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装饰微水泥》_第1页
《艺术装饰微水泥》_第2页
《艺术装饰微水泥》_第3页
《艺术装饰微水泥》_第4页
《艺术装饰微水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1.100.99

CCSQ10

CBMF

中国建筑材料协会标准

T/CBMFXX—XXXX

艺术装饰微水泥

Artdecorativecement

(征求意见稿)

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

T/CBMFXX—20XX

艺术装饰微水泥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艺术装饰微水泥行业术语和定义、标记与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室内使用的艺术装饰微水泥涂覆材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28-1979(1989)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GB/T1732-2020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1766-2008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1768-2006色漆和清漆耐磨性的测定旋转橡胶砂轮法

GB/T4100-2015陶瓷砖

GB862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37356-2019色漆和清漆涂层目视评定的光照条件和方法

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T9265-2009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

GB/T9268-2008乳胶漆耐冻融性的测定

GB/T9271-2008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

GB/T9274-1988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GB/T9756-2009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

GB/T9779-2015复层建筑涂料

GB/T15608中国颜色体系

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18446-2009色漆和清漆用漆基异氰酸酯树脂中二异氰酸酯单体的测定

GB18582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HG/T3950-2007(2017)抗菌涂料

JC/T412.1-2006纤维水泥平板第1部分: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

JC/T841-2007耐碱玻璃纤维网布

JC/T2327-2015水性聚氨酯地坪

4

T/CBMFXX—20XX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艺术装饰微水泥artdecorativemicrocement

采用合成树脂和或无机胶凝材料为主要粘结剂、无机矿物颜料或其他填料配制而成的在

建筑室内墙面、地面均可使用的具有一体化艺术装饰效果的涂覆材料。涂层体系一般包

括底涂、主涂和面涂。

3.2

面涂finishingpaintofartdecorativemicrocenment

用于微水泥材料施工最后一道工序使用,具有防水、防污、防滑功能的涂层材料。

3.3

主涂middle-coatofartdecorativemicrocenment

以水泥系、硅酸盐系或合成树脂乳液系等胶结料及颜料和填料为主要原料,加入其它助

剂制得的水性双组分涂覆材料,通过刮涂、辊涂、喷涂等施工方法,在表面形成平面装

饰效果的厚质涂层材料。

3.4

底涂primerofartdecorativemicrocenment

以合成高分子材料为主要成分,用于封闭基层、加固底材及增强主涂层与底材或面涂附

着力的涂层材料。

4标记与分类

4.1分类

依据涂层结构分为:底涂、主涂、面涂。

依据承载能力分为:Ⅰ型、Ⅱ型。

4.2标记

艺术装饰微水泥材料按名称、标准号和分类顺序进行标记

示例:艺术装饰微水泥,其标记为:

艺术装饰微水泥T/CBMFXXXX-S

5技术要求

5.1底涂和面涂基本性能应符合表1要求

5

T/CBMFXX—20XX

表1底涂和面涂的要求

指标

序号项目

底涂面涂

1容器中的状态搅拌后呈均匀状态

2施工性刷涂无障碍

3低温稳定性(3次循环)不变质

4低温成膜性5℃成膜无异常

5涂膜外观正常

6干燥时间(表干)/h≤2

7耐碱性(24h)无异常-

8抗泛盐碱性(48h)无异常-

9与下道涂层适应性a正常

a根据相关方要求测试此项目

5.2艺术装饰微水泥主涂层应符合表2的要求

主涂层使用耐碱玻璃纤维网布,应满足JC/T841的要求。

表2主涂层技术要求

序号项目Ⅰ型Ⅱ型

1干粉状态无杂质、无结块的粉末

容器中的状态

2液体状态无杂质、无凝胶的均匀乳液

3施工性多组经分别搅拌后,易混合均匀,施工无障碍

4初期干燥抗裂性(3h)无裂纹

5不开裂、不剥落、

耐冲击性,1kg/100cm-

允许轻微变形

6抗压强度/MPa≥10≥25

7抗折强度/MPa-≥8

5.3艺术装饰微水泥涂层体系应符合表3要求

表3水泥涂层体系技术要求

序号项目Ⅰ型Ⅱ型

1耐碱性(20%NaOH,168h)不起泡、不剥落、允许轻微变色

2耐化学耐酸性(10%H2C202,48h)不起泡、不剥落、允许轻微变色

3性耐油性(120#溶剂油,168h)不起泡、不剥落、允许轻微变色

4耐盐水性(3%NaCl,168h)不起泡、不剥落、允许轻微变色

5粘结强标准状态≥1.0

6度/MPa浸水后≥0.8

7防滑性(干摩擦系数)-≥0.6

8耐磨性,g-≤0.050

6

T/CBMFXX—20XX

9邵氏硬度,28d≥50≥60

10燃烧性能a商定

a有防火性能相关方商定测试。

b艺术装饰微水泥的颜色外观由双方协商。

5.4环保安全性能符合表4要求

表4主涂环保安全性能

要求

序号项目

底涂和面涂主涂

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g/L)≤10≤2

2甲醛含量/(mg/kg)≤20≤5

3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的含量总和/(mg/kg)≤50

4总铅(Pb)含量/(mg/kg)-≤20

可溶性重金属镉(Cd)-≤20

5a/(mg/kg)铬(Cr)-≤20

(限色漆)汞(Hg)-≤20

6试验方法

6.1一般规定

6.1.1除另有规定外,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

6.1.2进行有害物质限量检测时,样品存放、取样、制样过程中,应避免受到污染。

6.1.3目测涂膜弊病时,光照条件应符合GB37356-2019中4.3的规定。

6.2试验样板的制备

6.2.1试样准备

6.2.1.1底涂和面涂试样准备

按产品说书的要求称取适量液料搅拌均匀。双组分面涂按规定的熟化时间反应后,在规

定操作时间内制板,如果需要稀释后涂刷的,应在报告中注明稀释比例。如果所检产品明示

了稀释比例或规定了各组分配比范围,应取中间值。

6.2.1.2主涂试样准备

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分别称取粉料和液料或水,混合后机械搅拌5min,静置1min~3min

后制板。如果所检产品明示了稀释比例或规定了粉料与水的配比范围,应取中间值。

6.2.2底材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6.2.2.1通用要求

7

T/CBMFXX—20XX

除另有规定外,底材材质及表面处理按GB/T9271的规定进行

6.2.2.2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

本标准中一般技术要求项目所用基材除粘结强度、耐冲性型外,均采用无石棉纤维水泥

平板,平板应符合JC/T412.1―2006中NAFHV级的技术要求,厚度为(4~6)mm。

6.2.2.3混凝土板

采用符合JC/T547-2005附录A的要求的混凝土板,将其切割成表6中规定的尺寸。

6.2.2.4砂浆块

按GB/T9779―2015中第6.3.2的规定制备。

6.2.3底涂和面涂的样板制备

底涂和面涂采用涂刷法制板,每个样品按GB/T6750的规定先测定密度D,按式(1)计

算出涂刷质量:

……(1)

式中:

�=�×�×k

m——湿膜厚度为80μm时的一道涂刷质量,单位为(kg);

D——按规定稀释比例稀释后的样品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

S——试板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k——80×10-6,单位米(m)。

每道涂刷质量:计算涂刷质量m±0.1g。俩道涂刷间隔不小于6h。

注:双组分面漆按规定的熟化时间反应后,在规定操作时间内制板,如果需要稀释后涂刷的,应在报

告中注明稀释比例。

底涂和面涂的试板尺寸、数量、种类及养护期应符合表5规定。

表5底涂和面涂制板要求

试板数涂刷量(湿膜养护

试验项目试板尺寸/mm底材类型

量/块厚度)/μm期/d

干燥时间70×150×(4~6)180——

施工性、涂膜外观150×430×(4~6)无石棉纤维水泥1见6.41

耐碱性70×150×(4~6)平板3807

低温成膜性150×200×(4~6)1见6.6

无石棉纤维增强80

抗泛碱性70×150×(4~6)57

水泥中密度板

6.2.4主涂及配套面涂的试验样板的制备

除另有商定外,主涂各制板检验项目的底材类型、试板尺寸、试板数量、涂布道数和养

护期符合表5的规定。主涂涂布俩道时间隔1d。

6.2.4.1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试验器具

抗压强度的试验器具应包括下列内容:

8

T/CBMFXX—20XX

a)符合JC/T726要求的试模。成型操作时,试模上应加有20mm的金属模套,当从上

往下看时,模套壁与试模内壁应该重叠,超出内壁不应大于1mm;

b)符合JC/T682要求的振实抬;

c)符合JC/T724要求的抗折试验机。抗折强度也可用液压式试验机来测定。此时,

示值精度、加荷速度和抗折夹具应符合JC/T724的规定;

d)符合JC/T960要求的抗压强度试验机;

e)符合JC/T683要求的试验夹具;

6.2.4.2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试件制备

按6.2.1.2配置试样后立即成型,将符合6.2.4.1规定的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

用料勺将分散罐壁的浆料清理干净,分俩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后,用料勺延试模长度方向

划动胶砂以布满模槽,再用大布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布平,接

着振实60次。再装入第二层试样,用料勺沿试模长度方向划动试样以布满槽模,但不能接

触以振实试样,再用小布料器布平,振实60次。每次振实时可将一块用水湿过拧干、比模

套尺寸稍大的棉纱布盖在模套上防止飞溅。

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一金属边尺以近似90°的角度(但向刮平方向稍

倾斜)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将超

过试模部分的浆料刮去。割锯动作的多少和直尺角度的大小取决于浆料的稀稠程度,较稠的

浆料需要多次锯割、锯割动作要慢防止拉动以振实的浆料。用拧干的湿毛巾将试模端板顶部

的浆料擦拭干净,再用同一边尺以近乎水平的角度将试体表面抹平。抹平次数尽量少,总数

不超过3次。最后将试模周边的浆料擦除干净。做好标记后放在6.1的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

24h后脱模。

表6主涂及配套制板要求

试板

养护期

试验项目试板尺寸/mm底材类型数量涂布量(湿膜厚度)

a/d

/个

表干时间11次(1.0mm±0.2mm)——

70×150×(4~6)

涂膜外观11次(1.0mm±0.2mm)1

底涂(95μm±5μm)——

初期干燥抗裂性150×200×(4~6)3

1次(1.0mm±0.2mm)

施工性150×430×(4~6)无石棉纤维1见6.4——

耐化学品(耐酸水泥平板底涂(95μm±5μm)1

性、耐碱性、耐150×430×(4~6)3主涂分两次或多次7

油性、耐盐水性)面涂(95μm±5μm)7

主涂分两次或多次7

防滑性、耐磨性100×100×(4~6)3

面涂(95μm±5μm)7

抗压强度40×40×160试体6-28

底涂(95μm±5μm)1

粘结强度70×70×20砂浆块6

主涂1次(1mm±0.2mm)7

150×430×(40~主涂分两次或多次7

耐冲击性混凝土板3

50)面涂(95μm±5μm)7

9

T/CBMFXX—20XX

主涂分两次或多次

无石棉纤维7

邵氏硬度70×150×(4~6)1(3mm±0.3mm)

水泥平板

面涂(95μm±5μm)7

a养护期包括脱模期1d

b分俩次或多次涂覆,后道涂覆应在前道涂层实干后进行,两道间隔时间宜为1h-6h,试样厚度应达到

1mm。将最后一道涂覆试样的表面刮平。

6.3容器中的状态

6.3.1底涂和面涂

打开包装,目测液料中有无杂质、凝胶、是否均匀。

6.3.2主涂

6.3.2.1粉体状态

打开包装,目测粉料中有无结块,是否均匀。

6.3.2.2液态状态

打开包装,目测液料中有无杂质、凝胶,是否均匀。

6.4施工性

6.4.1底涂和面涂施工性

按6.2.1的要求进行配制、刮涂、喷涂,观察样品是否易于混合,混合是否均匀,涂装

作业有无障碍。

6.4.2主涂施工性

按6.2的要求配置试样。将试板水平放置,用钢制挂板(刀头宽约120mm)刮涂试样约1mm

厚,检验涂装作业是否有障碍。所得涂层平整无针孔、无打卷时,认为“刮涂无障碍”,且

干燥1d后可以用砂纸或角磨机打磨。

6.5低温稳定性

按GB/T9268―2008中A法进行3次循环试验。

6.6低温成膜性

按GB/T9756―2018中5.5.5的规定进行。

6.7涂层外观

将6.4试验结束后的试板放置24小时,目测涂膜是否有显著缩孔,涂膜均匀。

6.8干燥时间

按GB/T1728―1979中表干乙法的规定进行。

6.9耐碱性

10

T/CBMFXX—20XX

按GB/T9265的规定进行,如三块试板中至少有两块未出现起泡、掉粉等涂膜病态,可

评定为“无异常”,如出现以上病态,按GB/T1766进行描述。

6.10抗泛盐碱性

按GB/T9756―2018中附录A的方法进行。

6.11与下道涂层的适应性

制备底涂样板养护24h后,刮涂1mm主涂层,养护24h;对于主涂层,打磨清理表面后,

用规格120的线棒刮涂一道面涂。若刮涂下道涂层材料时易施工、不咬起,目视观察涂膜,

不渗色、不开裂,无明显缩孔、流挂或其他病态现象,涂膜均匀,则评定为“正常”。

6.12初期干燥抗裂性

按GB/T9779―2015中6.10规定的方法进行。

6.13耐冲击性

将试板紧贴于厚度为20mm的细沙上面,涂膜面向上,然后把直径(50±4)mm,质量为

(500±20)g的钢质球形砝码或直径(60±4)mm,重量为(1000±20)g的钢质球形砝码从

高度100cm±1cm处自由落下,在试板上选择各相距不少于50mm,且距离试板边缘不小于50mm

的三个位置进行试验,用肉眼观察试板表面涂层有无裂纹、剥落、无明显变形。

6.14抗压强度

按GB/T17671测定28d抗压强度。

6.15抗折强度

按GB/T17671测定28d抗折强度。

6.16耐化学性

按JC/T2327-2015中附录A的方法进行试验,浸泡介质分别为3%氯化钠、120#溶剂油、

20%NaOH、10%草酸,浸泡到规定时间,取出试件观察涂膜是否起泡、剥落和变色。

6.17粘结强度

按GB/T9779―2015中6.18规定的方法进行。

6.18防滑性

按GB/T4100―2015中附录M规定进行。

6.19耐磨性

按GB/T1768规定进行。采用750g/100r,使用粘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