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戒子书 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6课 戒子书 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16课 戒子书 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16课 戒子书 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16课 戒子书 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戒子书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让教学更有效____________高效备课

第13课戒子书

第一部分: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用“/"对下列句子画出句读。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解释词语。

(1)广才___________

(2)将复何及___

3.翻译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5.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诫子书______

(2)年与时驰______

(3)非志无以成学______

(4)俭以养德______

7.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年与时驰,意与日出。

9.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第二部分: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诫外甥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①有所存,恻然②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③,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東于情,永窜④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选自《诸葛亮集》)

(注释)①揭然:显露,显然,昭彰。②恻然:忧伤、悲痛。③淹留:滞留,停留,引申为境遇不佳。④窜:躲藏。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弃凝滞凝滞:迟疑、呆板

B.去细碎细碎:琐碎杂事

C.除嫌吝嫌吝:舍不得

D.若志不强毅强毅:坚强、果断

11.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使庶几之志

A.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B.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

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D.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

12.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一开篇,诸葛亮便开宗明义地指出“夫志当存高远”,即做人应当抱有远大的志向。

B.如果说《诫子书》强调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那么本篇《诫外甥书》则阐述了“修身学习"的重要性。

C.“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这几句话说明的是如何“立志"。

D.“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谈的是实现志向(理想)的措施。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志当存高远。

(2)志不强毅,意不慷慨。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⑥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B.吾日三省吾身(反省)

C.非宁静无以致远(没有什么可以拿来)

D.险躁则不能治性(达到)

15.下列对甲文第⑥句中画横线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B.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C.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D.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第①句中的“君子"与乙文中的“君子”意思相同,都指有才德的人。

B.甲乙两文都强调了要重视品德修养,治学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还要惜时。

C.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诸葛亮认为,学习必须宁静、明志。

D.诸葛亮提出的“君子之行"是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17.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课内阅读

(一)【答案】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增长才干又怎么来得及

3.(1)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彰显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2)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

4.淡泊立志惜时

5.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浮躁。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为: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淫慢:放纵懈怠。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注意要选择最简洁的词语来概括。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淡泊、立志、惜时。

5.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文中信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知,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二)【答案】6.(1)告诫、劝勉。(2)疾行,指迅速逝去。(3)立志。(4)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7.D

8.(1)于是成为没有用处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可悲地守着陋室,又怎么来得及!(2)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成就学业。(3)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9.示例: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

【解析】6.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志”:立志。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诫"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告诫”的意思,“以"作为虚词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7.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错误选项为D项。停顿应为: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划开。注意句子结构的对称。

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1)中的“枯落”“接世"穷庐”、(2)中的“无以"广”、(3)中的“驰"意”等字词的翻译。

9.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实际,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如可从要长才干就必须刻苦学习的角度,从少年时期就应该树立远大志向等角度作答。

第二部分:课外阅读

(一)【答案】10.C

11.C

12.B

13.(1)一个人应当树立远大的理想。(2)志向不刚强坚毅,意气不慷慨激昂。

【解析】

10.本题考查文言实词。C.除嫌吝: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绪。嫌吝:怨恨耻辱。故C错误,选C。

11.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例句:之:结构助词的。A.代词,指元芳。B.代词,好的地方。C.结构助词的。D.代词,学过的知识。故选C。

1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B.如果说《诫子书》强调了“修身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本篇《诫外甥书》则阐述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首先,“慕先贤…恻然有所感。"这几句话说明的是如何“立志”。其次,“忍屈伸…何患于不济。"这里就谈到实现志向(理想)的措施了。最后,作者又从反面进行了论述。“若志不强毅,…不免于下流矣!”就是说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昂扬的斗志,坚强的意志,那么这样的人生最终只能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被儿女情长所束缚,地位低下,在平庸中耗尽一生!故B错误,故选B。

1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

(1)志:志向。存:怀抱。

(2)强毅,坚强果断。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二)【答案】14.D15.C16.B

17.(1)孔子说:“光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光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

(2)吃粗饭喝冷水,弯起胳膊当枕头,快乐就在其中了。

(3)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

【解析】14.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D.“险躁则不能治性"中的“冶”是“修养,培养"的意思,不是“达到”。故选D。

15.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