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新课标选择性必修3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选择性必修3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选择性必修3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选择性必修3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选择性必修3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新课标选择性必修3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物质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土地资源B.水资源C.气候资源D.矿产资源2、环境管理必须进行国际合作的主要原因是()

①重大的环境问题;大都不是一个国家或局部地区造成的,而是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影响的结果。

②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于地球上。

③进行国际合作是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的重要渠道;是促进各国人民友谊的重要举措。

④环境管理进行国际合作是各国优势互补;扬长避短的必然要求。

⑤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A.①②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3、下列地理事物基本不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是()A.南极冰川面积B.地震发生频率C.动物栖息地范围D.农业耕作方式4、我国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如下图)之一的中缅管道油气管道干线全线建成投产,2013年9月30日开始输气。2015年1月30日开始输油。与中哈和中俄油气进口通道相比,中缅油气通道()

A.油源相对不足B.受气象等因素影响小C.运输连续性较差D.可直达我国主要石油消费市场5、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07-2016年人口和粮食10年变化图。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

A.甲区域生态脆弱,不利于粮食生产B.乙区域粮食难以自给,需从外省调入C.丙区域地广人稀,粮食增产潜力大D.丁区域人口增长缓慢,粮食产量下降6、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①燃烧化石燃料②火山爆发③绿色植物被大量破坏④太阳活动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7、若图中三个圆圈表示有关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概念;根据图形所示的相互关系,①②③依次代表的概念是()

A.土地资源、自然资源、自然环境B.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自然环境C.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自然环境D.水资源、自然环境、自然资源8、关于马六甲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侧与地中海相连B.在马来半岛与澳大利亚大陆之间C.在国际航运中占重要地位D.位于两个半岛之间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共8题,共16分)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永暑礁(9°37'N,112°58'E)是南沙群岛的一座珊瑚环礁,长26km,宽约7.8km,面积达108km2,有多个相对独立的子礁盘,它的西南礁盘面积高达4.33km2,地下无淡水存在。2013年底到2015年4月,中国完成在永暑礁西南陆域(低潮时出水的陆地)上的吹沙填海作业,永陆面积达2.8km2,即永暑礁西南岛,简称永暑岛。永暑岛目前常驻军民已有近两千人,并种植了植被和蔬菜。左图为永暑礁规划示意图。在永暑西南岛建成一年之后,在岛上发现了大量淡水,有专家解释其原因是建岛后形成了“淡水透镜体”。永暑礁的底部是年代久远的溶蚀灰岩,上面的溶洞和孔隙发育非常好,渗透性强,海水容易通过,无法形成“淡水透镜体”;随着人工岛礁的建设,挖泥船将周围的碎珊瑚和浅地表岩层砂石集中,形成了一个低渗透性地层,覆盖在老灰岩地层之上,海水不易渗入,地表积累的雨水却容易留存。右图为“淡水透镜体”示意图。

(1)说明永暑礁的形成过程。

(2)描述珊瑚岛的主要特点。

(3)分析永暑岛形成“淡水透镜体”的必要条件。

(4)有专家担心永暑岛的淡水有变为咸水的潜在风险,简述其原因。10、图示图甲为“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图”;图乙为“南京市年平均气温图”,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2007年12月15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孕育出备受瞩目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第一项第一款指出,依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考虑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与会各方同意长期合作,共同行动,把“减排温室气体”作为全球长期目标。

(1)江苏省1986年以后大多数年份与1961—1990年的气温平均值相比为偏____。

(2)1983年后江苏省和南京市气温变化的共同特点是____,不同之处是____;试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其差异的原因。

____。

(3)近年来;江苏省的气温变化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试列举相关的地理现象加以说明。

(4)要改善“温室效应”、酸雨等跨国界环境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岸带是陆地向海洋延伸的过渡地带,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海岸线分为自然岸线和人工岸线。下图反映1985~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区内大陆海岸线长度变化(单位:km)。。年份港口码头/建筑岸线养殖岸线基岩岸线砂质岸线生物岸线合计1985390.94361.41597.6582.1912.151444.341995476.73370.60594.0182.2512.041535.632000606.47261.80591.7476.5612.341548.912010643.50269.41586.3270.8712.881582.982018683.90270.69581.9270.9915.771623.27根据材料,概括该区域大陆海岸线长度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丹麦位于欧洲西北部(下图),平均海拔约30m,20世纪70年代初期,丹麦的能源自给率不到2%,而且能源供应的90%依赖进口石油。受石油危机影响,在感受能源价格飞升的同时,丹麦开始重视能源独立、提高能效。丹麦着力开发本国北海油气资源,特别是在石油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提出了能源来源多元化的战略。自1980年开始,丹麦根据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风能和生物质能源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目前,丹麦能源自给率达到了156%,丹麦的风电发电量占到其总电力消费的42%左右,并计划在2020年达到50%。丹麦可以被视为海上风电的“硅谷”,1991年丹麦在海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风电场,世界60%以上的风机制造厂都在使用丹麦技术。丹麦历届政府对风电都给予大力支持,如为风电设备安装、风电生产提供财政补贴;强制风电上电网与电力公司购买;积极地为投资者创造机会,扩大在北欧的电网连接,让风电企业电有地可卖。丹麦有46家研究机构,8所大学,6个科技园区,研发、创新生态系统完善。丹麦有近3万人直接从事风电工作。2011年,丹麦政府提出,到2050年彻底告别化石能源,能源需求100%由清洁能源提供。

(1)与水能;太阳能相比;分析丹麦选择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

(2)分析丹麦成为海上风电的“硅谷”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丹麦能源结构转型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有哪些?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青藏地区一直是我国粮食短缺地区之一,提高其粮食自给能力和确保粮食安全一直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青藏地区粮食问题历来受到我国政府和学者的高度关注。20世纪60年代的垦荒运动、70年代的商品粮基地建设、90年代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和青海东部农业综合开发及2000年黄河丘陵台地土地整治工程等,均是为了提高该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和保障食物安全。到2020年该区域粮食缺口依然高达142.92万吨。下图示意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农业生产类型分布状况。

(1)试分析2020年青藏地区粮食缺口依然较大的原因。

(2)指出青藏地区的两大粮食生产中心;并分析两区域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

(3)从供给角度;据图指出青藏地区粮食风险指数较高的地区,并为保证该地区粮食安全提出合理建议。

(4)青藏地区粮食以自给为主还是依靠外地调运;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论。说出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第一种观点:粮食短缺制约经济发展;力争粮食自给对青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种观点:青藏地区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实现粮食自给,发展畜牧业比种植业更有前景。14、东北黑土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时曾指出,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黑土区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简述其原因。融雪侵蚀是该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冻融如果反复出现,融雪侵蚀会增强。春季融雪期一般为3~4月份,升温较快,白天最高温度在3~11℃,夜间温度在-6~0℃,昼夜温差较大。

(2)从气温角度,分析东北地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专家指出,采取留茬耕作、垄沟秸秆覆盖和横坡垄作的农耕方式(下图),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

(3)留茬耕作、垄沟秸秆覆盖和横坡垄作三种耕作方式任选其一,阐述其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作用。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中国煤炭产量36.6亿吨,比上年增长4%左右。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煤炭的需求也将保持快速增长。材料二下图为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

(1)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①以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为界__,以昆仑山-秦岭一线为界________;②总体是________。

(2)我国能源消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隐患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在今后发展中应如何解决?

(3)A地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除了大量的煤炭外运,你认为还应采取哪些措施?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境内北部莱州湾海域实施,预计2024年6月完工。在“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中,海上风电机的底座对鱼类具有类似人工鱼礁的吸引作用,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底座上面,可以将其“鱼礁化”,从而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开创“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的新局面。下图示意“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

(1)简析在莱州湾海域进行风电场建设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2)分析风力发电机底座“鱼礁化”的好处。

(3)简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对国家资源安全的意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非可再生资源又称不可更新资源;主要指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生成于漫长的地质年代和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可能再生,所以被认为是不可更新资源,D符合题意;自然界的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等只要利用得当,就可以更新或重复利用,因此属于可再生资源,排除ABC。故选D。

【点睛】2、A【分析】【详解】

目前重大环境问题,很多是由许多国家共同造成的,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其影响范围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①②⑤正确;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相互交流、促进各国人民友谊、各国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方式方法很多,不是环境管理必须进行国际合作的原因,③④错。A正确。故选A。3、B【分析】【分析】

【详解】

随着全球变暖;南极冰川大量融化,使得南极冰川面积会缩小,因此南极冰川面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A不符合题意。地震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地震发生频率,基本不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B符合题意。随着全球变暖,全球各地水热出现水热变化,从而直接影响植被分布,间接影响动物栖息地范围,C不符合题意。随着全球变暖,全球各地水热出现水热变化,从而影响农业耕作方式,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①气候变化使资源条件变化,如热量资源、水资源的变化。②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如洪涝和干旱。③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变化。④气候变化对生产领域有影响,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⑤气候变化造成极端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传播疾病,危害人类活动。4、C【分析】【详解】

油源充足,A不符合题意。需要经过海运,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B不符合题意。中哈和中俄油气进口通道全部是管道运输,中缅油气通道是先经海运到缅甸港,然后再经管道进口,所以中缅油气通道运输的连续性较差,故C正确。中缅油气通道到达港口,不能直达我国主要消费市场,D不符合题意。故选C。5、B【分析】【详解】

结合图示分析,甲区域粮食呈现负增长,但人口却大增,最高接近30%,极有可能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省区,产业结构升级,粮食产量下降,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对人口吸引力强,东部地区生态环境并不脆弱,A错误;乙区域人口和粮食都呈现增长趋势,但人口增幅略大于粮食增幅,说明粮食难以自给,需要从其他区域调入,B正确;丙区域大部分省区粮食增幅大于人口增长幅度,但有部分省区人口和粮食增幅不大且相差小,说明有部分省区位于我国自然条件好,粮食产量大的地区,也有部分省区粮食增产潜力小,C错误;丁区域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但粮食增长迅速,产量上升,D错误。故选B。6、A【分析】【详解】

读图可知,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①正确;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如果破坏植被,会减少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③正确;火山爆发会释放二氧化碳,但不是增加的主要原因,②错误;太阳活动不会产生二氧化碳,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7、A【分析】【详解】

考查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自然资源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8、C【分析】【分析】

【详解】

马六甲海峡距离地中海较远;A错误;在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B;D错误;连通太平洋和印度洋,在国际航运中占重要地位,C正确。故选C。

【点睛】

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世界上人口非常多的三个大国:中国、印度与印度尼西亚。另外也是西亚到东亚的重要通道,经济大国日本常称马六甲海峡是其“生命线”,实际上它不仅是日本的生命线,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各国的生命线。二、综合题(共8题,共16分)9、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永暑岛形成过程;淡水形成的条件等。内容综合;思维要求高。难度较大。

【详解】

(1)考查描述地理过程的能力;关键要从地质作用的角度描述珊瑚礁的形成过程。在热带和亚热带浅海,大量的珊瑚虫的骨架和生物碎屑(主要成分为石灰石)不断堆积,经过漫长岁月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海底隆起,成为珊瑚礁。基本过程:海洋珊瑚--沉积--隆起。

(2)在理解珊瑚礁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概括珊瑚的地形特点。根据材料可知,珊瑚岛的主要特点有:珊瑚岛面积小,受海水的分隔,地表破碎,由于珊瑚的生长和堆积,多潟湖,地表组成物质以灰岩为主,颗粒大;孔隙大。

(3)岛礁的面积要达到一定规模;能够承接较多雨水转化为地下水;年降水量要大;浅地表层物质颗粒小;孔隙小,海水不易渗入。

(4)由于永暑岛面积较小,储水量较少,若用水量增加过量开采地下淡水,地下咸水水位上升;海水倒灌,地下水盐度升高。【解析】(1)在热带和亚热带浅海;珊瑚虫的骨架和生物碎屑(主要成分为石灰石)不断堆积,再经过压实;石化,形成海底隆起,成为珊瑚礁。

(2)面积小;地表破碎,多潟湖,地表组成物质颗粒大;孔隙大。

(3)降水量大;岛屿面积较大;能够承接较多雨水转化为地下水;浅地表层物质颗粒小;孔隙小,海水不易渗入。

(4)岛上居民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需求量增大,过量抽取地下淡水,会使地下咸水层的水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地下水盐度升高。10、略

【分析】【分析】

考查读图分析;描述能力;环境问题的成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主要的治理措施。

【详解】

(1)读图;根据图中曲线判断,江苏省1986年以后大多数年份与1961—1990年的气温平均值相比为偏高。

(2)根据图中曲线分析;1983年后江苏省和南京市气温变化的共同特点是都呈波动上升趋势。不同之处是南京市气温上升幅度大于全省平均水平。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市人为释放热量多,人口集中;工业发达,生产生活与交通工具释放大量废热和温室气体。所以气温上升幅度大于全省平均水平。

(3)近年来;江苏省的气温变化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由于气温呈上升趋势,导致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频率增多,极端天气增多,农作物生长期变长等。

(4)我们应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控制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开发利用新能源。保护森林湿地,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国际合作,减轻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

【点睛】【解析】(1)高。

(2)都呈波动上升趋势。

南京市气温上升幅度大于全省平均水平。

南京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汽车等交通工具每天消耗大量燃料;释放大量废热和温室气体。(任答三点)

(3)海平面上升;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频率增多(或灾害性天气增多);暖冬及夏季高温天气增多;农作物生长期变长等(任答两点)

(4)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控制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开发利用新能源;保护森林湿地,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答出四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1、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海岸带的开发与保护,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详解】

读表中数据,港口码头(建筑岸线)长度在增长趋势,基岩岸线和砂质岸线长度在减少的趋势,人工岸线长度增加;自然岸线长度减少;岸线总长度增加。由材料“海岸带是陆地向海洋延伸的过渡地带,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海岸线分为自然岸线和人工岸线”可知,形成原因是人类活动比如填海造陆,建设人工岛等使人工岸线增加;人类通过港口码头建设和建筑岸线等活动改造了自然岸线,使自然岸线减少;人工岸线增长量远大于自然岸线减少量,使大陆海岸线总长度增加。

【点睛】【解析】变化趋势:人工岸线长度增加;自然岸线长度减少;岸线总长度增加。

原因:人类活动使人工岸线增加;人类活动改造了自然岸线;人工岸线增长量远大于自然岸线减少量。12、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丹麦能源特点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风力发电的区位因素;优势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能力。考察学生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1)

由图文信息可知;丹麦地处欧洲西北部濒临海洋,常年受西风带影响,风能资源丰富;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国土面积小,河流较短;落差小,水能资源匮乏;纬度较高,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阴天多,太阳能资源匮乏。

(2)

由材料信息可知;丹麦有46家研究机构,8所大学,6个科技园区,研发;创新生态系统完善,说明世界60%以上的风机制造厂都在使用丹麦技术,所以丹麦发展风电高校研发机构多,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丹麦历届政府对风电都给予大力支持,说明丹麦发展风电有政府政策支持,风电产业集聚。

(3)

由材料信息“20世纪70年代初期;丹麦的能源自给率不到2%,而且能源供应的90%依赖进口石油。受石油危机影响,在感受能源价格飞升的同时,丹麦开始重视能源独立;提高能效。丹麦着力开发本国北海油气资源,特别是在石油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提出了能源来源多元化的战略。”可知,改善能源结构,使能源结构多元化;又据材料信息“自1980年开始,丹麦根据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风能和生物质能源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丹麦立足本地资源,提高自给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点睛】【解析】(1)河流较短;落差小;水能资源匮乏;纬度较高,阴天多,太阳能资源匮乏。濒临海洋,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风能资源丰富。

(2)高校研发机构多;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政府政策支持,风电产业集聚。

(3)改善能源结构,使能源结构多元化;立足本地资源,提高自给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13、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青藏地区粮食生产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

【详解】

(1)粮食生产主要依赖于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青藏地区主要以牧业县为主,农业县少,可利用的耕地资源少;青藏地区海拔高,积温低,热量不足,粮食为一年一熟,产量小。

(2)根据材料显示;青藏地区主要粮食产区主要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不足,热量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条件,但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海拔低,热量条件好,成为了当地的优势条件;河谷地区靠近水源,农业灌溉水源充足;河谷地区热量充足,人口密集,劳动力较充足。

(3)根据材料信息显示;农业县主要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位于青藏地区南部和东北部。所以青藏地区粮食风险指数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青藏地区中部,北部和西北部牧业县和半农半牧县地区。为解决该地区粮食安全问题,可以提升当地的粮食生产能力以及粮食流通和储存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变土地性质,适度开垦来提高当地的粮食生产能力;一方面可以完善运输和物流仓储系统,提升粮食的流通能力,从外界运量。另一方面增大粮食存储量。

(4)第一种观点:青藏地区粮食以自给为主;可以减少青藏地区对外界的粮食依赖,有利于青藏地区稳定,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二种观点:青藏地区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实现粮食自给,发展畜牧业比种植业更有前景。畜牧产品的青藏高原居民饮食中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畜牧产品,不仅满足当地人的消费需求,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其粮食购买力。

【点睛】

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不足,热量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条件,但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海拔低,热量条件好,成为了当地的优势条件。【解析】(1)农业县少;耕地面积小,产量低。海拔高,气温低,熟制为一年一熟,产量小。

(2)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较低;热量条件好。人口多,劳动力较充足。灌溉水源充足。

(3)风险较高的地区:青藏地区的中部;北部和西北部牧业县和半农半牧业县地区。建立完整的粮食储备与交通物流体系。增大粮食存储量。适当进行垦荒运动。

(4)第一种观点:青藏地区粮食以自给为主,可以减少青藏地区对外界的粮食依赖,有利于青藏地区稳定,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种观点:畜牧产品的青藏高原居民饮食中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畜牧产品,不仅满足当地人的消费需求,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其粮食购买力。14、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东北黑土区为材料;涉及粮食安全;土壤侵蚀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北黑土区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有利于粮食的种植,粮食产量高;地形平坦,机械化水平高,有利于大规模种植;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广,粮食商品率高。

(2)

东北地区春季回温较快;积雪融化量较大且速度较快,地表径流量较大,侵蚀能力较强,土壤侵蚀强度大;昼夜温差大,地下冻土层冻融交替出现,导致土质疏松,易被侵蚀。

(3)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留茬耕作也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地表径流流速;发挥固定和拦蓄泥土的作用,防止黑土流失;留茬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垄沟秸秆覆盖可以拦截一部分的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减缓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力度;秸秆还田,通过腐殖过后,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物质,增加土壤的肥力;秸秆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墒情。横坡垄作可以降低坡度,阻挡水流,可以减轻水流速度,减轻冲刷,且拦截黑土中的有机物质,减少土壤养分流失。【解析】(1)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机械化水平高,产量高;人均耕地面积大,商品率高。

(2)春季气温回升快;融雪速度快且融雪量大,侵蚀力强;昼夜温差大,冻融交替出现,使表层土壤可蚀性增强。

(3)留茬耕作: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地表径流流速,固定和拦蓄泥土,防止黑土流失;耕地留茬,增加土壤有机质。垄沟秸秆覆盖:减弱蒸发,增加土壤湿度;增加下渗量,减小、减缓地表径流;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横坡垄作:拦蓄径流,增加下渗量,减小、减缓地表径流,减弱对黑土的冲刷;减少养分流失。15、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煤炭为材料;主要涉及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我国能源消费以及煤炭资源开发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表达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根据图示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体呈现为以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为界西部多,东部少;以昆仑山-秦岭一线为界北方多,南方少。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虽然煤炭资源在我国大部分省区都有分布,但是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区,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2)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单一;主要以煤炭为主;我国的能源供需不平衡,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储藏量较少;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能源需求量持续增长。综上分析导致我国能源消费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具体的解决措施: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大力发展替代能源,降低依赖石油进口;三、多发展可再生能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四、坚持开发节约并举,确立节能首要地位;五、加快石油储备建设,建立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六、开设石油期货市场,规避国际价格风险;七、实施能源的跨区域调配,调节能源的空间分配不均等。

(3)

煤炭资源除了大量的煤炭外运之外,可以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减轻煤炭运输的压力;可以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