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现当代散文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4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现当代散文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4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现当代散文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4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现当代散文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4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现当代散文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记念刘和珍君第一课时基础巩固eq\a\vs4\al(一、积累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________于死者毫不相干,________在生者,________大抵只能如此而已。________我能够信任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劝慰。A.虽然但却倘使 B.尽管但却倘使C.虽然但也虽然 D.尽管但却虽然解析:“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虽然”表示承认某种事实,第一空,依据句意应是承认,所以用“虽然”;最终一空,依据句意应用“倘使”,表假设。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①假如秦少游想步入仕途,为国出力,有的是机会与条件,因为远的不说,特别观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入相,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广。②有意思的是,“谷歌地球”上演的13大惊人发觉之一,克罗地亚心形岛的岛主本人始终没发觉这座岛屿的外形尽然呈完备的心形,直到很多在网上看到心形岛照片的人恳求到岛上一游,他才茅塞顿开。③父亲去世后,他无比哀思,常常伫立在父亲墓前吟咏诗句,长歌当哭。④听到北约军队悍然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消息后,我心里出离生气到了极点。⑤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最终没有消亡的明证了。⑥每年“十一”期间,天安门广场上都是花如潮,人如海;今年更因国庆彩车的吸引,人们争相前往,趋之若鹜。A.①③⑥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⑤⑥解析:①“广有羽翼”指到处都有帮凶。用于此处形容“清正廉洁的王安石”,感情色调不当。②“茅塞顿开”形容人对某事一下子明白过来。符合语境。③“长歌当哭”指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符合语境。④“出离生气”指比生气更甚,形容生气的程度已经达到了极点。与“到了极点”重复。⑤“殒身不恤”指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符合语境。⑥“趋之若鹜”指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很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依据语境,此处运用不当。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A.鲁迅的文章,对我们很生疏,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信任,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肯定能够学好。B.巡游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泻而下的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声、嬉笑声响成一片,那真是充溢刺激的难忘体验!C.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D.强强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了可喜一步。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我们对鲁迅的文章很生疏”。C项,两面对一面,可在“推动”前加上“能否”之类的词语。D项,结构混乱,应改为“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了可喜一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组是(D)鲁迅几百万字的遗著,其中很大一部分必将恒久受到读者的宠爱,后世读者将以一种赞美和观赏的看法阅读它。________①他作为中国学问分子的楷模,这形象,这精神,必将永世长存。②比起文章来,更重要的是鲁迅这个人,他的入世的看法,他的爱国心和正义感。③更有若干篇在写作的当时就并不正确,就只能作为一种探讨资料保留下去了。④他对强暴的抗拒和对弱者的怜悯,他为了中国进步不懈的努力。⑤还有一部分时过境迁,不再使人感到爱好。⑥他身上那种中国优秀学问分子传统的骨气,用他的话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A.④⑥①②⑤③ B.④①⑥⑤③②C.⑤③①⑥②④ D.⑤③②④⑥①解析:⑤③承接前文谈鲁迅的文章,且“时过境迁”与“当时就并不正确”存在程度上的递进关系,故⑤③应排在前面,据此可解除A、B。②由鲁迅的文章转入鲁迅的为人和他的精神,起承前启后的作用,故应紧接②句,解除C项。④⑥承接②句谈鲁迅的精神,①句对整个文段进行总结。所以正确的依次应为⑤③②④⑥①。5.对下列句子表达手法及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华蜜者?A.这是一个设问句,答案在前一句中,“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人就是“哀痛者”和“华蜜者”。B.这是个一般疑问句,作者用提问的方式,启发读者思索。C.这是一个反问句,其中饱含了作者对“真的猛士”的赞美,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这是多么宏大的哀痛者和华蜜者啊!D.“怎样的”意思是“多么沉痛的”,因此后一句的句意为:这是多么沉痛的哀痛者和华蜜者啊!解析:这是一个反问句,理解句子含义要结合作者感情和本文主旨。6.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组是(B)A.缄默呵,缄默呵!不在缄默中爆发,就在缄默中灭亡。(反复)B.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对比)C.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反语)D.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比方)解析:这句话句式整齐,结构大体一样,是对偶。7.对《记念刘和珍君》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A.困难记叙文常常要用线索把材料贯穿起来,线索可以是中心事务,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感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线索是作者悲愤的情感。B.《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反复描写了刘和珍的外貌,用来突出她对敌人“总该有些桀骜锐利”的性格特点。C.作品痛斥了反动政府的屠杀罪行,揭露了所谓学者文人的卑鄙无耻,表达了对死难烈士的崇高敬意。D.“三一八”惨案后,那些胆怯 反动势力,苟且偷生的人,将会被血的事实惊醒,渐渐看到革命的希望,而那些真正的革命者,将更加英勇地投入斗争中去。解析:《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反复描写了刘和珍的外貌是为了突出这样一个和善的人却被残忍地杀害了。eq\a\vs4\al(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本选段,完成8~11题。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尽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闻,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始终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想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亲善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缄默呵,缄默呵!不在缄默中爆发,就在缄默中灭亡。8.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连用了“尽然”“竟”“不料”“不信”“何至于”等词,这些加点词表现了什么?答:说明白惨案的发生出乎作者的意料,反映了敌人的凶残超乎想象。解析:文中加点的这些词语,有的表示出乎意料,有的表示惊异。文中连用这些词语,精确反映出作者在听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的震惊。9.文中画线句“我始终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想中国人的”的含义是什么?答:“我”一向对反动派有着比较醒悟的相识,认为他们什么样的坏事都可以做出来,但这回还是超出了“我”的意料,“我”万万没想到敌人会对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下如此毒手。解析: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关键在于对“中国人”一词的意思的界定。从前面的“最坏的恶意”一词可以看出,此处的“中国人”是作者诅咒和痛斥的对象,应为中国的反动派、人民的敌人。10.“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答:敌人凶残的暴力统治和反动文人用反动舆论进行的思想统治。屠刀加钳口术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更加衰亡了,使得我们的民族没有人敢为自由、为国家而呼喊奋斗了。解析:这两个短语位于节选文段的结尾部分,在一个总结性的语句中。结合上文的“惨象”“流言”两个词,不难看出“默无声息的缘由”是反动派的无情杀戮和反动文人的诽谤诋毁。11.“缄默呵,缄默呵!不在缄默中爆发,就在缄默中灭亡”,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含义?答:这里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不在缄默中爆发,就在缄默中灭亡”,意思为缄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这里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爱国者的呼喊、激励和激励。eq\a\vs4\al(三、语言表达)12.“三一八”惨案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社会上很多有志之士都表达了对烈士的怜悯与仰慕,对段政府的指责与痛恨。在刘和珍和杨德群的追悼会上,周作人也写了一副挽联: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倚闾,亲朋盼信;活着又怎么样?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经耳,弹雨淋头。请你就挽联表达的意思及运用的手法进行简要的赏析,不少于100字。答:这副挽联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上联是假设,以老母倚门等她们回家和亲朋盼信这富有情感色调的细微环节描写为假设内容,表达自己的痛惜之情;下联是设问,以她们活着所经验的生活为回答内容,表达对段政府的指责与痛恨。解析:挽联运用的是假设及设问两种手法,思想内容在题干中已经有所提示。13.为纪念鲁迅先生的诞辰,某校请一位专家做鲁迅思想学术报告。天气很冷,礼堂里一时躁动担心,很难宁静下来。主讲学者意识到此时还担当着“维持会场秩序”的任务,于是他灵机一动,临时设计了一段开场白。几句话说罢,会场内响起了一阵热情的掌声。假如你是那位学者,你该如何设计开场白呢?答:鲁迅先生生前曾经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今日,我们先要摆脱会场上的冷气,才能对得起鲁迅先生的殷殷期盼。解析:说这段开场白时要留意三个问题:一是不要离开主题,即纪念鲁迅先生的诞辰;二是要能点出当时的环境,即冷而躁动;三是要风趣,能引起听众的爱好。其次课时实力拓展eq\a\vs4\al(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就是在这一天,我在梦中迈开步伐走向家乡张村,也走向记忆深处的童年……初夏时分在村子里闲逛,逮一种叫“苞米虫”的昆虫,用秸秆插进它肩胛骨的位置,就得到了一只生物电扇。小伙伴们会________地用它吹去额头上的汗珠。跑去菜园看浇水,抽水机嗡嗡作响,清冽的地下水便喷涌而出,不疾不徐地跳过垄沟。正式的夏天是从吃豆角的那天起先的。豆角炖猪肉,因为用铁锅,汤会发黑,却也吃得________。盛夏,烈日当空,()。秋天,它们静静地把籽洒落在地上,以为自然界无为而治,大有来年生根发芽的机会。白菜长成比较大棵的时候,热力减弱,宇宙间满是浓白的秋光,云朵淡淡,霜雪已在孕育……梦醒了,可梦境的一切仍________,耳畔仍回响着遥远的抽水机的黑胶皮水管中流淌的汩汩歌声,________。有着三百年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溢了无穷魅力。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D)A.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溢了无穷魅力。B.有着三百年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溢了无穷魅力。C.有着三百年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充溢了无穷魅力。D.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充溢了无穷魅力。解析:“有着三百年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溢了无穷魅力”,“三百年岁月”搭配不当,“岁月”是集合概念,前面不能用详细的数量词修饰;“张村……对我充溢了无穷魅力”不合逻辑,主客颠倒,可改为“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充溢了无穷魅力”。A项,“……张村……对我充溢了无穷魅力”主客颠倒;B项,“三百年悠久岁月”搭配不当,“张村……对我充溢了无穷魅力”主客颠倒;C项,“三百年悠久岁月”搭配不当。故选D项。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D)A.黄瓜不那么好吃了,可是西红柿却正好,裂开了,就像花朵,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B.西红柿正好,裂开了,就像花朵,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可是黄瓜却不那么好吃了C.西红柿正好,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西红柿裂开了,就像花朵,可是黄瓜却不那么好吃了D.黄瓜不那么好吃了,可是西红柿却正好,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西红柿裂开了,就像花朵解析:依据前面“盛夏,烈日当空”这一语境可知,黄瓜在盛夏已经过季,应放在前面,括号内所填的句子应突出应季的西红柿,将其放至后面可重点描绘,据此可以解除B、C两项;另外,句内依次应先写藤枝,再写果实,既可突出其好吃,又连接顺畅,因为后面的语境说“秋天,它们静静地把籽洒落在地上”,“西红柿裂开了……”与之相连,所以解除A项,故选D项。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A.不胜其烦兴致勃勃活灵活现绵延不绝B.不厌其烦大快朵颐活灵活现绵延不绝C.不厌其烦兴致勃勃历历在目不绝如缕D.不胜其烦大快朵颐历历在目不绝如缕解析:“不胜其烦”,“胜”,禁得起;“烦”,烦琐,烦琐得使人受不了。“不厌其烦”,不嫌烦琐与麻烦,形容有耐性。第一处是说小伙伴们会不嫌麻烦地用苞米虫去吹额头上的汗珠,应运用“不厌其烦”。“兴致勃勃”,趣味深厚或有味道的样子,也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爱好,说得很尽兴;“大快朵颐”,指吃喝方面,形容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特别愉快的享受美食。其次处,依据前文“豆角炖猪肉,因为用铁锅,汤会发黑,却也吃得”,应是形容吃得有滋有味,应运用“兴致勃勃”。“活灵活现”,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一一分明,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晰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晰楚地重现在眼前。第三处,依据“梦醒了,可梦境的一切仍……耳畔仍回响着遥远的……”可知,应是说梦境的一切重现在眼前,应运用“历历在目”。“绵延不绝”,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似断非断,比方事情极其紧急,也形容声音微小悠长。第四处,依据前一句“耳畔仍回响着遥远的抽水机的黑胶皮水管中流淌的汩汩歌声”可知,这是形容声音,应运用“不绝如缕”。故选C项。4.下面是某校学生会一则通知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依据学生会的工作准备,定于本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后,在学校综合楼四楼多功能厅召开学生会工作会议。希望大家看到通知后相互说一声,不得不来;并请提前向班主任请假,按时惠顾。学生会到时候会严格考勤,对无故不参与会议者进行通报。答:①“准备”改为“支配”或“支配”;②_“说一声”改为“转告”;③_“不来”改为“缺席”;④“惠顾”改为“参会”(或“参与”“与会”);⑤“到时候”改为“届时”。5.下面是宗白华先生在《美的漫步》中阐述的关于“美”的来源的框架图,请把该图转换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达精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答:“美”从哪里来?中西方哲学给出了不同的回答。由儒家和道家构成的中国哲学产生了“物我一体”的美学观,而由唯心论和唯物论构成的西方哲学则产生了“物我对立”的美学观。eq\a\vs4\al(二、名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宋荣子宠辱偕忘,毁誉由人:他面对世人的赞誉并没有变得更勤勉,而面对“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这是因为他既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关系,也能“辩乎荣辱之境”。(2)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两句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渲染了惊慌肃杀、残酷壮烈的战场气氛。(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点出了阿房宫地理走势的两句是:“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eq\a\vs4\al(三、课外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远山张世勤莽莽苍苍,四面青山。孤独的牛车,远远望去像一个小黑点,在大山深处移动。父亲刚逝,他的心情低沉而愁闷。今日天气放晴,他该出山,但他只能一个人驾着牛车出山了。他和父亲在这深山里已经二十多年,习惯了每天植树、护林、砍柴、卖柴这一套步调,从未感觉到日子有丝毫的单调,现在,父亲不在了,从今日起先他得习惯一个人出山。山路坎坷,又是一个转弯,转过弯去就是一个长长的缓坡,然后再转弯。这条山路他早已烂熟于心,每到一处转弯,他都要提示父亲:爹,转弯了,可他再也听不见父亲的回答,父亲的确是不在了!不知什么时候,车竟然停下了,停在了一个转弯处。这种状况从前还未有过,他说,咱们赶路吧,牛却仍旧未动,他抚着牛,竟看到牛眼里闪着迷惘。这头牛,当年是父亲接生的,莫非它还记着父亲对它的好?他也再次想起父亲,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唉,爹,转弯了。没想到,这一说,牛迈开步伐,娴熟地转过弯去。他最终明白,牛跟他一样,都习惯了父亲坐在车上,习惯了每到转弯处的提示,现在到了转弯处,他不说话,牛就有些慌,不知该怎么办。或许,他和牛都须要一个转弯的过程。明白过来之后,接下来的路就顺畅得多了。到转弯处,他还是像平常一样,给父亲说一声:爹,转弯了。这么喊,又像是喊牛。望着老成持重的牛,他突然觉得把它看作父辈,好像也没什么错。父亲和牛的秉性是一样的。过了些日子,他再次从山外回来的时候,牛车上不再那么空荡荡的了,而是坐着一个年轻的女人。年轻的女人穿着红红的上衣,充溢着对大山的新颖 。过去,出山进山,远远看去都是一个小黑点,而现在却是一抹鲜红。这抹红,在青山绿水之间,想掩映都掩映不住。年轻的女人是他在山外相识的,每次木柴装车后,他都要带上一种小山果,红红的,是他打柴时顺手摘下的,不为卖钱,只供人品尝。半品半尝之间,木柴也就卖出去了。后来年轻的女人就来了,问他,卖的?他说,不是,随意让人吃的。真的?真的。其次天,他刚摆下摊,一小堆红山果红红地映着。年轻女人又来了,她说,你怎么不卖呢?他说,山里有的是,不值钱。第三次来的时候,年轻的女人问,你叫什么?他说,叫青树。住在山里?是的。你不觉得枯燥吗?不枯燥,山里有山鸡、野兔,山树上有樱桃、山楂……什么都有。年轻的女人说,你怎么不问我叫什么?他便问,你叫什么?年轻的女人说,我叫红苗。此后,每次红苗都很准时地来到青树的摊前,一边与青树拉呱儿,一边吃着红山果。青树觉得卖柴原来挺有意思,怎么过去就没觉得呢!红苗决计要跟着青树进山了。红苗坐在牛车上向大山深处走去。簇新的空气襄挟着她,蓝天白云覆盖着她,她觉得天地一下子宽广了。她对青树说,我想告知我爹。青树说,怎么告知,他听不见。红苗说,我喊。绵延的群山让红苗松软的心情无限地伸展。她两手打个弧放在嘴边:爹,我转弯了。牛听了红苗的话,先是一愣,然后就要转弯,青树忙抚着牛头,轻声说:不是喊你,是喊她爹的。牛好像明白了青树的意思,不好意思地吧嗒了几下眼皮。其次天,青树要去打柴,红苗说今日不打柴了,今后也不打柴了。青树不解,红苗说我们可以种菜、卖山果。山果是山树自己结的,摘下来,是顺手的事,怎么可以拿去卖呢?红苗说树不也是自己长的吗?山果咱们也可以自己种啊。青树第一次驾着空空的牛车出山了,一路上,他不断地跟牛说转弯了,也像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