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重点三校(一中、六中、九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9/2F/wKhkGWeOYnaAMlYJAAUGnmQsjns604.jpg)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重点三校(一中、六中、九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9/2F/wKhkGWeOYnaAMlYJAAUGnmQsjns6042.jpg)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重点三校(一中、六中、九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9/2F/wKhkGWeOYnaAMlYJAAUGnmQsjns6043.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参考答案1.C。C.“直到春秋时代才发展到专指国家”错误,原文有“进入春秋时代……‘中国’已不是周天子的专属,诸侯国,特别是地处中原的诸侯国,都已将自己的都城或自己统治的国当作中国”,春秋时代中国可以指国家,也可以指国都。故选C。2.A。B.“表意的侧重点相同”错误。前者侧重“中原地区”,后者侧重外交角度,指“汉朝”。C.“他们还没有接受‘中国’就是汉朝代名词的定义”错误,原文为“‘中国’的定义还不一致,如边疆新设置郡县的地区……,他们并非没有接受“中国”就是汉朝的代名词,而是对“中国”包含的区域有不同认识。D.“取决于历朝历代政治影响”错误,文中有“商王的驻地由不断迁移转变为长期稳定,成为最大、最重要的国……其地位与重要性已远在其他国之上,因而被称为‘中国’”,可见在中国也有经济等其他因素,并非只是政治影响。故选A。C。C项说的是日本称呼中国为“支那”,是一个侮辱性的词汇,只是关涉材料二局部信息;后一分句更与材料无关。其余三项可以证明“中国”并非源自“陶瓷”。故选C。4.①从西方早期对中国称呼的语义角度:“塞里斯国”以及“支那”都与丝绸有关,而与陶瓷无关;②从中国陶瓷和西方对中国的称呼产生的时间角度:瓷器诞生于东汉甚至更晚,但对中国的称呼早就有了;③从英文“china”一词的词源角度:英文“china”这个词源头应该是“sina”,而“sina”更多与丝绸有关。(答对1点给1分,答对2点给3分,答对3点给4分。)5.①要有追本溯源的思维方式:材料一二都考查了词语产生的源头,进而形成判断;②要查阅收集充足的文献资料:材料一二都是在详实的文献基础上形成判断;③要有多角度思辨分析的方法:材料一二都注意讨论分析各种情况,进而形成结论。(每点2分,共6分)6.A。B项“小卿妈的革命行为不被家人理解”错误,从文中看舅妈并不知道小卿父母的真实情况,只是未参加革命的普通人的代表,反衬出革命者投身革命不为人知的伟大。C项“这一刻我理解了师傅”错误,从后文看,此刻我并没有真正理解师傅,只是想要好好看住画像,不让它再次丢失。D项“是因为他怕被看出端倪而暴露身份”错误,师傅画得异常艰辛是因为每一笔都承载着他对战友的真挚情感,都寄托着他对战友的无限追忆。另,“瘫坐在椅子上”不是神态描写。故选A。7.B。B项小说采用全知视角错误,本文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有限视角。故选B。8.①文章写了一个小女孩及家人寻亲的故事。女孩小卿寻找失踪的母亲,“舅妈”寻找失踪的亲人。②本文讲述了一幅画像(艺术品)的故事。我师傅杨宝丰前后两次为小卿母亲画像,最后又不得不亲手毁掉画像的故事;③本文讲述了一个关于隐蔽战线革命者的故事。一个革命者不能与战友的女儿相认,但又要忍住悲痛,为其画像的故事。(每点2分,共6分。若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9.①小说从画像这一具体事件入手,表现的是对革命先烈的诚挚缅怀和深情赞颂,以小见大。②小说在波澜不惊的叙述中,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表现出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③与“传统的英雄叙事”不同,本文没有正面描述“师傅”或“小卿妈”的英雄事迹,而是通过“舅妈”、“黄姨”等人的讲述,侧面描写出隐蔽战线英雄的形象与事迹。(每点2分,共6分)10.BEG【解析】句意:天下将要大乱,不是命世之才不能拯救,能够使天下安定的人,大概就是你吧!“天下将乱”是主谓短语,可独立成句,故“乱”后B处应断开;“也”是句末助词,E处应断开;“其”作副词,放在句首,表揣测,故G处应断开。故选BEG。CA.正确。“故”,所以;/从前的,旧的。句意:所以当时的人并不认为他异于常人。/池里鱼向往着从前的深渊。B.正确。“降”,使动,使……投降;/“惊”,使动,使……震惊。句意:我让张绣等人投降。/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C.错误。意思不同。“以”,介词,把;/介词,凭借。句意:把黄河以北地区的事务都委托给他治理。/那么齐桓公凭什么能称霸于世呢!D.正确。“亡”,逃亡;/丢失;危亡。句意:就逃亡归附了吕布。/丢失了羊赶紧修补羊圈/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国家的生存。故选C。12.D。D.“曹操认为毕谌虽然不忠于君主,但孝顺父母,没有杀他”错,材料一中,曹操说:“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此吾所求也”意思是孝顺父母的人也会忠于君主,这正是我所需求的人。故选D。13.(1)当今天下莫非还有身穿粗衣怀有真才在渭水岸边钓鱼的贤人吗?(2)从这一点来说,一个人(如果)有些缺点,难道就要抛弃而不任用吗?具体:(1)“得无……乎”,莫非……吗;“被”,穿着;“钓于渭滨”,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渭滨钓”。以上三点各1分,句意1分。(2)“偏短”,缺点;“庸”,难道;废,抛弃,废弃。以上三点各1分,句意1分。14.①曹操“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两句流露出的求贤若渴的心情。(1分)②材料一中,曹操看重张绣等人的才干,不计前嫌,任用他们。(1分)③材料二、材料三中,曹操要求大臣唯才是举,不能因为贤人道德上有瑕疵就不举用他们。(1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太祖武皇帝,是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曹公年轻时机敏警悟,有谋略,但负气仗义而放纵不拘,不从事操行的修养和学业的研习,所以当时的人并不认为他异于常人;只有梁国的桥玄、南阳的何颙都认为他与众不同。桥玄对太祖说:“天下将要大乱,不是命世之才不能拯救,能够使天下安定的人,大概就是你吧!”二十岁时,曹公被推举为孝廉任郎官,又被征召授任为议郎。建安二年,张绣等人投降,不久又后悔,再次反叛。曹公和他交战,军队战败,被流箭射中,大儿子曹昂被杀害。曹公就带领军队返回舞阴,张绣率领骑兵攻掠,曹公反击打败了他。曹公对将领们说:“我让张绣等人投降,过失就在于没有立即扣押他们的人质,以致于落到这种地步。我已知道失败的原因。请大家看着,从今以后我不会再失败了。”便撤兵回到了许都。建安四年冬季十一月,张绣率领士卒投降,曹公封他魏列侯。当初,曹公举荐魏种作孝廉。兖州叛乱,曹公说:“只有魏种将不会背叛我。”等到听说魏种逃走,曹公生气地说:“只要魏种向南不逃到越地,向北不逃到胡地,我就不会饶恕你!”建安四年春天,活捉魏种,曹公说:“只因为他是个人才啊!”松开捆绑他的绳子而任命他。任命魏种为河内太守,把黄河以北地区的事务都委托给他治理。当初,曹公担任兖州牧,任命东平的毕谌为别驾从事。张邈发动叛乱,劫持了毕谌的母亲、弟弟、妻子、儿女;太祖就拜别遣还毕谌,说:“你的老母亲在张邈那儿,你可以离去。”毕谌磕头向太祖表明自己没有二心,太祖赞赏他,并为他流下眼泪。可毕谌离开之后,就逃亡归附了吕布,等到吕布被打败,毕谌被生擒。大家都为毕谌担忧,太祖说:“那个人能对他的双亲孝顺,怎会不对君主忠诚呢!这正是我所需求的人。”封他为鲁国国相。材料二: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的君主,哪个不是得到贤德的能人和他一起治理国家的呢?在他们得到人才的时候,(这些人才)往往都没出里巷,难道是偶然的际遇吗?是上边的人寻求发现的呀。当今天下还未平定,这是特别要访求人才的最迫切的时刻。假如非得是廉洁的人,才可以任用,那么齐桓公凭什么能称霸于世呢!当今天下莫非还有身穿粗衣怀有真才在渭水岸边钓鱼的贤人吧?诸位要帮助我发现那些埋没在下层的人才,只要是有才能的就举荐出来,使我能得到而任用他们。材料三:有德行的人,未必能有所作为;有所作为的人,未必就有德行。陈平难道是一个行为惇厚的人吗?苏秦难道是一个恪守信用的人吗?但是陈平巩固了汉代大业,苏秦济助了弱小的燕国。从这一点来说,一个人(如果)有些缺点,难道就要抛弃而不任用吗?各级官府要仔细考虑,弄清这一点,那么有才能的人就不致被遗漏,官员就能不荒废工作了。15.C。C.“从动态角度描绘了热闹之景”错误,颈联是运用以动衬静、以声写寂的手法,以表现此地的清幽静谧。故选C。16.①首联写风摇窗扉,表现出风力之大,突出“寒”意;轩前的竹子是绿色的,暗含“碧”字。②颔联写竹叶斑驳的影子落在凉席上,沾人衣衫的雾气也被竹子染上绿色,“雪”给人“寒”凉之感,“绿”色切合“碧”字。③颈联中写蝉化用杜甫的诗句,无形之中暗含“寒”意;翠羽代指绿色羽毛的鸟,翠字和“碧”字相合。(每点2分,共6分)17.(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必积其德义(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其他亦可)。每句1分,共6分。18.①此处的破折号为声音的延长。②与上文的“轻声”和下文的“温柔”呼应,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发声时细柔悠长的状态。③这种轻而长的声音抒发了作者对秋色有别于其他季节色彩的喜爱与珍视之情。(正确判定标点符号用法1分,在内容方面起到的表达效果1分,在情感方面起到的表达效果1分)19.①运用比喻修辞,将带有秋色的景物比做微不足道通身气派的小丫头,凸显秋色中的景物看似平凡常见,但蕴含着打动人心的意蕴的特点。②结构上承上启下,既强调秋色缤纷,又突出秋色处处可见,让人动心。(一点2分,两点4分)20.A。“网络表达”中的“表达”指在网络中进行沟通交流的行为,不仅限于技巧。21.(1)序号:①,修改为:语言学家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提到(2)序号:⑦,修改为:人们通过重复和夸张的方式凸显(或表达、宣泄)情绪无可厚非(每处1分,共2分。找出错误并修改正确1分)22.A语言和思想感情不匹配B网络表达是如何膨胀的呢(为什么会产生通话膨胀呢)C才显得态度热情或真诚(每处2分,共6分。)23.作文解析:立意要抓住关键词——“破圈”“守圈”,联系实际或者结合自身来构思。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①强调平衡:在人生的道路上,破圈能带来新机遇和成长,守圈能巩固基础和沉淀经验,我们要在破圈与守圈中找到平衡,实现稳定发展和创新突破的和谐统一。
②成长与进步:破圈是追求成长和进步的积极态度,它让我们突破局限,开拓视野;守圈则是在成长过程中坚守初心和核心价值,两者结合能促使我们不断完善自我,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③适应变化与坚守本真:破圈意味着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守圈是守住内心的原则、信仰和真实的自我,在变化中保持本真。④
创新与传承:破圈象征着创新精神,敢于突破传统和常规;守圈则代表着对优秀传统和文化的传承,只有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才能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⑤勇敢探索与专注深耕:破圈需要勇敢地探索未知领域,拥抱新的可能;守圈要求我们在选定的领域内专注深耕,做到极致,二者相辅相成,助力成功。⑥突破与坚守的智慧:在不同的阶段和情境中,灵活运用破圈与守圈的策略,展现出审时度势的智慧,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参考立意:1.破圈求突破,守圈保本色;2.以破圈发展,以守圈固本;3.破圈与守圈:在平衡中前行4.勇敢探索“破圈”,专注深耕“守圈”参考例文:破圈与守圈:在平衡中前行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常常面临着“破圈”与“守圈”的抉择。“破圈”意味着突破现有的舒适区,勇敢地探索未知领域,寻求新的成长和机遇;“守圈”则是坚守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不断深耕,巩固已有的成果。破圈,是一种勇气,是对自我的挑战。当我们勇敢地踏出熟悉的圈子,去接触新的事物、新的观念,我们的视野会得到极大的拓展。就如同那些勇于创业的人,他们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投身于未知的商业世界,不断突破传统的思维和模式,最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破圈让我们有机会发现更多的可能性,挖掘自身潜在的能力,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然而,守圈也并非保守和固步自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坚守,是一种专注和执着。科学家们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深耕细作,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才能够取得重大的科研突破;工匠们坚守着传统的技艺,精益求精,传承和发扬着古老的文化。守圈让我们能够在一个领域内积累深厚的经验和知识,成为行业的专家和权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在破圈与守圈之间找到平衡。一味地破圈,可能会让我们迷失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短期借款法律合同范本2025
- 万亩良田联产承包合同新政策
- 个人厂房租赁合同典范
- 产权清楚车位买卖合同细则
- 上海市房地产委托代理合同范本
- 食品调料采购合同
- 个人贷款借款合同模板
- 劳动合同管理制度7
- 个人借款合同书及还款细则
- 个人住宅购房合同条款及样本
- 充血性心力衰竭课件
- 2025年日历(日程安排-可直接打印)
- 《VAVE价值工程》课件
- 分享二手房中介公司的薪酬奖励制度
- 安徽省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含答案)
- GB 4793-2024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 挖掘机售后保养及维修服务协议(2024版)
- 2024年电工(高级技师)考前必刷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必会题)
- 公司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制度
- 2024-2030年中国涂碳箔行业现状调查与投资策略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