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_第1页
质检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_第2页
质检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_第3页
质检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_第4页
质检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检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4一2025学年高三(上)质检联盟期中考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中、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北京中轴线作为元、明、清及近现代中国首都的核心,其规划、建设与完善,反映了中华文明

对于国家、城市、生活之中理想秩序的追求和塑造,是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日

本、韩国、越南等古代中华文明圈内的国家,也有都城轴线。与日本、韩国、越南等亚洲国家都城

轴线相比,北京中轴线呈现出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对城市规划布局统领作用显著且延续至今的

鲜明特征;与美国华盛顿、法国巴黎、意大利罗马等世界其他区域政治中心性城市轴线相比,北

京中轴线承载着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念、礼仪文化与哲学思想,具有独特的轴线构成和景观形

态特征,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为世界城市规划史做出重要贡献。

北京中轴线建筑群是中华文明“中"和”文化传统的有力见证。《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

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意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和"意为均衡有序,和谐稳

定。“中”“和"理念落实在城市选址、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等层面,即表现为追求以中为尊、均衡

对称的布局。中国古代典籍将都城选址的“择中”位置与天地万物的调和、国家社会的安定紧密

联系在一起。北京中轴线作为都城的核心建筑群,通过择中选址、对称格局,象征并强化了国家

政权的崇高性和礼仪秩序的重要性。

同时,中国古代城市和建筑又具有居北面南的朝向。对“择中"观念的强调及居北面南的朝

向共同建构了中国都城中轴线的规划格局。均衡对称分布于北京中轴线之上与两侧的建筑群,

表现出从区域选址到建筑设计层面一以贯之的规划理念和秩序观念,体现出中国自古以来通过

城市营造寄托社会和谐安定的美好追求。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居中布置国家纪念性建筑,东侧

中国国家博物馆、西侧人民大会堂分别对应太庙、社稷坛,坚持了中华文明“中”“和"理念,延续

了“左祖右社”的文化传统,表达了中国长期以来对人和现实社会的尊重,为北京中轴线突出价

值的时代完整性提供了重要支撑。

(摘编自国家文物局《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材料二:

记者:北京中轴线是一条什么线?

吕舟:北京中轴线位于北京老城中心,决定北京老城形态的核心建筑群。“北京中轴线"的

5个遗产构成要素为: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

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

北京中轴线纵贯老城南北,全长7.8公里,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北京中轴线在

【高三语文第1页(共8页)】

·25-144C.

霸巴用全好天安门。

理由:①天安门位于南北向11处遗产要素的正中间位置;②作为古代国家象征的太庙和社稷坛位于天安门两侧。(判断正确得2分;理由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①文士的生活简单,缓慢,从无序中求得了一份舒适,透着一种散淡、闲适,呈现了生活中的本真,体现了主题。

②用文士的生活与时人奔竞无休的生活进行对比,揭示了时人远甚于古人,引发我们的思考。

③文士的书写生活关键在于自适,每日去做便可,藏露自然,各极其乐,揭示了文士精神的意义。(每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得,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8.①简淡自然:本文所写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不刻意求工,随意自然;语言上不事雕琢,如与老友闲谈,闲适挥洒,娓娓道来,有简淡自然随意之趣。

②力量和深意: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叙述与思考,对现代文人喜欢粉饰、掩盖真实进行了批评,态度鲜明,富有力量。(每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2.(1)如果让它们与狸鼬在灶台间比试,它们的敏捷未必能超过狸鼬。(得分点:“使”“疾"各1分,句意,2分)

(2)(可是)大王现在没有真正亲近的臣子,过去提拔的人,现今都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得分点:“进”“亡"各分,句意2分)

13.①闾丘卬认为人才就是有一定特长的人;

②孟子认为人才就是得到大多数国人认可的人。

(每点1分,答出两点给满分,意思答对即可)

①由“秋声”联想到猎人打猎的场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猎鹰爪钩强劲有力,正是打猎的好时候。

②然后由打猎联想到沙场擒敌,壮士手抚宝剑,“我"也顿生擒获敌人的豪兴。

③再由沙场擒敌联想到收复失地,结尾两句诗人联想到自己跨上战马,跟着君王车驾,前去远征辽东。(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7.(1)同:都表现诗人的自信与狂放不羁。(2分)

(2)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的踌躇满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苦闷。(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8.(1)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2)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3)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4)示例: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每空1

分,多字、漏字、错字等均不得分,第4小题如有其他答案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①拟人,句中赋予石榴“灵动与热烈”的特性,使其更加生动,具有吸引力,从而成为画家们的创作对象。(2分)

②比喻,句中将石榴比作宠儿,生动地写出了画家们对石榴的喜爱之情。(3分)

20.A硕果累累B相映成趣(每处1分,其他成语符合语境即可给分)

21.第②句,修改为:我对明代画家徐渭的《榴实图》与陈淳的《花卉册之石榴》尤其印象深刻。第⑤句修改为:陈淳素爱石榴。(每处2分“明代画家徐渭的《榴实图》与陈淳的《花卉册之石榴》对我尤其印象深刻”,主客不当。“向来素”语义重复,其他修改方法符合语法要求即可给分)

22.甲:石榴花或许是开得最热烈的乙:对石榴花情有独钟(每处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3.参考立意:①趋利避害,理性使用;②“AI"代写会让你丧失核心能力;等等

补充说明:

1.错别字等扣分

缺标题扣2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2.字数等扣分

600字或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每少50个字扣1分)

600字以下的文章,3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00字或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200字或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只写标题的给2分,不评0分。

完全空白、泄露个人信息的,评0分。

抄试卷中阅读等作文态度极不端正的,10分以下评分。

均分43左右。2024一2025学年高三(上)质检联盟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D(“年轻人为主体”说法有误,原文是“北京连续举办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

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并不能说明“年轻人"是参赛

的主体)

2.D(“应避免任何形式的开发而造成破坏”于文无据)

3.B(A项,“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为“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

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强调统治者以道德治理国家的重要性。B

项,“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意为“选择天下居中的地方建立

都城,选择都城居中的地方建立皇宫,选择皇宫居中的地方建立宗庙”,这句话与“以中为尊、

居中而治"理念相吻合,且涉及都城、皇宫、宗庙的建筑规划,体现了“以中为尊、居中而治”理

念对中国建筑的影响。C项,“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意为“圣明的君主坐北朝南而听

理天下之事,面向光明的地方来治理国家”,反映了古人对理想政治秩序的一种向往。D项,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意为“天地与我一同存在,万物与我浑然一体”,强调了人与

自然万物的紧密联系和统一)

4.天安门。理由:①天安门位于南北向11处遗产要素的正中间位置;②作为古代国家象征的太

庙和社稷坛位于天安门两侧。(判断正确得2分,理由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5.C(“鲜明地表明了‘我’对常在酒桌上觥筹交错的人讨厌的态度"分析错误。根据“藏露只能

说是个人对世界的一种态度,谈不上高下对错”可知该项错误)

6.B(“文中曾纪泽的例子和罗庸的言论从相同角度"分析错误,结合文中曾纪泽的例子和罗庸

的言论的内容来看,“曾纪泽的例子”是入世角度,“罗庸的言论"是出世角度,两者从不同角度

来说明)

7.①文士的生活简单,缓慢,从无序中求得了一份舒适,透着一种散淡、闲适,呈现了生活中的本

真,体现了主题。②用文士的生活与时人奔竞无休的生活进行对比,揭示了时人远甚于古人,

引发我们的思考。③文士的书写生活关键在于自适,每日去做便可,藏露自然,各极其乐,揭

示了文士精神的意义。(每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得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8.①简淡自然:本文所写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不刻意求工,随意自然;语言上不事雕琢,如与老友

闲谈,闲适挥洒,娓娓道来,有简淡自然随意之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