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伟大的改革开放(统编版)_第1页
3-1-伟大的改革开放(统编版)_第2页
3-1-伟大的改革开放(统编版)_第3页
3-1-伟大的改革开放(统编版)_第4页
3-1-伟大的改革开放(统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才能发展中国考点1伟大的改革开放--------------------------------------新教材

●新高考2023年新高考

政治

●一轮复习-------------------------------------------------知识网络构建

-----------------------------------------------------新教材

●新高考2023年新高考

政治

●一轮复习--------------------------------知识网络构建伟大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历程①内容②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⑵改革开放的历程①改革开放起步阶段(1978年到1992年)②改革开放逐步深化阶段(1992年到2013年)③改革开放全面深化阶段(2013年至今)改变面貌重要地位辉煌成就促进飞跃-----------------知识梳理

-----------------------------------------------------新教材

●新高考2023年新高考

政治

●一轮复习--------------------------------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新教材

●新高考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了,我们中国将何去何从?如果现在再不进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新教材

●新高考1.会议的决议: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2.会议的意义: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注意:把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伟大的转折点。这个伟大转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注意:把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伟大的转折点。这个伟大转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

。2.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新教材

●新高考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我国改革的实质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水平,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而不是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改变。2.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新教材

●新高考3.历程2013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132017十九大: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19922001“加入世贸组织南巡讲话,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19901984十二届三中全会,推进城市改革1980设立经济特区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1984沿海港口城市198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改革开放的起点起步阶段进入新阶段格局基本形成全面深化阶段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处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全面深化属性革重大突破对外开放进入新时代--------------------------------------新教材

●新高考1.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改革方面:

农村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2)开放方面: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3.历程--------------------------------------新教材

●新高考2.第二阶段(新阶段、新水平)(1)改革方面: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2)开放方面: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3.历程--------------------------------------新教材

●新高考3.第三阶段(全面深化阶段)(1)改革方面: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注意:不能简单地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经济改革这一单方面内容,还包括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等多领域、多角度。(2)开放方面:

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这都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3.历程--------------------------------------新教材

●新高考4.主体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主体力量: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每一个经验的取得和积累,都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创造。--------------------------------------新教材

●新高考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我国取得巨大成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3)对外开放,引进了先进技术,增强了国际合作。(4)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5.意义--------------------------------------新教材

●新高考(1)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一个力量源泉)(2)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三个面貌)(3)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三个伟大飞跃)(4)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个巨大成就)(5)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一宝”、“一路”、“两招”)5.意义--------------------------------------新教材

●新高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6.发展趋势-----------------核心考点突破

-----------------------------------------------------新教材

●新高考2023年新高考

政治

●一轮复习----------------------------------------------------------------------新教材

●新高考一、改革开放的历程历史序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脉络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企业改革;南方谈话、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开放脉络经济特区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继续前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教材

●新高考二、改革开放的意义改变面貌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辉煌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9.5%。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新教材

●新高考三、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2)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3)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4)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近代中国由于闭关锁国而屡遭列强侵略的历史、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改变面貌、促进飞跃、巨大成就)均充分说明,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易错明辨

-----------------------------------------------------新教材

●新高考2023年新高考

政治

●一轮复习--------------------------------易错明辨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解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决定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3.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经济特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解析】×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1990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4.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些讲话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解析】×1984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5.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解析】×把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能力提升

-----------------------------------------------------新教材

●新高考2023年新高考

政治

●一轮复习----------------------------------------------------------------------新教材

●新高考考点1伟大的改革开放命题点1改革开放的作用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的腾飞证明了()A.中国已经顺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B.中国全面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D.改革开放只促进了中国少数地区的发展

此时考查学生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腾飞,改革开放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A选项“实现了”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目前,我国进入新时代,正在进行中华民族复兴;B选项“全面建成了”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我国要在2050年左右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选项“只促进了”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我国的改革开放不只是让少数地区发展,是所有的地区都得到发展。依据分析,因此选C。C--------------------------------------新教材

●新高考考点1伟大的改革开放

命题点2改革开放的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践的时代特征提出来的理论观点。下列说法不属于这一理论的是()①这一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②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③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④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本题属于逆向思维题目。②选项错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④选项错误,科学发展观是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①③选项属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但与题意不符。选C。C--------------------------------------新教材

●新高考考点1伟大的改革开放

命题点3改革开放的成就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伟大奇迹,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规律的认识。下列正确反映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是()①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②中国人民实现了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飞跃③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复兴④中华民族已站到了世界舞台中央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①②: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包括:中国人民实现了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飞跃,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中华民族并未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并不是已站到了世界舞台中央。③④与实际不符。故本题选A。A--------------------------------------新教材

●新高考考点1伟大的改革开放命题点4改革开放的历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1979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部沿海地区画了一个圈”;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获批设立;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到关键时刻,邓小平进行了一次非同寻常的南方巡视,发表南方谈话。下列符合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历程的是()①顺应民心,邓公奋起开国门——实行对外开放,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发展②乡土星火,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特区先行,南下深圳开窗口——标志我国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④治理整顿,南方谈话春风再出发——进一步完善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