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地球上的大气-五年(2018-2022)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原卷版)_第1页
专题04-地球上的大气-五年(2018-2022)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原卷版)_第2页
专题04-地球上的大气-五年(2018-2022)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原卷版)_第3页
专题04-地球上的大气-五年(2018-2022)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原卷版)_第4页
专题04-地球上的大气-五年(2018-2022)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2018-2022)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专题04地球上的大气【2022年】(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某季节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分布图,甲、乙、丙为该地三个不同高程面。完成24、25题。第第24、25题图24.能正确反映上图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分布的地点位于A.春季的低纬度 B.夏季的中纬度C.秋季的中纬度 D.冬季的高纬度25.最接近该地甲、乙、丙三个高程面上风向、风速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7.(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黄淮地区经常会出现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干热风灾害天气。这种天气一般是在当地受东移的高压控制,近地面吹西南风时发生。干热风天气出现时间较短。图1为皖、苏两省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图。图2为图1中宿州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材料二冬小麦喜温、喜凉、耐旱,生长期怕湿涝。4-6月是黄淮地区冬小麦的拔节至成熟时期,需水量较大,期间常遇干热风灾害天气,农民曾用大水漫灌方式进行防治,但带来许多问题。(1)皖、苏两省干热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2)从天气角度,分析黄淮地区5至6月干热风灾害形成的原因。(3)指出用大水漫灌方式防治干热风灾害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区域某月等压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①②海区该月洋流流向分别为()A.西北向东南、西北向东南 B.东南向西北、东南向西北C.西北向东南、东南向西北 D.东南向西北、西北向东南14.图示季节()A.田纳西河正处于主汛期 B.南非大草原上郁郁葱葱C.天山积雪下限海拔较高 D.华北平原播种小麦正忙(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箭头表示甲地风向及受力情况。完成下面小题。15.表示摩擦力的箭头是()A.a B.b C.c D.d16.乙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方向是()①顺时针②逆时针③上升④下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大气散射辐射日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24.有关该城市大气散射辐射强弱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夏季大于冬季②郊区大于城区③冬季大于夏季④城区大于郊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5.下列现象与大气散射作用密切相关的是()①晴天天空多呈蔚蓝色②朝霞和晚霞往往呈红色③深秋晴天夜里多霜冻④雪后天晴阳光特别耀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材料二:图中甲地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其畜牧业以圈舍饲养方式为主,冬春季节雪灾频发。(1)甲地冬季主导风向为____风,乙、丙两地降雪日数较多的地区是____地。(2)分析甲地雪灾频发的主要自然原因。(3)评价冬春季节暴雪对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影响。【2021年】(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位于锋面上下的风向往往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两测站位于冷、暖锋面下方时﹐自下而上垂直方向不同高度测得的风向、风速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24.有关测站上空锋面类型、锋面位置、风向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冷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西北风,锋上东南风B.冷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北风C.暖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西南风,锋上东北风D.暖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南风25.与测站周边近地面等压线分布最接近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 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8.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A.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秀珍菇生产需避光遮阳。浙江某地在秀珍菇生产大棚上搭建光伏发电系统,实现了棚内种菇、棚顶发电.形成了“农业+新能源"生态高效生产方式。完成下面小题。13.该生产方式会使棚内()A.太阳辐射减弱 B.地面辐射增加C.大气吸收增加 D.地面反射增加14.与原秀珍菇生产方式相比,该生产方式的优势有()①增加经济效益②增加土壤肥力③减少土壤污染④提高土地利用率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飞机飞过暖锋前缘晴朗的天空时,其排出的水汽常凝结成白色云带。这种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人们常以此来预报暖锋的到来。下图为某时刻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4.飞机尾部凝结的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受强紫外线照射 B.处在逆温层之中C.处在强烈对流中 D.受冷锋云系挤压25.符合甲地沿线剖面天气系统分布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020年】(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氧化亚氮(N2O)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农田是氧化亚氮的第一大排放源。完成下面小题。10.氧化亚氮具有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A.大气辐射总量增加 B.大气吸收作用增强C.地面辐射总量增加 D.地面反射作用增强11.农田排放的氧化亚氮,主要来源于()A.作物生长时的排放 B.大气中氮气的转化C.秸秆燃烧时的产生 D.生产中氮肥的施用(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23.下图为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图。对比两极地区年内海冰消融速度差异,原因可能是()A.南极地区受西风漂流影响,海冰消融慢B.北极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冰消融快C.南极地区下垫面比热小,吸热升温快,海冰消融快D.北极地区臭氧空洞小,太阳辐射强度大,海冰消融慢(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在中纬度地区五千至一万米高空盛行着波状的西风气流。我国华北某气象测站放飞探空气球进行大气观测,并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时与气象测站之间水平漂移距离,下图为多年平均水平漂移距离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24.测站在冬季冷锋过境后进行一次放飞气球观测,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过程中的漂移轨迹。下图最接近此次气球放飞过程的地面投影轨迹是()A. B.C. D.25.符合该测站万米高空冬、夏季气球漂移方向及水平气压场的是()

A.A B.B C.C D.D(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西北、西南、东南向内部递减。图一为青藏高原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图一中甲地某年7月30日发生了一次大型泥石流。甲地附近海拔低于其2000米处有一气象站,图二为该气象站测得的该年7月天气要素统计图。

(1)从大气环流看,青藏高原冰川的补给,西南部主要源于__________风(填风向)带来的水汽,西北部主要源于盛行西风带来的__________洋水汽。(2)青藏高原泥石流高发区相对集中分布在高原的__________部。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此次泥石流形成的原因。(3)说出防御泥石流对山区公路危害的主要工程措施。(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雅鲁藏布江上游的“V”字形河谷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①板块张裂②板块挤压③风力侵蚀④流水侵蚀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0.甲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南坡1100米以下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原因是()A.夏季受印度低压控制B.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C.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2019年12月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3.此时刻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14.此时刻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21.茶树是一种喜温好湿、耐阴性较强、多年生的经济作物。浙江盛夏高温少雨时,有茶农给茶树撑起了黑色的遮阳棚,其目的是A.减少阳光直接照射,根治病虫害 B.遮光,阻止杂草生长C.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减少茶树蒸腾 D.减少空气对流,防止热量散失(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海陆间常常存在气温差异。T1、T2分别为亚欧大陆东、西海岸海陆间平均气温差(T1、T2取绝对值)。下图分别为1月和7月△T沿经向分布折线图(图中△T为T1与T2差的绝对值)。完成下面小题。24.T1、T2在①7月70°N,都较小②1月30°N,都较小③7月40°N,都较大④1月50°N,都较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5.1月亚欧大陆45°N以北,△T较大的主要原因是①亚洲低压与大洋副热带高压形成热力差异②北大西洋暖流增加西部海岸温度③大陆中部高原的存在缩小了东西沿岸温差④季风影响了东部陆地与海洋间温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长江与鄱阳湖之间存在径流相互补给的季节变化。下图1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季节变化示意图,图2为长江与鄱阳湖相互补给频率的年内分布图(频率越高一般表示径流量补给越大)。(1)鄱阳湖补给长江频率较高的时期,副热带高压脊位于(填甲或乙)位置,分析形成这种径流补给的原因。(2)华北春旱严重的年份,往往副热带高压脊停留在(填甲或乙)位置的时间较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时,长江补给鄱阳湖频率较(填高或低),试从减灾角度提出农业抗旱措施。(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是图1中丙地的气候资料。材料二:甲地是全世界最大的露天铜矿,该矿易采易选,冶炼铜需要大量的水。甲地经百年开采,形成了长4300米、宽3000米、深700米的巨型深坑,横亘在沙漠中,如同地球上一块巨型伤疤。现甲地所在国重视环境保护监管,建立了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1)简析甲地铜矿开采和冶炼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2)试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乙地海岸线破碎的原因。(3)丙地东临大西洋,气候却干燥少雨,说明其成因。【2019年】(2019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3.夏至日前后,俄罗斯圣彼得堡(60°N)会出现夜晚不黑现象,这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A.折射作用 B.反射作用C.吸收作用 D.散射作用(2019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面、实线为等压面)。完成下列各题。13.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则其成因和空气垂直运动正确的是()A.动力辐合上升 B.热力辐合上升 C.动力下沉辅散 D.热力下沉辐散14.易形成这种大物理状况的是()A.夏季白天的内陆湖面 B.冬季晴朗夜晚的谷底C.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区 D.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2018年】(2018年11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亚欧大陆40ºN附近东西两侧两个测站1、4、7、10四个月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3.甲、乙两地气候相比()A.1月降水甲比乙多 B.气温季节变化甲比乙大C.7月气温甲比乙低 D.降水季节变化甲比乙小14.乙地1月降水主要受()A.西北风的影响 B.副极地低压控制C.沿岸暖流影响 D.盛行西风的控制(2018年11月浙江高考真题)19.下图为1.2万年以来全球地表温度变化曲线。完成问题。对图中四个时段叙述,正确的是A.①时段冰川融化加剧 B.②时段全球平均海平面下降C.③时段山地雪线上升 D.④时段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移(2018年11月浙江高考真题)2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美国部分区域略图,图中等压线反映某日7时天气形势。材料二:苜蓿是一种上等饲料,它的根部具有固氮作用。乙地附近某农场采用苜蓿与玉米轮作,用秸秆、残茬覆盖地表,成为一种成熟的保护性耕作方式。(1)田纳西河流域降水丰富,水汽主要来自于________洋,影响该河流向的主要因素为_________。(2)与初期阶段相比,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成长阶段的对外开放程度________,整个区域处于_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3)此时甲地吹_________风,其风力比乙地_________,乙地将迎来_________(天气系统)天气。(4)从农业生态保护角度,简述乙地农场发展苜蓿与与玉米轮作的作用。(2018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北半球锋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