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班级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本课重点了解印欧人和亚欧游牧民族迁徙的基本事实。本课难点认识古代人类的迁徙对区域文化形成的影响。一、单选题1.学者蓝琪认为,印欧人离开草原向外迁徙,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公元前18世纪到公元前15世纪为印欧人的第一次大迁徙,从公元前13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为第二次大迁徙,从公元前7世纪至5世纪为第三次大迁徙。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帝国,攻陷罗马城,属A.印欧人的第一次大迁徙 B.印欧人的第二次大迁徙C.印欧人的第三次大迁徙 D.日耳曼人反抗罗马统治的正义战争【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印欧人的民族迁徙和日耳曼人的征服,抓住两个时间很关键,一是材料中三次印欧人迁徙时间的界定;另一个就是日耳曼人攻陷罗马城的时间。日耳曼人攻陷罗马城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符合第三次大迁徙时间,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2.罗马人从整个帝国各个种族集团中招募士兵,并利用他们将罗马文化带到行省。士兵学会了拉丁语,了解并服从罗马法律,采用罗马的宗教。这主要反映了A.罗马帝国政治稳定、民族团结 B.士兵是罗马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C.行省是罗马帝国最好的管理模式 D.罗马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包容性【答案】B【详解】材料呈现的是罗马士兵的构成,以及罗马帝国对他们的利用,推销罗马文化,反映了罗马帝国的强势文化征服,说明在罗马文化征服中各种族士兵充当了重要载体,发挥了重要作用,B项正确;A项,材料没有提及罗马政治现状;C项,错在“最好”;D项,曲解材料,材料中体现了罗马文化的强势,但没有提及它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兼容。故选B项。3.公元前2千纪中后期,赫梯人建立了国家,并扩展到了巴比伦尼亚和叙利亚。赫梯人在古代东方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A.开通了“丝绸之路” B.创造了象形文字C.冶铁技术的铸造和使用 D.贡献了世界最早的太阳历【答案】C【详解】赫梯人能征善战,使用了马拉战车,他们的冶铁技术高超,赫梯帝国瓦解后,冶铁工匠散布各地,有利于冶铁技术的传播,故C项正确;A项是中国汉朝,排除A项;B项是埃及人和玛雅人排除B项;D项是埃及人,排除D项。故选C项。4.波斯人能征善战,曾经建立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其领土东起印度河流域,西到爱琴海和色雷斯,北至亚美尼亚、南达尼罗河第一瀑布。历史上的波斯人主要源于A.印欧人的早期迁徙的一支 B.蒙古人东征的一支C.海上民族的一支 D.匈奴民族的一支【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波斯人的渊源。结合所学,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中,有一支崛起于伊朗高原,后来建立了地跨欧、亚、非洲的大帝国。故A项正确;蒙古人东征的方向是日本,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海上民族指青铜时代末期左右,特别是公元前13世纪入侵安纳托利亚东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塞浦路斯和埃及的任何侵略性的航海者集团。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匈奴是汉族对古代生活于蒙古大草原一带的游牧民族的通称。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5.如图是在中国新疆和田地区、楼兰遗址等地出土的少量贵霜帝国钱币。据此可知注:金币正面(右图)周边有一圈古希腊字母;背面(左图)为湿婆站像,站像右边有希腊文“湿婆”字样。A.和田、楼兰等地是贵霜帝国的辖区B.当时新疆地区的商品贸易交流频繁C.贵霜帝国深受东西方文化的影响D.贵霜帝国钱币铸造工艺领先世界【答案】C【详解】贵霜帝国的货币上既有古希腊字母,也有古代印度文化中的神话人物湿婆,说明贵霜帝国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影响,C正确;和田、楼兰地区是古代中国的疆域组成部分,排除A;通过少量货币无法得出当时新疆地区商品贸易交流频繁,排除B;题干没有铸币技术的比较,无法得出比较结论,排除D。6.在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的马家塬墓中,各个墓主随身佩饰的饰品工艺与欧亚草原地带的金器工艺有着直接的关联,属于埃及、地中海、苏美尔、巴比伦和波斯等地的早期传统装饰风格与工艺。这说明A.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交流加强 B.中西文明的远距离交流历史悠久C.战国时期西方文明已经超越中国 D.战国时期东西方已开始直接贸易【答案】B【详解】马家塬墓葬中出土的饰品与欧亚草原地带的金器工艺有着直接的关联,带有埃及、地中海、苏美尔、巴比伦和波斯等地的早期传统装饰风格与工艺,这说明古代中西文明的远距离交流历史悠久,B正确;丝绸之路开通时间是在汉代,排除A;题干没有对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进行对比,排除C;D不符合史实,排除。7."他(亚历山大)促使民主氛围浓厚的希腊以主动的姿态同专制主义的东方发生了广泛的交流,在他所征服的地区开始了几百年的'希腊化时代'。"希腊化表现在①希腊文化中心发生了变化②促进希腊人和其他民族融合③希腊文化的传播范围扩大④被征服地区希腊化非常彻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随着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文明对外传播,希腊化的表现主要是希腊文化中心发生了变化、促进了希腊人与其他民族融合和希腊文化的传播范围扩大,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希腊化非常彻底”的说法过于夸张,不符合题意,排除包含④的BCD。8.下面为印欧人早期迁移路线图(公元前3000~公元前1000年)。据此可知,印欧人的迁移A.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B.导致了古代文明的覆灭C.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D.以传播游牧文化为目的【答案】A【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公元前3000~公元前1000年印欧人从发源地向欧洲、地中海、中东亚迁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故A项正确;印欧进入伊朗高原,在征服了土著人后,建立了辉煌的古波斯文明,进入巴尔干地区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希腊人,形成新文明,排除B项;拥有了轮式车和马作为交通工具后,古印欧人开始向四面八方迁徙,但图片不能直接体现,排除C项;印欧人为了生存,开始了漫长的大迁徙,排除D项。故选A。9.在印欧人的迁徙及印欧人与农耕民族交融的过程中,推动了亚欧大陆几个主要文化区域的形成。下列文化区域的形成与印欧人大迁徙有关的是①古代印度文化②古代西亚文化③古代希腊罗马文化④古代朝鲜文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详解】古代印欧人在大规模的历史迁徙中,通过与农耕民族交融而形成的新的文化区域有:古代印度、西亚、希腊罗马等几个主要文化区域。古代朝鲜文化主要是受中国文化影响形成的,与印欧人大迁徙无关。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A选项正确,排除BCD选项。10.古代拜占庭帝国保存并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部分文化遗产,并把基督教传到东欧;阿拉伯文化以伊斯兰教为底色,融合了希腊罗马和西亚传统文化。这说明A.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摧毁了原住民的文化 B.各区域文化在碰撞、交流和融汇中发展C.亚欧游牧民族文化与迁入地文化不相容 D.亚欧游牧民族文化比阿拉伯文化优越【答案】B【详解】据题干“古代拜占庭帝国保存并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部分文化遗产,并把基督教传到东欧;阿拉伯文化以伊斯兰教为底色,融合了希腊罗马和西亚传统文化”可知,在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过程中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流和融汇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文明因交流而丰富,B项正确;“摧毁了原住民的文化”表述与题干信息“保存并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部分文化遗产”不符,排除A项;从题干信息“保存并继承”“融合”可知亚欧游牧民族文化与迁入地文化在碰撞、交流和融汇中发展,排除C项;文化是平等,不存在优劣之分,排除D项。故选B项。11.376年,黑海北岸的西哥特人,抵挡不住匈奴人的进攻,经罗马帝国皇帝允许,渡多瑙河进入帝国,是为日耳曼人大迁徙的开始。日耳曼人大迁徙A.加速了西罗马奴隶制帝国的灭亡 B.促进日耳曼人封建制度的瓦解C.促进了罗马生产力的发展 D.是历史上的严重灾难【答案】A【详解】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帝国,加速了其灭亡,故A项正确,C项错误;BD两项均与史实不符,排除。12.如图为中国古代与西方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关于此交通要道的说法正确的有①汉代的丝织品经此路远销至罗马②唐朝高僧玄奘曾途经此路前往天竺取佛经③指南针在12世纪末经此路传入阿拉伯国家④汉朝大一统局面的巩固是其开通的政治基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详解】根据图片中的“大月氏”“安息”等信息可知,图片内容是丝绸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开通的政治基础是汉朝大一统局面的巩固。而丝绸之路开通之后,汉代的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至罗马,唐朝高僧玄奘经陆上丝绸之路去往天竺求取佛经,B正确;指南针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阿拉伯国家的,排除A、C、D。13.左图是唐代敦煌文献中的《白描相扑图稿》(局部)。右图是唐代相扑传入日本后的线描图。它们可以用来说明
A.中日绘画风格渐趋一致 B.相扑运动源于民间竞技C.中华传统文化深远影响 D.日本全面学习中国文化【答案】C【详解】相扑源于中国春秋时代,从春秋到秦汉时期名为“角抵”,南北朝到南宋时期叫“相扑”,相扑于唐朝传入日本后,成为一种流行的体育运动,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深远影响,C正确;题干只是针对一项运动的绘图,不能得出当时中日两国主流绘画风格的情况,排除A;B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B;D错在“全面”,排除D。14.从公元前13世纪下半叶起,在南起埃及、北至希腊半岛、东抵小亚细亚和巴勒斯坦、西达塞浦路斯和克里特岛的地中海东部广大地区内,出现了许多古代文化中心迅速衰落以至灭亡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海上民族的崛起 B.印欧人的大迁徙C.赫梯王国的征讨 D.阿拉伯人的西征【答案】A【详解】公元前1200年左右,东部地中海区域出现了一股较大的民族迁徙浪潮。埃及文献称这些移民为“海上国家的人”,现代学者称他们为“海上民族”,其移民导致了以赫梯帝国为代表的很多文化中心的瓦解,故A项正确;综上所述排除BCD。15.对如图所示的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A.经济重心南移 B.农业生产恢复C.社会分工扩大 D.民族交融加强【答案】D【详解】图片反映出北方少数民族进行农耕,而汉族放牧,这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故D项正确;ABC项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故排除。16.鸵鸟原产于西亚地区,《旧唐书》记载吐火罗(今阿富汗)使者上贡鸵鸟,高宗特别喜受。高宗死后,皇后武则天命人雕刻了石雕(见如图),放置于高宗乾陵的神道(供参拜场所前的道路)入口。据此可确证,当时A.丝绸之路推动了雕刻艺术西化 B.异域生物开阔了唐人的眼界C.朝贡贸易改变了唐代物种结构 D.皇权强化需要依靠神权维系【答案】B【详解】原产于西亚的鸵鸟在古代中国石雕中出现,说明唐代中国与外国之间存在交流,而异域生物开阔了唐人的眼界,B正确;雕刻中出现鸵鸟不等于古代中国的雕刻艺术西化,排除A;鸵鸟是进贡物品,数量有限,不能改变唐代的物种结构,排除C;D与题无关,排除。17.约自公元前3500年起,繁衍壮大的印欧人开始分裂为多个部落,并逐渐向外迁徙。他们总是带着自己的家眷、习俗和武器来到一个个陌生的地方,并加以征服成为当地的主人。这说明当时印欧人A.主要靠游牧捕猎为生 B.仍过着原始群居生活C.代表了世界先进文明 D.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答案】A【详解】从题干中可看出古代的印欧人大迁徙的重要特征:带着家眷、习俗和武器,并征服一个个的地方成为当地的主人,这充分体现了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以打猎为生的生活特征,故A项正确;原始群居生活是人类进入氏族公社之前的生活状态,题干中明确提到古代印欧人已发展到部落生活阶段,故B项错误;在印欧人向外扩张时,当时世界上还有农耕文明,不能说游牧文明比农耕文明先进,故C项错误;如果印欧人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就过上了定居生活,不会四处迁徙了,故D项错误。18.贵霜帝国的建立,为佛教的东传创造了有利条件。2012年10月,位于古丝绸之路东道北段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出土了17枚铜币,经鉴定为贵霜帝国的钱币。这表明贵霜帝国的建立()A.促进了南亚与中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 B.沟通了中亚与欧洲之间的商贸联系C.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中枢地带 D.保存和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答案】A【详解】贵霜帝国是大月氏人西迁而建立的,它的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结合材料在古丝绸之路上发现了该帝国的钱币可知,A项符合题意;B项中“中亚与欧洲之间”,C项中“中西方文化交流”,D项中“古希腊、罗马”材料均未体现,排除。19.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200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众多城邦组织本邦部分居民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对希腊殖民解读准确的是A.源于农耕文明的优势与扩张潜能 B.与近代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目的一致C.是古代文明扩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D.是亚历山大帝国推广希腊文化的延续【答案】C【详解】希腊城邦用200多年,组织居民向海外殖民,另建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推动了希腊文明的发展繁荣,反映出希腊殖民是古代文明扩展的主要途径之一,C项正确;希腊属于海洋文明,而非农耕文明,A项错误;古代希腊殖民的目的是解决地狭人多问题,与近代欧洲列强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进行殖民扩张不同,B项错误;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国建立时,希腊的海外殖民早已停止,D项错误。20.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曾说:“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性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有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下列最能体现该观点的史实是A.蒙古三次西征引发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 B.15世纪德国人古登堡采用金属活字印刷C.明清时期玉米从陆、海两渠道传入内地 D.1905年,张謇在江苏建立了南通博物苑【答案】A【详解】材料“一个社会集团所有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强调的是社会集团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彼此进步发展,其中蒙古三次西征引发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的说法符合这一特征,A正确;BD属于社会集团内部成就,与材料无关,排除;玉米传入内地与材料无关,C排除。故选A。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世纪时,由罗马军队修建的公路、桥梁等设施在便利了军队的迅速调遣和给养运输的同时,也用于民用,从而促进了帝国境内居民之间贸易的往来和文化的交流,公路和军营成为较大的平民定居点的核心,带来了凝聚力和安全感,它们也有助于向帝国边境地区传播罗马文化。……罗马人从整个帝国各个种族集团中招募士兵,并利用他们将罗马文化带到行省。士兵学会了拉丁语,了解并服从罗马的法律,采用罗马的宗教。——摘编自王鹤《罗马军队与文化传播》等材料二凯撒时期,为了安置退伍老兵在帝国西部行省建立了许多老兵殖民地,在高卢、西班牙、阿非利加等行省建立了至少40个殖民地。每个殖民地的城市设计和规划都是罗马式的,城市都建有宽广的街道,横纵交叉形成棋盘状的格局。城市内部建有成排的民居,以及多样的公共建筑,为市民的社会活动和娱乐生活提供保障。……行省的居民已习惯于同士兵生活在一起,并且乐于同他们往来,而事实上也有许多平民已经同士兵成了朋友并且结了婚。——摘编自尚德君《罗马帝国早期西班牙行省罗马化研究》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军队在罗马帝国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2)根据材料二,指出凯撒建立老兵殖民地的原因,并分析老兵殖民地的建立产生的影响。【答案】(1)作用:履行军事职责,保卫罗马帝国安全;修建公共设施,促进经贸往来;传播拉丁语、法律和宗教,促进了文化交流。背景:2世纪,罗马帝国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对内、对外战争相对较少;万民法的推行缓和了罗马帝国境内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基督教的兴起也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2)原因:安置罗马退伍老兵。影响:促进了西部行省城市的兴起,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城市生活的样板;促进了罗马人与当地居民的融合,有利于罗马文化和习俗在当地的传播。【详解】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应从军事、经济、文化三个角度来进行归纳;第二小问,应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2世纪”,结合罗马帝国的统治状况进行回答,根据所学可知应从战争减少、万民法的推行和基督教的兴起均有利于环境的稳定等角度来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的“为了安置退伍老兵”可得出;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从城市发展、文化融合等角度来分析。22.图4、图5、图6是中国古代三个时期(西汉、唐朝、明朝)的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读材料,回答问题。分别提取图4、图5、图6的相关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对应的历史时期。【答案】图4:都城为长安,陆路交通线从长安出发,向西到达波斯,大食,阿拉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科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拌合料行业市场分析与竞争情报服务合同2篇
- 技术合同范本(2篇)
- 承包水库合同(2篇)
- 2025年度教育信息化项目派遣人员劳动合同2篇
- 2025年度民间借款担保人尽职调查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商务写字楼租赁与管理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资产以物抵债拍卖执行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高端门窗安装与装饰设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内部分地区拌合料生产环保评价合同
- 《天润乳业营运能力及风险管理问题及完善对策(7900字论文)》
- 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章程
- xx单位政务云商用密码应用方案V2.0
- 妇科肿瘤护理新进展Ppt
- 动土作业专项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带答案)
- 大学生就业指导(高职就业指导课程 )全套教学课件
- 死亡病例讨论总结分析
- 第二章 会展的产生与发展
- 空域规划与管理V2.0
- JGT266-2011 泡沫混凝土标准规范
- 商户用电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