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2024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2024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2024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2024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2024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2024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28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题文】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量如下表:

。地点。

水泥路上。

水槽边的石头下。

种花的湿花盆下。

干草地中。

鼠妇数量。

0

24

18

2

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活的环境条件是()

A.阳光充足B.阴暗潮湿C.空气清新D.高温干燥2、学校组织爬山活动,小明不慎下肢受伤,血液呈鲜红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喷涌而出,老师们及时给小明止血并拨打120。这种情况应采取的止血方法是A.在伤口的近心端处用止血带止血B.在伤口上盖上敷料,用纱布绷带加压止血C.在伤口的远心端处用止血带止血D.将伤口冲洗干净,贴上创可贴胶布3、下列关于芽的发育说法不正确的是()A.幼叶发育成叶B.芽轴发育成茎C.芽发育成茎和叶D.芽原基发育成顶芽4、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弗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实验法研究的()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实施计划D.得出结论5、以下各项不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A.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B.放在阳台上的植物的枝叶向光生长C.含羞草的叶片被手触摸后闭合下垂D.在草履虫培养液滴的一端放一粒食盐,草履虫会立即游向另一端6、作为人体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人体内的是()A.脂肪B.糖类C.蛋白质D.维生素7、下列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有()①声带②气管、支气管表面的纤毛③鼻黏膜④会厌软骨⑤鼻毛⑥嗅细胞A.③⑤⑥B.①②④C.①④⑤D.②③⑤8、某类植物提供了空气中绝大部分的氧气,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分布在占地球表面约71%的水域环境中。这类植物是A.苔藓植物B.藻类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9、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从()开始的。A.胎儿B.受精卵C.婴儿D.卵细胞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防止夜盲症的最佳食物是()

A.胡萝卜。

B.动物肝脏。

C.新鲜蔬菜。

D.标准面粉。

11、氧与血红蛋白结合是在()部位完成的,与血红蛋白分离是在()部位完成A.肺泡内B.肺泡外的毛细血管C.组织液中D.细胞间的毛细血管12、老年人“耳背”,只有大声说话,才能勉强听清楚;其病变部位可能是()A.鼓膜或听小骨B.听小骨或耳蜗C.耳蜗或听神经D.听神经或听觉中枢13、小肠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A.小肠能通过蠕动来促进消化B.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C.小肠的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D.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14、汤姆、艾琳,杰克和张山分别来自欧洲西部、非洲,美洲和亚洲,谁说的对()A.汤姆:我们那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但降水季节差别很大。

B.艾琳:我们那里是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很少,但全年分配很均匀。

C.杰克:我们那里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全年降水丰沛。D.张山说:我们那里夏季热,降雨也多,冬季冷,还降雪呢,是温带季风气候15、下列有关人体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血管中血压最高的是主动脉B.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插入有的是静脉C.动脉管腔大弹性大,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D.毛细血管有利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管壁薄内径小,血流速度快。16、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有()A.唾液腺B.胃腺C.肝脏D.肠腺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7、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它包括____和突起两部分.18、⑴毒品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A.正确B.错误⑵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实施大型生态工程,是恢复、重建和改建生态环境的重大而有效的措施。A.正确B.错误⑶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A.正确B.错误⑷“鹦鹉学舌”属于条件反射。A.正确B.错误⑸尿液和原尿中都有葡萄糖。A.正确B.错误⑹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A.正确B.错误⑺排泄和排遗是一样的。A.正确B.错误⑻抗生素可以随意使用。A.正确B.错误⑼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A.正确B.错误⑽特异性免疫具有针对性和特异性。A.正确B.错误19、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中;某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①号试管放入馒头碎屑;注入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

方案二:②号试管放入馒头碎屑;注入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

方案三:③号试管放入馒头碎屑;注入2毫升唾液,不搅拌.

请回答:(1)这个实验中有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

A:____和____作对照,变量是____,这组对照实验说明____.

B:____和____作对照,变量是____,这组对照实验说明____.20、输送血液的泵是心脏.____.21、神经系统是通过每一个具体的来实现其调节功能的,所以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2、如图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草履虫以细菌和微小浮游植物为食,食物从____进入形成图中标号____所示结构,随细胞质流动逐渐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____排除。

(2)草履虫从外界吸收的氧气和排出体外的二氧化碳都通过图中标号____所示结构进出.

(3)图中标号1和2的结构名称是____和____它们的作用是____.

(4)图中标号6的结构是纤毛,它的作用是____.

23、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是根、种子、叶.____.24、【题文】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是永远不会消失的。()25、____和____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14分)26、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27、植物种子内的胚一般由胚根、胚芽、胚轴和胚乳构成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1题,共8分)28、请将下列无机盐与其对应的缺乏症用线连起来。(5分)含铁的无机盐生长发育迟缓含锌的无机盐缺铁性贫血含钙的无机盐佝偻病含磷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含碘的无机盐贫血、肌无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通过分析表中记录的数据可知:在水槽边的石头下和种花的湿花盆下鼠妇的数量最多;而水泥路上;干草地中鼠妇的数量很少。比较这两种环境的差别,可以发现主要区别条件是:光照和水分,而鼠妇大多集中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而光亮、干燥的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很少。所以鼠妇的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阴暗潮湿。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探究鼠妇生存环境的条件。【解析】【答案】B2、A【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血管的特点和功能及止血、包扎的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血管的特点和功能及止血、包扎的方法。【解答】动脉出血的特点是血液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血液颜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的血管,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小明的下肢受伤,血液呈鲜红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喷涌而出,因此判断是动脉出血,应首先采用在伤口的近心端处用止血带止血;同时紧急拨打120送医院。故A符合题意。

故选A。【解析】A3、D【分析】略【解析】D4、B【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交流;其中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则是探究成功的关键,“弗里施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实验法研究的作出假设,故选B。

【解析】B5、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应激性,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解答】生物具有以下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适应环境。B、C、D都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鱼用鳃呼吸是鱼类的水生生活的适应,不属于生物对外界环境刺激作出反应。故A符合题意。故选A。【解析】A6、A【分析】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一般储存在皮下;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蛋白质主要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提供能量;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但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

故选:A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人体除需要少量脂类参与构成细胞膜外,脂肪是作为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储存在皮下的,这也是当今人们时尚减肥的理论基础.【解析】A7、D【分析】试题分析:鼻腔中有鼻毛,可以将外界空气中的灰尘和病菌等挡在外面,血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粘住空气中的灰尘,而且黏液有杀菌作用,气管、支气管表面的纤毛不断摆动,可以将粘有灰尘和病菌的黏液推向喉的入口,经咳嗽排出体外,所以气管、支气管表面的纤毛、鼻黏膜、鼻毛等有清洁空气的作用。选项D符合题意。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呼吸道中的黏膜、纤毛等对空气具有清洁作用,据此解答。【解析】【答案】D8、B【分析】【分析】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是空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大气中,近90%的氧气来源于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掌握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即可答题。9、B【分析】【分析】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不能说人的生命开始于胚胎、婴儿。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胚胎的发育过程。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AB【分析】

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胡萝卜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新鲜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标准面粉中主要含有淀粉,其次还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故选:AB.

【解析】【答案】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维生素是某些酶的辅酶的组成成分,在物质代谢中有重要的作用.如果食物中缺乏某种维生素或维生素的吸收利用发生障碍,就会引起物质代谢失常,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以致表现为维生素缺乏症.

11、BD【分析】血红蛋白特性: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容易分离,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氧含量高,细胞间的毛细血管氧含量低。【解析】【答案】BD12、CD【分析】解:耳聋一般表现为听力下降或丧失.耳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传导性耳聋;这类耳聋是由于外耳道堵塞和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听力下降;另一类是神经性耳聋,这类耳聋是由于耳蜗、听觉中枢和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伤而引起的听力下降或丧失.老年性耳聋、药物中毒性耳聋、工业生产中高强度噪音引起的耳聋等,都属于神经性耳聋.老年人耳背属于神经性耳聋,所以病变部位可能是耳蜗、听觉中枢和与听觉有关的神经.

故选:CD

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听觉的形成,了解老年人神经性耳聋目的原因.【解析】【答案】CD13、BC【分析】解:A;小肠能通过蠕动来促进消化;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A不符合题意;

B;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B符合题意;

C;小肠的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大大增加,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C符合题意;

D;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利于消化食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小肠中有很多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这是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所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这与它的结构特点相适应,是经常考查的内容,同学们一定要好好记忆.【解析】BC14、C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欧洲西部、非洲、美洲、亚洲的气候特点。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降水较均匀,所以汤姆说我们那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但降水季节差别很大是错误的,A错;热带草原气候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所以艾琳说我们那里是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很少,但全年分配很均匀是错误的,B错;美洲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丰沛,C对;温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所以张山说我们那里夏季热,降雨也多,冬季冷,还降雪呢,是温带季风气候是正确的,D对。故选CD。【解析】CD15、C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血管的特点及功能。明确血管的特点和功能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A.血压通常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人体血管中血压最高的是主动脉,有利于将血液完成较远途径的体循环,A正确;B.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插入的是静脉,静脉分布位置较浅,容易找,血液流动慢,容易止血,B正确;C.动脉管腔大弹性大,内没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错误;D.毛细血管有利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分布广,数量多,D错误。故选CD。【解析】CD16、AC【分析】解: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

故选:AC.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有的消化腺在消化道内,有的位于消化道外.

消化腺可以分为位于消化道外和位于消化道内的消化腺两类.【解析】AC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7、神经元细胞体【分析】【解答】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里.

故答案为:神经元;细胞体。

【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18、B【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毒品对人体的危害。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吸毒有害身体健康。【解答】近年来,吸食毒品的人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一些人由于对毒品的无知,认为这是一种时髦、时尚的标志而比不惜以身试毒,最后成为毒品的奴隶,陷身于毒品中而不能自拔。其实,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毒品能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惊厥、震颤麻痹、周围神经炎、肌功能障碍,并可引起记忆减退、智能下降及个性改变;几乎每一个吸毒者均有人格障碍,他们性格暴躁、蛮横、撒谎、诡辩,没有责任感;大量注射海洛因可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严重者可出现心动过缓、心律失常,甚至可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而危及生命。静脉注射者,其中不溶性的杂质形成血栓而出现血管栓塞性改变及相应的临床表现;海洛因对呼吸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咳嗽和呼吸中枢的抑制,而出现气管、支气管及肺部炎症,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肺水肿和呼吸停止而死亡;烫吸海洛因者可出现口腔溃疡、牙齿发黄及脱落;长期使用者会导致胃肠功能的紊乱,厌食、饮食无规律及顽固性便秘;吸毒可使自身的免疫功能降低,从而引起乙肝、丙肝、梅毒、爱滋病等传染病。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B。【解析】B19、略

【分析】

A.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变量是指可被操纵的特定因素或条件;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唾液.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唾液能够消化淀粉.

B.将馒头切成碎屑是模拟了牙齿的咀嚼;进行搅拌模拟舌的搅拌;1号试管和3号试管是以舌的搅拌为变量设置的对照实验,从实验结果来看,没有舌的搅拌,馒头与唾液淀粉酶的接触面积小,不利于馒头中淀粉的消化,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利于淀粉的消化.

故答案为:A:①;②;唾液;唾液能够消化淀粉.

B:①;③;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利于淀粉的消化.

【解析】【答案】此题为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该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

20、略

【分析】

心脏是维持血液循环的一个泵;它把血液泵到脑子里和全身各个器官,心脏停止工作几分钟就能导致脑的损害,而且不可恢复.身体内的静脉血带着全身各部位的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通过许许多多根静脉,回到右心房,然后通过右心室把血泵到肺部,在肺部把二氧化碳呼出去,将氧气结合到血液中;有氧的血液又通过肺,回到左心房,并通过左心室把血泵到全身,因此输送血液的泵是心脏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了心脏的作用;结合心脏的结构以及人体内血液循环的动力进行分析.

21、略

【分析】试题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考点:反射和反射弧.【解析】【答案】反射弧;反射.22、略

【分析】

图示中各结构的名称是:1是收集管;2是伸缩泡,3是大核,4是小核,5是细胞质,6是纤毛,7是表膜,8是口沟,9是食物泡,10是胞肛.

(1)食物由口沟进入细胞质内形成食物泡;消化后的食物残渣又胞肛排出体外.

(2)草履虫氧气的进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来完成的.

(3)1收集管;2伸缩泡能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收集起来;及时排到体外.

(4)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游动.

故选:(1)口沟9胞肛(2)7(3)收集管伸缩泡能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收集起来;及时排到体外.

(4)运动。

【解析】【答案】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膜,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里运动.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供其慢慢消化吸收.残渣由一个叫胞肛的小孔排出.草履虫靠身体的外膜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常见的草履虫具有两个细胞核:大核主要对营养代谢起重要作用,小核主要与生殖作用有关.

23、略

【分析】

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根除了支持植物体外;能给植物体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茎除了支持植物体外,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能够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韧皮部的筛管能够将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下运输,供给其它组织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叶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利于植株的生长,因此根、茎、叶称作营养器官;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就会结出果实和种子,植物再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这样花、果实和种子三种器官与植物的繁衍有关,故称作生殖器官.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本题主要是针对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的考查.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24、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都是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不会消退.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条件反射可以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