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教新版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教新版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教新版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教新版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教新版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新版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4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A.民族危机的困境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C.文学革命的影响D.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2、“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这是梭伦的诗句,它反映出改革者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A.中立、不偏不倚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3、【题文】牛顿曾非常谦虚地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基础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哥白尼C.达尔文D.爱因斯坦4、对下列两部文学作品的评说正确的是()

A.都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B.其风格都属于现代主义C.都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D.都反对崇尚理性5、新中国成立后,建交国从建国初的18个国家到今天的170多个国家,其中70年代的建交高潮出现的关键因素是()A.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B.中美关系缓和C.中国重返联合国D.改革开放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题文】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7、【题文】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001年,中国正式恢复世界贸易组织创始成员国地位。8、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____(判断对错)9、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有一定生产积极性,他们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从而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____(判断正误)10、【题文】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自然经济加速解体。11、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形势风云变幻;某校的学生社团组织同学进行以“国家实力和对国际经济的影响”为主题的讨论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讨论问题一:古代中国和周边世界的贸易关系。

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依据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1)依据材料分析;“朝贡贸易”有什么特点?对中国的影响如何?

讨论问题二:近代中国和国际贸易。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依据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2)晚清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讨论问题三:国家实力与世界经济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作为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基,各国不同的实力决定了它们在这一体系中的不同地位。经过二次大战,各国的国力状况是:

(3)完成下列表格。

。中国美国西欧讨论问题四: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宗旨和作用是:稳定国际汇率;使国际货币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正常运转。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进行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客观上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但是;该体系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和贸易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依赖美元的特权地位,增发美元代替黄金,作为输出资本,购买外国货物;企业以及支付海外驻军的庞大费用。于是黄金大批流入美国,加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实力。

(4)依据以上材料;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进行评价。

积极作用:____

消极影响:____

对该体系变化的展望:____。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清)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材料三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这只能制造人为的紧张。我们认为,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告台湾同胞书》请回答:⑴简述引发材料一、二中两位诗人“愁绪”的事件。________⑵材料三文件发表于何时?在该文件中大陆宣布以何种方式统一祖国?________⑶结合所学知识,新时期党和政府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怎样的方针政策?21世纪头十年里,两岸关系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________⑷两岸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你认为,实现祖国统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____(判断对错)14、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______(判断对错)15、“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该条文出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____判断对错)16、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展开,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____(判断对错)17、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解析题(共2题,共20分)18、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明)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方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明〕范濂《云间据目抄》材料三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1878年12月14日《申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暑袜店”主与制袜“合郡男妇”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其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关系”发展缓慢的政策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经济出现的变化。与材料二相比,分析其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19、影响近现代中国的外国人

顺着这份依据出生年月排出的名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是如何影响和撞击中国的,中国又是如何在世界的影响和撞击中,寻找着自己的发展道路。以下选取的是大家最为耳熟能详的人物(序号为原文的编号,按出生年月排列):1卢梭(1712-1778),瑞士兼法国籍的哲学家、作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思想家。代表作有《社会契约论》、《忏悔录》等。4达尔文(1809-1882),英国著名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标志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引发了近代最重要的一次科学革命。5马克思(1818-1883),德国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7丁韪良(1827-1916),美国基督教新教传教士,曾长期担任中国著名教育机构北京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的负责人,为清政府翻译《万国公法》。8瓦德西(1832-1904),德国职业军人,1900年8月任八国联军统帅,指挥侵略军侵犯中国,胁迫清政府接受议和大纲,扩大列强侵华权益。9赫德(1835—1911),英国人,1863年11月正式担任中国第一任海关总税务司,把持中国海关近半个世纪。10伊藤博文(1841-1902),日本官僚政治家。1894年,在伊藤内阁主持下,日本终于发动了侵略朝鲜、中国的甲午战争。1895年4月,日本胁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14列宁(1870-1924),苏联和共产国际的缔造者。1917年,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摘编自《环球时报》2006-07-28第23版《影响近现代中国的50个外国人》(1)你认为以上人物除去时间(或年龄)和国籍的因素,还可以如何进行分类?(2)结合所学,简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影响。(3)你如何看待上述外国人对中国的影响?(300字左右)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4题,共36分)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国力民生、政局、近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产生严重影响,也引发中外条约体系的重大调整。自《马关条约》起,中俄旅大租地条约、中德胶澳租界条约、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法广州湾租界条约等纷纷出台;1943年中美、中英先后签订关于“取消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其他在华享有特权的国家也相继与中国签订了新约。阅读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以下表格。(7分)。经济上政治上第一次战争巨额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民生凋敝;列强势力的深入与外国资本的挤压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甲午战败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主权,中国在国际上毫无地位可言;国势艰危,中国社会各阶层民众以不同形式展开救亡斗争。第二次战争21、研究历史上货币流通的现象,可以加深我们队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历史现象之一: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1)说明“丝—银”贸易出现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简述明、清时期两次重大的赋役制度改革中对使用白银的规定。历史现象之二:鸦片走私,白银外流“近年以来,银价之贵,州县最受其亏。而银商因缘为奸,每于钱粮紧迫之时倍抬高价。州县亏空之由,与盐务之积疲,关税之短绌,均未必不由于此。要皆与偷漏出洋之弊有以致之也。”——摘自《林则徐集·奏稿》(2)总结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上半期白银外流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弊端。简述清政府针对白银外流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历史现象之三:1盎司黄金35美元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34年,美国政府1盎司黄金的价格固定为35美元。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1年,美国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933年和1973年美元两次贬值的背景。历史现象之四:美元与中国货币1948年1月至8月,1美元同中国法币比价从17.8万元升至1108.8万元。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价有所调整,1美元同人民币比价从2.8元曾升至8.27元,近年来又回落至7.0元以下。(4)结合所学,分别说明上述两个时期中国货币兑换美元汇率变动的社会条件。2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材料二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10分)(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10分)2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国必有学百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非学不国,其将何以自存矣!——邓实:《国粹学》(1902年)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国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邓实:《古学复兴论》(1905年)(1)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2)邓实认为“亚洲古学复兴”犹如欧洲文艺复兴。评析这一观点。(3)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指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2题,共4分)24、古今中外;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制度不断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二光荣革命后;法律规定,农村地区议员必须有年收入600英镑以上的地产,城市议员年收入必须在300英镑以上。

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1867;1884年改革法案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

1928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为21岁,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美国政治学家詹姆斯•马奇和约翰•奥尔森认为;新制度结构运作的实际效果取决于其运行其中的社会环境;一国的政治制度的创新,必须有现实的基础;前提和条件,应该的东西必须与可行性结合才能变为现实;良好的制度不见得就可以成为现实的制度,因为理论上良好的制度如果没有现实的社会支持率,是不可能变成现实的制度的。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难以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并说明后来中国又是如何实现制度的“重新建构”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发这些趋势的主要原因。

(3)结合20世纪初期中国的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25、材料一《独立宣言》发表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在爱尔兰和印度的被压迫地区受到欢迎在法国,《独立宣言》被广为印刷,成为反英宣传的主要材料《独立宣言》的文字被一再借用,表明这种对欧洲传统惯例的激烈而又具有创造性的挑战得到了认可。

--摘编自[美]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

材料二美国革命实际上已经成了巴黎一种新的信仰;《独立宣言》则是他们的“圣经”。对法国人而言,要寻找“早已遗忘的,对神圣权利的绝妙阐述”,只需要这本“圣经”就足够了。时任驻法公使杰斐逊说:“法兰西被我们的革命唤醒了,他们现在的目标非常明确。”在同一时间,美国人却为法国人民对权利的热情所唤醒,为1789年10月美国报刊上刊登的法国《人权宣言》而激动不已。很明显,两个国家都在相互影响着对方。

--摘编自[美]苏珊•邓恩《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独立宣言》在印度和法国受欢迎的不同原因。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神圣权利”在美、法两国革命时期的相互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本题考查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内容出现的时间是在1897年,是戊戌变法的前夕,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材料中的现象也正是戊戌变法者们宣传的结果。同时1911年的现象应该与辛亥革命有关;文学革命出现在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过程中。综上所述,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解析】【答案】C2、A【分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中的信息,从材料中的“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和“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可知,体现了中庸和不偏不倚的原则,故选A项;B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CD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故选A。【解析】【答案】A3、A【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A4、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亚非拉文学,意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比较的能力.【解析】【解答】这两部作品是20世纪亚州经典著作;其作品内容都体现了当时时代背景,反映了亚非拉人民反帝反殖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故正确答案为A项;

B项错误;它们不属于现代主义;

C项错误;《呐喊》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D项错误;两部作品不能体现反对崇尚理性.

故选A.5、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做题时需抓住关键信息“70年代”再联系已学知识分析即可.【解析】【解答】依据所学知识;1972年尼克松访华,结束了中美两国敌对状态,两国关系缓和.中美关系的缓和打破了50年代以来因为美国遏制中国而出现的外交僵局,国际上掀起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故选B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一五计划的完成是在1957年;而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是在1956年。

考点:中共八大。

点评: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析】【答案】错7、略

【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错误8、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解析】【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材料表述正确符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故答案为A.9、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是国家徭役和兵役的根本保证,所以小农的稳定就是国家的稳定,小农的兴盛就是国家的兴盛.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历代封建王朝前期明君都注意保护小农经济,保护农业生产,以维护封建统治.【解析】【解答】小农经济下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和简单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的积极性,在比较贫瘠的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存在和再生产,故材料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10、略

【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对11、稳定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从多极化趋势或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角度回答【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朝贡贸易”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2)本题考查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3)本题考查二战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4)本题考查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进行评价,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解析】【解答】(1)第一小问;“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依附于各国使节朝贡的贸易活动;对贡使的货物给予高额回报.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

(2)第一小问;“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棉纺织品进口增加,土特产品(茶叶)出口减少.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商口岸数量不断增加,列强获得更多的特权,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国外竞争的加剧.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西欧普遍衰落,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积极作用:稳定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消极作用: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故答案为:

(1)特点:依附于各国使节朝贡的贸易活动;对贡使的货物给予高额回报.

影响: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

(2)变化: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棉纺织品进口增加;土特产品(茶叶)出口减少.

原因:通商口岸数量不断增加;列强获得更多的特权,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国外竞争的加剧.

(3)中国:遭受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国力衰弱;

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西欧: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4)积极作用:稳定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

消极作用: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展望:(从多极化趋势或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角度回答均可.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2、略

【分析】(1)本问考查台湾问题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分析理解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故出现材料中“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的表述;解放战争后蒋介石败退台湾,造成两岸隔绝,故出现材料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表述。(2)本问考查《告台湾同胞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识记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3)本问考查新时期党和政府针对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及21世纪两岸关系取得成果,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时期党和政府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政策;2005年,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大陆;2008年两岸实现直接“三通”。(4)本问考查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意义,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分析表述的能力。通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对国家的发展和对民族的复兴两个角度思考,可得出:统一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繁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解析】(1)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解放战争,蒋介石败退台湾,造成两岸隔绝。

(2)1979年元旦;和平方式。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005年;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大陆;2008年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4)意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1787年宪法》的意义,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已学知识的能力.【解析】【解答】结合已学知识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将西欧启蒙思想与美国实际相结合,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巩固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果,带来美国的长期稳定,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起联邦制国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美国创立的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和民主(总统)共和制,对其它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建设也起到了示范作用.

故答案为:√.14、B【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而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在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故本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本题考查梭伦改革。需要掌握梭伦改革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影响的识记。

本题考查梭伦改革。考查对梭伦改革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解析】B15、√【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1875年宪法》,考查学生对其内容的识记情况.【解析】【解答】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的内容: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行使.行政权归内阁和总统.总统由国民议会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及军队最高统帅,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征得参院同意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于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解析】【解答】依据所学;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古代商业发展:

①商朝: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产生。

②周朝:商业由官府控制(工商食官)

③春秋战国: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商业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④隋唐: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商业大都会;对外贸易发达;城市里坊市分开⑤宋朝:对外贸易发达;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打破市坊界限;店铺随处可设,农村中出现草市;打破日中为市限制,出现晓市、夜市。

⑥明清:涌现出许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晋商【解析】【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故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四、材料解析题(共2题,共20分)18、略

【分析】(1)本题考查国古代农业经济生产方式及基本特点,旨在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信息“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知,注意把握到以下方面: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自给自足、稳定等。(2)本题考查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由材料二“松江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的信息,分析、认知,可得出当时“做袜”行业存在雇佣制的生产关系,反映了江南的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事实;第二小问,可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其缓慢发展是与封建政府固守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密切相关。(3)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旨在考查准确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变化”一问,由材料三“机器制造天津麦面盛行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的信息,分析、认知,很容易得出:出现了近代工业或者近代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特点”一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用机器生产,效率高;质量好的特点等。(4)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旨在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熟记,调动和运用的能力以及读取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上述材料切入,结合中国社会经济从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进行思考,分析、认知,注意把握到“由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或近代化)”维度展开,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特点: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的为主的生产模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自给自足、稳定等。

(2)关系:雇佣与被雇佣。实质:江南的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原因:重农抑商;海禁政策。

(3)变化:出现了近代工业或者近代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特点:用机器生产(或引进西方技术);效率高;质量好。

(4)趋势:由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或近代化)。19、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物的分类,旨在考查学生的史学素养和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所列举的材料,及对人物进行的简介,我们还可以从人物的影响和人物的职业角度来进行分类。从影响上,可以从三个角度:有利、不利、有利有弊来进行分类,可以得出:分类1:有利(积极的、西学东渐):卢梭、达尔文、丁韪良、马克思、列宁;分类2:不利(消极的损害、危害、侵略):瓦德西、伊藤博文;分类3:有利有弊:赫德。从职业上,可以从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人、传教士和洋人官员进行分类,然后把人物分别放到分类中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启蒙运动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的政治和思想运动的推动作用的角度来回答,可以得出影响: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等学说和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思想资源,比如维新变法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等。

本题考查材料中的外国人对中国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及评价和认识问题的能力。本题属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解答本题,注意从中国接受外部世界影响的方式、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和结果等角度来思考,可围绕以下观点展开:中国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有时是主动的,但也有很多时候是被动的,甚至是被迫的。在帝国主义列强的鞭打中猛然醒悟,在西方思想的强烈冲击下,苦苦地寻求着发展的道路,最终成为世界上崛起最快的国家。注意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所学过的史实来进行充分的论述即可。【解析】【小题1】标准一:影响:有利(西学东渐)、不利(损害、危害、侵略)、有利有弊。分类1:有利(积极的、西学东渐):卢梭、达尔文、丁韪良、马克思、列宁。分类2:不利(消极的损害、危害、侵略):瓦德西、伊藤博文。分类3:有利有弊:赫德。标准二:职业: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人、传教士和洋人官员;分类略。【小题2】影响: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等学说和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思想资源,比如维新变法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等。

【小题3】中国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有时是主动的;但也有很多时候是被动的,甚至是被迫的。在帝国主义列强的鞭打中猛然醒悟,在西方思想的强烈冲击下,苦苦地寻求着发展的道路,最终成为世界上崛起最快的国家。

五、材料题(共4题,共36分)20、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经济上结合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带来的灾难和破坏回答,政治上结合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回答。考点:抗日战争【解析】【答案】中国承受战争消耗和巨大财产损失;日本的经济掠夺,使民族经济发展艰难。(2分)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并收回台湾的主权,废除不平等条约,国际地位得到大大提升;抗战的胜利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基础。(5分)21、略

【分析】回答第(1)问,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明中叶”、“欧洲各国与中国贸易”等有效信息限定词,回答第一问。第二问主要回答明清赋税制度的内容。第(2)问,解题注意关键词“林则徐奏稿”“州县亏空之由,与盐务之积疲,关税之短绌”“致之偷漏出洋之弊”。总结材料并结合教材回答。第(3)问,考查美国1929年和197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以所学知识为主。第(4)问,这里的“社会条件”主要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状况和改革开放后新时期经济状况。重点考查所学知识的扎实程度。【考点定位】考查古今中外货币流通的变化以及应对措施。【解析】【答案】(1)国际: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贸易联系加强;国内:明中期以后,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繁荣,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大量出口。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征税;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2)州县征税困难,盐税和关税少,造成国家财政危机;“银贵钱贱”造成农民纳税负担加重,激化了社会矛盾。为遏制鸦片走私,清政府任命林则徐主持禁烟。(3)20世纪30年代:为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调整财政金融政策,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放缓,贸易出现逆差,黄金和外汇储备出现大幅度下降。(4)1948年:国民党统治下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物价暴涨,法币急剧贬值。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汇率随市场发生变化。22、略

【分析】本题以科技为突破口,大跨度的考察中国古代科技与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影响。解答此题首先要审题,题目怎么问,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内容进行组织答案。第一问,有两个小问古代科技的特点与古代成就的原因,从材料分析可以获得其特点,从所学内容分析可以获得其发展原因。第二问,也有两问科技成果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世界为什么要加大科技投入,强调近代科技的成果,现代科技在社会发展的作用日趋重要,结合所学分析加大科技投入的原因。第三问,同样也是两小问,如何理解动摇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潜在的危险。这个从科技的负作用来谈。【解析】【答案】【答案】(1)实用性,继承性,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2)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科级成为引领经济、深沪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经济危机。(3)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3、略

【分析】本题,难度很大。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不过关的话,就是废!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解析】【答案】(1)同:反对儒学独尊。异:邓实:倡导国粹立国,认为西学与传统文化相通。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认为传统文化禁锢思想,阻碍社会进步。(2)评分标准:1)答案应包括四个方面:①对文艺复兴的认识;②对“亚洲古学复兴”论的看法;③分析两者异同;④总体评价。2)评析须有史实、有分析、有论点,言之有理。(3)历史背景: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探索救国之路;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保持民族自信;易导致复古守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