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世纪版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新世纪版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新世纪版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新世纪版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新世纪版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世纪版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0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人民币被誉为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印在它们背面。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甲一冰川堆积B.乙一流水沉积C.丙一风力侵蚀D.丁一流水侵蚀2、青藏高原对流层顶高度最可能与()A.经度呈负相关B.纬度呈负相关C.海拔呈正相关D.河网密度呈正相关3、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太阳光被()A.散射B.吸收C.反射D.折射4、下沉式道路绿化带是指将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和中间隔离绿化带设计成低于道路表面50~300mm,能有效将道路上灰尘和雨水收集进道路两边的绿化带。下图为武汉市某区打造海绵城市而建造的下沉式道路绿化带的照片。武汉市打造下沉式道路绿化带的主要目的是()

A.补给地下水,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B.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C.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城市气候D.削减路面径流,缓解城市内涝5、图为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读图判断()

A.a是雨水补给,补给量最大B.b是地下水补给,夏季最多C.c是湖泊水补给,十分稳定D.冬季缺少b补给,河流结冰6、下图为“南方某城市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某次强降水后城市发生内涝,原因是图中。

A.a过多B.d受阻C.c过快D.b增大7、下列纬度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A.20°NB.30°SC.68°ND.70°S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受____、____等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再分配,形成了尺度____的地域分异。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北京时间5月6日21时53分,印度尼西亚班达海发生7.2级强震,震源深度为110千米,随后多个国家相继发布海啸预警。材料二下左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下右图为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材料三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所说的“黄金12秒”。

(1)岩石圈范围在左图中对应的字母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字母C对应圈层的特点有___________。

(2)地震救援“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___________。

(3)请你为学校和家庭提出应对地震灾害的合理建议。___________10、。高度。

绝对高度。

获得: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

应用:划分________、________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

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相对高度: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坡。

坡度。

Ⅰ.表示:坡度角或垂直距离和________的比值。

Ⅱ.应用:影响________耕作、________建设等。

坡向。

阳坡;阴坡。

北半球山南水北为________坡;南半球反之。

迎风坡;背风坡。

其他内容:

地貌的________;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

11、时间: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____越厚,____分化越明显。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北京时间5月6日21时53分,印度尼西亚班达海发生7.2级强震,震源深度为110千米,随后多个国家相继发布海啸预警。材料二下左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下右图为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材料三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所说的“黄金12秒”。

(1)岩石圈范围在左图中对应的字母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字母C对应圈层的特点有___________。

(2)地震救援“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___________。

(3)请你为学校和家庭提出应对地震灾害的合理建议。___________13、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八颗行星中;B表示_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_______行星。

(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______向__________,呈__________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__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A.变为寒冷的“冰球”B.变为炽热的“火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D.体积将会变小(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什么。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什么。14、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示所在的半球______;日期________。

(2)写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图中晨线是弧______。

(3)把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________;若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东侧或西侧)。

(4)计算E点地方时____;C点的地方时_____,B点的昼长是_____小时。

(5)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15、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课题:非洲西海岸洋流形成及对环境的影响。

材料准备:

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表。

探究过程:

(1)结合表,描述沿19°S水温的分布规律:离海岸距离越远,海水表面的温度____。

(2)该地区位于________气压带与________气压带之间;盛行风向为________,受此风的影响,海水会发生运动,如图甲。

探究结论:

(3)根据前面的探究,判断该洋流的性质为________,试在图乙中M处画出该洋流的表层洋流流动方向。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6、总星系是指除银河系以外的天体系统。(_____)A.正确B.错误17、在水的三态中,液态水的数量最大。(_____)A.正确B.错误18、红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还原环境。(_____)A.正确B.错误19、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_____)A.正确B.错误20、地球公转的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幅度不大。(_______)A.正确B.错误21、石油、煤炭、风能、水能等能源均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_____)A.正确B.错误22、太阳外部结构可分为三层,从里向外依次是光球、日冕、色球。(_____)A.正确B.错误23、地壳和上地幔是由岩石组成的,称为岩石圈。(_____)A.正确B.错误24、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稠密,表明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小。(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1题,共10分)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拐弯处(图甲附近),全长504.6km,年降水量4500-10070mm,平均深度2268m,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地理发现之一”和“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锁孔”。2019年暑期,山东的张老师带领学校地理研学小组跟随地理科考探险队乘坐青藏铁路线列车前往拉萨,再乘汽车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实地考察。他们来到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的米林县丹娘乡,看到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图乙)。它背倚葱茏青山,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河谷阶地和沙洲上植被稀少。张老师告诉研学小组这就是丹娘沙丘(图丙),是位于高原半湿润季风区的沙丘,这种湿润地区的沙漠往往也被称作"天漠”。通过与当地居民交流,研学小组了解到当地人们生产活动以放牧、种植和林业为主,生活能源来自薪柴。附近的沙丘每年还在不断“长高”。

(1)研学小组在前往拉萨的列车上;通过与乘务员交谈得知,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已经于2014年底开始建设,全长1629km,全线建成通车至少需要15年。张老师给同学们拿出一张地图(图甲)。推测与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修建时间更长;难度更大的原因。

(2)研学小组依据当地气象站提供的资料获悉,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mm,且集中在6-9月,冬春季气候干旱,多大风。推测图乙中丹娘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导风向,并分析该沙丘不断“长高”的自然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详解】

甲-壶口瀑布-流水侵蚀地貌;乙-泰山-地壳运动;丙-桂林山水-流水溶蚀地貌;丁-长江三峡-流水侵蚀地貌,据此选D。2、B【分析】【分析】

【详解】

对流层顶的高度;与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有关。近地面大气温度高,对流层顶的海拔也高,纬度越高,近地面大气温度降低,所以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最可能与纬度呈负相关,B正确;经度差异对近地面气温影响不大,A错误;夏季水面温度低于陆面,河网密度越大,近地面大气温度越低,对流层顶高度越小,D错误;海拔越高,近地面气温越低,对流层顶高度可能越小,C错误。故选B。

【点睛】3、A【分析】【分析】

【详解】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反射;散射、吸收作用。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容易被大气分子和细小尘埃所散射。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4、D【分析】【详解】

由材料可知;下沉式道路绿化带的改造是为了应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增加下渗作用,削减路面径流,缓解城市内涝,D对。绿化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给地下水,但是难以改变或者缓解水资源的紧张状况,A错;城市环境质量和空气湿度不会应为绿化带设计的高低而发生变化,BC错。故选D。

【点睛】

武汉市夏季降水量大,城市内涝现象时有发生,城市排水系统有待改善,所以下沉式道路绿化带是武汉打造“海绵城市”防止内涝最主要的目的。5、A【分析】【分析】

【详解】

考查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长江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无冰期,D错误;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从图中可以看出,补给量最大的a是雨水补给,A正确;b在冬季时补给量为0,说明水量与气温有关,应是冰雪融水补给,B错误;图中c的水量全年稳定,变化很小,应是地下水补给,C错误。故选A。6、A【分析】【分析】

本题以南方某城市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强降水导致城市内涝的原因,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

城市内涝的发生与降水强度、城市排水能力、下渗能力密切相关。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排水不畅是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图中显示,a表示大气降水,强降水会造成城市积水过多,是产生内涝的根本原因,A符合题意。d表示蒸发,蒸发较慢,在排涝过程中作用很小,因热岛效应,城市蒸发能力较强,因此B不符合题意。c表示城市地表径流,地表径流过快,有利于排涝,C不符合题意。b表示下渗,下渗增大会减少地表积水,有利于排涝,D不符合题意。7、B【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五带划分。

【详解】

南北回归线之间有阳光直射,极圈到极点之间有极昼极夜现象。无太阳直射表示纬度大于23.5°,无极昼、极夜现象表示纬度小于66.5°,故B符合。故选B。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地形岩石风化物较小9、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印度尼西亚地震及地球圈层分布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岩石圈的圈层结构;地震波的特点、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问题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需要结合课本关于地球内部圈层介绍即可作答。

【详解】

(1)根据所学可知;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因此对应图中D和E;根据课本所学字母C为水圈,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因此①为D;②为E、C圈特征为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2)根据所学可知;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故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此外建筑物抗震结构与质量也影响救援时间,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3)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针对题干要求行为主体学校和家庭角度从加强地震逃生演练;准备地震急救包、学习逃生技能等方面回答,合理即可。

【点睛】

地震灾害应对措施:加强对各类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管理、制定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努力提升地震应急能力、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汲取教训,防患未然。【解析】DE连续不规则的圈层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建筑物的抗震系数。增加建筑物抗震等级;加强地震逃生演练;准备地震急救包;学习避震及逃生技能。(任答2点)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高原山地水平距离农业交通阳形状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土壤土层12、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印度尼西亚地震及地球圈层分布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岩石圈的圈层结构;地震波的特点、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问题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需要结合课本关于地球内部圈层介绍即可作答。

【详解】

(1)根据所学可知;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因此对应图中D和E;根据课本所学字母C为水圈,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因此①为D;②为E、C圈特征为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2)根据所学可知;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故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此外建筑物抗震结构与质量也影响救援时间,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3)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针对题干要求行为主体学校和家庭角度从加强地震逃生演练;准备地震急救包、学习逃生技能等方面回答,合理即可。

【点睛】

地震灾害应对措施:加强对各类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管理、制定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努力提升地震应急能力、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汲取教训,防患未然。【解析】DE连续不规则的圈层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建筑物的抗震系数。增加建筑物抗震等级;加强地震逃生演练;准备地震急救包;学习避震及逃生技能。(任答2点)13、略

【分析】【分析】

考查太阳系天体结构;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宇宙环境和自身条件。

【详解】

(1)读图;根据太阳系行星位置关系判断,B表示金星,D表示火星。它们都属于类地行星。

(2)八颗行星都是自西向东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动;除同向性外,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还具有共面性与近圆性的特征。

(3)H是海王星;距太阳最远的行星,表面温度很低,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会变为寒冷的“冰球”,A对。B错。有质量和体积,可能吸引住一定大气,C错。地球上的水变成冰,体积不会减小,可能增大,D错。

(4)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此图反映出的地球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是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解析】(1)地球火星类地。

(2)自西向东逆时针共面性近圆性。

(3)A

(4)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处在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当中。

(5)日地距离适中14、略

【分析】【详解】

(1)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南极点俯视是顺时针,图中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出现了极昼,是冬至日,及12月22日。

(2)东经度增大方向是地球的自转方向;图中的90°是东经90°,故与之相对的是西经90°。由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是正午的12时所对应的经线(即直射的经线),故可知直射的经度对应90°W。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90°W,23.5°S)。晨线是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界限,图中晨线是弧AB。

(3)地球自转线速度是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图中纬度由低向高是A

(4)图中E点位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故其地方时为12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18时,故C点的地方时18时,B点位于南极圈上,出现了极昼,则昼长是24小时。

(5)图中90°E处于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是新的一天0时,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两地经度相差30°,时差2小时,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故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2时。【解析】南12月22日(90°W,23.5°S)A.D、E东12时18时24小时24小时15、略

【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距离海洋越远,水温越高。

(2该地区主要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赤道附近气压带赤道低压,南回归线附近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所以位于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二者之间为东南信风带。

(3)根据距离海岸越近,水温越低等条件,判断该洋流的性质为寒流。乙图M处洋流为寒流,流向赤道。【解析】(1)越高。(2)赤道低副热带高东南风。

(3)寒流洋流方向如右上图。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6、×【分析】【分析】

【详解】

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部分称为总星系;它是由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构成,银河系以外的天体系统是河外星系。此说法错误。

【点睛】17、√【分析】【分析】

【详解】

地球上的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等地区,因此此说法正确。

【点睛】18、√【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红色岩层一般是在气候炎热的氧化环境中形成的;含黄铁矿的黑色页岩一般是在温湿气候下的湖泊;沼泽的还原环境中形成的;所以该说法正确。

【点睛】19、√【分析】【分析】

【详解】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如岩石的性质、岩层的构造等)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本题说法正确。

【点睛】20、×【分析】【分析】

【详解】

地球公转的周期适中、自转的周期适中,昼夜更替周期适中,则白天不会升温过高,夜晚降温不会过低,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幅度不大,故上述结论错误。21、√【分析】【分析】

【详解】

石油、煤炭是历史时期生物体固定太阳能;风能是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水能是水的落差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的动能,来自于太阳能。太阳辐射是维持大气和水体运动的动力,题目说法正确。22、×【分析】【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