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劳动法培训教材_第1页
第一章劳动法培训教材_第2页
第一章劳动法培训教材_第3页
第一章劳动法培训教材_第4页
第一章劳动法培训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法

(第四版)主编关怀

撰稿人(以撰写章节先后为序)

关怀沈同仙郑爱青林嘉黎建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第一编劳动法总论第一章劳动法概述关键术语劳动劳动法概念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劳动关系的特征劳动关系的当事人劳动法渊源劳动法内容劳动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劳动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2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劳动劳动是人们利用劳动资料改造劳动对象,使之符合人类需要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劳动关系的前提3在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分别归属于不同主体的社会条件下,二者结合实现劳动过程中必然产生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问的各种各样的关系,

5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法,属于社会法的范畴。英国《牛津法律大辞典》对劳动法的解释是:“与雇佣劳动相关的全部法律原则和规则,大致和工业法相同。它规定的是雇佣合同和劳动或工业关系法律方面的问题。”在新中国,法学界对劳动法比较一致的定义是:“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的法律”6共同的特点:1.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是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部门。2.劳动法与工厂立法有密切关系,是由工厂立法逐步发展而形成的。3.劳动法不仅调整劳动关系而且还要调整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7第二节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一、劳动关系所谓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从事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在我国,劳动关系具体表现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之间发生的关系。狭义劳动关系。8某厂需要购买一批电脑,在看了某电脑公司提供的电脑样品之后,双方订立了一批购货合同。电脑公司交货后,该厂负责人通过检验发现电脑不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于是向电脑公司提出退货要求,但电脑公司拒绝。双方于是发生争议。9实例2某餐馆因为扩大经营规模,要对门面重新进行装修,经人介绍,找了一个在美术学院的在校学生小张承揽该业务,并与之签定了一份餐馆门面装修的合同。合同中规定,张某为甲方,个体餐馆为乙方,乙方出料,甲方负责按照双方议定的施工图纸进行施工。10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征1、劳动关系的主体: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其中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2、劳动关系的内容:是与劳动过程密切相关的社会关系,而不仅仅的劳动成果的给付。(实例1)3、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性质。劳动关系一旦形成以后,劳动者要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实例2)4、劳动关系具有纵向关系(隶属关系)和横向关系(平等关系)相互交错的特征。11劳动关系的特点之间具有相互对应密切的逻辑联系,形式上的财产性决定了形式上的平等性,而实质上的人身性决定了实质上的隶属性。而劳动力的双重属性,使得劳动关系具有多层的结构内涵:劳动关系债权、债务关系物权关系人身权关系12民事权利人身权身份权(配偶权、亲属权、亲权)人格权(一般人格权、具体人格权)财产权

物权债权13一、物权的概念与特征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

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14物权:因为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是权利人对特定物享有的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例如:所有权)债权:依照合同或者法律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即请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例如:因合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15举例:原始的物物交换甲2只羊乙2头牛甲2头牛乙2只羊16物权:归属利用静态财产关系债权:财产的流转动态财产关系物权的变动往往借助债权行为17未纳入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依照《劳动法》的规定,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中的非合同劳动关系(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下的劳动关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关系,以及现役军人、家庭保姆、自然人用工等劳动关系,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18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是否签定劳动合同如:黄某高中毕业后,与本地一家服装厂签定了3年的劳动合同,从事服装加工工作,每月基本工资550元,超过定额部分有提成奖金。19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一是劳动关系双方是否订立劳动合同二是劳动关系双方是否已经产生劳动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形成事实上的劳动关系)20判断是否劳动关系1、夏某是纺织厂的职工,生活比较困难,为了给孩子支付上大学的学费,向厂里借了一笔钱,约定半年后还清。半年过后,夏某未能按照约定还款,请求厂里能够延期,可是纺织厂坚持要夏某按协议偿还债务,双方因此产生争议。212、某企业因资金不足,后向全体职工集资,约定满一年后由企业向职工支付利息。但一年后企业却因经营管理不善,无法还本付息。职工派出代表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没想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却不予受理。223、某厂厂长刘某因私房需装暖气,于是请了厂里的三个工人帮忙。说好每天50元,但安装完毕之后却不肯支付报酬。于是工人们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结果不予受理。23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24本案原、被告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案情]原告秦淑蓉,原系保险公司业务员被告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秭归县支公司。

1997年5月28日,原、被告签订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秭归县支公司代理业务员合同书》,由原告以被告名义办理保险业务,被告按合同约定给原告支付代理手续费。合同签订后,原告向被告缴纳保证金1500元,被告于1997年6月给原告颁发了营销员证。2009年3月15日,原告接受被告安排到秭归县邮政局营业大厅从事邮政专管员的工作。同年8月,双方为支付工资发生纠纷,原告向秭归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对其仲裁裁决不服,起诉到法院,经法院调解被告给原告支付了劳动报酬。2009年11月后,原告不是每天到秭归县邮政局上班。2010年2月3日,被告以原告未按公司规章制度坐班为由对原告作出了自动离职的处理,但未将此处理决定通知原告,也未给原告送达决定其自动离职的书面文书。2010年3月11日,原告到被告处领取发票时,被告口头告之已与原告解除劳动关系,双方遂发生争执。2010年4月26日,原告向秭归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对秭归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于2010年7月13日作出的秭劳仲裁字[2010]第06号裁决书不服。2010年8月,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名项费用9512元,其中:经济补偿金6400元(800元×8);2、劳动报酬112元;3、双倍返还保证金3000元。25原告诉称:1997年5月28日受聘到被告从事人寿保险营销工作,并于2009年3月15日被安排到公司业务综合部门任邮政专管员。同年8月因被告克扣工资与其进行过诉讼。2010年3月11日原告到被告处领取发票时,被告之已解除了与其的劳动关系。2010年4月原告申请劳动仲裁。因对仲裁裁决不服,于同年8月向法院提起诉讼。被告辩称:1997年5月至2009年3月原、被告间是民事代理关系,不是劳动关系。原告缴纳的1500元保证金,因代理关系终止,被告多次叫原告领起,原告以双倍返还为由而未领,被告没有违约行为,不存在双倍返还。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原、被告间形成了事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但原告在工作期间擅自离岗达数月之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被告有权依法解除与原告之间的事实劳动关系并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26第三节劳动法的渊源一、宪法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我国宪法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构成全部劳动法律规范的立法基础。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有关劳动的基本法属于这一层次的劳动法的渊源,最重要的是1994年7月5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三、国务院制定的劳动行政法规27四、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劳动规章五、地方性劳动法规六、我国政府批准生效的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劳动公约和建议书七、工会制定的经政府部门认可或工会与国务院有关部委联合公布的有关劳动问题的规范性文件28第四节劳动法的内容1.劳动就业制度的规定2.劳动合同制度的规定3.集体合同的签订与执行办法4.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制度5.工资方面的法规6.劳动安全与卫生的各项规程7.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办法8.职业培训的法规9.社会保险与福利制度2910.劳动争议处理制度11.有关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12.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30第五节劳动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经过一百余年的斗争,劳动法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逐步在各国法律体系中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劳动法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它对协调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劳动法在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与每个劳动者都有密切的关系。劳动法在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还在于它有自己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31第六节劳动法在社会主义

建设中的作用一、贯彻党的劳动政策,加强国家对劳动工作的领导二、依法调整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四、合理组织社会劳动、巩固劳动组织,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五、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六、合理解决劳动争议,促进安定团结32事实劳动(没有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的认定)一些企业为了逃避职业风险,故意不与职工签订书面的劳动用工合同,造成了用工关系不明确,劳动保护行政部门难以作出认定。事实劳动关系是指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获取用人单位支付的劳动报酬,从而在双方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

33劳务关系是指,劳动者为被服务方提供特定的劳动服务,被服务方依照约定支付报酬所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都是当事人一方提供劳动力给他方使用,由他方给付劳动报酬。但是,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34(1)双方当事人及其关系不同。一是劳动关系除了当事人之间债的要素之外,还含有身份的、社会的要素,而劳务关系则是一种单纯的债的关系;劳动关系当事人一方劳动者是自然人,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者必须加入用人单位,成为其中一员,并且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双方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反映的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关系。劳务关系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其他组织,还可以是自然人;劳务提供者无须加人另一方,双方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反映的是一次性使用劳动力的商品交换关系。35(2)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一般较为稳定,而劳务关系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则往往具有“临时性、短期性、一次性”等特点;36(3)劳动关系中,当事人之间存在管理与被管理、支配与被支配的社会关系,劳务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则不存在上述关系,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关系37(4)劳动风险责任承担不同。作为劳动关系当事人一方的用人单位组织劳动,享有劳动支配权,因而有义务承担劳动风险责任。作为劳务关系当事人一方的劳务提供者自行安排劳动,自己承担劳动风险责任。385)劳动报酬的性质、支付方式不同。基于劳动关系发生的劳动报酬是工资,具有按劳分配性质,其支付方式特定化为一种持续的、定期的支付。基于劳务关系发生的劳动报酬是劳务费,具有劳务市场价格属性,其支付方式为一次性劳务价格支付。(6)适用法律不同。劳动关系由劳动法调整。劳务关系则由民法调整39基本原则确认依据(一)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确立劳动制度的最高法律依据。因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应依据宪法而确立,包括宪法中关于国家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规定和公民劳动基本权利的规定,同时还应以基本劳动政策作为宪法依据的补充性依据。40(二)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