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33.160.60
CCSL63
团体标准
T/DZJN**—****
液晶显示(LCD)会议平板
LCDInteractiveMeetingBoard
(征求意见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您将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20**-**-**发布20**-**-**实施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发布
T/DZJN**—20**
液晶显示(LCD)会议平板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液晶显示LCD会议平板(以下简称“产品”或“设备”)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液晶显示(LCD)会议平板的设计、研发和检验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099.1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4943.1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第1部分:安全要求
GB/T9254.1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电磁兼容第1部分:发射要求
GB17625.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GB/T17626.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30520会议分类和术语
SJ/T11343数字电视液晶显示器通用规范
SJ/T11348平板电视显示性能测量方法
GB/T26125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的测定
GB/T26572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ITU-TP.501TestSignalsForUseInTelephonyAnd-0therSpeech-BasedApplications
3术语、定义及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GB/T305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会议平板interactivemeetingboard
具备触摸书写、投屏展示、视频会议等功能的LCD显示平板。
3.2缩略语
LCD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Display)
OPS开放可编程系统(OpenProgrammabilitySystem)
2
T/DZJN**—20**
NFC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
4技术要求
4.1外观和结构
4.1.1外观
设备外观应满足以下要求:
a)型材表面光滑,无凹凸痕、无刮伤,丝印清晰;
b)结构件表面平整光滑,无毛刺、无变形,外观无划痕、无锈斑及异物;
c)金属零件不能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
4.1.2结构
设备结构应满足以下要求。
a)外形以及连接机构尺寸(孔位、孔径与连接螺栓的配合)须满足设计图纸的要求;
b)开关、按键、旋钮等操作灵活可靠,零部件、紧固螺丝无松动,整机有足够的机械稳定性;
c)箱体内配件齐全;
d)说明功能的文字和图形符号的标志应正确、清晰、端正、牢固、指示正确;
e)设备的零部件紧固无松动,可插拔部件应可靠连接,开关、按钮和其他控制部件灵活可靠,布
局方便使用;
f)外接插头应满足GB/T2099.1的要求。
4.2接口
设备输入输出接口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接口
序号接口类型要求规格
1数据接口USB必备USB2.0或以上
2音视频输入接口HDMIIN必备HDMI1.4或以上
3音视频输出接口HDMIOUT必备HDMI1.4或以上
4音频输入AudioIN必备Audioin
5音频输出AudioOUT必备Audioout
6触控信号输出接口必备USB
7网络接口必备RJ45
8控制接口RS232可选不限于RJ45或DB9形式
9Type-C接口可选Type-C
10视频输入接口可选VGA,DP
4.3网络连接
设备应支持多种网络连接方式,并满足表2的要求。
表2网络连接
序号接口类型要求规格
1有线网络必备支持百兆及以上网络连接
2无线网络必备支持802.11a/b/g/n/ac无线网络协议
3
T/DZJN**—20**
序号接口类型要求规格
3可选支持802.11ax无线网络协议
4可选支持2.4G/5G无线网络连接
4.4操作系统
设备应具备可扩展的操作系统,宜支持接入独立插拔式OPS电脑主机。宜支持双系统运行,并可在
两个系统间自由切换。
4.5功能
4.5.1触控
设备宜支持红外触控或电容触控。
4.5.2显示
设备应具有视频图像显示单元。
4.5.3无线投屏
投屏方式
其他终端可通过以下方式在会议平板上进行无线投屏:
a)局域网连接:将会议平板与其他终端连入同一局域网内,并支持跨网段局域网连接;
b)热点连接:其他终端可通过会议平板发出的2.4G或5G热点连接会议平板;
c)投屏器投屏:通过Dongle外设投屏到会议平板;
a)软件投屏:通过安装投屏软件投屏到会议平板;
b)NFC投屏:通过NFC投屏到会议平板。
投屏形式
设备宜支持以下无线投屏形式:
a)多屏显示:支持多种不同的设备同时投屏到会议平板,会议平板同时显示投屏设备的内容;
b)反向触控:笔记本电脑投屏到会议平板,支持通过会议平板操作控制笔记本电脑。
4.5.4扩音
设备应内置扬声器。
4.5.5拾音
设备宜支持内置拾音麦克风或外接USB麦克风。
4.5.6视频采集
设备应支持HDMI或DP信号的视频输入,宜支持内置或外接USB摄像头进行视频采集。
4.5.7视频会议
设备应支持通过安装APP软件、客户端的方式实现视频会议。
4.5.8会议管理
设备应具有会议管理,并满足表3的要求。
4
T/DZJN**—20**
表3会议功能
序号项目要求
1远程管理支持从会议管理服务器下发本地会议信息功能、操作指令(开关机)。
2会议信息展示支持在会议平板上展示会议预约信息,如主题、时间、地点、主持人、参会人员等。
3会议预约支持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预约会议平板所在会议室的使用时段。
4会议签到支持在会议平板上即将进行的会议进行点击签到。
支持对会议过程中在会议平板上产生的内容(如白板书写、批注、截图、录音、录屏等)进行保
5会议记录
存,并发送给相应参会人员。
6录音及录屏支持将会议平板麦克风拾音或画面展示的内容进行录制并保存。
4.5.9白板软件
设备应内置白板软件,白板软件应具有书写、擦除、选择、撤销和恢复、页面操作、图片导入、书
写内容保存与分享、图像识别、图表操作、手势识别等功能。
4.5.10多通道批注
设备应支持通过任意界面进入批注模式,进行书写、绘图等,并实现笔迹调节、擦除、批注保存和
分享等功能。
4.5.11设备通信
信号自动识别
设备应支持信号自动识别:
a)支持开机自定义进入特定通道;
b)外接信号源时,设备支持自动识别并切换到对应通道;外接信号源拔出以后,应支持返回至特
定信号通道。
蓝牙通信
设备支持蓝牙通信功能:
a)应支持配对连接蓝牙外设,并进行蓝牙文件传输;
b)宜支持通过蓝牙遥控器进行关机和设备唤醒。
Wi-Fi通信
设备应具备Wi-Fi通信功能:
a)支持实现无线数据接收和发送;
b)支持连接Wi-Fi热点和生成Wi-Fi热点。
环通输出
设备宜具有HDMI输出接口:
a)支持将会议平板的界面内容进行外接共享;
b)输出分辨率支持1080、4K等。
4.5.12节能
设备的节能功能宜满足以下要求:
a)息屏控制:应支持一键关闭或启动屏幕背光功能;
b)智能温控:宜支持实时监控内部温度,当设备温度超过用户设置的警告或报警温度时进行提示;
c)自动待机:宜具有自动待机功能,当屏幕一定时间无操作,设备自动进入待机状态。
5
T/DZJN**—20**
4.6性能
4.6.1触控性能
采用红外触控方式的设备满足表4的要求,采用电容触控方式的设备应满足表5的要求。
表4红外触控性能
序号项目要求
1触控精度≤2mm
2触控点数≥10点(同时触控)
3最小识别物体最小识别物体直径在2mm以内,即非透明物体直径在2mm以内即可被有效识别。
4触控高度≤3mm
5抗强光干扰在88klux强光照射下应能正常触控操作
6触摸延时≤60ms
表5电容触控性能
序号项目要求
1触控精度≤2mm
2触控点数≥10点(同时触控)
3最小识别物体最小识别物体直径在6mm以内,即导电物体直径在6mm以内即可被有效识别。
4触摸延时≤60ms
4.6.2显示性能
设备的显示性能应满足表6的要求。
表6显示性能
序号项目要求
1分辨率≥4K
2亮度≥350cd/㎡
3亮度对比度≥4000:1
4色深8bit+FRC或者10bit
5色域≥76%NTSC
6可视角度≥178°(H/V)
7亮度均匀性≥75%
4.6.3无线投屏性能
设备的无线投屏性能应满足表7的要求。
表7无线投屏性能
序号项目要求
局域网连接:带宽≥32Mbps条件下投屏延时≤250ms;
热点连接:15m范围内投屏延时≤250ms;
1投屏延时投屏器投屏:15m范围内投屏延时≤250ms;
软件投屏:带宽≥32Mbps条件下投屏延时≤250ms;
NFC投屏:15m范围内投屏延时≤250ms。
6
T/DZJN**—20**
序号项目要求
2最大投屏分辨率单画面投屏最大应支持1920×1080@30Hz,宜支持3840×2160@30Hz。
4.6.4扩音性能
设备的扩音性能应满足表8的要求:
表8扩音性能
序号项目要求
1声压级1m处,白噪声,声压级>85dB
2声压总谐波失真≤10%
3声频响应125Hz~10kHz
4幅频响应差≤20dB
5噪声声压级≤40dBA
4.6.5拾音性能
设备如具有麦克风功能,应满足表9的拾音性能要求。
表9拾音性能
序号项目要求
1采样率≥16K
2MOS分>3.5分(4m处60dB声源)
3信噪比≥65dB
4拾音距离≥8m
5一致性各mic之间频响≤3dB
6声频响100Hz~8kHz
4.6.6相机性能
设备如具有相机功能,应满足表10的相机性能要求。
表10相机性能
序号项目要求
1分辨率≥1920*1080(≥950线)
2帧率≥25fps
3曝光补偿应支持自动曝光,宜支持手动曝光
4背光补偿应支持背光补偿,宜支持背光补偿开关功能
5视频输出格式应支持MJPG、H264,宜支持YUY2、NV12、H265解析力≥1500线(中心位置)
4.7电源
4.7.1电源适应性
设备在电压额定值的90%~110%,额定频率±2Hz之间变化时,不需进行调整应支持正常工作。
4.7.2待机功耗
整机待机功耗应≤0.5W,达到国内能效I级。
7
T/DZJN**—20**
4.8环境适应性
4.8.1气候环境适应性
设备应能承受以下环境条件的影响:
a)40℃的高温环境;
b)0℃的低温环境;
c)40℃,90%RH的恒定湿热环境;
d)0℃-40℃的温度循环,每个温度点2h,总共进行4个循环。
4.8.2机械环境适应性
设备应能承受以下机械振动的影响:频率范围10Hz~30Hz~10Hz,位移幅值为0.75mm;频率范围
30Hz~55Hz~30Hz,位移幅值为0.15mm;6个轴向,扫频速率为1oct/min,扫频循环次数:5次/轴。
4.9电磁兼容性
4.9.1静电放电抗扰度
设备的静电放电抗扰度应满足GB/T17626.2等级3的要求,允许性能或功能暂时丧失或者降低,但
在骚扰停止后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作者干预。
4.9.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设备的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应满足GB/T17626.3等级2的要求,不允许出现性能明显降低或者工
作状态改变或者存储数据丢失等情况。
4.9.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设备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应满足GB/T17626.4等级2的要求,允许性能或功能暂时丧失或者
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作者干预。
4.9.4浪涌(冲击)抗扰度
设备的浪涌(冲击)抗扰度应满足GB/T17626.5等级2的要求,允许性能或功能暂时丧失或者降低,
但在骚扰停止后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作者干预。
4.9.5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设备的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应满足GB/T17626.6等级2的要求,不允许出现性能明显降低
或者工作状态改变或者存储数据丢失等情况。
4.9.6工频磁场抗扰度
设备的工频磁场抗扰度应满足GB/T17626.8等级2的要求,试验过程中受试设备不应出现硬件或软
件损坏,或数据丢失而造成的功能丧失或性能下降。
4.9.7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
设备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应满足GB/T17626.11的2类设备要求,电压暂降过程
允许性能或功能暂时丧失或者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作者干预;短时中断过程允
许性能或功能暂时丧失或者降低,可由操作者干预恢复。
4.9.8传导发射
设备的传导发射应满足GB/T9254.1中B级设备的要求。
8
T/DZJN**—20**
4.9.9辐射发射
设备的辐射发射应满足GB/T9254.1中B级设备的要求。
4.9.10谐波电流限值
设备的谐波电流限制应满足GB17625.1中第7章的要求。
4.10安全性
4.10.1电气安全
设备的电气安全应满足GB4943.1的要求。
4.10.2信息安全
设备的信息安全应满足以下要求:
a)支持对无线投屏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b)支持USB存储禁用功能;
c)使用安全协议(如TLS、HTTPS、SSH、SFTP等),禁用风险协议(如Telnet、FTP等);
d)通过Wi-Fi接入网络时,应启用无线网络(如WPA2等)的保护机制。
4.11稳定性
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连续工作7×24h,不应出现电、机械或操作系统的故障。
4.12有害物质限量
会议平板的有害物质限量应满足GB/T26572的规定。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本文件中除气候环境试验外,其他试验均在下述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
a)温度:15℃~35℃;
b)相对湿度:45%~75%;
c)大气压力:86kPa~106kPa。
5.2外观和结构
5.2.1外观
目视检验,判断是否满足5.1.1的要求。
5.2.2结构
目视检验,并用标准测量工具测量结构零件的相关尺寸,判断是否满足5.1.2的要求。
5.3接口检验
设备的接口检验按照SJ/T11343的要求进行。
5.4网络连接检验
设备的网络连接检验按照SJ/T11343的要求进行。
9
T/DZJN**—20**
5.5操作系统检验
5.5.1接入OPS电脑
整机断电插入OPS电脑,上电,点击进入OPS,观察Windows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5.5.2双系统运行
查看本设备的操作系统界面,查看是否有Windows和Android双系统运行,触发任意一个系统出现异
常(如删除关键系统文件),是否可通过按键切换到备份系统,保障整个系统正常运行。
5.6功能检验
5.6.1触控
通过人工多点触控对设备触摸框进行测试,观察是否根据预期正常显示。
5.6.2显示
开机,观察本地信号是否正常显示;接入外部视频源,观察设备是否可正常显示。
5.6.3无线投屏
在设备上进行无线投屏操作,查看功能是否满足4.5.3的规定且无异常。
5.6.4扩音
配置设备播放标准音频或带有标准音频的视频文件,检查音频是否正常输出。
5.6.5拾音
在Windows和Android系统下,检查麦克风能否被设备正常识别,启动对应的应用程序进行录音,并
检查录音的播放质量。
5.6.6视频采集
在Windows和Android系统下,检查摄像头能否被设备正常识别,启动对应的应用程序进行拍照和录
像,并查看远近不同目标测试摄像头的聚焦和清晰度。
5.6.7视频会议
在设备上进行云会议、观察音视频会议是否正常进行。
5.6.8会议管理
将设备注册到智能会议管理平台,通过平台对设备进行管理,检查将智慧屏与会议室进行绑定后是
否可以进行预约会议等操作。
5.6.9白板软件
打开白板软件,按照4.5.8所示功能一一操作,查看是否满足4.5.8的要求。
5.6.10多通道批注
在设备上任意通道进行批注操作,查看是否满足4.5.9的要求且无异常。
5.6.11文件打印
连接USB打印机,进行文件打印测试,检查是否正常。
10
T/DZJN**—20**
5.6.12设备通信检验
信号自动识别检验
在设备的各个接口接入有源信号,观察产品是否可以自动识别出对应通道的信号并切换到相应通道
上显示。
蓝牙通信
设备的蓝牙通信按照以下步骤检验:
a)连接蓝牙音箱,操作播放声音检查可以正常从蓝牙音箱输出;
b)连接手机蓝牙,检查是否可以正常传输蓝牙文件;
c)操作设备匹配的蓝牙遥控器,按电源按键,检查是否可支持设备关机和唤醒功能。
Wi-Fi通信
通过802.11系列无线协议将设备与无线通讯设备连接,同时打开本机热点,查看设备是否可正常上
网,其他设备是否可正常连接至本机热点。
环通输出
通过HDMI线将智慧屏画面接入其他显示设备,并且通过设置调节输出分别率分别为4K、1080P、
720P,观察显示器显示是否正常。
5.6.13节能功能检验
息屏控制
控制按键开启和关闭,检查设备息屏功能是否正常开启和关闭。
智能温控
通过设置调节温度阈值,待产品温度达到阈值,检查设备是否报警并进行断电保护。
自动待机
将设备设置为无操作5min后自动待机,保持无操作状态5min,检查设备是否自动进入待机状态。
5.7性能试验
5.7.1触控性能试验
触控精度
按照以下步骤参考图1进行试验:
a)打开画图软件/画板;
b)使用内径大小2mm,外径大小为8mm的圆柱体测试治具点击屏幕;
c)观察光标显示是否在2mm内径以内;
d)分别在屏幕的边缘区域和中心区域测量。
11
T/DZJN**—20**
图1触控精度测试图
触控点数
在系统上打开画图软件,20个点同时在屏幕上点击和画线,观察是否正常识别。
最小识别物体
采用红外触控的,使用2mm细笔全屏进行点击、书写、划线,设备不应出现漏点或断线等情况。
采用电容触控的,使用6mm被动电容触控笔进行点击、书写、划线,设备不应出现漏点或断线等情
况。
触控高度
采用红外触控的,验证距离屏幕高于2mm时,是否无法触控成功。
抗强光干扰
使用200W的白炽灯,垂直放置在距离整机屏幕50cm处,进行触摸框信号测试和画线测试,设备不
应影响正常操作。
触摸延时
会议平板触控延时按以下方法进行测试,测试原理图可参考图2:
a)打开会议平板的书写软件;
b)在会议平板上水平放置标尺滑轨,标尺最小分辨力不超过1mm;
c)画线笔通过标尺滑轨连接在驱动电机上;
d)让驱动电机拉动画线笔在会议平板上与标尺平行以速度Vmm/ms画线;
e)画线笔与实际会议平板显示的线轨迹之间的距离差为Smm;
f)用相机抓拍整个过程,抓拍张数为N,N不小于5次;
g)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触摸延时Δt。
1)计算延迟时间t:;
S
2)分别计算N次的延迟t=时�间;
3)平均延迟时间为:�1,�2,�3…,��。
�1+�2+�3+…+��
式中:∆t=�
t——延迟时间(ms);
S——画线笔与实际会议平板显示的线轨迹之间的距离差(mm);
V——驱动电机拉动画线笔的速度(mm/ms);
Δt——触摸延时(ms);
N——抓拍次数。
12
T/DZJN**—20**
图2延迟测试原理
5.7.2显示试验
按SJ/T11348的相关规定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4.6.2的要求。
5.7.3无线投屏试验
投屏方式
在设备上进行无线投屏操作,查看功能是否满足的要求且无异常。
投屏延时
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试验:
a)局域网连接:使用I5平台的会议平板,本地端使用Windows投屏客户端,搭建不小于32Mbps带
宽的局域网络,平板和客户端都连接该网络,开始投屏,采用相机同时拍摄投屏电脑画面和会
议平板画面,将两个图像显示的时间戳相减。
b)热点连接:使用I5平台的会议平板,开启不小于32Mbps带宽的热点网络,本地端使用Windows
投屏客户端,将客户端连接至该网络,开始投屏,采用相机同时拍摄投屏电脑画面和会议平板
画面,将两个图像显示的时间戳相减。
c)投屏器投屏:使用I5平台的会议平板,把投屏器插入到电脑的USB接口,控制投屏器到会议平
板的距离在10m内,点击投屏,采用相机同时拍摄投屏电脑画面和会议平板画面,将两个图像
显示的时间戳相减。
d)软件投屏:使用I5平台的会议平板,本地端使用Windows投屏客户端,搭建不小于32Mbps带宽
的局域网络,平板和客户端都连接该网络,开始投屏,采用相机同时拍摄投屏电脑画面和会议
平板画面,将两个图像显示的时间戳相减。
e)NFC投屏:使用I5平台的会议平板,将其他终端触碰会议平板的NFC标签,本地端使用Windows
投屏客户端,搭建不小于32Mbps带宽的局域网络,平板和客户端都连接该网络,开始投屏,采
用相机同时拍摄投屏电脑画面和会议平板画面,将两个图像显示的时间戳相减。
最大投屏分辨率
在CoffelakeI5平台上,安装Windows10操作系统,把投屏器插入到电脑的USB接口,选择本地电
脑显示分辨率为3840×2160@60Hz。点击投屏器进行投用,检查读取解码后的图像是否分辨率达到3840
×2169,帧率30帧。
5.7.4扩音性能试验
声压级
13
T/DZJN**—20**
在消音室内,将会议平板音量开至最大,播放粉噪或者白噪,使用分贝仪距屏幕中心1m处测试。
声压总谐波失真
标准麦与平板距离2m,与在平板2个喇叭中间点在同一水平线再升高30cm(音箱不用升高),声学测
试系统输入灵敏度值(一般为500mV),20Hz~20kHz音频信号扫频10s,此时声学测试系统显示失真曲线,
读取有效频段的失真。
声频响应
标准麦与平板距离1m,与在平板2个喇叭中间点在同一水平线再升高30cm(音箱不用升高),声学测
试系统输入100mV,20Hz~20kHz音频信号扫频10秒,此时声学测试系统显示声频响曲线,读取有效频段。
幅频响应差
在有效的声频响曲线范围内,读取波峰和波谷之间的差值。
噪声声压级
会议平板在消音室处,开机不播放任何声音,标准麦与平板距离0.5m,与在平板2个喇叭中间点在
同一水平线再升高30cm(音箱不用升高),读取标准麦克风测试出来的声压级。
5.7.5拾音性能试验
采样率
在消音室环境下,用人工嘴进行扫频,检测有效拾音频率。
MOS分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试验:
a)标准麦克风和人工嘴放置正对屏幕中心位置1m处;
b)将待测设备的麦克风和喇叭输出接到ACQUA测试系统,音频需要使用Opus编码格式;
c)机器开机,打开ACQUA测试软件,选择MOS的测试项(4m的选项);
d)点击运行,得出MOS评分。
信噪比
在消音室环境下,设备与人工嘴间距2.5m,使用人工嘴播放符合ITU-TP.501中7.4规定的真人语音
信号,播放平均声压为-4.7dBPa,计算麦克风输出的语音信号平均能量和底噪之间的差值,最终得出整
机信噪比。
拾音距离
在消音室环境下,设备与人下嘴间距2.5m,使用人工嘴播放符合ITU-TP.501中7.4规定的真人语音信
号,播放平均声压为-4.7dBPa,计算麦克风输出的语音信号平均能量,平均能量应在-31dBFS至-18dBFS之
间。
一致性
按照规定的方法执行。
声频响应
按照规定的方法执行。
5.7.6相机性能试验
14
T/DZJN**—20**
分辨率
按GB/T16697-2017中8.4.4的规定进行。
帧率
设备接入电脑或监视器,使用测试软件获得设备的帧率读数。
曝光补偿
将设备接入电源启动并正常显示出图,使用测试软件配置曝光模式。
背光补偿
将设备接入电源启动并正常显示出图,使用测试软件配置背光补偿开关。
视频输出格式
设备接入电脑或监视器,使用测试软件获得设备的视频输出格式。
5.8电源试验
5.8.1电源适应性
使用交直流可调电源按照4.5.1的要求调解输入电源,观察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5.8.2待机功耗
设置设备为待机模式,使用功率计进行测试。
5.9安全性试验
5.9.1电气安全性
按照GB4943.1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5.9.2网络安全性
按照以下对应方法进行验证:
a)开启锁屏功能,确认是否需输入密码才能正常进入系统;对选择的特定应用进行锁定,检查是
否需要重新输入密码才能进入此应用。
b)开启U盘禁用功能,检查Android系统是否不再识别U盘等存储设备。
c)使用协议安全测试工具对设备进行网络协议安全性分析;
d)开机进入Wi-Fi设置界面,检查是否具有WAP2保护机制。
5.10环境适应性试验
5.10.1高温试验(工作状态)
受试样品按GB/T2423.2中规定进行8h以上试验。在试验过程的最后半小时,进行样品的基本功能
测试,试验后,至少恢复1h,测试样品基本功能,受试样品应工作正常。
5.10.2低温试验(工作状态)
受试样品按GB/T2423.1中规定进行8h以上试验。在试验过程的最后半小时,进行样品的基本功能
测试,试验后,至少恢复1h,测试样品基本功能,受试样品应工作正常。
5.10.3恒定湿热试验
15
T/DZJN**—20**
受试样品按GB/T2423.3中规定进行24h以上试验。在试验过程的最后半小时,进行样品的基本功能
测试,试验后,至少恢复1h,测试样品基本功能,受试样品应工作正常。
5.10.4温度循环试验
受试样品按GB/T2423.34中规定进行试验,在试验过程的最后30min,进行样品的基本功能测试,
试验后,至少恢复1h,测试样品基本功能,受试样品应工作正常。
5.10.5正弦振动试验
受试样品按GB/T2423.10中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完成后,测试样品的基本功能,然后目视检测样品
的外部和内部的机械损伤。受试样品应工作正常。
5.11电磁兼容性试验
5.11.1静电放电抗扰度
按照GB/T17626.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5.11.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按照GB/T17626.3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5.11.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按照GB/T17626.4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5.11.4浪涌(冲击)抗扰度
按照GB/T17626.5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5.11.5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按照GB/T17626.6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5.11.6工频磁场抗扰度
按照GB/T17626.8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5.11.7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
按照GB/T17626.11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5.11.8传导发射
按照GB/T9254.1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5.11.9辐射发射
按照GB/T9254.1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5.11.10谐波电流限值
按照GB17625.1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5.12稳定性试验
设备在正常条件下,连续工作7x24小时,检查功能。
5.13有害物质限量
16
T/DZJN**—20**
会议平板的环保性试验按照GB/T26125进行。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设备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例行检验、确认检验三种。
6.2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设备投产或老设备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设备性能;
c)正式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周期性进行检验;
d)设备进行安全认证时;
e)设备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
f)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g)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
h)项目招标要求;
i)合同规定等;
j)销售地区法律法规需要;
k)型式检验样品应在例行检验合格的设备中随机抽取。
l)按表1的要求进行型式检验,若检验结果全部满足本文件要求,则判定为型式检验合格,若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高效离婚诉讼协议模板编制指南
- 两人合伙购车法律合同范本2024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农民工就业合同范本(劳动权益保障)
- 2025年度智能仓储车间租赁管理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租赁市场推广与广告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初中学校纪律教育与安全防护协议书4篇
- 二零二五版楼层套房租赁合同书(含室内空气净化服务)4篇
- 2025年度能源企业常年法律顾问聘请合同3篇
- 2025年度体育馆场地标准租赁与赛事宣传推广合同
- 2025年环保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合同4篇
- 2024年高考八省联考地理适应性试卷附答案解析
- 足浴技师与店内禁止黄赌毒协议书范文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要点解读
- 2024-2030年中国光电干扰一体设备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分析研究报告
-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 农村自建房安全合同协议书
- 杜仲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4S店售后服务6S管理新规制度
- 高性能建筑钢材的研发与应用
- 无线广播行业现状分析
- 汉语言沟通发展量表(长表)-词汇及手势(8-16月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