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_第1页
在音乐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_第2页
在音乐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_第3页
在音乐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_第4页
在音乐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幼儿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音乐课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它旨在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将音乐素质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思政感知能力、开展革命主题音乐教学及第二课堂音乐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关键词:音乐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融合;思政感知能力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从此开创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幼儿专科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全科教师的专业,这个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比较高的语文、数学素养,还要具备比较高的体育和艺术等素养,其中,音乐素养必不可少。因为音乐可以陶冶情操,让人在欣赏中净化心灵、提高思想品质。在这一点上,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殊途同归。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融入思政教育,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以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崇左幼专)小学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教学为例,探讨音乐课程思政教育。一、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政感知能力崇左幼专音乐教育专业着力培养小学专任音乐教师、少年宫社会少儿艺术音乐教师,以及行政和企事业单位文化艺术管理者。其音乐教育有明显的指向性,以普及音乐为主,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教学,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各种乐器和各种音乐形式。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找好音乐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并将之融入具体的教学中,使之同向而行。崇左幼专在音乐基础课程教学中,根据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水平,通过不同的教学板块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多种表现形式,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思政感知能力。(一)感知音乐教育的积极影响,提升对音乐的认识一些陈旧的观念认为,音乐是“无用之物,如奢靡之音,以悦耳之力堕人之志。虽偶有激志之音,但亦闻过而已,非能予财富”。因而他们以为音乐课是虚空无用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音乐是一种启迪人的好办法,比如,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唱的“打土豪分田地”的歌词言简意赅,易唱易记,哪怕不识字的人也能懂。音乐是一种文化的活化石,比如,千百年来传唱不断的山歌,生动地把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记录下来,传承了民间绵绵不断的文化血脉。可见,音乐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它在教育与文化普及中起到积极作用,在文化传承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感知音乐的积极影响,感知音乐教育的本质及其意义。对我国近代有所研究的人都知道,20世纪初那个动荡而落后的年代,教育启蒙的先辈为了解放人们的思想,通过“学堂乐歌”来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因此不少先进分子通过音乐教育学习谱曲、谱词,创作或改编了当时流行于当地的民间音乐,用通俗易懂的歌词宣扬科学知识、倡导男女平等、号召自立自强、反对封建迷信等,以自然流畅的歌唱形式口口相传,在解放新思想、消灭旧思想方面产生了极大影响,为建设新生活打下了思想基础。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识谱唱歌、识器演奏,而且要讲好音乐的故事,用音乐的积极影响感染学生,使之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意义,感知音乐的力量,从而担负起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使命。(二)感知民族音乐魅力,提升民族自豪感我国是地域辽阔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方言、生活习惯也影响着民族音乐的风格,因此产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传承下来的精神食粮,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欣赏、学唱各种类型的民族音乐,如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等,使学生深切感受民歌的表现魅力,了解我国民族音乐。比如,电影《刘三姐》中的许多经典的歌曲,旋律优美,歌词隽永,富有生活气息。其中《山歌好比春江水》《多谢了》至今传唱不衰,且常唱常新。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结合民族乐器教学赏析民族音乐,让学生感知民族乐器的魅力。比如,壮族的天琴、蒙古族的马头琴、京族的独弦琴等,不同的民族乐器演绎出不同的民族风格,表现不同的民族风情。在歌唱与欣赏中,自然而然地把民族精神溶化在学生的血液里。这种隐性的思政教育更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兴趣,进而提升民族自豪感,铸牢民族团结意识。(三)感知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的音乐艺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如戏曲、词等,其中词的仄平雅韵透露着艺术文化的特有魅力。古代的词,我们今天几乎无法按照古代的韵律来演唱了,但在朗诵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歌唱的余音。其中有不少词被当代的音乐人重新谱曲,注入新的血液,让人百唱不厌。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台湾著名作曲人梁弘志于1983年把它改编为歌曲《但愿人长久》,至今已经传唱40多年,是乐坛上的“常青树”。当我们唱起它时,有一股力量升腾在我们心中,让人感染到音乐艺术的魅力。这首歌完美地把文化艺术与音乐艺术结合起来,无论是演唱还是欣赏,我们都能从中感受到这首歌的艺术力量,一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在音乐教育中,教师教授学生视唱或展演艺术歌曲、戏曲,可以使学生感受曲中之美,词中之力;词中表现的吊古怀今之感、自然山水之美、伤情别离之情,能够引发学生对历史、时代、自然环境和人情世故的无限思考。除此之外,在音乐基础课程中引入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戏曲部分,循序渐进地讲解戏曲的节奏、唱腔、身段等表现形式,能够让学生感受戏曲的美,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喜爱之情,在夯实学生音乐知识储备的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向上的音乐饱含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因此有人说,音乐是无声的思政教育。教师要在演唱和欣赏音乐中引导学生向善、向上,形成音乐思政教育能力,使音乐中隐性的思政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二、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将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融合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能够将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融合,提升学生精神品格。(一)开展校园歌舞活动,将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融合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特别是歌舞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育形式,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歌唱与舞蹈中充分地展现自我。如果在这些活动中,有意识地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就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这也是创新和拓宽思政教育思路,构建新的育人格局,实现思想政治理论与专业课程教学相向同行的一种教育方式。一是学校广播台要有计划地配合学校的工作,播放与之相适应的红色歌曲。比如,新生入学,播放欢快的革命歌曲,营造健康、快乐、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学习与生活气氛,激励学生发奋学习、健康成长;在党的生日、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播放《映山红》《洪湖水,浪打浪》《我的祖国》《妈妈教我一支歌》《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歌曲,以红色歌曲激励人、教化人。二是学校要鼓励学生社团开展音乐活动,并在其中有意识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比如,举办红色经典歌曲专题鉴赏沙龙,邀请音乐教师品评红色经典歌曲,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红色音乐,掌握音乐鉴赏知识。例如,贺敬之创作歌词、马可谱写歌曲的《南泥湾》讲述了一段革命历史:1941年3月,党中央指示八路军359旅进驻延安东南50余公里处的南泥湾,一边练兵备战,一边垦荒屯田。在艰苦的条件下,359旅用了三年时间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在欣赏音乐中,学生感受到歌曲所表现出来的战天斗地、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红色歌曲演唱活动,用红色歌曲感染人、鼓舞人。学校可借助校园文化平台,组织以思政建设为主题的音乐会。比如,举办全校性的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文艺活动、举办“唱支山歌给党听”的主题晚会,营造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红色文化氛围,使学生在爱党爱国的教育中同频共振。通过这样的活动实现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的无缝连接,铸就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从而推动学生自觉地把握时代脉搏,厚植家国情怀。(二)带领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活动,将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融合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音乐教师要让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激励学生主动挖掘音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并将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强校园文化的思政教育元素,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学校可举办音乐文化墙设计比赛活动,要求学生把音乐转化为物态的形式,并将音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其中,营造欢快的音乐生活氛围,构建一个健康向上的音乐世界。比如,以宁明花山为主题,举办音乐文化浮雕设计活动,要求学生以宁明花山文化为背景,制作音乐文化浮雕,在音乐背景下把宁明花山上表现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转换为更具象的生活画面,让人在欣赏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韵律之美;以幼儿活动为主题,要求学生用音乐描绘幼儿日常生活片段,有哭、有笑、有闹、有静,通过图画与音乐结合来表现幼儿的生活情趣,让人从中感受到哭闹动静皆有音、短哭长笑皆音乐的童趣乐园;以花鸟虫鱼为主题,要求学生用音乐表现花开鸟叫、虫鸣鱼游的情景,让人从中感受到自然之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乐。用音乐表达方式来反映美好的生活状态,能比较直观地滋润和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除此之外,还可以红色教育文化为主题制作音乐电子墙,以音乐为背景,通过视频直观演绎红色文化,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在音乐中培养学生的革命情怀,树立学生的革命理想。比如,以故事的形式讲解《黄河大合唱》的历史背景、意义和对抗日战争的影响等,让人在音乐中了解伟大的抗日战争,潜移默化地得到思想洗礼。三、开展革命主题音乐教学,将思政教育与音乐教学有机融合(一)选择革命历史题材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在音乐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灵活运用革命历史题材,组织开展主题音乐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了解党领导人民的战斗和建设的历史。比如,教师根据党的发展历史过程,通过红色歌曲、歌剧讲好党史故事。针对长征及其之前时期,选择《井冈山》《十送红军》《过雪山草地》等歌曲让学生赏析和演唱,使学生通过这些歌曲了解当时残酷的革命斗争。针对抗战时期,选择《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歌曲让学生赏析和演唱,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了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敌后抗战取得的重大胜利。针对新中国建设时期,选择《翻身农奴把歌唱》《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为祖国献石油》《唱支山歌给党听》等让学生赏析和演唱,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个时期的发展史,了解我国在这个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遇到的困难和挫折。针对改革开放时期,选择《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爱我中华》等歌曲让学生赏析和演唱,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时期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高度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落后的国家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彻底脱离了贫困,走向了小康社会。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根据具体需要进行细化,设置不同时期的红色教育主题,通过歌曲引导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结合当地红色歌曲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地实际,以当地的经典红色歌曲为主题,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崇左也有丰富多彩的红色故事和红色歌曲,可以请革命前辈到学校来讲述当年的革命故事,以及当年的革命歌谣。比如,请崇左本地著名的作曲家吕少贤先生来讲解在革命时期产生和流行于崇左的众多红色歌曲,讲述《当兵就要当红军》《农联合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