几十条紧绷的绳索,曾拉着中国的时间。我们向纤夫们致敬,爱他们勤劳、勇敢,晨把太阳拉出,夜把新月拉弯,但是,别再劳驾纤夫,去拉历史的航船。点击播放朗读

纤夫①廖公弦一个个埋着头拉纤,一个个躬着背拉船,能拉走一天天,能拉去一年年,这几十条紧绷的绳索,曾拉着中国的时间。A我们向纤夫们致敬,爱他们勤劳、勇敢,晨把太阳拉出,夜把新月②拉弯,但是,别再劳驾纤夫,去拉历史的航船。B旁批注释诗人表达了一种变革社会、加快历史前进步伐的愿望。AB《纤夫》中哪些诗句描绘了纤夫的辛苦劳作?哪些诗句形象地歌颂了纤夫勤劳勇敢的精神?陈可之弥足珍贵的纤夫

答案问题

纤夫的辛苦劳作——“一个个埋着头拉纤,一个个躬着背拉船,能拉走一天天,能拉去一年年。”纤夫的勤劳勇敢——“晨把太阳拉出,夜把新月拉弯。”品读品读第1节问题:这一节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纤夫的辛苦劳作的?答案

一是拉纤的苦和累,躯体严重受折磨(“埋头”、“躬背”);一是拉纤时间漫长(“一天天”、“一年年”)。品读第2节问题:“晨把太阳拉出,夜把新月拉弯……”——这两句用直白的话应怎样表述?原句好在哪里?答案

直白说法——日出前就开始拉纤,一直拉到月儿升上天。原句用夸张的手法和大胆的想象,把纤夫的劳动诗化了、美化了,也把纤夫的形象巨人化了。探究

作者一面称赞纤夫“勤劳、勇敢”,一面又说“再别劳驾纤夫,去拉历史的航船”,你认为矛盾吗?说说自己的看法。答案积累背诵全诗

纤夫廖公弦一个个埋着头拉纤,一个个躬着背拉船,能拉走一天天,能拉去一年年,这几十条紧绷的绳索,曾拉着中国的时间。我们向纤夫们致敬,爱他们勤劳、勇敢,晨把太阳拉出,夜把新月拉弯,但是,别再劳驾纤夫,去拉历史的航船。朗读示范现代诗文阅读飞船即将陨落相关资料

刘大白(1880~1932),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五四运动”前就开始写白话诗,是新诗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以描写民众疾苦之作影响最大,感情浓烈,语言明快有力,通俗易懂,并以触及重大的社会问题和具有鲜明的乡土色彩,而在“五四”时期的诗坛上别具一格。1924年任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教授,同年出版新诗集《旧梦》。1926年出版第二部新诗集《邮吻》。除此之外,出版的著作还有《旧诗新话》、《白屋说诗》、《白屋文话》、《中国文学史》及旧体诗集《白屋遗诗》等。《秋晚的江上》作者简介《纤夫》作者简介再见①选自《诗刊》1980年第12期。廖公弦(1937~2003),当代诗人。《纤夫》写于1980年。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