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冀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冀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冀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冀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A.重视教育B.勤政爱民C.发展经济D.增强军事力量2、唐代大诗人杜甫被人们称为()A.诗仙B.诗王C.诗祖D.诗圣3、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秦朝②隋朝③西晋④元朝。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4、下列史实发生于顺治帝在位期间的是()A.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封号B.接见达赖五世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土尔扈特回归祖国5、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共同点是()A.都是神话小说B.都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没落C.都成书于元末明初D.都反映了明朝封建专制制度的残酷6、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A.《爱珲条约》B.《尼布楚条约》C.《北京条约》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7、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有()A.颜真卿B.欧阳询C.王羲之D.吴道子8、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系A.朝政腐败,宦官擅权B.土地兼并严重C.朝廷佂派苛捐杂税D.大规模的农民起义9、“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相传距今约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最强大的部落是()A.炎帝部落B.黄帝部落C.女娲部落D.蚩尤10、假如你是一位唐朝的读书人,从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经水路赴洛阳赶考。一定要经过下列哪一段运河()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11、下列思想家,属于春秋时期的有()A.老子B.孟子C.庄子D.孔子12、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时间和标志是()A.220年曹丕建立魏国B.221年刘备建立蜀国C.222年孙权称王D.229年孙权建立吴国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3、走近遗迹;触摸历史,历史遗迹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每年清明众多海外华侨踏上寻根之旅,共同祭拜人文始祖______;瞻仰武侯墓,细数蜀汉承相______加速西南地区开发所留下的痕迹。14、列举秦国先后灭掉哪六个国家?______15、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山顶洞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16、______前往天竺(今印度)。他在佛学最高学府______游学,成为著名佛学大师。他以亲身见闻写成______,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17、我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突出;明清时期小说有了突出的发展,请写出下列相关的史实:

(1)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______

(2)以农民起义为主题的长篇小说是______

(3)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是______

(4)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小说是______。18、唐朝印制的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19、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了浪漫情怀,他因此被誉为“______”;______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他的诗淳朴厚重,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8分)2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曛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洲。”根据诗歌内容判断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应是南宋与金对峙的时期。

。A.正确B.错误21、黄帝在阪泉与炎帝展开大战,炎帝战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T.正确F.错误22、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子,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23、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卫青率船队曾达到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地区。()评卷人得分五、识图题(共1题,共5分)24、阅读下图,回答问题。图1图2(1)图1、图2分别反映了秦朝巩固统一的哪项措施?

(2)从图1、图2可以看出,秦朝规定在全国使用()货币,把()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3)图1、图2所反映的这两项措施对秦朝产生了什么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夏、商、西周三代的史实。夏、商、西周三代都因为暴政而亡,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勤政爱民,故选B。【解析】【答案】B2、D【分析】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杜甫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简练.被后人尊为“诗圣”.

故选D.

本题以唐代大诗人杜甫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唐诗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诗的相关史实.【解析】D3、A【分析】秦朝于公元前221年建立;隋朝建立于581年;西晋建立于266年;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历史朝代排列顺序的内容.

熟练掌握我国古代朝代的先后顺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析】A4、B【分析】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是康熙帝在位时;接见达赖五世是顺治帝在位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是乾隆帝在位时;土尔扈特回归祖国时乾隆帝在位时.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清朝时期的皇帝的作为.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清朝时期的皇帝的作为.【解析】【答案】B5、B【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题干中三部小说中只有《西游记》是神话小说;A错误;《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C错误;《三国演义》反映的是三国时期的历史,《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宋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D错误.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我国古典名著的作者、内容、特点、成书时间等要准确掌握.【解析】B6、B【分析】1689年;中俄两国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尼布楚条约》。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尼布楚条约》的历史地位。【解析】B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7、BC【分析】略【解析】BC8、ABCD【分析】略。

【解析】ABCD9、AB【分析】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的部落主要有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其中最强大的是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

故选AB.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知道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最强大的是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AB10、BCD【分析】隋朝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读书人从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经水路赴洛阳赶考需经过江南河、邗沟、通济渠;不必经过永济渠。

故选:BCD。

本题考查大运河的组成部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大运河的组成部分。【解析】BCD11、AD【分析】本题考查孔子和老子的相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包括“仁”和“礼”两部分,“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春秋晚期的老子,与孔子生活在同一时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故AD符合题意;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AD。【解析】AD12、CD【分析】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故选C.

本题考查三国鼎立;知道222年孙权称王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形成.

本题考查三国鼎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C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3、略

【分析】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每年清明众多海外华侨踏上寻根之旅,共同祭拜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故答案为:

黄帝和炎帝;诸葛亮。

本题考查黄帝和炎帝;诸葛亮;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黄帝和炎帝、诸葛亮,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黄帝和炎帝;诸葛亮14、韩、赵、魏、楚、燕、齐【分析】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后称秦始皇)陆续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故答案为:

韩;赵、魏、楚、燕、齐。

本题考查秦朝的建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秦朝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韩、赵、魏、楚、燕、齐15、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北京人的考古成就。1929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龙骨山山洞里,发掘出一个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后来又先后发现五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共十万件以上。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解析】【答案】错误:山顶洞人订正:北京人16、略

【分析】贞观年间;为求取佛法,玄奘西行天竺,在天竺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学习,成为著名佛学大师,历时17年,带回大量佛学经典,并以沿途经历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是我国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为中印中友好往来作出了杰出贡献。

故答案为:

玄奘;那烂陀寺;《大唐西域记》。

本题考查玄奘西行。玄奘西行为中印中友好往来作出了杰出贡献。

本题以玄奘西行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玄奘;那烂陀寺;《大唐西域记》17、略

【分析】(1)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这部小说,是罗贯中根据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创作的.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2)《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在书中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塑造许多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形象,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

(3)《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是神魔虚幻世界的长篇小说,是吴承恩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创作的,他通过塑造孙悟空这个形象,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

(4)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故答案为:

(1)《三国演义》.

(2)《水浒传》.

(3)《西游记》.

(4)《红楼梦》.

(1)本题主要考查《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2)本题主要考查《水浒传》.《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3)本题主要考查《西游记》.《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4)本题主要考查《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的相关史实.【解析】《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18、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解析】《金刚经》。19、诗仙杜甫【分析】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了浪漫情怀,他因此被誉为“诗仙”;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他的诗淳朴厚重,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李白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一生写下了不少讴歌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人们称他为“诗仙”,他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杜甫的诗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精练凝重,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故答案为:

诗仙;杜甫。

本题考查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代表作品与特点。【解析】诗仙杜甫四、判断题(共4题,共8分)20、√【分析】本题考查与南宋并立的政权。由所学可知,金建立后,先灭了辽,1127年,灭掉了北宋。随后,南宋建立,定都临安。题目中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日曛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洲”反映的是陆游对当时南宋统治者的讽刺。所以,他生活在南宋与金对峙的时期。所以本题是正确的,故选A。【解析】A2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帝和炎帝结盟的知识。依据所学可知,黄帝和炎帝为了争夺中原地区,黄帝在阪泉与炎帝展开大战,炎帝战败并归服了黄帝,二部落结成联盟,后来形成了华夏族的主体。所以,这句话的表述是正确的。故选T。【解析】T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