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手会计基础作业指导书TOC\o"1-2"\h\u25094第1章会计基础概念 458051.1会计的定义与职能 4106281.1.1记录和反映职能 4137691.1.2监督和约束职能 4320071.1.3预测和决策职能 4296561.2会计的基本假设与原则 4142601.2.1会计主体假设 424021.2.2持续经营假设 4148561.2.3会计分期假设 4324431.2.4货币计量假设 455371.2.5实际成本原则 5100171.2.6权责发生制原则 583171.2.7配比原则 5229171.2.8历史成本原则 5294461.2.9单一记账原则 5319711.2.10可靠性原则 5121941.2.11可比性原则 5276681.3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5101451.3.1资产 555041.3.2负债 5206711.3.3所有者权益 574551.3.4收入 6224211.3.5费用 6152641.3.6利润 616042第2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 6111892.1会计凭证的种类与填写 6140932.1.1收款凭证 6160812.1.2付款凭证 616782.1.3转账凭证 7155902.2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7125782.2.1总账 737992.2.2明细账 715162.2.3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8291202.3记账规则与错账更正 8302072.3.1记账规则 885152.3.2错账更正 82527第3章货币资金 865253.1现金管理 8133783.1.1现金的概念与作用 8218323.1.2现金管理的原则 9296043.1.3现金收支管理 9214983.1.4现金盘点 94223.2银行存款管理 9188893.2.1银行存款的概念与分类 916253.2.2银行存款管理原则 9144433.2.3银行存款操作流程 9140473.3其他货币资金 10229663.3.1其他货币资金的概念与分类 10169013.3.2其他货币资金管理 10215823.3.3其他货币资金核算 1017094第4章存货 10129534.1存货的分类与确认 10286334.2存货的计量与核算 1057894.2.1存货的计量 10145184.2.2存货的核算 10147004.3存货的期末盘点与调整 11173344.3.1期末盘点 11315604.3.2期末调整 117734第5章固定资产 11127185.1固定资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 11140635.1.1确认条件 1127865.1.2初始计量 11153205.2固定资产的折旧与减值 12232225.2.1折旧 12795.2.2减值 126665.3固定资产的处置与报废 12300495.3.1处置 12305345.3.2报废 1219806第6章应收账款 12144466.1应收账款的确认与计量 12279456.1.1应收账款的概念 12295396.1.2应收账款的确认条件 1284166.1.3应收账款的计量 1339956.2应收账款的管理与坏账处理 13304056.2.1应收账款的管理 1372686.2.2坏账处理 13313916.3应收票据的核算 1344406.3.1应收票据的概念 1373966.3.2应收票据的分类 1380106.3.3应收票据的核算 1311370第7章负债 14321957.1流动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14159917.1.1定义与分类 14167197.1.2确认条件 14947.1.3计量方法 14269087.2长期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1418137.2.1定义与分类 1417307.2.2确认条件 1452207.2.3计量方法 15146417.3应交税费的核算 15180777.3.1应交增值税 15153777.3.2应交所得税 1538357.3.3其他应交税费 155913第8章所有者权益 15276778.1实收资本(股本)的核算 1554168.1.1核算原则 1544088.1.2核算方法 16105338.2资本公积的核算 16102268.2.1核算原则 16222658.2.2核算方法 1625708.3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的核算 16105168.3.1核算原则 16310258.3.2核算方法 1616220第9章收入、费用及利润 17201639.1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17108869.1.1收入的定义 17108229.1.2收入的确认条件 1779629.1.3收入的计量 1773809.2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1796529.2.1费用的定义 172199.2.2费用的确认条件 17231089.2.3费用的计量 18268409.3利润的核算与分配 1867499.3.1利润的定义 1894689.3.2利润的核算 18170989.3.3利润的分配 187893第10章财务报表 182432410.1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1888810.1.1目的与原则 1832810.1.2编制步骤 191427010.1.3注意事项 192876010.2利润表的编制 191217010.2.1目的与原则 193510.2.2编制步骤 191849210.2.3注意事项 192174810.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19197610.3.1目的与原则 19328510.3.2编制步骤 202782110.3.3注意事项 202695210.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 20870010.4.1目的与原则 20909310.4.2编制步骤 201393410.4.3注意事项 20第1章会计基础概念1.1会计的定义与职能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主要是指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的过程。其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1记录和反映职能会计通过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真实、完整、准确的经济信息,以便于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1.1.2监督和约束职能会计通过对企业经济业务的监督和约束,保证企业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财经政策以及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进行经营活动。1.1.3预测和决策职能会计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为企业管理层提供预测和决策依据,协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计划和发展战略。1.2会计的基本假设与原则会计的基本假设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2.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假设认为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会计应当以企业为单位进行记录和报告。1.2.2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认为企业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将继续正常经营,不会发生破产或清算。1.2.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等间距的时间段,以便于及时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1.2.4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假设认为会计应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会计原则是会计处理经济业务的基本规范,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2.5实际成本原则实际成本原则要求资产和负债以购入或发生时的实际成本计价。1.2.6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企业在收入实现和费用发生时确认,不论款项是否已经收付。1.2.7配比原则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计算利润时,应当将收入与相应的成本、费用进行配比。1.2.8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要求资产和负债以购入或发生时的历史成本计价。1.2.9单一记账原则单一记账原则要求企业只能采用一种记账方法和记账币种。1.2.10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应当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1.2.11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处理方法上保持前后一致,以便于比较不同时期的经营成果。1.3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会计要素是会计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方面。1.3.1资产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预期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1.3.2负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1.3.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1.3.4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1.3.5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流出。1.3.6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收入与费用相抵后的差额。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的项目,是会计记录和报告经济业务的基本单元。会计科目按照性质和用途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和共同类六大类。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可以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系统、全面的反映,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详细信息。第2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2.1会计凭证的种类与填写会计凭证是会计工作中记录经济业务的重要依据。它将经济业务发生的事实和数额按照一定的格式表现在纸张上,为会计账簿的登记提供依据。会计凭证主要分为以下几种:2.1.1收款凭证收款凭证是用于记录货币资金收入业务的会计凭证。填写收款凭证时,应明确填写以下内容:(1)凭证字号和日期;(2)摘要:简要说明经济业务内容;(3)借方科目:填写收入类科目;(4)贷方科目:填写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类科目;(5)金额:填写实际收入金额;(6)附件张数:如有附件,应注明张数;(7)制单人、审核人、记账人签字。2.1.2付款凭证付款凭证是用于记录货币资金支出业务的会计凭证。填写付款凭证时,应明确填写以下内容:(1)凭证字号和日期;(2)摘要:简要说明经济业务内容;(3)借方科目:填写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类科目;(4)贷方科目:填写支出类科目;(5)金额:填写实际支出金额;(6)附件张数:如有附件,应注明张数;(7)制单人、审核人、记账人签字。2.1.3转账凭证转账凭证是用于记录不涉及货币资金收付业务以外的其他经济业务的会计凭证。填写转账凭证时,应明确填写以下内容:(1)凭证字号和日期;(2)摘要:简要说明经济业务内容;(3)借方科目和贷方科目:填写与经济业务相关的会计科目;(4)金额:填写经济业务涉及的金额;(5)附件张数:如有附件,应注明张数;(6)制单人、审核人、记账人签字。2.2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会计账簿是会计信息的载体,用于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根据企业规模和业务特点,设置以下会计账簿:2.2.1总账总账是按照会计科目设置的,用于汇总和反映企业全部经济业务的账簿。总账的登记方法如下:(1)根据会计凭证,将经济业务分别记入相应的会计科目;(2)按照借贷方向和金额,分别记入总账的借方和贷方;(3)定期进行试算平衡,保证总账借贷双方金额相等。2.2.2明细账明细账是按照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对总账中的会计科目进行详细登记的账簿。明细账的登记方法如下:(1)根据会计凭证,将经济业务记入相应的明细科目;(2)按照借贷方向和金额,分别记入明细账的借方和贷方;(3)定期与总账进行核对,保证账账相符。2.2.3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反映企业货币资金收付情况的账簿。登记方法如下:(1)根据会计凭证,将货币资金收付业务记入相应的日记账;(2)按照日期顺序,逐日逐笔登记;(3)定期与总账和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保证账实相符。2.3记账规则与错账更正为保证会计账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会计人员在记账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规则:2.3.1记账规则(1)记账方向正确,不得记错方向;(2)记账金额准确,不得多记或少记;(3)摘要清楚,反映经济业务实质;(4)字迹清楚,不得涂改;(5)附件齐全,便于查阅。2.3.2错账更正在记账过程中,如发觉错账,应及时更正。更正方法如下:(1)划线更正法: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划线,并在旁边注明正确的文字或数字;(2)补充更正法:在错账的旁边补充漏记的文字或数字;(3)重写更正法:将错误的整笔业务重新填写正确的会计凭证,并在原凭证上注明“作废”;(4)红字更正法:用红色墨水或红色笔迹,对错账进行更正。第3章货币资金3.1现金管理3.1.1现金的概念与作用现金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持有的硬币、纸币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现金在企业的运营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和价值储藏三个方面。3.1.2现金管理的原则(1)安全性原则:保证现金安全,防止现金被盗、损毁或遗失。(2)流动性原则:保持现金适度流动性,满足企业日常经营需求。(3)收益性原则:合理安排现金使用,提高现金使用效率,争取最大收益。3.1.3现金收支管理(1)现金收入管理:及时、准确记录现金收入,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防止现金坐支。(2)现金支出管理:合理预算现金支出,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现金支付。3.1.4现金盘点(1)定期盘点:按月或季度进行现金盘点,保证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2)不定期盘点:根据需要随时进行现金盘点,保证现金安全。3.2银行存款管理3.2.1银行存款的概念与分类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在银行开立的账户中存储的资金。根据存款期限和用途,可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等。3.2.2银行存款管理原则(1)合规性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银行相关规定,规范银行账户管理。(2)安全性原则:保证银行存款安全,防止资金损失。(3)流动性原则:保持适度流动性,满足企业日常经营需求。3.2.3银行存款操作流程(1)开设银行账户:根据企业需求,选择合适的银行及账户类型,办理开户手续。(2)银行存款操作:按照企业内部审批程序,办理银行存款业务。(3)银行对账:定期与银行进行对账,保证账务一致。3.3其他货币资金3.3.1其他货币资金的概念与分类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信用证保证金等。3.3.2其他货币资金管理(1)外埠存款管理:加强对异地存款的监控,保证资金安全。(2)银行汇票存款管理:严格按照汇票使用规定,办理相关业务。(3)信用证保证金管理:保证信用证保证金的合规使用,防止资金损失。3.3.3其他货币资金核算根据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内部管理规定,对其他货币资金进行正确核算,保证财务报表真实、准确。第4章存货4.1存货的分类与确认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出售、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用于提供劳务的物品。存货的分类主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及低值易耗品等。确认存货时,需符合以下条件:a.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b.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4.2存货的计量与核算4.2.1存货的计量存货的计量方法主要有先进先出法(FIFO)、后进先出法(LIFO)和加权平均法等。企业应根据存货的性质、流转情况和管理需求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4.2.2存货的核算存货的核算包括购入、领用、生产、销售和期末盘点等环节。具体核算方法如下:a.购入存货时,按实际成本计入存货账户;b.领用存货时,根据实际领用数量和成本计入生产成本或费用;c.生产过程中,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计入在产品成本;d.销售存货时,结转存货成本至主营业务成本;e.期末,根据存货盘点结果调整存货账面价值。4.3存货的期末盘点与调整4.3.1期末盘点企业应定期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以保证存货账面数量和实际数量的一致性。盘点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a.制定合理的盘点计划,保证盘点工作有序进行;b.对存货进行逐项清点,记录盘点结果;c.对盘点过程中发觉的差异进行分析,查找原因。4.3.2期末调整根据期末盘点结果,对存货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调整事项包括:a.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以反映存货的可变现净值;b.调整存货成本,使存货账面价值与实际成本相符;c.对盘盈、盘亏的存货进行账务处理,保证存货账面数量和实际数量的一致性。注意:本章内容旨在帮助新手会计掌握存货的基础作业,具体操作请遵循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法规。第5章固定资产5.1固定资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5.1.1确认条件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的确认需满足以下条件:(1)该固定资产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5.1.2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应按照成本进行。成本包括购买价格、相关税费、运输费、安装费等。具体方法如下:(1)外购固定资产:按照购买价格加上与购买有关的其他支出作为入账价值;(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按照建造过程中的实际支出作为入账价值;(3)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按照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4)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公允价值或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作为入账价值。5.2固定资产的折旧与减值5.2.1折旧固定资产应按照其预计使用年限进行折旧。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5.2.2减值当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回收金额时,应确认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可回收金额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5.3固定资产的处置与报废5.3.1处置固定资产的处置包括出售、报废、捐赠等。处置固定资产时,应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处置收入或残值进行比较,确认处置损益。5.3.2报废固定资产达到预定使用年限或出现不能修复的故障时,应进行报废处理。报废时,应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入当期损益,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办理资产报废手续。同时应将报废固定资产的残值与预计残值进行比较,确认残值变动损益。第6章应收账款6.1应收账款的确认与计量6.1.1应收账款的概念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对购买方所形成的应收而未收到的款项。其包括销售价款、增值税、代垫运杂费等。6.1.2应收账款的确认条件(1)已将商品或劳务转让给购买方;(2)企业对已转让的商品或劳务拥有索取价款的权益;(3)购买方有支付能力;(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6.1.3应收账款的计量应收账款以实际发生的金额计量,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价款、增值税、代垫费用等。企业在确认应收账款时,应按预期信用损失法计提坏账准备。6.2应收账款的管理与坏账处理6.2.1应收账款的管理(1)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明确应收账款的责任人、回收期限等;(2)定期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合理确定信用政策;(3)加强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保证款项的及时回收;(4)建立应收账款预警机制,对逾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及时采取催收措施。6.2.2坏账处理(1)企业应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审查,确认坏账损失;(2)对于确认的坏账损失,应及时核销,并计入当期损益;(3)已核销的坏账,企业应继续关注,一旦收回,应及时入账。6.3应收票据的核算6.3.1应收票据的概念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收到的购买方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支付一定金额的票据。6.3.2应收票据的分类(1)银行承兑汇票;(2)商业承兑汇票;(3)银行本票;(4)支票。6.3.3应收票据的核算(1)企业收到应收票据时,按票面金额借记“应收票据”科目,贷记相关收入科目;(2)应收票据到期收回时,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科目;(3)应收票据贴现时,按贴现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贴现息部分贷记“财务费用”科目,差额部分贷记“应收票据”科目;(4)应收票据到期未能收回,转入应收账款核算。第7章负债7.1流动负债的确认与计量7.1.1定义与分类流动负债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周期内,预期将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清偿的债务。流动负债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费等。7.1.2确认条件流动负债的确认需满足以下条件:(1)企业承担了现时义务;(2)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3)该义务的清偿预期将在企业正常经营周期内进行。7.1.3计量方法流动负债的计量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实际利率法;(2)折现法;(3)按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孰低计量。7.2长期负债的确认与计量7.2.1定义与分类长期负债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周期以外,预期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清偿的债务。长期负债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递延所得税负债等。7.2.2确认条件长期负债的确认需满足以下条件:(1)企业承担了现时义务;(2)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3)该义务的清偿预期将在企业正常经营周期以外进行。7.2.3计量方法长期负债的计量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实际利率法;(2)折现法;(3)按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孰低计量。7.3应交税费的核算7.3.1应交增值税(1)确认条件:企业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且增值税税率、计税方法等明确;(2)核算方法:根据实际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计算应交增值税额,并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7.3.2应交所得税(1)确认条件:企业实现利润,且所得税税率、计税方法等明确;(2)核算方法:根据实际实现的利润,计算应交所得税额,并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7.3.3其他应交税费其他应交税费包括但不限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企业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税收政策,确认相关税费,并进行核算。注意:在进行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时,企业应遵循相关会计准则,保证负债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同时企业应定期对负债进行评估,以反映负债的实际状况。第8章所有者权益8.1实收资本(股本)的核算8.1.1核算原则实收资本是指企业所有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核算实收资本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为依据;(2)实收资本应等于投资者实际投入的资本;(3)实收资本应保持稳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变动。8.1.2核算方法(1)设立账户:设立“实收资本”账户,核算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本;(2)记录投入资本:投资者投入资本时,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实收资本”账户;(3)调整实收资本:如发生资本变动,应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调整。8.2资本公积的核算8.2.1核算原则资本公积是指企业除实收资本外,由投资者投入的超过其在实收资本中所占份额的资本以及企业自身形成的其他资本公积。核算资本公积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资本公积应真实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2)资本公积应单独核算,不得用于弥补亏损。8.2.2核算方法(1)设立账户:设立“资本公积”账户,核算企业资本公积的形成、变动和结转;(2)记录资本公积:投资者投入的超过实收资本部分的资本,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资本公积”账户;(3)结转资本公积:企业将资本公积用于转增资本时,借记“资本公积”账户,贷记“实收资本”账户。8.3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的核算8.3.1核算原则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在弥补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后,剩余的净利润。核算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应真实反映企业净利润的分配情况;(2)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应单独核算,不得混淆。8.3.2核算方法(1)设立账户:设立“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账户,分别核算企业盈余公积的形成、变动和结转以及未分配利润的分配情况;(2)记录盈余公积:企业提取盈余公积时,借记“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账户,贷记“盈余公积”账户;(3)记录未分配利润:企业分配利润时,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贷记“应付股利”等账户;(4)结转未分配利润:年末,将“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账户。第9章收入、费用及利润9.1收入的确认与计量9.1.1收入的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可以增加所有者权益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9.1.2收入的确认条件收入确认应符合以下条件:(1)收入已基本确定;(2)收入的金额可以可靠计量;(3)企业已将商品或服务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4)企业对该交易具有实质性的经济利益。9.1.3收入的计量收入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计量:(1)按照交易价格进行初始计量;(2)采用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后续计量;(3)收入确认时,应扣除与收入相关的销售折扣、折让和退货等因素。9.2费用的确认与计量9.2.1费用的定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可以减少所有者权益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9.2.2费用的确认条件费用确认应符合以下条件:(1)费用已经发生;(2)费用的金额可以可靠计量;(3)费用与收入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费用的发生对企业具有经济实质。9.2.3费用的计量费用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计量:(1)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初始计量;(2)在费用发生的期间进行后续计量;(3)合理分配共同费用;(4)费用确认时,应考虑与费用相关的税收影响。9.3利润的核算与分配9.3.1利润的定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收入与费用相抵后的净额。9.3.2利润的核算利润核算应遵循以下原则:(1)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合理确认收入和费用;(2)按照配比原则,将收入与相关的费用进行匹配;(3)按照实际成本原则,准确计量收入和费用;(4)计算利润时,应扣除税收影响。9.3.3利润的分配企业应根据以下顺序进行利润分配:(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管理公司合并合同(2篇)
- 2025年度农业灌溉打井工程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外墙仿石漆施工进度管理与成本控制合同3篇
- 2025年度高端美容师职业发展服务劳动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广告牌租赁与户外LED广告内容制作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存量房买卖合同4篇
- 2024私车公用合同
- 2025年度油气田打井设备租赁合同8篇
- 2025年度南京市个人旅游线路开发合同3篇
- 2025年度参展合同模板:5G通信技术应用展合作协议3篇
- 风电场事故案例分析
- 护理饮食指导整改措施及方案
- 项目工地春节放假安排及安全措施
- 印染厂安全培训课件
- 红色主题研学课程设计
- 胸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处理
- 装置自动控制的先进性说明
- 《企业管理课件:团队管理知识点详解PPT》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二 软文的写作
- 英语词汇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 《插画设计》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