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师大新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师大新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A.惠等哭,舆归营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B.单于壮其节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C.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尽归汉使路充国等D.其一人夜亡,告之武能网纺缴2、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B.委命下吏C.铸以为金人十二D.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3、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故方其盛也方:正当,正在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此三者,吾遗恨也恨:遗憾B.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告:祭告。

负而前驱负:背着C.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应:应答。

君臣相顾顾:看D.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聪:聪明。

其文约,其辞微微:简约B.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滓:渣率。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继承C.人穷则反本穷:处境艰难。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夺:强取为己有D.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属:属于。

举类迩而见义远类:类似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欲因此时降武B.始以强壮出空以身膏草野C.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D.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于是赵王乃戒五日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盛衰之理世言晋王之将终也B.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而皆背晋以归梁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故方其盛也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莫愁前路无知己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A.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至于誓天断发C.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D.与其所以失之者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夏衍(yán)怜悯(mǐn)荤腥(hūn)搽粉(chá)B.揩油(kāi)契约(qiè)拷绸(kǎo)蠕动(rú)C.骷髅(lǒu)弄堂(nòng)缜密(zhěn)皮辊(gǔn)D.游说(shuì)惺忪(xīng)籼米(xiān)栅栏(zhà)评卷人得分二、其他(共6题,共12分)9、分析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

单于壮其节(_______)

空以身膏草野(_______)

诚甘乐之(_______)

何久自苦如此(_______)10、定语后置句。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正常语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标志11、指出下列加点字的通假字并释义。

(1)畔主背亲()

(2)与旃毛并咽之()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12、定语后置句。

⑨匈奴使留在汉者正常语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标志13、延。

秦人开关延敌动词,_______________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动词,_______________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动词,_______________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动词,_______________14、策。

蒙故业,因遗策名词,_______________

振长策而御宇内名词,_______________

先主于是即帝位,策亮为丞相动词,_______________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名词,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5、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高适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注释】①青夷军,唐戍边军队。此诗歌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②东晋谢安在时局混乱时退居东山,相机而作。

(1)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2)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评卷人得分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9分)16、古诗文默写。

(1)四围山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2)世人皆浊,__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______?

(3)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__。

(5)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8分)17、下面这首小诗在网络上被许多人转发、推荐。请品读该诗,说明其被推荐的理由。要求:写3点理由,字数60字左右。一碗油盐饭佚名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评卷人得分六、语言表达(共3题,共9分)18、请根据下列新闻报道内容;拟定新闻标题与导语。标题在15字内,导语在65字内。

标题:_____

导语:_____

美国航天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当天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文说:“祝贺中国嫦娥四号团队实现在月球背面的成功着陆,这是人类的第一次,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祝贺!”在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的相关新闻下,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第一时间对嫦娥四号成功落月表示祝贺。俄罗斯齐奥尔科夫斯基航天研究院院士亚历山大•热列兹尼亚科夫对新华社记者说,嫦娥四号成功落月是中国取得的一项重大航天探索成就,确保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的技术非常复杂,此前任何国家都未能使其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这一成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轰动效应”。(背景链接: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又到了东滩草长莺飞的时候。芦苇荡深处,悠然浮出水面的大鱼猝尔游走;不时有鸟儿落下啄食,或是翩然起飞,优美地消失在远方。5年前,____________。那时,广阔的滩涂上没有管护人员和设备,多的倒是偷猎者,毒杀鸟儿的事时时发生。然而,_____________。这种原产于北美的入侵植物,在东滩扩展迅猛,所到之处,其他植物“寸草难生”,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迁徙越冬的鸟儿没了事物和休息地。如今,东滩的互花米草已被剿灭大半。20、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①艺术评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现象评论、文化评论。②它不仅需要切实的创作实践,甚至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③否则艺术评论便很难入情入理。④倘若没有任何艺术实践经历和艺术创作领悟能力,⑤便无法真正发现和理解创作中的种种感受体验。⑥所以对于艺术评论,确实需要一定的艺术实践,⑦否则极有可能出现误读、误判等情况发生,进而误人误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用法的能力。

A项;均为名词作动词,“舆”指用车载送,“杖”指执;拄。

B项;均为意动用法,“壮”指认为豪壮,“乐”指认为快乐。

C项;均为使动用法,“斗”是使相斗,“归”是使归。

D项;“夜”是名词作状语,在夜间;“网”是名词作动词,结网。

故选D。2、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省略句;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代指百越之地。即“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B.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即“委命(于)下吏”。

C.省略句;省略动词“铸”和介词“以”的宾语“之”,即“铸(之)以(之)为金人十二”。定语后置句。“十二”为数量词,作“金人”的后置定语,即“铸以(之)为十二金人”。

D.判断句;“也”表判断。

故选D。3、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应:响应。

故选C。4、C【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A项;聪:明察;微:含蓄隐晦。

B项;滓:污染。

D项;属:接连,跟着;类:事物。

故选C。5、D【分析】【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介词,经由;通过;介词,趁,趁机。

B项;介词,在的时候;介词,用。

C项;介词,在;介词,到。

D项;副词,于是,就。

故选D。6、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之:结构助词;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以:介词;把/以:连词,相当于“而”表顺承;

C.两个“方”均为副词;正当时。

D.莫:不定代词;没有谁/莫:副词,不要。

故选C。7、B【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

A项;“人事”,古今异义词。古义:人为的因素,主要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B项;“至于”,古义和今义相同,均为:达到某种程度。

C项;“意气”,古今异义词。古义:气势;今义:意志和气概,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D项;“与其”,古今异义词。古义:和他;今义:连词,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的时候,用在放弃的一面。

故选B。8、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A项;“衍”,应读作“yǎn”。

B项;“契”,应读作“qì”。

C项;“髅”,应读作“lóu”;“弄”,应读作“lòng”。

故选D。二、其他(共6题,共12分)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壮”;结合“单于”“节”分析,单于认为苏武的节操很豪壮。“壮”属于意动用法,表示“认为很豪壮”。

“膏”;结合“身”“草野”分析,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使动用法,使滋润。

“乐”;结合“之”分析,也实在是我认为这样做很快乐。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苦”,结合“自”分析,是自己受苦,何必长久地让自己像这样受苦。使动用法,使受苦。【解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豪壮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滋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苦10、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是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人又谁能以察察之身,受汶汶之物者乎”,“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句子译为:一个人谁又能让自己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浑浊物体的污染呢?“察察”,洁白的样子,在句中修饰“身”;“汶汶”,浑浊的样子,在句中修饰“物”。【解析】①.人又谁能以察察之身,受汶汶之物者乎②.之11、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通假字的能力。

(1)句意:背叛主上;背离亲人。畔,同“叛”,背叛。

(2)句意: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旃;同“毡”,毛织的毡毯。

(3)句意:挖(地洞里的)野鼠,收集(采集)植物的果实来吃。去,同“弆”,收藏。【解析】(1)畔;同“叛”,背叛。

(2)旃;同“毡”,毛织的毡毯。

(3)去,同“弆”,收藏12、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掌握文言句式的能力。

“匈奴使留在汉者”中“留在汉者”做“匈奴使”的定语,按现代汉语定语应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调整后的语序为“留在汉者匈奴使”。原句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了,叫定语后置,其中“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整句翻译成“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解析】①.⑨留在汉者匈奴使②.者13、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结合“敌”分析;应该是秦人打开函谷关口迎战敌人。译为迎击,迎战。

结合“孝文王;庄襄王”分析;到了孝文王、庄襄王(的时代)。译为延续。

结合“其家”分析;其他的人又纷纷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做客。译为邀请。

结合“烧尽北船”“营落”分析,把北面曹军的船全烧光了,还蔓延到岸上的军营。译为蔓延。【解析】①.迎击②.延续③.邀请④.蔓延、扩展14、略

【分析】【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

蒙故业;因遗策。句意为:承接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策略。策:名词,策略。

振长策而御宇内。句意为:挥舞着长长的鞭子,让整个天下都听凭自己任意驱使。策:名词;马鞭子。

先主于是即帝位;策亮为丞相。句意为:刘备于是即位称帝。策封诸葛亮为丞相。策:动词,册封。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句意为:我对于(《尚书》中的)《武成》篇,就只取其中二三处罢了。策:动词,简牍。

【点睛】

文言文一词多义,要把字放到句子中加以理解而不能孤立地理解,当然平时要识记重要实词的比较重要的几种意义。做题时我们会遇到我们没见过的实词,要学会结合上下文语境来揣测字的含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解析】①.策略②.马鞭子③.册封④.简牍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5、略

【分析】【详解】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景象及作用。立足文本前两联;首联既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颔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一副冰雪凄迷,前途艰难之状,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的仕途丝毫看不懂前景,感到无可奈何。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颈联总结此次出塞的收获,诗人看到时局混乱、阴暗,良臣进阶无路,因此失分失望、愤懑,想到了暂居家中以修身养性。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作的故事。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解析】(1)描绘了冬日傍晚的居庸关寒风呼啸;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交代了时间、地点;渲染了荒寂、凄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心境。

(2)①对此次出塞找不到安边之策的失望。(不能施展抱负的无奈)②归家有望的喜悦。③暂且归隐,等待时机报效朝廷的愿望。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9分)16、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这是一道直接对应的默写题,学生只需在背诵的基础上一一对应即可。但是要注意难写字如“臆、淈、啜、醨、坳、蠡”等的写法;要注意音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6中的“舒”误写为“抒”,不可将答题空7中的“覆”误写为“复”,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衡”误写为“横”;还要注意形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4中的“哺”误写为“浦”,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浦”误写为“哺”。【解析】①.一鞭残照里②.遍人间烦恼填胸臆③.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④.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⑤.退而论书策⑥.以舒其愤⑦.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⑧.水浅而舟大也⑨.响穷彭蠡之滨⑩.声断衡阳之浦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8分)17、略

【分析】【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关键意象,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继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知识储备,具体分析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本诗是一首现代诗;共有3个诗节,10行,却能被许多人转发;推荐。从内容上,诗歌叙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母亲在世时,每天为我炒“一碗油盐饭”,母亲去世后,就没有了这碗“油盐饭”,我懂事后,想念母亲,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母亲的坟前。时间前后相承,“前天”“昨天”“今天”,内容层层铺垫,感情逐层深入。从表现手法上,这首小诗,语言朴素,都是日常口语;意象单纯,“一碗油盐饭”;但意蕴丰富,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爱,表现得生动可感。同时,这首诗,诗行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视觉美感。

【点睛】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要遵循以下答题步骤:①明确说出运用的手法是什么?(托物言志、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古讽今、抑扬、想象、联想、渲染、象征等);②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找到能体现该手法的关键诗句,并进行描述性说明);③分析运用的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解析】①简单的叙事,再现日常生活的细节,真挚感人。②时间前后相承,内容层层铺垫,感情逐层深入。③语言朴素,意象单纯,内涵丰富。④诗行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视觉美感。六、语言表达(共3题,共9分)18、略

【分析】【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拟写新闻标题和导语的能力。拟写标题前先仔细读懂材料,用最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或提取文中的关键字即可作为标题。如果有导语可以压缩导语;有些新闻标题的拟写还需要根据后面主体部分中的提示语来完成。本次新闻中,报道的角度是美国和俄航天专家分别对中国的嫦娥四号成功着陆表示祝贺。因标题在15字内,因此要对总结出的内容继续压缩,压缩为:美俄航天专家点赞嫦娥四号。导语一般在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要将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概述出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导语虽短,新闻的要素齐全,因而读者可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试题如要求根据新闻的主体写导语,考生应仔细阅读主体部分,从中提炼出各个要素,然后加以连缀。该新闻中,事件的主体对象是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重点内容是,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传回第一张月背影像图。时间是1月3日;影响是,美国和俄罗斯航天专家分别对中国表示祝贺,高度称赞这是人类的又一次壮举。因题干中有导语字数的限制,65字以内。因此可对总结出来的新闻要点组接时再进行压缩。一定要确定语句通顺,要素齐全,字数符合要求。【解析】标题:美俄航天专家点赞嫦娥四号(或盛赞、祝贺等)导语: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1月3日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传回第一张月背影像图。对此,美国和俄罗斯航天专家纷纷表示祝贺并盛赞这一人类壮举。19、略

【分析】试题分析:①处上文写了东滩的美景;下文写的是东滩5年前的景象,提示此处应填过渡性句子,据此可确定答案应为“东滩的景象可不是这样”一类的句子;②处上文写到了东滩5年前偷猎;毒杀鸟儿现象很多,下文写的是互花米草的入侵,而且明显可以看出互花米草的入侵带来的破坏性更大,据此可确定此处应填“比偷猎者更可怕的,是互花米草”之类的内容。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以句子填空的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