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是一种处境而不只是性别更好地理解女性、自我、两性与社会,就从这一课开始“女性”你是否追求男女平等?你是否认同,女性在世界范围内依然是一个受歧视的、排在男性后面的「第二性」?你是否认同,男女不平等者这种性别秩序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某种社会文化构建的?01什么是女性主义03“女性主义”教会了我们什么?02女性,是人类的一半04男性需要理解女性主义目录什么是女性主义01“当女性主义让我知道很多问题不是我的错,我才从诸多的自责、自卑、负疚中解脱出来。”原泛指首先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并扩展开来的主张男女平等的各种思潮与运动,其核心是要求女性享有身为人类的完整权利。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女性主义已经具有了全球意义。作为妇女解放运动,女性主义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期的法国,后来相继在英美等国并逐渐地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开来。近年来,“女性主义”这个主题已经成为了学术界的热点。关于女性主义的探讨非常热烈,涉及到很多学科领域。什么是女性主义通常被理解为一种拒绝承认性别间不平等状态是必然的和不可改变的认识。本文所提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也即是女人拥有了一种反对将女子与男子、女性特质与男性特质对立起来的思维方式。女性意识的提出,是女性主义兴起的产物。女性主义(Feminism)“女性意识”(viewsoffemale)在父权制社会曾经存在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传统社会的性别关系就深受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男性被赋予了积极、统治、支配等特质,他们的活动场所被设定为“公共领域”;女性被赋予消极、被统治、被支配等特质,活动场所被视为“私人领域”。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并非完全限制在家庭中,亦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总之,男性与女性间被建构成一种权力关系,男性及男性特质居于统治、支配地位;女性及女性特质居于被统治、被支配的地位。什么是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的研究促使人们意识到性别并非只是生理、自然的结果,换句话说,性别并非总是先天的,人们所表现出来的性别是被期待表现出来的样子,这就是“社会性别”。“社会性别”(gender)与“生理性别”(sex)不同,社会性别是指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综合产物。因此,社会性别意味着来自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评价,这些期待、要求、评价的对象物就形成了体现这些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的男性特质或女性特质。激进女性主义(RadicalFeminism)主张,父权制是男女不平等的根源,认为要真正解放不仅要摧毁这一体制的法律和政治结构,也要摧毁其社会和文化结构,包括家庭、社会、学校。后现代女性主义(PostmodernFeminism)反对宏大叙述(grandnarrative)与传统的两分法,不同意将世界各国女性看成是一个同质的整体,强调社会文化的建构作用与女性之间的差异,注重不同主体间的协商、对话,看重倾听与移情合作(empatheticcooperation)。可见,女性主义内部尽管存在诸多差异、矛盾与争论,各流派始终是一个多面的统一体。什么是女性主义女性主义具有多个理论分支,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后现代主义是其中的三大主要流派。各流派观察世界的角度、分析问题的立场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自由女性主义(LiberalFeminism)将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归结为女性没有获得平等的公民权利和受教育机会等权利,要求女性与男子享有同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激进女性主义(RadicalFeminism)随着女性主义的兴起,女性意识这一主题也逐渐受到关注。女性意识是女性对自我作为与男性平等的主题存在的地位和价值的自觉意识。所有关于女性意识的解释都涉及女性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其实女性意识的形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取决于女性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什么是女性主义对女性意识的建构着重于女性自我意识的确立、回归自然女性意识、建立自主女性意识和自觉女性意识等内容。其中,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并意识到女性作为人的独立存在,这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引入女性意识这一概念还有着其它的意义。,,什么是女性主义首先从揭示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复杂关系入手,这一全新的考察视角对宿命的性别观念发起了挑战。这正是女性意识概念所具有的革命性和反叛性。它明白的告诉人们:作为特定社会文化和传统习俗的产物,社会性别非常不同于生理性别,它是一种社会构成,是后天性的,因而可以改良。其次用女性意识、性别视角来考察女性问题是将女性放于男女两性指派的社会角色和权力结构中分析,不是将男性作为对立面,而是将矛头指向性别文化、性别制度、性别结构。这就意味着,女性意识既看到了事实上的男女不平等,同时又深刻注意到两性受到的不同制约,从而也促成男性的觉醒,共同形成颠覆传统性别文化的合力。最后女性作为抗争的主体,不仅改变了与男性间的从属关系,而且改变了女性与国家间的关系。作为主体,女性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不断牺牲妥协,而是积极维护其作为公民的权利;作为主体,女性不是国家或任何社会机构的工具,她们的利益、需求作为一个性别群体应当得到承认和满足。女性是人类的一半02提到女性议题,你会发现它经常被列入所谓的少数人议题之中。每次看到都会让人失笑。因为通常和女性议题并列的,是少数民族问题、性少数问题、异常人群和弱势群体的问题。抛开弱势群体底层这样的有所指但又含混的概念不谈,让人失笑同时又略感愤怒的原因在于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女性是人类的一半。整个的人类文明建立在人类的劳动和生产之上,而女性是作为人类的一半深刻地参与其中的。女性,是人类的一半当今天我们批判前现代中国文化当中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时候,其实我们完全忽略掉了,“男主外,女主内”对应的是男耕女织。换句话说,如果说男人提供着人类的食,那么女人则提供着衣。女性担负着人类的绵延、繁衍的责任,也担任着养育者和家庭的维系者的角色。女性对于人类社会、对于人类文明史来说是极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当女性的问题终于在1995年世妇会被接受为世界性的、人类社会的问题时,是多么的荒诞。作为人类的一半,女性问题是人类共同的问题。女性主义最基本的诉求其实是对平等的诉求。女权运动,是关于社会平等的实践,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单元。女性,是人类的一半当讲到一个皇帝昏庸会经常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每次我都会忍不住追问,除了开国皇帝,有哪个皇帝不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而在前现代中国传统文化结构当中,我们可以进而说有哪个男人不是生于内院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美国的中国学的女性主义研究者早就指出,前现代中国文化当中女性才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女性扮演了中国社会当中教育者的角色。“女性主义”教会了我们什么?03当我们讨论女性问题的时候,我们更强调的是生理性别所造成的社会差异,还是我们更强调社会性别所造成的差异?“女性主义”教会了我们什么?这也就引申到了两个跟性别研究、女性主义直接相关的基本概念:社会性别和生理性别。“女性主义”教会了我们什么?法国的女性智者西蒙娜·波伏娃曾在《第二性》的开篇告诉我们,女人不是生而为之的,女人是被后天教养而成的。类似这样的观点可能是认同女性主义的人的基本共识。但另一部分人会觉得很荒谬。他们认为性别是基于生理差异的一种自然存在,是一个高度合法的存在,是一个不可能经由某些文化、社会因素而改变的事实。是因为所有因生理差异而可能造成的本质性差异,此刻都掩盖在多重的男权社会的论述之下。“女性主义”教会了我们什么?于是每一次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被追问是如何看待生理差异对两性所造成的差异的。每一次我们都会很诚恳地回答,我们相信两性不同的生理差异一定造成了两性的某些根本性的差异。但是今天我们没有机会去认知生理差异所造成的差异,究竟造成了两性心理、肉体、生命轨迹的哪些不同。为什么会这样?男权社会为了他们整体的达成两性之间差异性的压抑结构,塑造了关于男人和关于女人的差异。而整个男权文化所形成的观念、文化、价值、教育,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数千年的文明史当中强化着这些。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会听到,小姑娘不要疯跑,小男孩怎么能哭泣。我也有同样的经验,大概从我的儿童时代一直到中年时代,总会有长辈、朋友来告诉我“你很优秀,但是你要学会做女人”。这也构成了生命史和成长史当中的一个巨大的困惑。“女性主义”教会了我们什么?本能地要追问,从任何意义上我都深刻地体认着自己是一个女人,那么我为什么要学会做女人?何谓做女人?女性主义的帮助让我们意识到整个的文明史已经把男性和女性塑造为了不同的功能角色,是一个可以去占据、去扮演的角色。如果男性和女性仅仅是一个角色的话,那么我们与作为演员的真实的生命、生理结构、生命经验之间的关联究竟是怎样的?这是我在成长过程当中所形成的性别之疑。而女性主义也因此带给我们生命经验的解惑性的力量。也是从这个时刻开始直到今天,一直认为,女性主义之于我不是一种主义,它是高度内在的,是和个人的生命、成长、历程、困惑、创伤和迷惘高度相关的。“女性主义”教会了我们什么?它帮了女性,它为女性解惑,它为女性理解自己、理解社会,为自己的生命去思考和规划方向提供了可能性和力量。男性需要理解女性主义04再稍稍换一个角度来看,当我们反思“女性不是生而为女性的,女性是被后天的教养和建构而为女性”这个概念的时候,会发现“将女性和男性划分为不可通约的两个族群”这种表述本身包含了另一重陷阱。男性需要理解女性主义这重陷阱就是我们把人类一分为二,把人类描述为两个不同的序列,但是同时无声地宣告人类只有两个序列。为什么对男性来说同样重要?但高度文明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有一本美国人类学家的批判性著作。这位人类学家花了数十年的时间了解了整个印第安部落所经历的殖民入侵和现代化进程。一个非常有趣的发现就是在殖民者到来之前,印第安部落会在部落成员13岁的时候举行成人礼。每一个经历成人礼的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性别。因此这个部落有五种性别——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可能传统的男性认为自己是女性、传统的女性认为自己是男性、男性的同性恋者或者女性的同性恋者。男性需要理解女性主义整个部落是一个高度文明开放的、尊重个体差异的、保护少数人的社会。然而当殖民者到达的时候,他们觉得看到了魔鬼,认为这是一个必须予以启蒙、予以教化和规范的地方。男性需要理解女性主义对我们来说平等诉求的终极目的是我们真正获得一种尊重差异的教养,获得一种接受差异的能力。因为即使在男女两性的范畴之内,女性主义告诉我们的一个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事实就是某些同性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有时候远大于两性相较之下的性别差异。换句话说,把女性和男性整体地作为参照组来发现的差异,有时候大大地小于我作为一个女性和你作为一个女性,我们二者之间的差异。在这个意义上说,男性社会固然把男性塑造为一个统治的群体,它同时把男性塑造为一个高度单一化的、被制式化的群体,使得男性生命当中的很多潜能必须被排除、被压抑、被秘而不宣。女性主义是一种平等的诉求,它教会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反本质主义。男性需要理解女性主义因此父权社会、男权结构就不仅仅是对女性的压抑,它是对人类整体的压抑,或者它是对人类整体当中的不逊者、差异者、规范所不能够充分包容的每一个个体的压抑。如果说它是对“女汉子、女强人、强悍的女性”的一种敌意的话,它一定是对“娘娘腔、温柔、敏感的男性”的一个蔑称。说到底,如果文明意味着一个进步的历程的话,那么进步的主体是人,进步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解放。就像马克思所说的,我们所诉求的无外乎是把人、人的关系还给人自身。这样的一种把人的关系和人还给人自身的过程,一定意味着对个体差异的尊敬。那么它不仅是对性别差异的尊敬,也是对性别差异之中、性别差异之下或者性别差异之上的每一个个体差异的尊重。那才是一个人类解放。男性需要理解女性主义女性主义也教会我们,当我们对文明差异有更深的认知,我们进一步的反思我们的文化,就会真正意义上发掘出文明当中资源的一些新的路径和一些新的可能。因为当妇女是人类的一半,妇女解放就一定意味着人类解放,或者成为人类解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男性需要理解女性主义女性主义也教会我们,当我们对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三分能力七分责任心得体会模版(2篇)
- 二零二五版煤炭物流运输新能源车辆采购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养殖场承包运营管理协议3篇
- 龙湖地产龙湖一期土石方工程二零二五年度质量保证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对公司养老产业借款合同(养老产业发展支持版)2篇
- 2024药店药品追溯系统建设及运营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内墙涂料施工与绿色建筑认证合同
- 2025年退休人员创业扶持劳动合同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肉牛良种引进与推广合同
- 中小微企业2024合作创新发展合同稿版B版
- 物业民法典知识培训课件
- 2023年初中毕业生信息技术中考知识点详解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寒假作业(综合复习能力提升篇)(含答案)
- 《万方数据资源介绍》课件
- 医生定期考核简易程序述职报告范文(10篇)
- 第一章-地震工程学概论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解读
- 初级创伤救治课件
- 交通运输类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202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功能康复与管理专家共识(2024)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