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三单元-阅读鉴赏-第八讲:石钟山记-苏轼鲁人课件_第1页
必修二-第三单元-阅读鉴赏-第八讲:石钟山记-苏轼鲁人课件_第2页
必修二-第三单元-阅读鉴赏-第八讲:石钟山记-苏轼鲁人课件_第3页
必修二-第三单元-阅读鉴赏-第八讲:石钟山记-苏轼鲁人课件_第4页
必修二-第三单元-阅读鉴赏-第八讲:石钟山记-苏轼鲁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钟山记苏轼明确目标明确目标

1.辨析、积累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文本解读作者和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课文思路第一部分(1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课文思路研读第1段

这一段质疑。郦道元和李渤分别是什么看法?作者对二人是怎样的态度?问题探讨本段写实地考察,考察了几次?作者分别又有怎样的认识?研读第2段第二次夜晚考查,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描写大石侧立栖鹘颧鹤比喻拟人静态比喻拟人动态问题探讨作者在本段对郦元、士大夫等人的做法各持什么态度?郦元研读第3段士大夫渔工水师陋者(李渤)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

文言知识【通假字】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2.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3.至莫夜月明4.汝识之乎文言知识【词类活用】1.微风鼓浪2.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4.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特殊句式】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定语后置)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课文背景

1.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译文:元丰元年六月初九日,我从齐安乘船出发到临汝去,(我的)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府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县,因而能够看一看人们所说的(名叫)石钟的山。译文:小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一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大约)能坐一百来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窽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的噌吰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一样。方法指导方法指导

1.继续积累文言常用词语,掌握“鼓”“殆”“莫”“发”“何”多义词的意义;了解虚词“而”的常见用法,以及词类活用现象,了拓展探究拓展探究石钟山,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景观。位置在鄱阳湖与长江交汇的江西九江市湖口县双钟镇。

舫、廊等20多种古典建筑为一体,是典型的江南园林。联合国专家称石钟山集风光、古迹、名胜、园林于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