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师大新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湘师大新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湘师大新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湘师大新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湘师大新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师大新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32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图是基因型为Aaa的某三体生物1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某时期部分染色体的图像;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联会配对,能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一极。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所处时期易于观察到三体染色体B.该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常用2n+1表示C.该细胞产生的精子中有50%异常D.该生物减数分裂后生成的精子比例为A:a:Aa:aa=1:1:1:12、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遗传病在遗传时都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B.先天性疾病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不是遗传病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D.在家系中调查和统计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较理想3、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是由其等位基因B突变而来的,若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B.基因B1和B2含有的碱基对数目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基因B2也有可能再突变成基因B1D.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4、孟德尔遗传规律不适用于下列哪种生物的遗传()A.人B.小麦C.猫D.细菌5、遗传因子为AaBBCc(都为完全显性,独立遗传)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接近()A.9∶3∶3∶1B.3∶3∶1∶1C.1∶2∶1D.3∶16、下图为果蝇性染色体X;Y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性别有关的基因可能位于非同源区II、III上B.同源区I上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无关C.非同源区III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雄性中出现D.摩尔根研究的果蝇白眼性状的控制基因在非同源区II上7、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C.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其遗传物质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8、将小鼠(2n=40)胚胎干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至第2次分裂中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细胞中有40条染色单体B.每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3HC.每个DNA分子中均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D.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3H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新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B.人为因素不能导致种群发生定向进化C.“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体现了物种间的共同进化D.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能合理解释生命的统一性和生物的多样性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基因遗传病的一个特点是在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B.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的疾病是遗传病C.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D.人类遗传病患者的体细胞中一定含有致病基因11、真核细胞内的mRNA寿命极短,易被核酸酶降解。为了提高自身稳定性,mRNA需要与细胞内的一些蛋白质相结合形成复合物才能稳定存在。通过调节这些蛋白质的含量就能调整mRNA的稳定性,从而控制翻译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mRNA与蛋白质结合后,可能会将核酸酶的切点掩盖从而避免被降解B.蛋白质作为翻译产物对mRNA的功能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反馈调节C.mRNA与蛋白质形成的复合物可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场所D.基因表达调控体现在多个方面,以共同维护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12、科研人员从肿瘤细胞中发现了蛋白S,为了研究其功能做了如下实验:将DNA模板和RNA聚合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原料,其中鸟嘌呤核糖核苷酸用32P标记,一起培育一段时间后加入肝素(可以与RNA聚合酶结合),然后再加入蛋白S,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RNA聚合酶能识别DNA模板上特定的位点起始密码子并与之结合,催化RNA的合成B.肝素与RNA聚合酶结合后能破坏RNA聚合酶的空间结构并使之失去活性C.对照组应加入不含蛋白S的缓冲液,实验组加入肝素后基本没有新的mRNA合成D.曲线反映的是模板DNA的转录形成RNA的过程,蛋白S能解除肝素抑制转录的作用13、线粒体内有一套独立于细胞核的遗传物质——线粒体DNA(mtDNA),mtDNA突变会带来骨骼肌溶解症等多种遗传病。治疗遗传病常用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必须依赖gRNA,而这种外源RNA难以高效导入线粒体内。某科研团队利用细胞毒素DddA,开发了一种不依赖CRISPR的碱基编辑器——DdCBE,用于催化mtDNA中胞苷的脱氨,将胞嘧啶(C)转化为尿嘧啶(U),从而实现对线粒体基因组(mtDNA)的精准编辑,这为研究和治疗线粒体遗传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工具。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注:尿嘧啶糖基化酶对DNA复制中错配的尿嘧啶有移除作用。

A.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所依赖的gRNA难以高效导入线粒体内,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B.DdCBE中UGI的作用可能与增强DNA自身修复功能有关C.图中①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需要各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D.DdCBE编辑器的应用原理与猫叫综合征发病机理一致14、黏连蛋白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分离有重要作用。如图所示,染色体在间期结合黏连蛋白,在减数分裂I后期,染色体臂上的黏连蛋白复合体断开后同源染色体分离。而着丝粒附近的黏连蛋白被动粒保护蛋白保护,仍然将姐妹染色单体黏连在一起。动粒保护蛋白募集磷酸酶,可以去除着丝粒附近黏连蛋白的磷酸基团,从而使其无法被分离酶切开。在减数分裂II,动粒保护蛋白降解,姐妹染色单体也被拉向两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黏连蛋白可能在间期合成,可黏连两条姐妹染色单体B.在减数分裂I前期时黏连蛋白起保护作用,此时具有四分体C.减数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伴随着部分黏连蛋白的断开D.在减数分裂II动粒保护蛋白降解,导致募集的磷酸酶分解黏连蛋白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5、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16、DNA的复制场所:_____。17、RNA有三种:_____,_____,_____。18、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19、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在于_____的改变。生活在一定区域的_____全部个体叫做种群。_____,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注意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20、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的13种地雀的祖先属于________物种,它们是通过__________逐渐形成的。分布到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可能会出现不同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而一个种群的________和__________对另一种群的___________没有影响。因此,不同种群的____________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21、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_____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22、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DN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___。

(2)DNA分子的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碱基之间的这种配对关系叫做______________原则。

(3)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4分)23、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______)A.正确B.错误24、人工诱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14分)25、山葡萄以酿酒的独特口味;丰富的营养成分以及极强抗寒性在葡萄育种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科学家对“双优”(品种名)山葡萄幼苗进行多倍体诱导;幼苗成活数和变异数见下表:

。诱变剂浓度%

处理24小时。

处理48小时。

处理72小时。

茎(芽)分生组织(个)

成活数。

变异数。

成活数。

变异数。

成活数。

变异数。

变异数。

0

30

30

0

30

0

27

0

0.1

30

24

0

20

0

16

0

0.2

30

12

1

10

1

5

3

0.4

30

5

2

3

1

3

0

0.6

30

0

0

0

0

0

0

(1)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常用诱变剂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诱导植物发生_________________。

(2)设置零浓度组的目的______________;山葡萄的成活率随______________而下降。

(3)多倍体诱变剂多数为有毒害的化学试剂。在诱导多倍体育种过程中,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一株原种群中没有的,抗旱但不耐寒型的植株,这一变异最可能是诱变剂诱发了__________导致的。研究人员想利用此变异植株选育既抗旱又抗寒的新品种,最简单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26、下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1中方框内所示结构主要在__________合成;其基本组成单位可以用图1方框中数字________表示。

(2)若该多肽合成到图2中UCU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则导致合成结束的终止密码子是__________。

(3)图2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

(4)若图2的①所示的分子中有1000个碱基对,则由它所控制形成的信使RNA中含有的密码子个数和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最多不超过__________。A.166和55B.166和20C.333和111D.333和20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20分)27、某种植物在自然状态下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该植物的果皮颜色有紫色和绿色两种,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某实验小组以纯合个体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F1/株数F2/株数紫色果皮绿色果皮紫色果皮绿色果皮①紫色果皮×绿色果皮212061243②紫色果皮×绿色果皮76027691

(1)该种植物与果皮颜色相关的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定律,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2)果皮的紫色和绿色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若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用A/a、B/b表示,则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果皮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3)若要鉴定组合②中F2的某株紫色果皮植株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请设计最简便的实验进行探究,完善下列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若后代_____________,则组合②中F2的紫色果皮植株是纯合子;

若后代中_____________,则组合②中F2的紫色果皮植株是杂合子。28、果蝇是一种比苍蝇小、但形象较可爱的昆虫,它是遗传学上非常重要的实验材料,其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已知果蝇的灰身、黑身性状属于细胞核遗传,由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两只灰身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得到下表中的F1的表型和数量。回答下列相关问题:。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雄蝇1841786359雌蝇36101210

(1)果蝇的体色中,_____是显性性状。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

(2)设控制红、白眼的等位基因为B、b,则上述的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雌果蝇_____;雄果蝇_____。若让F1中灰身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中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的数量之比为_____。29、研究者利用3个纯合品系的鸡群:藏鸡(麻羽深胫);寿光鸡(黑羽浅胫)和白来航鸡(白羽浅胫)进行研究;寻找其羽色和胫色遗传规律,为鸡的育种提供科学的依据。

。组别杂交组合F1F2公鸡母鸡公鸡公鸡母鸡实验1藏鸡♂×寿光鸡♀黑羽黑羽433:麻羽86实验2寿光鸡♂×藏鸡♀黑羽黑羽163:麻羽33实验3白来航鸡♂×藏鸡♀深胫1浅胫42深胫0浅胫35深胫28浅胫37

请回答问题:

(1)实验1和实验2互为______,根据其结果可知________羽是显性性状,与其相关的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

(2)由实验1和实验2的杂交结果_______(能/不能)确定鸡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__________。

(3)实验3的F1和F2均表现出______现象,说明控制胫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若选取实验3的F1中的浅胫公鸡与纯合______母鸡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出现_____结果;则可验证该结论。

(4)实验3中F1和F2中均出现少量深胫公鸡,说明双亲中的______鸡群混有杂合子。

(5)进一步研究发现,白来航鸡和寿光鸡的显性基因抑制黑色素的形成,胫色为浅色,饲料中的成分也会影响胫色的深浅,可见鸡的胫色是_____的结果。

(6)黑羽公鸡生长速度快、肉质好,深受市场欢迎。雏鸡通常难以直接区分雌雄,请根据胫色遗传规律,利用上述3个纯合品系设计一个方案,在饲养早期从雏鸡中筛选出黑羽公鸡,以降低生产成本____。30、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为主要特征,受多个基因的影响。研究发现,基因型不同,临床表现不同。下表是3种致病基因、基因位置和临床表现。请作答。基因基因所在染色体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临床表现A第14号β-肌球蛋白重链轻度至重度,发病早B第11号肌球蛋白结合蛋白轻度至重度,发病晚C第1号肌钙蛋白T2轻度肥厚,易猝死

(1)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夫妇所生育的后代,出现的临床表现至少有_______种。

(2)若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发生突变,能够产生与之对应的______基因。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突变可发生在该基因的不同部位,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_____。基因突变可引起心肌蛋白结构改变而使人体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说明上述致病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别作用于心肌细胞后,心肌细胞能合成不同的蛋白质,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

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

A;该细胞所处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易于观察到三体染色体,A正确;

B;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其内的染色体数目常用2n+1表示,B正确;

C;由于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联会配对;能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一极,所以该细胞产生的精子中有50%异常,C正确;

D;由于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联会配对,另1条同源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所以Aaa可产生A、aa、Aa、a共4种组合,因此该生物减数分裂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精子,比例是1∶1∶2∶2,D错误。

故选D。

【点睛】2、C【分析】【分析】

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遗传物质改变包括基因结构改变;染色体结构和数目改变等。

【详解】

A;染色体异常导致的人类遗传病在遗传时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A错误;

B;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不一定不是遗传病,B错误;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所以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C正确;

D;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进行调查;研究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要在具有患者的家系中进行调查研究,D错误。

故选C。

【点睛】3、A【分析】【分析】

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详解】

A、体细胞是有丝分裂产生的,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配子是由减数分裂产生的,等位基因会发生分离,基因B1和B2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A错误;

B、基因突变是基因的碱基对发生替换、增添或缺失导致的,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若发生的是基因碱基对的替换,则基因B1和B2含有的碱基对数目相同,若发生的是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则基因B1和B2含有的碱基对数目不相同;B正确;

C、有的基因存在回复突变,即突变体经过第二次突变又完全地或部分地恢复为原来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即基因B2也有可能再突变成基因B1;C正确;

D、由于密码具有简并性,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正确。

故选A。4、D【分析】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不适用于原核生物的遗传,细菌是原核生物,D正确。

【考点定位】孟德尔遗传规律。

【名师点睛】学生对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范围理解不清。

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范围: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5、A【分析】【分析】

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到细胞两端,则有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自交,则对于等位基因A;a,后代中的分离比为A_:aa=3:1;对于等位基因B,后代中无性状分离;对于等位基因C、c,后代中的分离比为C_:cc=3:1;故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自交,后代中表现型的分离比为A_C_:A_cc:aaC_:aacc=9:3:3:1,。故A选项符合题意。

【点睛】

在计算后代表现型自由组合后的比例时,可以先计算每对等位基因之间分离后的分离比,然后再计算总的表现型自由组合后的比例。6、B【分析】【分析】

分析图可知;片段I为X;Y的同源区段,存在等位基因;片段II是X染色体特有区域,其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片段II为Y染色体特有区段,III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雄性中出现。

【详解】

A;非同源区II是X染色体特有区域;非同源区III是Y染色体特有区域,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为雌性,XY为雄性,因此与性别有关的基因可能位于非同源区II、III上,A正确;

B;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故同源区I上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有关,B错误;

C;非同源区III为Y染色体特有区段;雌性的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没有Y染色体,故非同源区III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雄性中出现,C正确;

D;摩尔根研究的控制果蝇白眼性状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即果蝇白眼性状的控制基因位于X非同源区II上,D正确。

故选B。7、C【分析】【分析】

1;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离心后上清液析出的是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细菌。

【详解】

A;格里菲思证明了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够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但没有提出转化因子是什么,A错误;

B;艾弗里没有利用小鼠;是将肺炎双球菌在培养基中培养,根据菌落特征进行判断,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

C;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是由一条RNA链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其遗传物质,C正确;

D、32P标记亲代噬菌体的DNA,经过多次半保留复制,复制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有的带有32P标记,有的不带有32P标记;D错误。

故选C。8、D【分析】【详解】

小鼠的染色体为40条,胚胎干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当处于后期时,染色体为80条,A错误。该胚胎干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第一次分裂结束后,每个DNA分子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当其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时,一半的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3H,一半的DNA分子中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B错误。C错误。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3H;D正确。

【点睛】学生对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关系理解不清。

模型法理解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关系

这样来看,最后形成的4个子细胞有3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4个细胞都是第2种情况是2个细胞是1个细胞是1个细胞是第3种情况是2个细胞是另外2个细胞是9、B【分析】【分析】

1;“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

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A正确;

B;人为因素可导致种群发生定向进化;如英国曼彻斯特郊区的桦尺蠖,工业革命前污染少,白色多,后来大量的工业污染使树干变黑,黑色的变多,B错误;

C;“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是指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体现了物种间的共同进化,C正确;

D;达尔文的进化论合理地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及其统一性;生物界既存在多样性,又在不同层次上存在高度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B。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B:C:D【分析】【分析】

1;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2;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①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②在群体中发率较高;③常表现为家族聚集。

【详解】

A;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①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②在群体中发率较高;③常表现为家族聚集;A正确;

B;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如因为环境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B错误;

C;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C错误;

D;患有人类遗传病的人的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的体细胞中不一定有致病基因,D错误。

故选BCD。11、A:B:D【分析】【分析】

基因表达的调控可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包括基因水平;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水平和翻译后水平的调控,而真核生物尤其是高等真核生物中,激素水平、发育阶段等是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手段,他们共同维护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详解】

A;根据题干信息“为了提高自身稳定性;mRNA需要与细胞内的一些蛋白质相结合形成复合物才能稳定存在”推测,mR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多肽链稳定结构避免被酶降解,可能是而掩盖了核酸酶的切点,A正确;

B;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也可指一个代谢反应的终产物(或某些中间产物)对生化反应关键酶的影响,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题中所指的翻译产物是蛋白质,蛋白质对mRNA的功能产生影响,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反馈调节,B正确;

C、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核糖体的本质主要是rRNA和蛋白质;C错误;

D;基因表达调控体现在多个方面;可使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在时间、空间上处于有序状态,并对环境条件的变化作出反应,以共同维护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D正确。

故选ABD。12、A:B【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将DNA模板和RNA聚合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原料,其中鸟嘌呤核糖核苷酸用32P标记,一起培育,则会发生转录;一段时间后加入肝素,肝素可以与RNA聚合酶结合,据图可知,加入肝素后,未加入蛋白S的组产物中32P的放射性几乎不再变化,说明肝素会抑制转录;而加入蛋白S的组产物中32P的放射性增加;推测蛋白S可解除肝素对转录的抑制作用。

【详解】

A;RNA聚合酶能识别DNA模板上特定的位点;即启动子,催化RNA的合成,而起始密码子位于mRNA上,A错误;

B、据分析可知,加入蛋白S后产物中32P的放射性增加;说明加入蛋白S后又开始转录,因此肝素与RNA聚合酶结合后只是抑制了RNA聚合酶的活性,并没有导致其失去活性,B错误;

C、根据对照实验的基本原则,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实验组加入了含有蛋白质S的缓冲液,对照组应加入不含有蛋白质S的缓冲液,据图可知,实验组加入肝素后,产物中含32P的放射性强度不再增加;说明肝素能抑制转录过程,因此没有新的mRNA的合成,C正确;

D;曲线反映的是模板DNA的转录形成RNA的过程;据图可知,加入肝素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蛋白质S组产物放射性很高;未加入蛋白质S组产物反射性几乎不发生变化,说明蛋白质S能解除肝素抑制转录的作用,D正确。

故选AB。13、B:C:D【分析】【分析】

根据题中注解;尿嘧啶糖基化酶对DNA复制中错配的尿嘧啶有移除作用,是与DNA自身修复有关的酶,图中UGI是尿嘧啶糖基化酶抑制剂,应该是减弱DNA自身修复功能;图中①为线粒体DNA的复制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需要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

【详解】

A;外源RNA难以高效导入线粒体内;说明线粒体的膜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的,不会轻易让外来物质进入,因此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A正确;

B;UGI是尿嘧啶糖基化酶的抑制剂;是阻碍尿嘧啶糖基化酶对DNA复制中错配的尿嘧啶有移除的,因此DdCBE中UGI的作用是阻碍DNA自身修复,B错误;

C;图中①为线粒体DNA的复制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需要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C错误;

D;DdCBE编辑器的应用原理是碱基的改变;是基因突变,而猫叫综合征发病机理是染色体变异,D错误。

故选BCD。14、A:B:C【分析】【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分裂I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分裂I: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分裂II: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

A;黏连蛋白可能是在间期合成的;可黏连两条姐妹染色单体,A正确;

B;在减数分裂I前期靠黏连蛋白起保护作用;此时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B正确;

C;减数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此时染色体臂上的部分黏连蛋白断开,C正确;

D;在减数分裂I;动粒保护蛋白降解,无法募集磷酸酶除去着丝粒附近黏连蛋白的磷酸基团,从而黏连蛋白被分离酶酶切分解,姐妹染色单体分开,D错误。

故选ABC。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5、略

【分析】【详解】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解析】性状分离16、略

【解析】细胞核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mRNAtRNArRNA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随机的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种群基因频率同种生物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20、略

【解析】①.同一②.地理隔离③.突变④.基因重组⑤.突变⑥.基因重组⑦.基因频率⑧.基因频率21、略

【解析】非同源22、略

【分析】【详解】

(1)DNA是由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组成DN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2)DNA分子的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中的这种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4)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5)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6)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解析】①.脱氧核苷酸②.碱基互补配对③.缺失④.种群⑤.生殖隔离⑥.基因突变四、判断题(共2题,共4分)23、A【分析】【详解】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但这种适应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正确。24、A【分析】【详解】

人工诱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正确。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14分)25、略

【分析】试题分析:根据表格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诱变剂浓度;处理时间,因变量是茎(芽)分生组织的变异数和成活数;其中诱变剂浓度为0的组是对照组,随着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成活数都在逐渐增加,且诱变剂浓度过高时成活数为0。

(1)诱导多倍体常用的诱变剂是秋水仙素;其可以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零浓度组为对照组,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的增加,山葡萄的成活率之间下降。

(3)在诱导多倍体育种过程中;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一株原种群中没有的,抗旱但不耐寒型的植株,说明最可能是诱变剂诱发了基因突变导致的。研究人员想利用此变异植株选育既抗旱又抗寒的新品种,最简单的办法是用抗旱不耐寒与抗寒不抗旱的品种杂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表格判断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解析】秋水仙素在细胞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数目变异对照处理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的增加基因突变用抗旱不耐寒与抗寒不抗旱的品种杂交26、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表达过程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准确分析图表等表达形式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详解】

(1)图1为转录过程;方框内所示结构为RNA,主要在细胞核内合成,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有三个组成部分,对应图1方框中的数字1磷酸;2核糖、7含氮碱基。

(2)密码子的读取具有连续性;若该多肽合成到图2中UCU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则导致合成结束的终止密码子就是紧随UCU之后的UAA。

(3)图2中以④mRNA为模板合成⑤物质(多肽链)的过程称为翻译;进行的场所是[⑥]核糖体。合成多肽链所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

(4)图2的①是DNA分子;1000个碱基对对应mRNA上1000个碱基,3个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则由它所控制形成的信使RNA中含有的密码子最多有333个,而合成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最多只有20种。故选D。

【点睛】

解决本题要注意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解析】细胞核1、2、7UAA翻译⑥核糖体(各种/约20种)氨基酸D六、综合题(共4题,共20分)27、略

【分析】【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问题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答。

2、紫色果皮×绿色果皮F1都是紫色果皮;说明紫色为显性。

(1)

由于组合①中F1紫色果皮植株自交得到的F2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色果皮植株:绿色果皮植株=15:1;符合9:3:3:1的变式,所以该种植物与果皮颜色相关的基因的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

根据组合①紫色果皮×绿色果皮F1都是紫色果皮,说明紫色为显性。由于组合①中F1紫色果皮植株自交得到的F2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色果皮植株:绿色果皮植株=15:1,符合9:3:3:1的变式,说明由两对基因控制,亲本都是纯合子,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2中只有1/16aabb是绿色,其余15/16都是紫色,紫色纯合子为1/16AABB、1/16AAbb、1/16aaBB,所以组合①的F2紫色果皮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5。

(3)

为了探究组合②中F2的某株紫色果皮植株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则最简便的实验方法是让F2中的紫色果皮植株进行自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组合②F2表现型及比例为3:1,说明符合分离定律,紫色是显性性状,设紫色果皮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

所以实验思路是:让F2中的紫色果皮植株进行自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判断紫色果皮植株的基因型。

预期结果:如果组合②中F2的紫色果皮植株是纯合子AAbb,则纯合子自交后代还是纯合子,F2自交后代表现型全部是紫色果皮植株。

如果组合②中F2的紫色果皮植株是杂合子则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代为AAbb:Aabb:aabb=1:2:1;表现型为紫色果皮植株﹔绿色果皮植株=3:1。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使用条件、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基因互作对后代表现型的影响等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学会根据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1)自由组合(或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组合①中F1紫色果皮植株自交得到的F2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色果皮植株:绿色果皮植株=15:1;符合9:3:3:1的变式。

(2)紫色AABB、aabb1/5

(3)让F2中的紫色果皮植株进行自交全为紫色果皮植株紫色果皮植株﹔绿色果皮植株=3:128、略

【分析】【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

两只灰身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后代中无论雌雄个体都表现为灰身∶黑身=3∶1,说明体色的表现与性别无关,且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