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2024必修3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2024必修3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2024必修3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2024必修3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2024必修3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2024必修3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97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近年来我国有很多河流流域因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导致流域的生态破坏,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急剧扩大,水质逐年呈下降和富营养化趋势。在降水总量相同的前提下,对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A.城镇不透水面积增加,蒸发量增多B.流域植被减少,下渗增多C.流域气候恶化,温差减小D.防洪形势严峻,洪峰出现的时间提前2、我国开发开放战略的形成顺序是()A.沿海——沿江——沿边——沿陇海-兰新线B.沿江——沿海——沿陇海-兰新线——沿边C.沿海——沿江——沿陇海-兰新线——沿边D.沿海——沿边——沿江——沿陇海-兰新线3、下图为全国部分省份GDP增幅与矿产资源丰富度相关性示意图.读图,下列关于矿产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闽、苏GDP增幅大,原因是矿产资源丰富B.湘、黔、川GDP增幅小,原因是矿产资源不丰富C.甘、黑、赣GDP增幅小,矿产资源丰富D.辽、川应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促进经济发展4、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是:()A.吸收地下水B.减少蒸发、增加降水C.固定沙丘D.截留水分、削减风力5、关于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干旱②黑土广布③植被稀疏④水源充足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6、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①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②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

③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和废渣。

④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人类与环境休戚与共,人地关系随着历史的进程而不断发生变化。采集渔猎时代,人地关系保持原始的________关系。农业文明时代,人类与环境的________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工业文明时代,人类提出“________”的口号,使人地关系呈现________,人地矛盾迅速________。8、表l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并回答问题。

表1

※为2005年数据。

(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_____。

(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_________;冬季河口处常受海水人侵的威胁,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淮河流域7、8月份多洪水。主要气候原因是______。

(5)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l200万公顷。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最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_________倍(取整数)。9、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更是区域发展的关键。

(1)有的区域尽管矿产资源丰富,但____矿产资源也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10、阅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区域的地形地势基本特点是_________;受其影响;①处河流________作用强烈,②处河流_________作用明显。

(2)从地理位置看;②国属于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

(3)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

(4)图中的铁路线分别与我国的哪两个边界省区相连__________、________。1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山脉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D_____。

(2)写出地形区名称:①____盆地;②_____盆地,③_____盆地,④____平原,⑤_____平原。

(3)⑥是__草原;著名畜种有________。

(4)河流⑦是_____;它是我国最长的_____河。

(5)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向西到塔里木盆地,植被变化的规律是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2题,共4分)12、给予西部大量财政补贴,是我国政府推动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_____)A.正确B.错误1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社会根源在于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3题,共6分)14、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安江以率水为正源,从源头起流经祁门、屯溪、歙县,至皖、浙省界街口,注入新安江水库,出库后汇入钱塘江。本区地处亚热带北缘,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1786mm。近年有统计数据显示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近80%,地形以中低山丘陵为主,相对高差大、坡度陡。

材料二:千岛湖即新安江水库。新安江水电站位是中国水利电力事业上的一座丰碑。电站建成投产于1960年,至今已安全稳定运行50余年。材料三:全国首个跨省水环境补偿试点在新安江启动。以两省交界处水域为考核标准,上游安徽提供水质优于基本标准的,由下游浙江对安徽给予补偿,劣于基本标准的,由安徽对浙江给予补偿。同时,明确补偿基金专项用于新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

(1)依据材料分析新安江的水文特征。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安江水库的综合效益。

(3)结合日常生活,试从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开发利用、水质等方面谈谈图中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澜沧江流经西藏芒康县有一处干热河谷,其河畔分布着几千块层层叠叠的盐田(如下图)。每年的4-6月为晒盐旺季,7-9月为当地的雨季。每当晒盐季节,当地纳西族妇女会打开河畔的盐井围栏的活动门,从盐井中取出卤水,置于盐田晒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1)分析每年4-6月份为晒盐旺季的原因。

(2)分析每年的7-9月份盐井围栏需关闭的自然原因。16、拉萨气候独特;既有“日光城”的美誉,又有著名的“拉萨夜雨”。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拉萨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下图为拉萨位置图。

试评价拉萨昼晴夜雨的天气对去拉萨避暑产生的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试题分析:在降水总量相同的前提下;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城市硬化,城镇不透水面积增加,导致地表径流增多;流域植被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减弱,下渗减少;流域气候恶化,温差增大;地表径流增加,防洪形势严峻,洪峰出现时间提前。

考点:该题考查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影响。2、C【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开发开放战略的顺序。

【详解】

从时间轴上看;开放起步于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至1984年才迈出第二步,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从此以后,开放步伐不断加快,至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从空间轴上看,改革开放首先从沿海开始,从沿海的点(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的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带、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沿海经济开放区),再向中、西部推进;但目前中、西部的开放城镇仍是点状分布(长江沿岸开放城市、边境开放城市、省会开放城市),在开放程度上不及东部沿海地带。所以C项正确。

【点睛】

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创办经济特区。

第二步是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第三步是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第四步是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3、D【分析】【详解】

读图闽、苏矿产资源丰富度较低,故A错误;湘、黔、川矿产资源丰富度较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故B错误;甘、黑、赣矿产资源丰富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故C错误;辽、川矿产资源丰富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GDP增幅较小,故应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故D正确。4、D【分析】【详解】

草方格沙障能够增大地表摩擦力,削弱风力;截流水分,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从而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故选D。5、C【分析】【详解】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源匮乏,植被稀疏,①③正确,④错误;而黑土广布的地区为我国东北地区,②错误。故选C。6、C【分析】本题考查长江三峡水电站的综合效益。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和废渣;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①②属于经济效益。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人类与环境休戚与共;人地关系随着历史的进程而不断发生变化。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采集渔猎时代,人地关系保持原始的平衡关系。农业文明时代,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工业文明时代,人类提出“征服自然”的口号,使人地关系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点睛】

本试题难度较小,主要考察了人地关系的发展变化,熟记相关知识即可。【解析】平衡对抗征服自然不协调激化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河流的径流量多少取决于流域内的降水量和流域的面积。淮河的流域面积约为珠江的3/5;由图表中多年平均降水量数据可知,珠江流域降水丰富,淮河流域降水较少,所以其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

(2)由材料可知;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比珠江的高,证明淮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率高于珠江流域。

(3)珠江流域夏秋季节有台风影响;多突发性暴雨洪水。冬季流域内降水少,入海径流量小,在河口处受海水倒灌入侵,形成咸潮。

(4)7;8月份雨带北移到淮河流域;使淮河流域降水增加,又多暴雨,所以7、8月份多洪水。

(5)有材料中的数据可知;耕地面积之比是480:1200;径流量之比是622:3338,由计算可得,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13倍。

【点睛】【解析】①.珠江流域降水丰富(淮河流域降水少)②.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高③.台风影响④.冬季流域内降水少,径流量小⑤.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⑥.13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过度依赖10、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东南亚地理环境特征及对人类活动影响。

【详解】

(1)本题考查东南亚的地形特征及河流的作用;东南亚地势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①处位于河流中上游,流水侵蚀作用强烈;②处位于河流下游地区,河流堆积作用显著。

(2)考查气候类型及特征的判断;据图分析②国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上,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全年高温,雨旱季分明。

(3)东南亚是季风水田农业分布;水稻是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4)直接读图判断。图中的铁路线分别与我国的哪两个边界省区相连云南、广西。【解析】地势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侵蚀沉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高,降水量大;分雨(湿)季和干(旱)季水稻云南广西11、略

【分析】【详解】

(1)图中的山脉主要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A是大兴安岭;B是天山,C是昆仑山,D是阿尔金山。(2)地形区名称: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天山以南的是塔里木盆地,以北的是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与柴达木盆地相邻,则①塔里木盆地,②柴达木盆地,③准噶尔盆地;黄河上游有两个著名的平原,其中④是宁夏平原,⑤是河套平原。

(3)⑥是呼伦贝尔草原;著名畜种有三河牛和三河马。

(4)河流⑦是塔里木河;它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5)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向西到塔里木盆地,植被变化的规律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形成的原因是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解析】(1)大兴安岭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2)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宁夏河套(3)呼伦贝尔三河马、三河牛(4)塔里木河内流(5)从草原到荒漠草原、荒漠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三、判断题(共2题,共4分)12、×【分析】【分析】

【详解】

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因此推进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和防护林体系建设,是当前首要采取的措施,我国政府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所以原命题错误。

【点睛】13、×【分析】【分析】

【详解】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社会根源在于人口过快增长;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造成,判断错误。

【点睛】四、综合题(共3题,共6分)14、略

【分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水库的综合效益、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等相关知识。

【详解】

(1)新安江的水文特征可以从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流速等方面进行分析。新安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水位季节变化大,夏汛明显;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近80%,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亚热带地区,河流无结冰期;相对高差大、坡度陡,水流速度快。

(2)新安江水库的综合效益:新安江水库的修建;可以调节下游的径流量,减轻下游的洪水灾害,起到防洪作用;同时,水坝的修建可以发电;水库蓄水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库区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水位升高,可以发展水上航运;还可以发展旅游业等。

(3)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可以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开发利用和水质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产业结构来看,要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减少污染严重工业,减少污水排放。从土地开发利用来看,禁止陡坡开荒,实行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减少泥沙入河。从水质来看,要建立雨污分离管网,加强对生产、生活污水的治理,并达标排放;要定时打捞水面漂浮物,及时清除水面垃圾等,保护水质。此外,还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解析】(1)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夏汛明显,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水速较快。

(2)防洪;发电,灌溉,水产养殖,水上航运,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