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课20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第八单元重点二战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问题难点1、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生命力。重点难点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学习目标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他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191719181921192819361953?苏俄建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形成苏俄(联)的经济建设之路苏联的经济改革之路1946年3月,苏联通过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四个五年计划(1946-1950年),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不断取得进步。到1950年,苏联共恢复和新建成6200个大企业,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加73%;农业总产值恢复到1940年的99%,其中,籽棉、甜菜、肉、蛋、奶的产量超过战前。5年中,国家3次降低日用工业品零售价格。在城市和工人区修建住宅1亿多平方米,在农村建房270万所。文教科技事业也有较大发展。——据彭树智《世界史·现代史编》整理1949年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①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②原子弹和氢弹相继爆炸③人民生活和教育水平提高1.发展(1)成就成就得益于苏联模式
隐患也存在于苏联模式(2)问题改革势在必行!苏联方案
东欧国家方案
中国方案
①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落后;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②政治上:高度集权,开展大清洗运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③思想文化上: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个人崇拜严重。2.改革1953年1964年1985年1991年1982年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僵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没了。主要推行农业领域的改革主要推行工业领域的改革从经济改革到政治改革⑴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农业①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②大规模开垦荒地,发展饲料生产,广泛种植玉米
③改革农业计划制度,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把部门管理体制改为地区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限,加强不同工业部门之间企业的横向联系政治①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会议名)上所作的《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②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俄国史》注入某些市场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推进了农业的发展“玉米运动”失败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做出科学评价,造成严重的后遗症美国之行坚定了大种玉米的信心……(但)苏联除乌克兰和欧洲南部地区外,其他大部分区域都处在严寒地带,日照时间短,气温低,根本无法满足玉米生长所需要的环境要求。……对玉米的播种面积、播种结构、单位面积产量及总产量等还是不顾实际地提出一系列的计划指标,仍然实行劳动日分配制集中劳动的“大锅饭”制度等。……赫鲁晓夫改革中凭个人直觉瞎指挥、一刀切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对玉米种植中出现的所有反对意见,不论正确与否,一律否决。
——摘编自《苏联农业改革之玉米运动》问题:你能从以上材料中找到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失败的原因吗?从玉米运动看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之因”:⑤赫鲁晓夫个人专断、急躁冒进①违背自然规律②未从根本上触动苏联模式③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④没有结合本国国情高中历史必修(下)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他在苏联执政长达18年之久,仅次于斯大林。在生产力发展的现阶段,应该把整个重工业……看作是国家军事实力的物质技术基础。经济力量和防御力量的加强,使苏联胜利地在国际舞台上展开积极的“攻势”。我们改革的目标是在短期内建立一个经济上具有蓬勃活力、政治上稳定和牢不可破的内部团结的“发达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内容:前期: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据苏联官方统计,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31%,1975年上升到67%,工业生产从30%上升为80%以上,农业生产从55%升为85%。苏联人均住房面积由1965年的10m2,提高到1981年16m2。
——摘编自李振城《苏联兴亡的沉思》
勃列日涅夫执政18年,军费逐年增加,从1965年的370亿美元增至1981年的近2000亿美元,前后增长5.4倍,占全国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
——摘编自《苏联兴亡史》(2)勃列日涅夫改革①主要内容:②评价:a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b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原因:没有触及所有制问题,只在管理上下功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实际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以行政手段为主,经济手段为辅来管理经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在当时曾一度取得了明显效果,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使苏联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其执政时期都达到鼎盛。—(3)戈尔巴乔夫改革①开始时间:1985年②内容:a经济: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戈尔巴乔夫国内开始的根本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在最近2至3年内保证从过分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过渡到民主的、主要是以经济方法、以集中和自我管理的理想相结合为基础的管理体制。
——戈尔巴乔夫b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c思想: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③结果:经济改革成效甚微,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1988年6月28日—7月1日,举行了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会议中心议题是讨论政治体制改革。戈尔巴乔夫在报告中首次完整地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并把“社会主义多元论”、“民主化”和“公开性”作为三大“革命性倡议”。会议通过了相应的决议,决定把一切权力归还苏维埃,并成立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再由它选举组成最高苏维埃作为人代会的常设机关。……1990年3月召开的第三次人代会决定,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戈尔巴乔夫在会上当选为苏联首任总统。
——摘编自彭树智《世界史·现代史编》比较苏联的三次改革比较项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不同点时间1953—1964年1964—1982年1985—1991年侧重结果败因相同点农业工业前期经济,后期政治取得一定的成就,最后失败失败未改变原有体制,只是对苏联模式进行的修修补补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①目的: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②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没有突破根本触动偏离方向苏联解体1991.12.261991年12月25日19时25分,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并将核按钮权力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45分,俄罗斯联邦国旗在克里姆林宫升起。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通过宣言,从法律上终止了苏联的存在。26日,最高苏维埃自我解散,苏联正式解体。(1)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2)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东欧剧变。(4)导火线:八一九事件。和平演变
强调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新闻媒介造谣惑众,宣传资产阶级价值观。利用经济贸易、技术援助,诱压社会主义国家接受西方条件。利用所谓“人权”问题干涉东欧各国的内政,支持和扶植东欧国家内部的反动势力。利用宗教势力煽动群众不满情绪。【课堂探究】苏联解体的启示①社会主义建设应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②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③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④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⑤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有效途径。⑥要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东欧原是地理概念,一般指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以东至欧洲和亚洲分界线的区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东欧国家”则成为一个政治地理概念,特指战后在中欧和南欧建立的除苏联以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都曾获得苏联不同程度的援助。
由于东欧各国政权的建立从一开始就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形成的,对苏联模式有很大的模仿与依赖性。最初,苏联和东欧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谈判,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在石油、电力、能源、贸易等方面,苏联向东欧国家提供了一定的帮助。这些援助对东欧国家战后经济恢复起了重要作用。国家改革措施结果南斯拉夫建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权力下放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隐患捷克斯洛伐克主张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独立制定对外政策等被苏联扼杀1.东欧国家的改革摆脱苏联控制,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2、东欧国家的改革与剧变东欧剧变过程经济困难政局动荡执政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政治多元化反对派得势取得政权制度质变东欧剧变东欧剧变的内涵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1989—1992年,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实行政治多元化,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剧变。
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相对平稳;罗马尼亚发生了流血冲突。民主德国并入了联邦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南斯拉夫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3.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认识:
①是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不是整个社会主义运动失败。②只能说明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③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不是唯一的,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④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从建立到完善,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明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失败,并不代表社会主义失败!
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社会主义建设且看中国方案①重视民生,重视农业发展③经济政策的制定要符合生产力水平,遵循客观经济规律④改革要从自身国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②国民经济比例必须协调发展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1.改革开放前(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①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①成就: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②意义: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历程1978198421世纪1980199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邓小平南方谈话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背景: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成就:①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国际影响力:到201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30%,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③国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3)意义: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激发着人们的活力和创造力。②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为什么会导致不同的结果?(1)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2)我们在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具有明确坚定的指导思想。(3)我们在改革中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有效地发挥了国家职能。(4)我们在改革中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采取了正确的对策,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等。思考1.
1955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全会的决议中指出应该在苏联所有地区广泛推广种植玉米,要求到1960年播种面积至少达到2800万公顷。1957年,他未经中央讨论,提出三四年内实现在肉类、奶类和黄油的人均产量上赶上和超过美国的惊人目标,最终成为笑柄。这些主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行为-第1篇-深度研究
- 2025年度钢材市场分析及销售预测合同
- 二零二五版奶茶店员工宿舍管理与维护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工程承包商借款合同模板4篇
- 分布式数据仓库优化-深度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安全生产监管服务合同规范3篇
- 2025年度高校外语师资力量提升外教招聘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大蒜种植基地与农业金融服务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智慧宠物健康管理中心兽医团队聘用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艺术品质押典当交易合同范本4篇
- 阻燃材料的阻燃机理建模
- CJT 511-2017 铸铁检查井盖
- 配电工作组配电网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职业分类表格
- 2024高考物理全国乙卷押题含解析
-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介入科围手术期护理
- 青光眼术后护理课件
- 设立工程公司组建方案
- 设立项目管理公司组建方案
-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