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41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如图所示,这是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庙,立庙是因为()

A.岳飞是名出色的将领B.岳飞被投降派杀害C.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D.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2、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3、唐朝时,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A.日本B.印度C.新罗D.波斯4、【题文】在我国古老传说的人物中,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A.黄帝B.尧C.舜D.禹5、在我国南宋有一位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他是()A.文天祥B.戚继光C.林则徐D.岳飞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湖北出土的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表明了我国____多年前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的水平。7、合纵与连横之争成为春秋争霸的重要内容。

错误:____订正:____。8、宋朝出现的专门娱乐场所叫______,宋朝出现的插秧农具叫______。9、我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如战国时期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___________;隋朝时___________下令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10、科举制在______统治时期正式形成。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1、道教的主张体现了中国文化注重现实人生的传统特色。12、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13、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穆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______(判断对错)14、商鞅变法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______(判断对错)15、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的是姚崇。16、如图建筑分别代表的宗教是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判断对错)

17、玄奘西行与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虽都是古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件,但两者有本质区别:前者属于友好和平往来,后者则是抵御外来侵略。。A.正确B.错误18、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灭南宋,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A.正确B.错误19、通过民主推举,产生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被称为“世袭制”。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2题,共10分)20、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对词的发展有何贡献?(2)图一中人物的词是什么风格?与图一中人物词风相同的南宋词人是谁?

(3)图二中的人物是谁?她的词是什么风格?21、阅读下图,请你回答:(1)这两个人物是准?你知道他们各有什么名言或名篇吗?(2)他们的主要事迹是什么?(3)从他们身上你能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4题,共20分)22、【材料一】“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

请回答:

(1)为解决材料中反映出的封国“尾大不掉”之势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材料二】从汉代以来;孔子一直被放在一个神坛上作为“圣人“的代表。

--何燕江《孔子》

请回答:

(2)在汉代,经由哪位儒生的什么建议,孔子开始“被放在神坛上”的?目的是什么?2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影响来看;两者可媲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很清楚秦国赢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三个。“低下”,一是生产力低下,二是行政效率低下,三是军队战斗力低下。一个”落后”是生产关系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方面下重手。

--摘自“商鞅变法”精神实质的再思考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树根),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之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汾》材料三:北魂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问题一: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为了解决三个“低下”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为解决生产力低下;采取了:______。

为解决行政效率低下;采取了:______。

为解决军队战斗力低下;采取了:______。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判断;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问题三: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孝文帝的改革成功处理好的“最大问题”是什么?请简述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

问题四: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均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1)上述材料是对那一作品的评价?此作品写作体例是什么?此作品有什么影响?

(2)这一作品的作者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代?

(3)如何评价此作品的作者?25、根据材料三,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评卷人得分六、列举题(共1题,共7分)26、写出下面各句中所描述的事物名称。

①它们是生活在约71万—23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是全世界最为著名的晚期直立人。

②它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通过推举来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为后世所称道。

③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了周朝,它成为了周朝的首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岳飞的功绩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体现了当时人民渴望和平安宁生活的愿望,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立庙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综合分析,C符合题意。故选C。【解析】C2、B【分析】【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察指南针的这一识记知识点。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第二子目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的内容中,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故选B项。考点:指南针【解析】【答案】B3、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唐朝的对外交往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唐朝和日本,新罗都有经济文化往来,其中,新罗特产居唐朝进口首次。本题选C。考点:唐朝的对外交往【解析】【答案】C4、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华夏之祖的知识;在我国古老传说中,黄帝和炎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后人尊称黄帝和炎帝为“人文初祖”,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解析】【答案】A5、D【分析】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他“精忠报国”,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1140年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不断壮大,害怕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以所谓的“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故选D.

本题考查岳飞抗金;知道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他“精忠报国”,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历史上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的一些重要人物,重点识记岳飞的功绩.【解析】D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神奇的编钟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第二子目神奇的编钟中的内容:“湖北出土的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表明了我国两千多年前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可知,故填两千。考点:神奇的编钟【解析】【答案】两千7、春秋争霸战国纷争【分析】【分析】战国后期;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秦利用六国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因而合纵与连横之争是战国争霸的内容,这一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春秋争霸;订正:战国纷争。

【点评】本题考查“合纵”与“连横”的相关知识。8、略

【分析】宋代城市中有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肆”;市民生活丰富多彩;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秧马,大大提高了插秧速度.

故答案为:

瓦肆;秧马.

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的社会生活.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再现能力.【解析】瓦肆;秧马9、略

【分析】本题考查都江堰和大运河的相关知识。战同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故填都江堰、隋炀帝。

【解析】都江堰隋炀帝10、略

【分析】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朝;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故答案为:

隋炀帝。

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立;知道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隋炀帝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1、√【分析】【分析】道教的主张体现了中国文化注重现实人生的传统特色。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道教的特点。12、√【分析】【分析】陈胜吴广起义并没有直接推翻了秦朝统治;而是被秦军镇压,没有推翻秦朝统治。但是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

【点评】对陈胜吴广起义意义的理解。13、×【分析】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在秦孝公,不是秦穆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发展起来,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商鞅变法的情况、内容和历史意义。【解析】×14、√【分析】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15、×【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判断历史史实的正误。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的是魏征。【解析】【答案】错16、×【分析】【分析】根据图中建筑物的特点可以看出;图中建筑从左向右依次为基督教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佛教的佛塔;十字架是基督教最典型的标志,圆顶、星月相映是清真寺最典型的标志,佛塔和寺庙是佛教最典型的建筑.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世界的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各大宗教有自己的信仰和建筑特色.17、×【分析】本题考查玄奘西行与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的相关知识。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件,属于友好往来,但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矛盾斗争,不属于抵御外来侵略。故题干叙述错误。故选B。【解析】B18、×【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相关知识。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后来,忽必烈即位,1271年定国号为元,定都大都。故题目错误,故选B。【解析】B19、×【分析】通过民主推举;产生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被称为禅让制,不是世袭制。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尧舜禹的禅让;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尧舜禹的禅让,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四、识图题(共2题,共10分)20、略

【分析】(1)本题考查苏轼对词发展的贡献。图一所示为北宋文学家苏轼,他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2)本题考查苏轼词的风格。苏轼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南宋词人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使词的境界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气势磅礴,震感人心。(3)本题考查李清照的词风。图二所示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她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解析】(1)苏轼。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2)词风豪迈而飘逸。辛弃疾。(3)李清照。委婉、细腻、清秀。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岳飞和文天祥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岳飞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最后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迫害致死。岳飞写下了《满江红》,著名的诗句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文天祥是著名的抗元英雄,被俘后,拒不投降。写下了《过零丁洋》这首诗。其中著名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本题考查的是岳飞和文天祥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岳飞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后来,金军又大举进攻南宋。岳飞在郾城打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但被秦桧以“谋反”罪名杀害。文天祥是南宋的抗战派,南宋灭亡后,他继续抗元,在广东沿海兵败被俘,囚禁在大都。他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最后被杀害。(3)本题考查的是岳飞和文天祥体现的精神品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岳飞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后来,金军又大举进攻南宋。岳飞在郾城打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但被秦桧以“谋反”罪名杀害。文天祥是南宋的抗战派,南宋灭亡后,他继续抗元,在广东沿海兵败被俘,囚禁在大都。他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最后被杀害。通过他们的事迹,我们不难发现他们身上具有一心报效国家,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国家民族大义,坚贞不屈,肯于牺牲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解析】(1)岳飞;《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岳飞:抗金,郾城大战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但被秦桧以“谋反”罪名杀害(符合题意即可);文天祥:坚持抗元斗争,兵败被俘,坚贞不屈,最后被杀害。(符合题意即可)(3)提示:一心报效国家,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国家民族大义,坚贞不屈,肯于牺牲。(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五、材料题(共4题,共20分)22、略

【分析】

(1)本题考查汉武帝大统一的措施;识记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内容。

(2)本题考查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理解汉武帝加强思想统一的措施。

本题以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汉武帝时期中央专制统治的加强。【解析】(1)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封诸侯王的子孙为列侯,将王国实力大大削弱。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土地分封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

(2)据所学知;汉武帝为了加强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称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其他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孔子开始“被放在神坛上”。

故答案为:

(1)颁布“推恩令”;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为许多小侯国,势力大大减弱,无力和中央抗衡。

(2)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加强对人们思想的控制。23、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奖励军功,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分析】问题一:为解决生产力低下;采取了: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解决行政效率低下,采取了: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提高了行政效率.为解决军队战斗力低下,采取了: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判断;孝文帝采取的改革措施是:迁都洛阳;规定使用汉语.

问题三: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孝文帝的改革成功处理好的“最大问题”是:北方地区的民族关系问题.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问题四: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均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统治者的需求)

故答案为:

问题一:为解决生产力低下;采取了: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解决行政效率低下,采取了: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提高了行政效率.为解决军队战斗力低下,采取了: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问题二:改革措施:迁都洛阳;规定使用汉语.

问题三:问题:北方地区的民族关系问题.历史作用: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问题四:根本原因: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统治者的需求)

问题一:考查商鞅为了解决材料一中的三个“低下”分别采取的措施.

问题二:考查根据材料二判断;孝文帝采取的改革措施.

问题三:考查根据材料三;孝文帝的改革成功处理好的“最大问题”和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

问题四:考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均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本题以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奖励军功,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24、略

【分析】

本题以鲁迅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切入点,考查《史记》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司马迁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解析】(1)由材料“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判断是《史记》.《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记叙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是因为它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被称为“无韵之离骚”是因为它同时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巨著.

(2)《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武帝时期.

(3)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故答案为:

(1)《史记》;纪传体通史.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同时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巨著.

(2)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武帝时期.

(3)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25、(1)据材料“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官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选拔官吏的标准是门第(或出身);据材料“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开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唐太宗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使‘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选拔官吏的标准是才能(或学识)。

(2)据材料“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开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唐太宗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使‘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科举制正式确立;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了殿试制度。

(3)据材料“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有利于打破门第限制;有利于创造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有利于扩大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有利于增强国家机构的活力;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故答案为:

(1)材料一:门第(或出身)。材料二:才能(或学识)。

(2)隋炀帝时;科举制正式确立;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了殿试制度。

(3)有利于打破门第限制;有利于创造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有利于扩大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有利于增强国家机构的活力;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分析】

本题以科举取士拢人心为切入点;以三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的相关知识。【解析】【小题1】(1)据材料“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官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选拔官吏的标准是门第(或出身);据材料“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开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唐太宗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