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的发展及未来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4/3E/wKhkGWeQ22GAUICrAABcONqtCoU801.jpg)
![ERP的发展及未来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4/3E/wKhkGWeQ22GAUICrAABcONqtCoU8012.jpg)
![ERP的发展及未来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4/3E/wKhkGWeQ22GAUICrAABcONqtCoU8013.jpg)
![ERP的发展及未来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4/3E/wKhkGWeQ22GAUICrAABcONqtCoU8014.jpg)
![ERP的发展及未来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4/3E/wKhkGWeQ22GAUICrAABcONqtCoU80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RP的發展及未來
8.1ERP的需求與市場
1.企業管理面臨的問題為了達到最大的客戶服務、最小的庫存投資和高效率的生產作業三個目標所表現出來的矛盾。①生產上所需要的原材料不能準時供應或供應不足。②零部件生產不配套、積壓嚴重。③產品生產週期過長,勞動生產率下降。④庫存積壓嚴重,資金周轉期長。8.1.1ERP的需求2.外部市場環境的挑戰國際政治格局多極化,世界市場統一化。市場從短缺經濟演變為過剩經濟。①顧客需求的多樣化和個性化。②產品的生命週期日益縮短。③市場價格的透明化。④顧客的品質和服務意識的覺醒。⑤世界各國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企業做到:產品更新換代加快、品質更好、成本更低、服務越來越好、對環保充分重視。
ERP的未來發展給企業帶來了希望和生機時間T、品質Q,成本C、服務S和環境E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層出不窮,企業規模不斷擴大,迫切需要一套嶄新的生產管理技術,需要建立一種與當前市場競爭環境相適應的經營管理模式,才能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成為羸家。ERP的未來發展給企業帶來了希望和生機。
3.ERP市場需求不斷上升企業在ERP應用上失敗的陰影,很多時候只是對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挫敗感。部分原因來自於ERP軟體的高價格,銷售商過分誇大ERP的作用,把它拔高成改造企業管理的“靈丹妙藥”。隨著市場環境不斷改善,ERP需求的增長是必然的。能否成功實施ERP,完全掌握在企業用戶自己的手中。據統計,2006年中國製造業ERP軟體市場為34.08億人民幣,較2005年增長22.37%,約占全球ERP市場份額的1.47%。4.後ERP時期的技術需求變化涉及範圍:從企業內部到了企業之間。實施方法:從簡單的業務建模到模型驅動,從傳統的架構到現在的基於WAPSERVICE,基於SOA架構。現在系統開發都是軟體生成,做軟構件和軟體服務。集成方式:從簡單的數據互通到企業業務的互操作,基於企業伺服器和企業匯流排的互操作。應用範圍:從內網走向了外網和移動網。角色支持:從單一方面的支持到現在的商務智能。理論基礎:過去是管理學和軟體工程,現在逐漸走向服務科學工程。從企業和應用角度ERP技術的變化(1)越來越的企業要求行業性和企業化的解決方案;(2)很多中小企業開始應用ERP,需要ERP有對症下藥的可裁剪性和適應性;(3)要求ERP能跟上企業的組織和業務的變化,有不斷演化和擴展的能力;(4)全球化引發企業管理的新模式,跨企業協作要求ERP在企業跟協作夥伴之間產生一種技術協調和生產協調;(5)
很多企業引入管理諮詢服務,優化其業務過程及組織機構;(6)隨著移動計算的發展,企業要求ERP系統能夠支持移動商務應用模式及移動管理方式;(7)許多企業用戶希望與ERP軟體商建立長期合作關係;(8)ERP軟體商、諮詢商需要有先進靈活的軟體架構和工具,快速支持滿足用戶需求的解決方案;(9)新概念、新方法與新架構的出現引起軟體平臺升級。1.ERP的泛化與定位回歸國際ERP廠商在中國市場推進受阻,國內的ERP龍頭廠商因利潤增長趨緩開始戰略轉型。ERP被普遍泛化,一些ERP廠商往往在自己的產品上、理念上均包裝上了ERP的外衣,儘管這樣的產品和ERP並不完全吻合,也被插上ERP的標籤;ERP廠商追求規模化,拋棄細分市場需求,轉而進行“大而全”的產品研發。8.1.2ERP應用與開發現狀分析
泛化ERP,一是為了使ERP的概念得到迅速的推廣和普及;二是廠商想把整個的產業做大。泛化ERP,無法表現出差異化;導致無形競爭,削弱了ERP開發企業自身的競爭力。泛化現象說明現在國內外的供應商們都沒有很好的、非常準確的來滿足中國市場對ERP的需求。也是對ERP發展思路不清晰的一種表現。泛化也導致了企業用戶在面臨ERP選型時無從下手。無法滿足企業用戶細分需求的ERP,也就不能對企業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幫助。ERP泛化帶來的影響ERP泛化的誤導作用第一,很多企業的能力和經驗是不是可以扮演成功的、有競爭力的ERP供應商需要打一個問號。第二,ERP被泛化,造成客戶期望越高、失望越高的狀況。ERP本身的承載和賦予的資訊終歸是有限的。第三,那些不是ERP的廠商卻打著ERP旗號的廠商,不能體現出自己的特色與專長,這對企業自身和ERP行業的發展都可能帶來不利。
ERP業務定位的回歸不能把從工業製造業管理業務中所產生的經驗簡單的應用到金融業、流通業和其他企業,就認為可以達到上ERP的目的了。ERP來源於製造業,目前的重點仍然是服務於製造業。據統計,我國製造業的增加值占整個工業產業的78%,從業人員占82%。中國正在成為全球的製造業中心。但ERP在中國製造業的普及率僅為24.2%。ERP軟體開發必須專注化
產品市場細分的需求,要求ERP開發商必須專注化,進行有針對性的產品開發定位。只有在某一行業或領域做精、做專、做強的ERP廠商才有可能成為領袖型企業。市場調研工作是業務銷售前必須做的功課,扎扎實實的研究用戶在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
2.ERP企業用戶的成熟成熟的用戶要有自己清晰的需求和判斷。企業到底需要怎麼樣的ERP呢?就是要做到:知理:ERP是怎麼實施的,能給自己帶來怎樣的提升;知己:必須知道自己的需求,企業的問題在哪里;知彼:知道什麼樣的供應商才是能解決自己問題;知用:選型之後,要明白如何利用ERP來為自己創造價值。用戶正在變得成熟起來企業領導不敢輕易嘗試,或對ERP投資舉棋不定的情況正在發生著變化。許多客戶,對ERP的認識和行業本身的瞭解更加深入了。他們跟蹤ERP行業很長時間,瞭解這個行業的廠商甚至比廠商的銷售員還要全面。這些企業領導對ERP開始有了自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手下有了專業人才。一些企業領導在慨歎ERP專業人才的缺乏,這本身說明了企業用戶正在變得成熟起來。供需之間的互相促進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走向深入,企業要買ERP的自發願望大大增強。越來越多的非製造行業都產生了大量的ERP軟體系統的需求,有的已經在實施這樣的“ERP系統”。一批专业化公司逐渐崭露头角,如外贸行业的南北公司、物流领域的五奥环公司、擅长分销管理的合易公司、石油行业的侏罗纪公司等。ERP理念的普及,有力推動著我國企業在管理水準上的大幅提升。供需之間的互相促進一定會使軟體發展和企業管理應用走向一個良性迴圈的軌道。
3.軟體廠商的市場競爭態勢ERP軟體領域的企業兼併變得越來越普遍。合併造就企業的總體排名會大大超過競爭對手。與公司規模越來越大相反,目標客戶正在往“小”發展。大量“零碎”的中小型企業市場總量誘人。2003年6月,SAP公司進行了進軍中小型市場的網路發佈會。如果不是市場變化,像SAP這樣的高端ERP廠商不會輕易向下延伸,去“侵佔”原屬中小型市場的廠商們的領地。市場競爭的加劇迫使他們必須開拓新的市場,那就是中小型企業市場。
4.中國ERP發展現狀經歷了概念普及、應用嘗試、成功後再深入應用一系列初期階段後,中國ERP市場已逐步走向成熟。大型企業的ERP產品和服務需求依然保持良好的增長,而中小企業對ERP軟體需求也逐步擴展。ERP商取得了輝煌戰績,形成“南金蝶,北用友”的格局。企業用戶對ERP開發商的服務能力、專業性與成熟度的要求越來越高。近年來,一批新概念在國內廠商中推行開來。2006年,金蝶推出基於BOS(商業操作系統)的EAS(企業應用套件);2007年,用友發佈主題為RTE(即時企業)套件的新產品,這是基於UAP(統一應用平臺)之上開發出來的新的管理套件。神州數碼ERP,從開始以針對中型企業的易飛ERP
切入國內的中端市場為開始,到目前一體化的產品線提供,每一步走得都非常穩健。在高端市場,神州數碼ERP已經完成了由製造業、到集團財務、再到集團分銷和賣場連鎖零售領域的成功延伸和覆蓋。
8.2ERP的發展趨勢
及ERPⅡ的提出全球經濟的劇烈變化對企業的經營運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資訊技術的迅猛發展為ERP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基礎,這一切都為ERP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ERP軟體發展趨勢主要體現⑴加強系統的集成性。如與EDI、CAD等集成於一體。⑵採用先進的數據倉庫、數據挖掘和線上分析處理等資訊技術,為企業提供宏觀決策的分析工具。⑶軟體結構更靈活、價格更低廉、實施方法更快捷。⑷新一代的ERP必將是電子商務時代的ERP。國際上,企業與ERP廠商之間都是一種戰略性合作夥伴關係,而非簡單的買賣關係。8.2.1ERP軟體的發展趨勢1.從ERP系統向APS轉變市場機會稍縱即逝,企業必須知道是不是需要委外加工部分產品,或者找哪些供應商買原材料才能又快又好又便宜等等問題,才可能抓住市場機會。APS(預計劃系統)由此應運而生。APS把企業資訊管理系統延伸至企業以外的供應商等關鍵團體。當今企業要學會在全球範圍內尋求合作夥伴和供貨商以降低成本,加速交付週期。APS將成為企業制勝的關鍵,企業上ERP時需要明確,除了管理企業內部的事情以外,系統能否把供貨商和合作夥伴也鏈接進來?產品從技術上是否提供支持手段?2.從龐大的系統轉變為模組化的系統有的ERP開發商希望從成功企業的管理模式和業務流程中提煉出精華,體現到軟體中。這種軟體往往大而全,企業在實施時一般要先做BPR,然後再進行ERP系統的安裝調試。另有一些ERP開發商,他們的產品按照不同的功能分成很細的一些模組,用戶可以自由選擇,並隨時追加。系統提供靈活的應用程式介面,實施商可以根據不同用戶的要求進行二次開發,為每用戶提供量身定做的解決方案。而且,當用戶的經營環境和業務模式改變時,系統可以輕鬆地被加以改裝,適應新的要求。模組化的系統正逐漸取代大而全的系統。ORACLE是模組化的宣導者,並率先實現所有模組可獨立安裝,並帶有開放的應用程式介面;SAP則是最佳業務實踐的鼻祖,SAP龐大的系統功能細緻而強勁,但也容易讓人望而生畏,所以SAP現在也將R/3部分功能模組化,以適應這種趨勢。兩種類型的系統各有所長,選擇的關鍵看企業的實際情況。如果企業本身的發展已經很成熟,不太可能再發生什麼大的轉型或調整,集成在ERP系統中的最佳業務實踐也很切合實際需求,不妨考慮前者。否則,還是應該考慮模組化且靈活性好的產品。3.從水準市場轉向縱向行業解決方案很多用戶發現靠一些基本的模組,比如說財務、生產製造、人事管理和庫存分銷等等,還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一些ERP廠商也提出要開發縱深的專門的“行業解決方案”,把ERP真正推到製造業以外的各行各業。行業解決方案通常都是以通用的財務等模組為基礎,在此之上疊加針對每個行業特殊要求的小模組。只有對客戶所處行業有深刻瞭解的ERP廠商,才有可能為企業提供真正的價值,成為企業的戰略性合作夥伴。汽車行業汽車行業是典型的離散式製造,流水作業。這個行業的廠商考慮的是如何使流水線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如何削減生產成本。汽車工業具有多品種、小批量與全球化生產趨勢,品質保證體系須遵循QS9000體系,對售後服務有較高的要求。相應地,ERP系統提供產品數據管理,基於規則的產品配置管理,工程更改管理以保證多品種的產品要求;在生產上提供供應鏈管理、精益生產、KANBAN技術以及品質管理,以實現滿足QS9000要求的小批量全球化生產。同時客戶服務管理功能提供產品售後跟蹤記錄,代理維修商管理。大眾消費品行業大眾消費品行業,一盒冰紅茶的成本總共也不過一塊多錢,甚至更低,花力氣在製造過程中尋求成本的降低沒有太大的意義。這個行業關心的是如何在與分銷商和零售商打交道的過程中降低成本,並籠絡住他們。消費品工業的競爭體現在品牌、價格、成本、品質和速度上面。ERP系統的客戶關係管理CRM、高級定價策略,將為企業提高產品牌知名度、制定最具競爭力的價格以擴大市場,提供有效的手段。同時,ERP系統的品質管理、快速補充供貨管理、高級運輸管理、倉庫管理及電子貿易等功能為企業提供高效的後勤管理體系,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好的品質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4.從簡單的數據處理到智能的資訊分析以ORACLE的商業智能系統為例,系統可以預先設置好KPI(關鍵業務指標,如銷售額、存貨周轉率等),並可即時考察企業的現狀與理想的KPI的差距有多大。當例外發生時,還可通過電子郵件通知相關人員。企業領導者最關心的是為什麼和怎麼辦。一批訂單的交貨期被耽擱了,是生產能力太小了還是供貨商的原材料有問題?這時候就應該進行數據挖掘,找出真正原因。還要解決問題。要想在客戶沒有撤銷訂單之前交貨,把部分部件委外生產可行嗎?由一家供貨改為三家原材料供應商可行嗎?對成本和利潤的影響如何?這時還需要商業智能系統的建模分析功能,給出直觀的回答。ERP智能的資訊分析功能在企業分散的數據經過整理和匯總就形成資訊,對資訊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形成知識,知識經過昇華成為智慧。傳統的MIS及早期的ERP只是充當一種匯總和整理數據的電算化工具而已。耗資巨大的ERP的受惠者只是具體辦事人員,管理人員根本享受不到ERP的好處。所以,ERP產品需要增加為管理者提供智能的資訊分析的功能。實施智能化需要有正確的數據,並將這些面向作業的數據轉化為面向分析的數據,然後從這些面向分析的數據中提取、分析和發掘其蘊涵的規律。相應地,ERP系統提供了數據倉庫、線上分析(OLAP)及數據挖掘(DM)三項技術來完成提取、分析和發掘這三項工作。商業智能的ERP,必須具備這樣的體系結構和技術,能夠把分散在各個部門、各個分公司、各個工廠的數據都彙集到一起,利用OLAP和數據倉庫的技術加以處理。早期ERP軟體構建在相對分散的體系結構上,企業的各個部門之間的資訊很難共用,沒有整合的資訊,也就談不上智能。沒有整合的資訊,也就談不上智能5.從企業後臺轉向企業前臺傳統ERP著眼於企業後臺,在電子商務的大環境中,企業必須有一個系統來收集客戶資訊,並加以分析和利用,這就是客戶關係管理系統(前臺)。CRM包含銷售、市場及服務三類模組。銷售模組功能,包括從最初的需求生成,到自主銷售,到最後的銷售人員傭金管理都涵蓋其中;市場模組偏重於對市場計畫和市場戰役的策劃與管理;服務模組涉及到服務的方方面面,例如服務合同管理和電話呼叫中心的管理等等。選購CRM軟體時,除了要看自己需要的功能是否能得到滿足外,還必須要看它能不能與ERP軟體集成。6.從事務處理到自我服務ERP系統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提高事務處理的效率。但是,ERP系統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需要最原始的數據,這些數據從哪兒來的呢?很多企業的做法是:用人工做重複的二次輸入工作。業界提出了“自我服務”的概念。其根本理念是:由業務人員直接輸入數據,而不需要二次錄入。引申來講,在授權情況下,供應商還可以直接查看企業的庫存情況,在低於警戒值時,他可以自動給企業補貨,併發出電子帳單。客戶也可以直接輸入訂單,不須銷售人員在中間協調,就能查看生產狀況及預期交貨時間,從而從容地安排運輸、存儲等環節。自我服務,就是由事件的發起人直接輸入數據,並將ERP的受惠人擴大到企業的各個部門,甚至企業外的供應商和用戶。實現了自我服務後,資訊就可以在整個虛擬企業的範圍內自動地流動,從而,將ERP系統的最終功能——提供決策支持和商業智能發揮出來。實現自我服務的技術支撐。在ORACLE公司的產品中,自我服務是通過工作流模組來實現的。工作流模組可以根據企業的要求進行設置,然後資訊就會按照該工作流程到達適當的處理人手中。7.技術先進性:網路、面向對象及事件驅動IT在管理軟體應用上是與時俱進的。ERP軟體也是如此,基於Internet技術的應用開發使ERP軟體如虎添翼,管理的廣度得到了空前的擴展:原來只關心部門應用的,現在可以擴展到整個企業;原來只是面向企業內部應用的,可以擴展到整個供應鏈。ERP的技術發展體現在三個方面(1)底層技術支撐體系由C/S模式向以網路為中心的計算技術體系發展。基於Internet的B/S結構的軟體產品成為一個基本條件。作為ERP系統底層的技術支撐體系開始了一場新的革命。預示著以網路為中心的計算技術體系取代傳統的C/S體系的時代已經到來,而ERP領域的著名提供商J.D.Edwards公司提出的可配置網路計算技術體系CNC(ConfigurableNetworkComputing)則是這一概念在ERP領域的典型代表。可配置網路計算技術體系CNC特點①以網路為中心的計算模式:傳統的C/S體系中的設備資源擔負的角色固定,由於這種限制,其中的某一關鍵環節如數據庫伺服器一旦出現問題,則會導致整個體系的癱瘓。採用CNC技術,整個網路上的資源在ERP系統安裝後仍可靈活配置,各種設備的角色可以互換,大大提高了整個體系的可靠性,同時任務可按負荷大小進行重新分配,動態分佈,增加了各設備的利用率,也使系統面對外界變化的適應性大大增強。②業務應用同技術體系分離:CNC採用了中間件技術(Middleware)並提供集成的開發工具,用戶或系統分析員不需要瞭解底層的資料庫、操作系統以及網路協議等煩瑣的細節。利用開發工具的可視化設計功能,不需編寫源代碼就可生成新的應用功能,並且這一新的功能可在多種平臺上運行。業務人員面對不斷變化的業務環境,能迅速地將新的業務模式注入到ERP系統中,真正做到業務環境與資訊系統同步運作。③伴隨企業共同成長:CNC具備動態的數據與邏輯的分佈配置功能,企業可根據業務發展的不同階段,應用從主機為中心到瘦客戶機配置的不同運作模式,或多種運作模式的並存。(2)Internet技術日益成熟Internet技術便捷、易用、普及方便,將在ERP系統中的以下領域扮演重要角色:①電子店面:企業可將Internet作為產品的陳列櫃來展示其產品,並利用信用卡進行交易。②一對一的交易:基於Internet的面向服務的應用功能在跟蹤用戶的個人傾向、交易歷史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更具個性化的服務。③銷售自動化:為銷售人員提供有力的銷售工具,提高效率並縮短銷售週期。④自助服務:為用戶提供直接的查詢功能,如帳戶餘額查詢、產品發貨情況查詢號等,使溝通管道更為暢通。(3)事件驅動的對象技術為了適應業務環境不斷變化而對應用系統提出的高效、可靠的要求,J.D.Edwards公司率先採用了事件驅動的對象技術。這一技術包括二部分內容:事件驅動的編程與基於對象的業務規則。①事件驅動的編程:該方法將應用系統的控制權掌握於用戶手中,它將給用戶帶來如下優勢:用戶可根據實際業務情況決定處理過程而不是被限制於系統預先設置的過程;系統更加易學易用,並且有較高的處理效率;業務情況如有變動,系統有足夠的柔性以適應新的變化。②基於對象的業務規則(Object-basedBusinessRules):J.D.Edwards公司的ERP系統OneWorld應用系統是由眾多可重複使用的、封裝的業務規則對象組合而成的。這些業務規則對象根據一定的業務要求組合起來,並由特定的業務事件驅動,便可靈活地完成眾多的業務活動,而同時又具備再用性和可開發性等優點。以OneWorldTM產品為例,採用了這一技術後,程式編碼由原來的12.6百萬行減少到2百萬行,可再用性達到100%。
8.靈活性:支持可持續的BPRERP系統應用的理論根據就是BPR。BPR強調在成本、品質、服務和速度方面取得顯著的改善,使企業能最大限度地適應以顧客、競爭和變化等“3C”為特徵的現代企業經營環境。目前一個新的概念“業務流程迭代BPI”正在全球興起。BPI強調企業面對“3C”,應保持持續不斷的改進,因此可稱為“可持續的BPR”。ERP系統的實施也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進程,即使在ERP系統實施完成後,亦要保持足夠的靈活性,企業在面對新的機遇時,ERP系統可以迅速地支持企業將新的設想付諸於行動。9.互補性:“開源”的CRM企業已意識到提升客戶關係管理的需要。如果說ERP軟體能夠幫助企業“節流”,CRM軟體更是在“開源”方面效果明顯,大大彌補了原先ERP系統沒有把售前銷售機會分析和售後服務包括進去的不完整性。金蝶公司幾乎在推出K3/ERP的同時,就發佈了自己的CRM產品,二者之間可以實現無縫運行。似乎他們在這種“開源”與“節流”之間的互補上先人一步。儘管K3/ERP目前仍然主要只能運行在客戶機/伺服器模式下,要達到即時回應市場的需求還存在一定的距離。8.2.2ERPⅡ的提出
隨著全球經濟的形成和網路的發展,客戶關係管理與供應鏈管理在許多功能上發生了質的改變,虛擬企業夥伴之間的溝通今非昔比。市場和管理呼喚新的ERP,資訊交換的無邊界、即時效應、內外部系統的互動等成為新一代ERP最主要的需求。管理靈活性與固化系統之間的矛盾ERP的基本思想是將企業的業務流程看作是一個緊密連接的供應鏈。但是,在實際實施ERP系統的時候,管理靈活性與固化系統之間的矛盾,導致ERP系統適應性差、實施成功率低。ERP希望通過IT手段,將企業的組織結構、業務流程、管理模式都規範化、定量化和精確化,實現企業在資訊系統支撐上的精細化管理,優化和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但是,處於快速發展中的企業組織、業務和管理幾乎無時無刻不處於變動狀態,這對傳統ERP所宣導的定型的、規範的、嚴格的結構性管理提出了極大的挑戰。通用化與行業化之間的矛盾ERP系統最初起源於製造業,後來才逐漸進入了金融、商業流通、電子、輕工等行業。各個行業的特點千差萬別,管理模式、業務流程完全不同,ERP系統的通用化的、固定的管理模式,很難有效地滿足行業的需求,通用化與行業化之間的矛盾導致管理不能縱向深入。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對ERP系統的需求已超出了傳統製造業,擴展到各行各業,從而使ERP的應用範圍大大擴展。外向資訊共用與處理能力落後於商務模式基於因特網的協作商務模式正成為主流發展趨勢,而大中型企業也越來越多地同許多供應商、專業協作商進行合作,與不同國家、地區的客戶有越來越多的商務往來。但ERP所支持的外向資訊共用與處理的水準還遠遠不能適應這種商務模式,致使先進的商業模式與資訊化能力之間產生了矛盾,導致管理和業務的失控。雖然ERP實現了把客戶需求和企業內部的製造活動以及供應商的製造資源整合在一起,體現了按用戶需求製造的思想,但是,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還需要瞭解對競爭對手的資訊,對企業產品用戶群的動態和相關對手的資訊的監視管理也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電子商務時代給傳統ERP系統帶來新的課題
在電子商務時代,一對一的市場方法、個性化訂單和需求及線上客戶服務等新的企業運作和服務模式是傳統ERP系統所不曾料到的。而基於新的電子商務平臺的企業管理系統還不多見。用戶盼望出現新一代的企業管理系統,能夠徹底改變ERP系統的局限性,並解決ERP系統效益不大的老大難問題。經濟和組織結構優化方式的變革現代企業經濟和組織結構的優化方式首推協作商務(C-Commerce)過程:即建立內部員工之間、業務夥伴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通過電子化方式協同工作的商業社區。在協作社區內,企業不僅僅依靠各自產品或服務的品質、成本和交付速度來競爭,而且還需要依賴為其他協作夥伴提供的資訊品質獲得競爭優勢。企業客戶或解決方案供應商需要重新考慮和設計企業管理系統,以便涵蓋更多的外向型系統元素。傳統ERP從系統結構和業務功能等諸多方面將徹底改變。於是,全新概念的ERPⅡ系統應運而生。
ERPⅡ,一種新的商業戰略ERPⅡ定義的是一組行業專業化的應用組成,通過它們建立和優化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流程、協作運營和財務運作流程,從而優化客戶和股東價值。傳統ERP注重製造業企業的資源計畫和庫存準確率。擴展的ERP需求使一些非製造業企業也採用ERP系統作為後臺處理系統。由於企業客戶對SCM、CRM和EC等新功能的要求不斷出現,一些廠商推崇所謂的企業應用套件EAS。但是EAS並不適用未來企業的需求。ERPⅡ的定義強調未來的企業注重深度行業專業分工和企業之間的交流,而不僅僅是企業業務過程管理。8.3ERPⅡ系統的特徵與TEI8.3.1ERPⅡ系統的基本特徵1.GartnerGroup的定義
ERPⅡ系統包含六個基本特徵。(1)應用角色。ERPⅡ不僅服務於企業內部資源的優化和業務處理,而且還利用利益社區內企業間協作運營的資源資訊,參與整條價值鏈或電子商務的資源規劃,使整條鏈最優化。(2)應用領域。已經擴展到非製造業,如金融、政府部門、服務性行業、高科技企業等。(3)系統功能。不僅包括傳統的製造、分銷和財務部分,還包括那些針對特定行業或行業段業務所要求的功能,如設備維護、工程專案管理、工廠設計等。(4)系統流程。從注重內部流程管理發展到外部聯結。(5)系統結構。基於Web、面向對象、擴展的、完全組件式的開放式系統。(6)系統數據處理。面向分佈在整個商業社區的業務數據進行處理,存儲在企業內部的數據通過因特網進行發佈,以便整個協作社區內能使用同樣的資訊。
2.ERPⅡ與ERP的比較
ERP
ERPⅡ企業內部管理優化作用參與價值鏈/協作商務製造業/分銷領域所有行業製造、銷售、財務等功能跨行業、行業段和特定行業內部業務處理外部聯結封閉、單一整體結構開放的、組件化的內部產生和使用數據內外部發佈和採用ERPⅡ“協同商務,應用集成”協同商務:企業通過互聯網能夠與客戶、供應商、合作夥伴進行電子商務運作,EIS從企業內部資源計畫的管理擴展到CRM、SCM,並擴展到整個商務社區;應用集成:實現企業各個應用系統間的緊密集成,包括數據的集成和共用、業務流程的集成,ERPⅡ與第三方企業應用軟體的集成。ERPⅡ涵蓋了顧客關係和合作夥伴關係管理、供應鏈計畫和執行、電子採購和合作型產品商務等方面功能。ERPⅡ在行業的應用深度更加專業化,是根據具體領域和具體行業而專門設計和開發的。ERPⅡ整合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全部商務流程,既能幫助企業與某一具體的合作夥伴建立聯繫,又能幫助企業與由多個合作夥伴組成的共同體建立聯繫。ERPⅡ支持企業按需構建個性化的應用系統。ERPⅡ採用開放的、組件化的體系架構,支持企業動態建模。企業可以根據管理模式、組織結構、業務流程的變化實現資訊系統的自適應調整。可以將電子商務時代的“ERP”理解成“eERP”。企業實施“ERP”是實現電子商務的基礎,通過實現“eERP”,企業將在電子商務環境中處於主導地位。3.ERPⅡ實施過程的特點實現ERPⅡ,必須做好以下基礎工作:(1)人力資源管理ERPⅡ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系統,作為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也是動態的。強調以人為本的管理工作,營造人與企業一起成長、共同發展的良好環境。ERPⅡ下人力資源的管理強調:①把人力資源導向作為企業成功的基本導向。②把滿足員工工作生活品質作為ERPⅡ人力資源管理的重點。③重新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組織設計,實現組織結構方面的扁平化和網路化。
(2)業務流程重組企業要實施ERPⅡ,必須進行BPR。MIT把企業對IT的應用分為本地化應用、集成化應用、業務流程重新設計、業務網路重新設計和業務範圍重新定義5級。當企業對IT的應用達到3級以後,企業就不是用現有的工作方式開始應用資訊技術,而是注重工作任務與工作流程,然後發揮資訊技術手段支持新的工作方式的能力。由於ERPⅡ系統的核心內容是“協作商務”,強調整個供應鏈和利益社區的最優化,因此,企業在實施BPR時,更要注重組織間的BPR,即發生在兩個以上的組織間的業務重組。(3)互動資源整合(CollaborativeResourceIntegration,CRI)傳統的ERP/CRM強調企業內外資訊的整合以及同客戶端的連接。但隨著企業生存環境和經營模式的改變,企業還需要同其業務夥伴進行資訊交流。ERPⅡ系統,運用EC技術,建立起融洽的業務協同體系,提高整體競爭優勢。CRI成為ERPⅡ系統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互動資源是指企業相互協作過程所交換的各種產品、原材料、計畫、合同、訂單、生產能力、運輸以及客戶資訊等。互動資源在產業的不同位置會有不同的表現,例如:供應商賣給客戶的貨物,站在供應商的角度被稱為產品,而站在採購者的角度則可能被稱為原材料;在企業之間的互動過程中,同一貨物在不同的企業又有不同的編碼。這樣的現象也發生在計畫、合同、訂單的互動資源。
企業協作的複雜性已經開始影響企業間互相協作的能力和效率。而如果把企業的這些資源整合起來,就可以提供整體的競爭優勢。CRI從企業實際業務特徵出發,將應用的重點置於關鍵業務的集成與協同工作,使企業資訊化降低了門檻。CRI根據產業環境的差異和企業在產業中的地位,構成不同的應用解決方案達到企業互動資源整合的目的。CRI還與企業現有資訊系統(如ERP、SRM、SCM等)建立業務和技術介面,實現與企業內部資源系統的集成。1.從ERP到TEIGartner在定義ERP的功能上提出兩個集成,即:內部集成和外部集成。但在當時受到技術條件的限制,這個宏偉的設想一時還不可能全部實現。到了1990年代,一些MRPⅡ軟體供應商採納了Gartner最初對ERP提出的技術要求(如4GL、RDBM、GUI、C/S、CASE等技術),或增加了外擴功能(如EDI介面、DRP、運輸、倉庫、設備、品質、實驗室及專案管理、現場服務及維修管理,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等)。為了商業目的,紛紛把已有的MRPⅡ產品易名為ERP,儘管它們在實質上並沒有完全實現Gartner的基本定義和設想——“管理整個供應鏈”。8.3.2企業全面集成系統TEI
協同產品商務是一種跨兩類集成系統早期ERP產品只實現了Gartner對廣義ERP定義的兩類補充。①實現產品研發與生產製造集成,如產品數據管理(PDM)和產品壽命週期管理(PLM);②實現企業內外業務集成,如供應鏈管理、電子採購、倉庫管理系統;客戶關係管理等。而協同產品商務(CPC)是一種跨上述兩類的集成系統,可以看成是互聯網時代更大範圍的“並行工程”。早期的並行工程往往限於CAD和CAM,但是現在要擴大到與選擇供應商和與客戶溝通的同步,體現精益生產的精神。最早的ERP軟體側重於事務處理。而最早的SCM系統軟體側重於整體計畫(需求、分銷、生產、運輸)、預測方法、同步分析、決策和優化;在具體的事務處理方面還要依靠其他應用系統。從趨勢上看,ERP軟體正在強化整體計畫、分析和優化的功能,向“整體套件”的方向發展,把SCM和CRM等系統的功能都囊括進來以形成“一體化解決方案”。SCM軟體開始做與ERP介面的工作,然後逐漸強化自己的配套體系。這種“相向趨同”說明各種系統單獨運行都不能覆蓋企業的全部業務,最終必將日益趨同與整合,成為一個覆蓋企業所有管理流程和供需鏈的大系統。APICS稱這樣的系統為企業全面集成系統(TotalEnterpriseIntegration,TEI)。企業全面集成系統(TEI)2.TEI的引入TEI正是一個整合所有資訊和完全支持一個企業與其供應鏈過程的全面集成系統。TEI可以被看成ERP的第四代系統,它是一個覆蓋企業所有管理流程和供應鏈的大系統,其優勢並不在於它的各個組成部分,而在於集成的優勢:它創造了戰略優勢,而非僅僅提高運營績效。它是一種工作流程的智能優化,它在保持適當的運營控制的前提下將工作流程職責降低,使得組織成員能夠溝通協調,更好地做出決策。TEI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集成(1)執行指導與支持TEI提供集成的資訊流使得決策者的決策更加準確。執行指導與支持部分屬於系統的戰略層級。企業的遠景處於最高層,它直接指導企業發展戰略、市場行銷和融資計畫,戰略又決定著銷售和運營計畫。這一部分為TEI的其他子系統提供指導。(2)客戶管理集成圍繞著客戶進行展開,包括銷售、客戶服務、客戶需求管理、倉庫管理、物流運輸管理等的集成。體現在兩個方面:全面的行銷支持,快速的訂單生成。TEI系統可以為銷售人員提供的支持包括:①更多更好的銷售數據,特別是精確的有關與客戶購買機會、競爭威脅和客戶服務問題等的數據。②提供更好的案例討論和銷售分析學習工具。③可以直接與訂單管理、合同管理相連接。④有更加暢通的管道和客戶、市場、服務、物流運輸部門相聯系。(3)設計工藝集成集中體現在並行工藝設計和產品數據管理兩方面。並行工藝設計,能夠大大縮短設計時間,使得產品能夠更快投入市場,並可以減少製造成本,以增強企業產品的營利性。並行設計分為概念設計、方案優化、行銷努力、試生產、生產、工程變更、跟進等六個階段(一個迴圈過程)。核心團隊貫穿於整個設計過程,團隊成員可以是行銷部門(代表客戶的意見)、研發部門、製造部門、品質管理部門和供應商,也可能包含重要的客戶。PDM是為企業設計和生產構築一個並行產品藝術環境的關鍵實用技術。PDM能夠使所有參與創建、交流、維護設計意圖的人在整個資訊生命週期中自由共用和傳遞與產品相關的所有異構數據。PDM就像一個電子資料管理室,它能集成產品生命週期內的全部資訊(圖、文、數據等多媒體),實現產品生產過程的管理,並能對產品配置和工作流程進行管理;PDM是介於資料庫和應用軟體間的一個軟體開發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可以集成或封裝CAD、CAM、CAE、CAPP和Word等多種軟體和工具。產品數據管理PDMPDM的結構可分以下四層第1層:支持層。通用的關係型資料庫是PDM系統的支持平臺。第2層:面向對象層。PDM採用若干個二維關係表格來描述產品數據的動態變化。並將其管理的動態變化數據的功能轉換成幾個,甚至幾百個二維關係型表格,實現面向產品對象管理的要求。第3層:功能層。在產品數據動態變化的數學模型基礎上,根據PDM的管理目標,在PDM系統中建立相應的功能模組。第4層:用戶層,包括開發工具層和介面層。(4)服務支持集成支持服務是指那些不直接和自製件或客戶接觸的,但對企業運營必不可少的功能,如財務會計、成本核算、人力資源和環境管理等。其中環境管理系統的目標是:為企業提高工作和周邊安全保證環境,控制工作環境的健康和安全,跟蹤所有有害物質並對其負責。主要任務是輔助公司追蹤、管理有害物質,遵守國家對有害物質的特殊管理規則。環境管理系統將會計盤點、人力資源(跟蹤員工培訓來處理有害材料的防範問題,預計暴露在有害物質中的潛在危險)、工程設計(檢測物料清單BOM並在使用有害物質時匯總發生的差異)、製造系統和庫存管理(需要各種文檔、警告標籤)、綠色採購(經過環境控制部門的批准而採購新型化學材料)、維護(企業內部各類感測器、空調設備、飲水品質測試儀器,有害物質評測與報警儀器)、實驗室資訊管理、供應商和政府機構需要的報告(包括品質平衡、庫存中含有的有害物質、與有害物質有關的事件、工業有害材料資料庫等)等方面實行全面集成。1.ERP技術發展新趨勢(1)協同資源計畫(CORP:CollaborativeResourcePlanning)隨著全球動態價值鏈的發展,ERP不斷的加強了企業上下游之間的關聯,並且通過多層的協同方式來協調資源管理,逐漸形成了跨企業的協同資源計畫與管理。例如,一艘船的組裝包括總體的裝備、託盤等多個層次。其中包含了專案計畫的協調、執行的協調和定單的協調,以及各級供應商之間複雜的關係協調。這樣幾個廠圍繞著總裝廠來形成一個以產品生產專案為核心的協同。CORP包括了ERP,SCM和專案管理,這樣的模式已經越來越成為一種趨勢。
8.3.3關於ERP技術發展新趨勢及對策思考
(2)需求驅動的適應性解決方案所謂適應性,就是按需應用、按需重構。企業在上ERP專案時但由於在使用過程中的需求發生了變化,不能直接把需求映射到軟體上,需要由模型的演化帶來軟體和模型的變化,從而支持ERP的變化。可以通過模型驅動的架構和軟體開發方法把行業的參考模型固定下來,每個行業需要形成本行業的軟構件庫。模型驅動體系結構的開發過程需要經過幾個層次的轉換,從面向業務需求的業務模型到面向過程的IT需求模型,然後再轉向面向對象的系統模型,再到面向實現模式的實施模型,直到基於構件的軟體系統。其中最重要的是面向對象模型的實現。協同管理模式的實現ERP就是一個定單被處理的過程,軟體是完成定單處理關聯業務的載體,系統以被處理的表單為核心,就形成了一個面向對象的模型。從協同管理需求出發,通過把企業需求轉換成模型,再通過模型進一步由宏觀到微觀,切分出各個業務構件,或者說是面向業務的服務,這些構件再進入構件庫,然後在企業應用的時候進行遴選,進行裝配,這樣構成了模型驅動的解決方案,最後通過部署實現企業的協同管理模式。
(3)支持企業間業務協同的企業互操作技術歐洲企業40%的錢花在做企業間的互操作上。人們強調ERP與企業應用的集成,更強調互操作,不僅僅是企業間的數據互通,而且是模型之間,業務之間可以互相轉換。例如,不同企業從業務上怎麼對話,怎樣進行互通。企業間協同的互操作技術關鍵:提供互操作體系架構和平臺,定義企業的建模方法,以及表述的企業知識。比如要實現兩個系統集成,可以直接通過軟體工程集成,也可以向上一層面IT模型的集成。再向上一層,可以實現管理者之間的集成。不僅僅是數據協同,流程的協同,最後要達到企業群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学会沟通交流(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5暂估价材料公开招标合同范本变频水泵排污泵
- 6~9的认识(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5以买卖合同担保
- 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2023三年级英语上册 Assessment 3说课稿1 湘少版
- 路基边坡防滑平台施工方案
- Unit 4 My tidy bag Lesson 1 I have a big bag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粤人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
- 出租代工合同范例
- 高考英语语法填空专项训练(含解析)
- 42式太极剑剑谱及动作说明(吴阿敏)
- 英语完形填空练习题
- 部编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
- GB/T 10095.1-2022圆柱齿轮ISO齿面公差分级制第1部分: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 仁爱英语九年级下册单词表(中英文)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课件
- 巨鹿二中骨干教师个人工作业绩材料
- 《美的历程》导读课件
- 心电图 (史上最完美)课件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处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