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课件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一框 认识民法典_第1页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课件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一框 认识民法典_第2页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课件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一框 认识民法典_第3页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课件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一框 认识民法典_第4页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课件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一框 认识民法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课走近民法典第一框认识民法典课前预习1.民法典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实施民法典有何重要意义?(1)性质: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_________的法律。(2)意义:实施民法典,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_________,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更加_____。2.民法典是怎样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法典注重融入___________________,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体现___________相结合的治国理念。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平等保护合法权益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与德治3.民法典是怎样规定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的?(1)目的:确保各成员_________地行使权利,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_________。(2)基本原则:民法典确立了_____、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_____等基本原则。合理合法利益关系平等绿色知多一点2025年5月28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五周年纪念日。该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画里话外思考:漫画中对污染企业进行处罚遵循了民法典确立的_________。绿色原则课堂探究主题认识民法典情境民法典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一座里程碑。民法典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①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物业费、邻里纠纷,民法典涵盖了民事活动的方方面面,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村民陈某承包一块农田准备养殖蚂蟥创收,在对农田进行消毒后,将污水排进连通他人承包的养鱼塘的水渠,引发塘内鱼大量死亡而被告上法庭。2024年1月,②当地人民法院对这起水污染责任纠纷案作出判决,判令被告陈某赔偿原告经济损失45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条规定,侵权人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①实施民法典的意义②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理念及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1.实施民法典对于我们的生活都有何重要价值?(4分)提示:实施民法典,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4分)2.上述案例体现了我国哪些治国理念和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4分)提示:治国理念:法治与德治相结合。(2分)基本原则:公平、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原则等。(2分)拓展设问为在校园内开展宣传民法典的活动,请你就民法典与生活的关系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提示:民法典保障公民生活;美好生活需要民法典;等等。(2分)课堂小测1.有这样一部法律,它于2020年5月28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并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它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这部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B【解析】本题考查对民法典的认识。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信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即民法典,B项符合题意;A、C、D项不符合题意。2.教材改编

下面民法典条例体现的基本原则是

()第五百零九条第三款: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A.诚信 B.公平

C.绿色

D.平等C【解析】本题考查民法典的基本原则。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有利于加快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坚持绿色原则的体现,C项符合题意;A、B、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3.2024年民法典宣传月的时间为2024年5月1日至31日,主题是“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如果让你担任民法典宣传员,你所介绍的内容包括

()①规定了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②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③能够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④民法典规定了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及处罚措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解析】本题考查对民法典的认识。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民法典的实施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民法典还规定了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民法典只规定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民事问题,而非全部问题。

课后提升

1.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这说明民法典()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是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③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④为人们的生存发展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解析】本题考查民法典的作用。实施民法典,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①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不是“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②说法错误。2.我国民法典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家庭成员应该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从民法典的这些规定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②体现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③法律规定与道德要求都是一样的

④只遵守法律而不必遵循道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解析】本题考查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家庭成员应该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这体现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说明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法律和道德都是规范公民行为的规则,但二者并不相同,③说法错误;我们既要遵循道德也要遵守法律,④说法错误。3.2024年5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以来的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深圳部署开展一系列民法典宣传活动,通过送法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等方式,让民法典走近群众身边,“典”亮美好生活。下列是小圳整理的民法典宣传活动资料,其中说法正确的是()①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②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宣传民法典有利于提高群众的执法能力

④民法典规定了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解析】本题考查对民法典的认识。提高执法机关的执法能力,而不是“群众”,③不符合题意;①②④均是关于民法典的正确论述。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这一规定说明民法典

()①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表明我国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③保障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非法侵害

④弘扬家庭美德,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解析】本题考查对民法典的认识。由民法典的该条规定的可知,民法典弘扬家庭美德,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同时说明,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具体体现,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说法本身正确,但与材料内容无关,材料未体现人格尊严的问题。5.新考向·图片解读

从民法典的构成中,我们能够得出

()①民法典调整的是公民的民事关系

②民法典能够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③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④民法典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解析】本题考查对民法典的认识。由民法典的内容构成可知,民法典调整的是公民的民事关系,能够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从庞大的数量上可知,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民法典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而非各项权益。6.新热点·民法典宣传月2024年5月是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主题是“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广东省普法办组织民法典普法活动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同时开展民法典点亮城市地标行动。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

()①能够增强所有人的法律意识

②有利于增进人们对民法典的认识③基于民法典同人民生活密不可分

④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解析】本题考查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的意义。广东省普法办组织民法典普法活动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同时开展民法典点亮城市地标行动,这是因为民法典同人民群众生活密不可分,这有利于增强人们对民法典的认识,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②③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民法典宣传活动起不到这样的作用,应排除。7.教材开发

方某遗失了装有重要文件的公文包,他随即通过媒体悬赏一千元进行寻找。当捡到公文包的赵某找到方某归还公文包时,方某却拒绝支付悬赏费用。因沟通未果,赵某遂将方某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据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判决方某向赵某支付一千元酬金。这一判决体现了民法典的哪一原则()①自愿

②诚信

③绿色

④守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解析】本题考查民法典的基本原则。该案例中人民法院是依照诚信、守法这两条民法典的基本原则进行判决的,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②在题干材料中均没有体现。8.(18分)某校同学开展了有关民法典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认识民法典】

材料一一则《民法典与“小明”的故事》引发网民热议,以下是漫画的节选内容。(1)结合上述漫画说一说民法典是一部怎样的法律。(4分)答: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4分)材料二中共中央印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民法典的精神灵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写入民法典第一条。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