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查漏补缺】2022年中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查补易混易错10极地地区专题重难点重点:运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说出两极地区的位置及范围难点:运用图文资料,对比说出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一、自然环境与居民北极地区南极地区位置大部分在北极圈(66.5°N)以北大部分在南极圈(66.5°S)以南范围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海陆分布以海洋(北冰洋)为主以陆地(南极洲)为主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等;(2)生物资源:北极熊(“冰海霸王”)、海豹、海狮、海象、北极狐(1)矿产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及固体淡水资源丰富;(2)生物资源:企鹅(“南极的主人”)、磷虾、鲸、海豹气候特征严寒、降水较少、多暴雪酷寒、干燥、烈风,有“风库”“冰雪高原”“白色荒漠”之称居民因纽特人(黄色人种,传统民居为冰屋)和拉普人无常住居民二、极地科学考察1.我国的科考站我国的科考站科考内容北极地区黄河站:地处北寒带,是我国第一个北极科考站,有极昼、极夜现象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天然实验室”南极地区(1)长城站:属于南极圈以北的南温带,无极昼、极夜现象;(2)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3)昆仑站: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科考站,有极昼、极夜现象;(4)泰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5)罗斯海新站:是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预计2022年建成科考时间地区最佳科考时间原因南极地区11月—次年2月此时是南半球的夏半年,南极地区气温相对较高,白昼时间长,有利于科学考察工作的开展北极地区7月—9月此时处于北半球的夏半年,北极地区气温相对较高,白昼时间长,有利于科学考察工作的开展三、极地的保护和开发存在问题(1)过度捕杀鲸、海豹、海狮、海象等极地动物,破坏生物多样性;(2)开采加工石油、天然气等导致环境污染保护措施(1)各国加强合作,签订《南极条约》《北极环境保护战略》;(2)在极地地区科考、旅游时将生活垃圾带回;(3)不乱捕滥杀极地动物;(4)不在极地地区建筑物上乱涂乱画四、南、北极气候的异同点相同点严寒、干燥;原因:纬度高,极地高压控制,降水稀少不同点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大差异原因(1)南极洲为陆地,且海拔更高;北极地区为海洋,且海拔低;(2)南极地区冰层厚,面积广,反射强;(3)北冰洋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五、南极地区周围大洲、大洋位置的判断方法南极及周边地区简图名称判断方法三大洲南美洲与南极半岛正对非洲从南美洲起,沿顺时针箭头所指方向向东,隔大西洋与南美洲相对的是非洲大洋洲从南美洲起,沿逆时针箭头所指方向向西,隔太平洋与南美洲相对的是大洋洲三大洋太平洋南美洲和大洋洲之间大西洋非洲和南美洲之间印度洋非洲和大洋洲之间重难点集训一、选择题(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南设得兰群岛当地时间2021年1月23日,发生7.0级地震,震中位于南纬61.70度,西经55.60度。位于南设德兰群岛乔治王岛的中国长城站震感明显,设备工作正常,全站人员已安全疏散撤离。读下图,完成下面1-2小题。1.地震发生时,下列现象在长城站可能会出现的是()A.极昼现象 B.北极熊出没 C.昼长夜短 D.长城站受损严重2.下列长城站到中山站的撤离路线说法正确的是()A.经过沙漠戈壁 B.穿过丛林沼泽 C.跨越所有经线 D.方向大致与自转方向相同【答案】1.C2.D【解析】1.地震发生时,下列现象在长城站可能会出现的是:由于是1月份,南极属于夏季,昼长夜短,C正确。长城站纬度低于南极圈,不会出现极昼现象。北极熊在北极,南极没有。长城站震感明显,设备工作正常,全站人员已安全疏散撤离,受损不严重。C正确,ABD错误,故选C。2.下列长城站到中山站的撤离路线说法正确的是:由于南极点地球是按照顺时针方向自转,所以撤离路线方向大致与自转方向相同,D正确。南极没有沙漠戈壁、没有丛林沼泽、并没有跨越所有经线。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简图,完成3-4小题。3.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更寒冷 B.乙为北极C.甲为“冰雪高原” D.乙淡水资源更丰富4.乙图中,A科考站()A.位于北温带 B.东临大西洋C.有极昼现象 D.在南极圈以南【答案】3.D4.B【解析】3.读图可知,甲为北极地区,乙为南极地区,B项错误;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应是乙更寒冷,A项错误;南极地区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有“冰雪高原”之称,C项错误;南极地区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D项正确。故选D。4.读图乙可知,A科考站位于南极圈以北,因此位于南温带,A、D项错误;东临大西洋,B项正确;位于极圈以内才会有极昼极夜现象,A科考站没有极昼现象,C项错误。故选B。(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2020年2月13日,巴西科学家在南极西摩岛上测得20.75℃的新高温纪录,这是有记录以来南极高温首次超过20℃!读“南极地区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面5-7小题。5.南极高温首次超过20℃,导致这一极端天气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A.当地纬度较高 B.此时为当地夏季C.该地区人口城市集中 D.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6.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是()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温和湿润C.全年严寒干燥 D.冬冷夏热,全年少雨7.若这一变化持续加剧,对南极地区的影响有()①紫外线照射增强②冰川融化加速③海平面上升④动植物种类增多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5.D6.C7.A【解析】5.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气候将明显变暖,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南极高温首次超过20℃,导致这一极端天气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A、B、C错误。D正确。故选D。6.读图可知,全年高温多雨的属于热带,A错误。全年温和湿润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B错误。南极地区气温全年都在-30°C以下,降水少,气候特征全年严寒干燥,C正确。冬冷夏热,全年少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D错误。故选C。7.若这一变化持续加剧,气温升高,加剧冰山的融化会加剧,海平面会上升,气温的不断上升意味着大气层的不断变薄,也就是对紫外线的阻挡能力在下降,这对地球上生活的生物包括人类都有严重的危害,植物会枯萎,动物会失去他们的家园,企鹅不能生活。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恩克斯堡岛(如左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预计2022年建成。结合地图材料,完成下面8-10小题。8.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A.2月7日9时 B.2月7日15时C.2月7日17时 D.2月8日7时9.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A.生物类型多样 B.对全球变暖敏感C.大气质量优良 D.人类活动影响少10.建筑物的特点大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如右图所示泰山站底部架空的房屋设计,主要目的是()A.利于防洪水冲击 B.通风、防暴雪堆堵C.便于天文观测 D.防紫外线辐射【答案】8.A9.B10.B【解析】8.由图可知,恩克斯堡岛大致位于以东经165°经线为中心的东十一时区,受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运动的影响,位于东八区的北京时间会比东十一区慢3个小时,当恩克斯岛是2月7日正午时,北京是2月7日的9时,故选A。9.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冰盖和冰被、陆缘冰、海冰的理想场所,这些地理事物受全球变暖影响明显,所以,该区域的优势是对全球变暖极其敏感,故B项正确;南极地区,气候严寒,不适合生物生存,生物种类较少,A项错误;整个南极地区人口都比较少、大气质量都比较好,所以人类活动影响小和大气质量优良不是恩斯克堡岛的独特优势,C、D项错误。故选B。10.图中泰山站架空的房屋设计主要目的是通风,防暴雪堆堵,南极地区是世界上风速最大的地区。故选B。(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人类活动,极地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臭氧空洞、过度捕杀、燃油泄露、全球变暖等问题日益凸显。根据材料,回答下面11-12小题。11.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极地区常年积雪覆盖 B.两极地区都以海洋为主C.两极地区毫无生机,荒凉一片 D.两极地区水资源匮乏12.保护极地,迫在眉睫!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加大对极地自然资源的开采力度 B.将科考时的垃圾带出极地C.严禁前往极地科考 D.关停高耗水工厂【答案】11.A12.B【解析】11.根据所需知识可知,两极地区由于纬度高,气温低,因此常年被积雪覆盖,A正确。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而南极则以大陆为主,B错误,北极地区有定居人口,生活着因纽特人,且有北极熊分布,南极有企鹅,C错误,南极地区的冰雪厚,淡水资源丰富,D错误。故选A。1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保护极地地区,严禁开采极地的自然资源,A错误。将科考时的垃圾带出来,可以保护极地的自然环境,B正确,开展极地科考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极地地区,C错误,极地地区没有工厂,D错误,故选B。(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近几年“极地游”逐渐成为世界旅游的热点。下图为“北极地区略图”,完成下面13-14小题。13.北极地区旅游通常选择北冰洋周围的陆地为起点,图中字母A,B,C代表的大洲依次为()A.北美洲、亚洲、欧洲 B.欧洲、亚洲、北美洲C.亚洲、北美洲、欧洲 D.亚洲、欧洲、北美洲14.去极地旅游7、8月份最好,以下选项错误的是()A.此时为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较高B.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现象C.此时北极地区处于极夜时期D.北极地区处于极昼时期,游览时间长15.下列属于北极地区代表动物的是()A.B.C.D.【答案】13.D14.C15.B【解析】13.由图可以看出,图中A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B是位于亚洲西部的欧洲,C是与亚洲隔太平洋相望的北美洲,故选D。14.去北极地区选择在7、8两个月最好,因为此季节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是北极地区的暖季,又有极昼现象、白昼时间长、游览的时间长,还能看到极光现象,故选C。15.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图中所示的四种动物中,A是澳大利亚特有动物-袋鼠,B是北极熊,C是分布在非洲草原上的长颈鹿,D是南极地区的特有动物-企鹅,故选B。(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图13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6-17小题。16.南极地区特征及其原因,阐述正确的是A.酷寒—平均海拔高,纬度低 B.淡水库—降水丰富,冰盖储存C.冰雪高原—气温低,海拔高 D.白色沙漠—冰雪覆盖,降水多17.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和平开发备受世界关注,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A.科考人员将垃圾埋在雪地里或丢弃海中B.科考人员增强环保意识,使用绿色环保产品C.为解决全球能源问题,要大力开发矿产资源D.为了让人们享受美食,可大量捕杀企鹅、鲸鱼【答案】16.C17.B【解析】16.南极的自然环境,酷寒是因为平均海拔高,纬度高,选项A错误。淡水库是因为冰盖储存量大,但南极降水不丰富,选项B错误。被称为白色沙漠是因为降水少,选项D错误。正确选项是C。17.科考人员将垃圾埋在雪地里或丢弃海中会造成环境污染,大力开发矿产资源,大量捕杀企鹅、鲸鱼会造成生态破坏,选项A、C、D不利于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选项B正确。(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2020年2月9日,南极洲西摩岛的测站报告该站点记录到20.75℃的气温,成为有史以来南极的最高气温,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据图文完成下面18-21小题。18.南极大陆()A.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南B.大部分海拔在2000米以下C.南极点为海拔最高点D.地形以高原为主19.此时,各站点白昼时间()A.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 B.长城站>泰山站>中山站C.泰山站>昆仑站>长城站 D.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20.近年南极地区的持续升温反映出()A.臭氧层破坏 B.水质恶化 C.土地沙化 D.全球变暖21.应对以上环境问题的措施有()A.使用清洁能源 B.禁食野味C.退耕还湖 D.减少捕捞【答案】18.D19.A20.D21.A【解析】18.读图可得,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故A错误;南极大陆大部分海拔在2000米以上,故B错误;南极点为纬度最高点,不是海拔最高点,故C错误;南极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故D正确。故选D。19.2月9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根据纬度高低判断,纬度由高到低为: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因此,白昼时间有长到短的排序为: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故选:A。20.近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气温升高,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水平面上升。材料中,南极洲西摩岛的测站报告该站点记录到20.75℃的气温,成为有史以来南极的最高气温是地球变暖的主要体现。故选:D。21.根据材料,南极地区气温升高,反映的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应对全球变暖环境问题的措施使用清洁能源,控制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故选:A。(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北冰洋西北航线指从北大西洋进入北冰洋,再通过白令海峡进入太平洋的海上航线,因为自然原因目前没有通航但未来有望实现通航。读北极地区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22-23小题。2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3.西北航线目前并未通航,最可能的原因是()A.该航线比原有的相应航线距离远B.该航线气温低,海水结冰期长C.该航线沿岸人口、城市少,需要运输的货物少D.该海域海洋权益存在争议【答案】22.A23.B【解析】22.地球上各地根据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划分为五个热量带,其中南北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图中四个地方中,只有甲处位于北极圈,有极昼极夜现象,故选A。23.西北航线之所以还未开通,最可能是由于该航线经过北冰洋,由于纬度高、气温低,海洋的结冰期长,不利于通航,故选B。(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读格陵兰岛位置图(下图),完成下面24-25小题。24.关于该岛的描述,正确的是()①位于亚洲北部,地处高纬度②常驻人口数量少③冬季有“日不落”现象④终年寒冷,冰川广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5.下列体验在该岛能实现的是()A.驾狗拉雪撬,赏炫丽极光 B.穿雨林大河,探异域风情C.游佛寺名刹,淋祝福圣水 D.越黄沙大漠,闻驼铃声声【答案】24.D25.A【解析】24.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的东北部,地处高纬度;气候寒冷,常驻人口数量少;有极昼极夜现象,在夏季有“日不落”现象;终年寒冷,冰川广布,D正确。故选D。25.格陵兰岛大部分位于北极圈以内,属于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可体验到驾狗拉雪撬,赏炫丽极光,A正确。故选A。二、解答题26.(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中,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站。(2)从南极点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3)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是_______。极地地区动物具有_______的特征,能很好地适应极地地区______环境。(4)当我们遂宁市的中、小学放暑假时,南极地区会出现_______现象(极昼或极夜)。(5)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海啸B.气候变暖C.板块的运动D.注入的海水增多(6)爱护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下列哪一项做法是正确的_______。A.为了保护科考人员的安全,对所遇到的海豹应予以猎杀B.大规模开发南极矿产资源C.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里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7)中山站在南极点的_______方向。(8)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_______站。【答案】26.(1)长城站(2)顺时针(3)企鹅皮毛厚寒冷(4)极夜(5)B(6)D(7)正北(8)黄河【解析】(1)读南极地区图可知,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中,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南极点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北极地区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3)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是企鹅,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极地地区纬度高,气候酷寒,为适应极地地区寒冷的环境,动物一般具有皮毛厚的特征。(4)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遂宁市的中、小学放暑假时,北半球是夏季,此时南极地区是冬季,南极地区会出现极夜现象。(5)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导致北极地区冰盖面积缩小,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气候变暖,B正确;海啸、板块运动、注入的海水增多与冰盖面积缩小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6)为了保护科考人员的安全,对所遇到的海豹应予以猎杀,大规模开发南极矿产资源,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里这些都会造成南极地区环境破坏,A、B、C错误。爱护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D正确;故选D。(7)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叫两极,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与其对应的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站在南极点上,任何方向都是北方。因此可知,中山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8)2004年中国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27.(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读南极地区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号于2018年11月2日从上海出发,2019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