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师大新版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0B/07/wKhkGWeN2v2AfBUZAAIL3gPR_RM784.jpg)
![2025年华师大新版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0B/07/wKhkGWeN2v2AfBUZAAIL3gPR_RM7842.jpg)
![2025年华师大新版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0B/07/wKhkGWeN2v2AfBUZAAIL3gPR_RM7843.jpg)
![2025年华师大新版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0B/07/wKhkGWeN2v2AfBUZAAIL3gPR_RM7844.jpg)
![2025年华师大新版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0B/07/wKhkGWeN2v2AfBUZAAIL3gPR_RM78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师大新版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76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1933年5月的农业调整法,通过了出口补贴和贸易协定两项政策,鼓励农业商品的外销。1934年6月又制定互惠贸易法,在互惠关税方面帮助农民和其他的经济团体。此外,罗斯福还对英国、西班牙、中国等进行粮食援助。罗斯福政府此举A.有利于缓解国内生产相对过剩现象B.加剧了经济危机的程度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基础D.导致农民总收入的锐减2、下图漫画题为《泰晤士河老爹在向伦敦美女城介绍他的子孙》;画中肮脏不堪的泰晤士河老爹将他的三个“子女”(“白喉”;“淋巴结核”、“霍乱”)献给伦敦美女城,作者还在漫画底边标题下写了一句“一份为议会新大楼设计的壁画”。该漫画意在讽刺。
A.民主政治的局限性B.社会贫富差距的增大C.启蒙思想的表面化D.政府奉行的经济政策3、郑学檬指出,宋《天圣令》与唐《田令》相比,没有还授田的规定,更无永业、口分之别;并且要求“诸官人、百姓.并不得将田宅舍施及卖易与寺观。违者,钱物及田宅并没官”。这一规定A.使私人土地所有制得到充分发展B.制约了商品经济的不断C.推动了小农经济健康发展D.加强了国家对土地产权的控制力度4、1955年,苏共通过的《关于修改农业计划工作的办法》中规定:减少给农庄、农场的计划指标,生产计划由农庄、农场根据农产品采购任务与自己内部需要来确定。这说明当时A.农业生产摆脱了国家控制B.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C.农产品流通机制得到改善D.苏联已注意到集体农庄的弊端5、下图是美国1925—1945年失业率曲线图。1933年开始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失业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列举措与图中。
②一。
③时段无关的是。
A.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B.成立联邦紧急救助署C.扩大公共工程规模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6、请正确选择对应的选项。
(1)青铜时代。A.战国时期。
(2)铁器时代B.商周时期。
(3)蒸汽时代C.第二次工业革命。
(4)电气时代D.第一次工业革命。
(5)危机时代E.美国“大萧条”7、古都长安是汉、唐陆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泉州则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们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右图中长安和泉州的位置编号分别是___和_____。
8、1980年,_____________(何省何县何公社)成为我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9、到21世纪初,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A.正确B.错误10、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在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存在。A.正确B.错误1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汉朝以后,铁力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A.正确B.错误1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A.正确B.错误13、1956年中共八大,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变化。A.正确B.错误1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9分)15、19.(2020·海南海口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2020·海南海口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19.(2020·(2020·海南海口模拟海南海口模拟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6、霍布斯鲍姆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有着精妙的论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英国国民收入来源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资本主义的全球性胜利,是1848年后数十年历史的主旋律。这是信仰经济发展依靠私营企业竞争、从最便宜的市场上采购一切(包括劳动力),并以最高价格出售一切的社会的胜利。以此为基础的经济,据信不仅能创造丰富而且分配适当的物质财务,还能创造日新月异的人类机遇,摆脱迷信偏见,讲究理性,促使科学和艺术发展。总之,创造一个物质和伦理道德不断进步、加速前进的世界。在私有企业任意发展的道路上,那些所剩无几的障碍均将一扫而光。世界机制,或谓不幸得很不是白皮肤(最好原籍是中欧、西欧、北欧的白皮肤)的世界的机制,将逐步向国际模式靠拢,即领土明确的“民族国家”,有宪法保证的财产和民权,有个选举产生的议会和为财产、人权负责的代议制政府,以及在条件成熟的地方让普通百姓参政,不过关于这点有个限度:得保证资产阶级的社会秩序,排除资产阶级被推翻的危险。——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2)根据材料二,任意选取两个角度,结合史实概括论证“资本主义的全球性胜利,是1848年后数十年历史的主旋律。”材料二资本主义的全球性胜利,是1848年后数十年历史的主旋律。这是信仰经济发展依靠私营企业竞争、从最便宜的市场上采购一切(包括劳动力),并以最高价格出售一切的社会的胜利。以此为基础的经济,据信不仅能创造丰富而且分配适当的物质财务,还能创造日新月异的人类机遇,摆脱迷信偏见,讲究理性,促使科学和艺术发展。总之,创造一个物质和伦理道德不断进步、加速前进的世界。在私有企业任意发展的道路上,那些所剩无几的障碍均将一扫而光。世界机制,或谓不幸得很不是白皮肤(最好原籍是中欧、西欧、北欧的白皮肤)的世界的机制,将逐步向国际模式靠拢,即领土明确的“民族国家”,有宪法保证的财产和民权,有个选举产生的议会和为财产、人权负责的代议制政府,以及在条件成熟的地方让普通百姓参政,不过关于这点有个限度:得保证资产阶级的社会秩序,排除资产阶级被推翻的危险。在19世纪初和中叶,富人度假,通常是长期的,在欧洲成为时尚。在这个世纪的末期,工薪阶层开始效仿富人的这一时尚。在假期,工人阶级家庭离开工业城市满是污垢的苦差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工人阶级的娱乐区,如英国海滨胜地、美国的康尼岛和黑海的瓦尔纳。人们旅行是为了享受,可以进行她们日常不做的活动,呼吸新鲜空气,穿着奇特、艳丽的衣服,或者根本就是漫无目的地散步。——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新全球史》(3)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度假”的主要特征,并分析这一现象的形成与政治、经济的关系。17、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问题;是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生活中“国家﹣农民”关系的一把钥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
。时间。
史料。
出处。
类别。
文帝三年。
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
《汉书•文帝记》
生产和消费并贷。
元狩三年。
徙贫民;衣食皆仰给县官,假予产业。
《史记•平准书》
生产和消费并贷。
本始四年。
遣使者振贷困乏。
《汉书•宣帝纪》
生产性借贷。
地结三年。
假田与贫民;贷种;食。
《汉书•宣帝纪》
生产和消费并贷。
初元元年。
假公田与贫民;家资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
《汉书•元帝纪》
生产和消费并贷。
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
。年份。
地区。
事由。
贷放措施。
赈贷物。
康熙三年。
浙江海宁。
刮飓风;修海塘。
动款。
货币。
康熙五年。
广东。
旱灾。
动支通省积谷散赈。
谷物。
康熙十年。
淮扬。
民饥。
截留漕粮6万担;开仓米4万担。
粮米。
康熙三十七年。
江南海州等九州县。
水灾。
发常平仓谷。
谷。
康熙四十二年。
山东济南。
水灾。
免额赋;发帑金、截漕粮。
钱;粮。
﹣﹣据《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整理材料二对小农而言;过贫则造反,过富则独立,只有不贫不富的状态最有利于国家对小农的控制。中国长期以来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都依赖于增长缓慢的农业剩余,农民依赖于这种剩余而生存,国家依赖于这种剩余而运作,因此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长久存在。正因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大都有赈贷之举,其主要原因是维持小农的不贫不富的生存状态,以防崩断国家与小农间的微弱均衡关系。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材料三夫发仓廪;本以利民,而其弊反甚:仓舍一启,豪强骈集;里胥乡老,匿贫佑富。公家之积,只以饱市井游食之徒;而野处之民,曾不见得糠秕。富者连车方舆,而贫者曾不获斗升。
﹣﹣摘自徐光启《农政全书•荒政》(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国家农贷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家实施农贷的目的,并说明国家农贷不能保持小农“不贫不富”状态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出国家农贷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境”?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4题,共20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方之所以能在1500年后崛起并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归因于一系列的体制革新:一是竞争。欧洲的政治处于割据状态;形成多个君主制国家或共和制国家,其内部又分割为多个相互竞争的集团,现代商业集团便发轫于此。二是科学革命。17世纪,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所有重大突破均发生在西欧。三是法治和代议制政府。这一最优的社会政治秩序出现于英语国家,它以私有财产权以及由选举产生的代表着财产所有者的立法机构为基础。四是现代医学。19世纪和20世纪医疗保健的所有重大突破都发生在西欧和北美,其中包括对热带疾病的控制。五是消费社会。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以棉纺织品为发端,涌现出大量提高生产力的先进技术,同时对物美价廉的商品的需求也随之扩大。六是工作伦理。西方人最早将更广泛而密集的劳动和更高的储蓄率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了资本的持续积累。
——据(英)尼尔·弗格森《文明》对尼尔·弗格森的观点发表你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来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荣氏家族发展历程简叙。荣氏家族发展历程简叙。
从表格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明确、阐述史论结合)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国家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1900年中国32.833.329.819.712.56.2印度24.519.717.68.62.81.7英国1.94.39.519.922.918.5美国0.1(殖民地时期)0.82.47.214.723.6——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解读材料,提炼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甲午战争前商办企业(资本单位∶两)
——摘编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3题,共15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画了一幅示意图来表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F1为阻力,F2为动力)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
(2)材料二中;明清时期的“新经济的萌芽”是什么?其出现的显著表现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F1可能是哪些因素?23、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
普遍关注的问题。
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图12英国煤产量增长图。
(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24、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先后被用作能源的依次是什么?
(2)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各举两例)
(3)两次工业革命产生哪些不同的后果?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分析】
【详解】
罗斯福政府鼓励农业商品的外销;制定互惠贸易法、对英国、西班牙、中国等进行粮食援助等措施;有利于扩大出口,有利于缓解美国国内粮食生产相对过剩现象,缓解经济危机,故选A,排除B;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且经济恢复与发展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基础,排除;粮食出口不会导致农民总收入的锐减,排除D。
【点睛】2、D【分析】【详解】
由漫画信息“肮脏不堪的泰晤士河”、“白喉”、“淋巴结核”、“霍乱”“献给伦敦美女城”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幅漫画讽刺了工业革命对伦敦的污染,即政府只顾发展工业、不顾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故D项正确;漫画涉及的是经济和环保问题,不是民主政治和社会贫富差距,故AB项错误;“启蒙思想的表面化”指的是民主、自由等思想没有深入人心,显然这不是漫画的信息,故C项错误。3、A【分析】【详解】
“没有还授田的规定,更无永业、口分之别”表明国家对土地产权的控制力度在削弱,“诸官人、百姓,并不得将田宅舍施及卖易与寺观。违者,钱物及田宅并没官”实际上也表明政府强调私人的土地产权,故A项正确,选项D错误;土地私有和土地买卖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健康发展,故B、C项错误。4、D【分析】【分析】
D
【详解】
材料“1955年”“减少给农庄;农场的计划指标”“生产计划由农庄、农场根据农产品采购任务与自己内部需要来确定”反映出农庄有了一定的自主权;说明了当时苏联已经注意到集体农庄的一些弊端,故D项正确,B项错误;A项说法错误,错在“摆脱”;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农产品的流通机制,故C项错误。
【点睛】
“1955年”“减少给农庄、农场的计划指标”“生产计划由农庄、农场根据农产品采购任务与自己内部需要来确定”是关键信息。5、B【分析】②一③是1935年至1939年,是罗斯福新政第二阶段,1933年5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于1935年被取消,故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A、C、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青铜时代是指商周时期,铁器时代是指战国时期,蒸汽时代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危机时代是指美国“大萧条”。【解析】(1)B(2)A(3)D(4)C(5)E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联系地理知识,可以知道在①处是长安,在④处是泉州,要求学生能够史地结合,有一定的难度。【解析】①.①②.④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9、A【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在生产、流通的各个领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到21世纪初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了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起来。故本题说法正确。10、A【分析】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广大内陆地区仍然是小农经济,本题正确。11、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出现,汉朝以后,铁力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故题干表述正确。12、B【分析】【详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故答案为:错误。13、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选择正确。14、A【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根据1944年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成立的,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世界银行是根据1944年美国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通过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成立的,其职责是协助成员国经济的复兴与建设;“关贸总协定”于1947年在日内瓦签订,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三者共同构成了二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故本题说法正确。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9分)15、略
【解析】答案示例一论题: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答案示例一论题: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答案答案示例一论题: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相互学习、共同发展。阐述:一战后,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误,其中新经济政策借鉴了市场经济的某些因素,是一次成功的探索;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的某些做法,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由此可知,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相互学习,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阐述:一战后,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误,其中新经济政策借鉴了市场经济的某些因素,是一次成功的探索;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的某些做法,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由此可知,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相互学习,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阐述:一战后,苏((16、略
【分析】【详解】
(1)变化:根据19世纪英国国民收入来源示意图;可分别从国民总收入增长;第二产业的地位以及收入增长的主要行业和部门分析回答。
原因:根据时间“1801-1901”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情况,可从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海外殖民地和市场扩大、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服务性行业快速发展等角度分析总结。
(2)角度一:政治上;可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并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扩展分析回答。角度二:经济上,可从工业革命使工业文明代替农业文明,并向殖民地半殖民地传播先进的生产方式等分析总结。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3)特征:根据“富人度假,通常是长期的,在欧洲成为时尚”得出富人长期度假,成为时尚;根据“工薪阶层开始效仿富人的这一时尚”得出工薪阶层效仿;根据“出现了工人阶级的娱乐区,如英国海滨胜地、美国的康尼岛和黑海的瓦尔纳”得出工人在假期短期赴景区度假;根据“人们旅行是为了享受,可以进行她们日常不做的活动”得出以休闲与享受为主。关系:结合所学可知,可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走向成熟、工业革命导致城市环境恶化、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分析总结。【解析】(1)变化:国民总收入增长了近8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农业;林业、渔业总收入呈下降趋势;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制造业、煤矿业盒建筑行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贸易和运输业,来自政府、专业机构、国内服务业以及海外的收入增长明显。
原因:经过两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海外殖民地和市场广阔;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服务性行业快速发展。
(2)角度一: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和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并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扩展。角度二:经济上,通过工业革命,使工业文明代替农业文明,如:英法美德通过工业革命,建立起工厂制,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并向殖民地半殖民地传播先进的生产方式-机器生产等。如:经济思想上,以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转变。角度四:对外关系上,通过殖民扩张,蚕食;瓜分亚非拉国家,使它们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自治领,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殖民体系初步形成。角度五:通过启蒙运动,解放思想,打击封建势力和宗教势力,启蒙思想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展。角度六:科技上,通过天文学革命、物理学革命、生物学革命、交通革命,促进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打击宗教神学,推动社会进步。并向世界其他地区传播先进的近代科学。
(3)特征:富人长期度假,成为时尚;工薪阶层效仿;工人在假期短期赴景区度假;以休闲与享受为主。关系:政治上,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走向成熟,工人获得基本权利。经济上,工业革命促进城市化,导致城市环境恶化;生活水平提高,需要提升生活质量。17、略
【分析】1)分析材料一表格.表格一为“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分析表格可见在用途类别上基本上都是“生产和消费并贷”据此概括出生产性农贷和消费性农贷并重的特点;在依据“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中的“事由”及“赈贷物”可概括出实物农贷为主要形式和农贷带有赈灾救济性质的特点.
(2)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依据“过贫则造反,过富则独立,只有不贫不富的状态最有利于国家对小农的控制”可归纳概括出调节贫富差距;赈灾救济,缓和社会矛盾,以稳定和巩固统治;依据“国家依赖于这种剩余而运作”可归纳出扩大国家经济来源;依据“其主要原因是维持小农的不贫不富的生存状态”可归纳出维护小农经济的延续.第二小问“不贫不富”是一种理想状态,事实上很难达到,其原因可结合封建私有制下的阶级剥削来回答即可.
(3)主要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及概括归纳能力.“仓舍一启,豪强骈集;里胥乡老,匿贫佑富”可概括为地方势力巧取豪夺,国家农贷对象发生严重偏离;“富者连车方舆,而贫者曾不获斗升”可概括为农民未得实利,贫富差距反而加大.【解析】(1)特征:生产性农贷和消费性农贷并重;实物农贷为主要形式(农贷形式包括实物与资金;但以实物为主);农贷带有赈灾救济性质.
(2)目的:维护小农经济的延续;调节贫富差距;扩大国家经济来源;赈灾救济;缓和社会矛盾,以稳定和巩固统治.
理由:封建国家政权的维持必需依赖于对农民的盘剥和掠夺;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必将导致贫富分化.
(3)困境:地方势力巧取豪夺,国家农贷对象发生严重偏离;农民未得实利,贫富差距反而加大.五、论述题(共4题,共20分)18、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根据材料内容确立论点,结合所学引用相关史实对此论点进行合理论证,能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自圆其说即可。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尼尔·弗格森认为西方能在1500年前后崛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竞争、科学革命、法制和代议制政府、现代医学的发展、消费社会和工作伦理的出现。从这些原因中任意选择一个论点进行论述即可。【解析】示例:观点:尼尔·弗格森认为西方崛起的原因之一是“消费社会”;我赞同这一看法。
理由:随着英国国内经济发展,普通民众对廉价棉纺织品的需求扩大,刺激了棉纺织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引发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发轫于英国恰与“消费社会”同步发展。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建立,棉纺织品的成本进一步下降,刺激了更大的国内市场消费需求,进一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的对外扩张把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纳入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即纳入了英国的消费社会体系,进一步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最终成就了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因此,消费社会的形成,是西方崛起的关键原因之一。【命题说明】当前中国正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高歌前行。历史上“西方崛起”的经验与教训自然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以此立论,暗含古人所云“经世致用”、先烈所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皆是家国情怀的别样表达。解答此题当注意避重就轻。从题目要求而言,是对尼尔dainty弗格森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理论上讲,我们可以对他的观点进行整体评价(赞成、反对、部分赞成),也可以进行局部性(其中的一条或几则小论点)评价(赞成、反对、部分赞成),还可以对他的观点进行补充。但在考场上,得分效率最高的办法,就是只评价其中的一则小论点,或者补充一则小论点(例如:“我认为还可以补充一条——地理大发现”)。19、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表格;然后从表格中提取相关信息并自拟一个主题,该论题必须明确;再次,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论题加以阐述,要史论结合。“论题”,依据材料中的时间阶段“1896--1912”“1914--1927”“1927--1936”“1937--1949”“新中国成立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阐述”,依据所学知识从甲午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抗日战争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陷入绝境等角度分析论证。【解析】示例:论题: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阐述:1896年~1912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时期;表现为建厂数多;投资额增加,原因在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14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时期,原因在于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或者答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等)。1937年~1949年为抗日战争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因为日本在沦陷区野蛮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掠夺(美国的经济掠夺、国民政府滥发纸币、繁重的捐税负担等)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陷入绝境。
综述: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的曲折发展历程来看;国内外的社会环境影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说明:阐述时必须写出三个或三个以上阶段的发展状况和原因(影响)20、略
【分析】【详解】
解读材料可知,19世纪之前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额远高于英美等国家,19世纪之后,中国和印度在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逐渐减少,而英美却在增加,结合时代背景可得出观点:技术创新改变世界制造业格局,依据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相关所学知识分析论证,并得出与观点相吻合的结论,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解析】示例:
观点:技术创新改变世界制造业格局。
论述:19世纪以来;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国家依靠传统手工业,占据着世界制造业的主导地位;进入19世纪以来,东方国家没有及时进行技术革新,日益落后于西方国家,反观英国,借助着科技和制度创新,该国在19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一举成为世界制造业霸主。
结论: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21、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甲午战争前商办企业的行业种类、长数、生产途径生产方式、平均资本和分布地区,解答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如可以选择甲午战前商办企业产生的主要原因角度入手,结合甲午战前商办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与受外资刺激的角度分析;也可以从甲午战前各类商办企业的规模大小角度入手,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解析】示例1
论题∶甲午战前的商办企业主要是在外资刺激下产生的.
阐述∶这一时期的商办企业;绝大多数集中于出口加工;进口替代品制造业和外商轮船修理业。缫丝业儿乎完全为出口服务,它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由生丝的大量出口所推动;机器榨油厂的产生也与食油出口有着一定的关系。轧花和棉纺织厂、火柴厂、面粉厂、造纸厂的产生,则主要是生产进口替代品,一是为了追求利润,二是为了仿制洋货供市场所需,船舶修造厂的出现,最初直接出自来华外商轮船修理的需要;
综上可见;甲午战前商办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与受外资的刺激颇有关系。
示例2
论题∶甲午战前各类商办企业的规模大小悬殊.
阐述∶规模最小的是船舶修造业;规模最大的是棉纺织业,其次是小轮航运业和造纸业。这种资本平均数大小悬殊的状况是由各类企业的产生途径所决定的。船舶修造业各厂都是在原有手工作坊的基础上添置少量机器设备而转化成的,因而资金少;规模小,手工生产和机器生产并存,技术水平低下。那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则是以引进外国的生产设备而建立起来的,机械化程度较高,技术水平较先进,投资需要量也较大。
综上可见;这一时期各类商办企业的产生途径决定了其规模的大小。
示例3论题∶甲午战前的商办企业地区分布畸形。
阐述∶这一时期所创办的商办企业绝大多数集中于上海;广东两地;尤以上海为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上海、广州两地作为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先后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较大;同时也受到了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活动的带动和影响,在客观上诱发了广大商人创办新式企业的欲望,如商办企业中的棉纺织和小轮航运就是在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影响下而创办的。
综上;甲午战前商办企业的创办深受外资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
示例4论题∶甲午战前的商办企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阐述∶
(1)"先天不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6《太阳》(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01
- 202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1.1 身边的化学说课稿(新版)粤教版
- 2024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庄子》二则说课稿 新人教版
- 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自力更生扬眉吐气(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 2023一年级数学上册 二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1 6-10的认识第2课时 6-10的认识说课稿 西师大版
- 2024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001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项目履约担保期限与数据安全协议3篇
- 4我们的公共生活 第一课时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5年度煤炭运输合同书(附带电子签章功能)
- 二零二五年度高效诉讼离婚协议撰写指南
- 护理人文知识培训课件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课件
- 2025年春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7.2.3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
- 安徽省合肥市2025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新合同管理工作计划
-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阅读指导 学案(含练习题及答案)
- 风光储储能项目PCS舱、电池舱吊装方案
- 《志愿军-存亡之战》观后感小学生
-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下册教材的解读
- 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单词表
- 产业链竞争关联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