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上册月考试卷59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北京南海子公园历史上是北京最大的湿地,后逐步衰落为环境脏乱差的垃圾场,经过湿地修复、垃圾无害化与景观恢复等,现已建成风景优美的湿地公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湿地中的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最终可以演替成森林B.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起始条件不同C.一般来说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人类活动可以使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发生改变2、拧条、沙柳、毛条、花棒等沙漠植物现已覆盖北京郊区永定河滩地、潮白河滩地等4大荒滩,使这些地区不再成为京城沙源地。该则信息说明生物具有A.直接使用价值B.间接使用价值C.潜在使用价值D.科研使用价值3、作物种植过密会导致减产,用生态学的观点可以解释为()A.种植过密,使同种作物个体之间种内斗争加强B.种植过密,会导致害虫大量繁殖C.种植过密,容易造成大面积倒伏D.种植过密会阻碍空气流通4、如图表示某森林经火烧后植物群落在恢复过程中,各种不同植物类型生物量的变化状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火灾后该植物群落的恢复过程实际上是群落的初生演替过程B.不同植物类型交织在一起,可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C.当群落的有机物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相等时,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改变D.图中草本的生物量随着群落的恢复逐渐下降,说明其逐渐被完全取代5、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臭氧层破坏是导致雾霾、酸雨频发的主要原因B.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氟利昂、哈龙等气体是引起臭氧减少的主要原因C.荒漠化是由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D.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使的全球平衡受到干扰而引起全球变暖6、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不同种群的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动态的群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草原上的植物叶片往往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B.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区,草原上物种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C.常绿乔木比落叶乔木更能适应我国华北等地森林的自然环境D.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一般是与该种群的密度相关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形曲线增长(如下图中甲曲线);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呈“S”形曲线增长(如下图中乙曲线)。结合下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e点B.若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后增长速率为0C.若乙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前D.K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8、有一种生活在热带的果蚁,将自己含有蛋白酶的排泄物排在收集来的落叶上,用这些落叶来培养真菌,然后以腐叶作为自己的食物来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体型大小不同的果蚁间不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B.果蚁同化的能量一部分传递给了真菌C.果蚁和真菌都是消费者,协同促进碳、氮元素的循环D.果蚁与真菌相互适应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9、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我国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下列关于赤潮的表述正确的是()A.赤潮发生时水体多变为红色,进而会导致鱼、虾、贝类的死亡B.生活中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C.赤潮发生时水中的溶解氧降低D.化肥的使用、生活污水的排放不会引起赤潮10、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放牧强度对植物净初级生产量(植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净初级生产量等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植物净初级生产量不包含食草动物粪便中的能量C.食草动物的适度采食能提高植物的净初级生产量D.合理放牧有利于保持草原生态系统植被的稳定性11、底栖硅藻是河口泥滩潮间带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为底栖动物提供食物。调查分析某河口底栖硅藻群落随季节变化优势种(相对数量占比>5%)的分布特征,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不同条纹代表不同优势种:空白代表除优势种外的其他底栖硅藻;不同条纹柱高代表每个优势种的相对数量占比A.底栖硅藻群落的季节性变化主要体现在优势种的种类和数量变化B.影响优势种①从3月到9月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包含捕食和竞争C.春季和秋季物种丰富度高于夏季,是温度变化影响的结果D.底栖硅藻固定的能量是流经河口泥滩潮间带生态系统的总能量12、某水域发生水体污染,富含氮磷等元素,藻类爆发生长,下图是我国科技人员研发的复合式生态浮床技术来净化污水。复合式生态浮床是集风动曝气、植物吸收、滤污除藻及光照补偿等多种水治理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水上漂浮部分和水下悬浮部分,既能净化水质,又可营造水上景观。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复合式生态浮床的滤材可以有效遮挡阳光,目的是降低藻类光合作用,以抑制藻类生长B.水体富营养化会产生水华,进而导致水体中溶氧量升高C.风动曝气机通过曝气头不断曝气,促进了需氧微生物的大量繁殖D.生态浮床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调节当地气候,还可以营造水上景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13、一个繁殖周期后的种群数量可表示为该种群的补充量。某实验水域中定期投入适量的饲料,其他因素稳定。图中曲线Ⅰ表示该实验水域中某种水生动物的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的关系,曲线Ⅱ表示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亲体数量约为1000个时,可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B.亲体数量约为500个时,单位时间内增加的数量最多C.亲体数量大于1000个时,补充量与亲体数量相等,种群达到稳定状态D.饲料是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14、生物量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的总量。一段时间内,某一个营养级生物量的变化与呼吸消耗、被更高营养级的生物取食、生物的死亡等有关。陆坡是大陆架到深海的过渡区域,图示是我国南海陆坡生态系统生物量的分布(t/km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营养级生物量VI0.488V3.951IV17.890III38.000II50.810I218.000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218t/km2B.该生态系统生物量呈正金字塔形C.其他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与该生态系统不一定相同D.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生物量会一直保持不变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5、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____。16、______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17、信息的种类:_______等。18、______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_______的基础。19、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概括为_______(例如建立_______)和_______(例如建立_______)两大类。此外,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利用_______对濒危物种的_______进行保护,也是对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20、生物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情况,包括______和_______等方面。

(1)垂直结构: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就是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森林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下面各层要比上层的光照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的_______下生长。这种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_______和_______;因此,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

(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区段现象,就是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_______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_______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21、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__和_______。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物质作为能量的_______,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_______,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________与_______之间循环往返。22、特点: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______;能量流动则不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______的,而且是_______的流动,而不是_______。23、草原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植物的种类_________,群落结构相对_________,生活在这里的植物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占优势,这些植物往往叶片__________________,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抵抗干旱;动物大多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4题,共8分)24、多种多样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功能各不相同;构成不同的功能群。同一功能群中的植物则具有相似的结构或功能。为研究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生态学实验。

(1)空心莲子草是外来物种;引入后由于在本地物种中缺乏_______的制约,因而得以迅速繁殖。空心莲子草与本地植物之间为________关系,导致本地植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下降,威胁生态安全。

(2)科研人员将一个圆形样地划分为A区;B区和C1~C5区;除A区外,其余区域大小相同。各区种植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C3~C5区中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但物种数目分别为4、8、16种。第3、7和13天测定B、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状况,得到图2所示结果。

①科研人员种植顺序应为______。

a.A区和C区同时种植。

b.先种植A区;一段时间后再种植C区。

c.先种植C区;一段时间后再种植A区。

②据图2分析;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程度均低于B区,说明_________________。

③分析C1~C5区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为了提高某地区的生态建设;一研究小组对该地区的一些已建设的生态工程和存在的一些生态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为了改善河流的水生生态环境,在水面上设置了许多生态浮床,生态浮床就是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如图甲);为了缓解蝗灾,保护该地区的草地,研究小组调查了几种主要的蝗虫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食取量)的影响(如图乙)。

(1)生态浮床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可以为鸟类及鱼类提供_________;该群落及生存环境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2)生态浮床中种植的植物具有食用、药用、美化环境、净化水体等功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价值。

(3)请据图分析,生态浮床能够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原因: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4)图乙结果为研究者依据实验结果建立的________模型。当狭翅雏蝗密度小于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危害,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下图表示某种群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化情况的数学模型;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J”型曲线出现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此种种群增长曲线在实验室条件下常见。

(2)“J”型曲线的种群增长率将______________;曲线Ⅲ与“J”型曲线相比出现的阴影部分所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K代表________________。若a点时干旱,且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则a点后蝗虫种群的数量变化为曲线________。若要抑制蝗灾,应将蝗虫种群数量控制在__________以下。27、外来种福寿螺畜牧食量大与繁绒速度快;对树木信息地水植物的现成威胁。轮叶黑藻;穗花狐尾藻常用于浅水富营养化水体治疗。为研究福寿螺对上述两种沉水植物的养养饮食情况,科研人员在株培轮叶黑藻和花狐尾藻的水槽中放入福寿螺,测得两种植物的生物量变化化如图所示。

(1)水体富营养化是由水体中N;P等物质富集;引起蓝细菌、绿藻等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污染。引入轮叶黑藻、穗花狐尾藻使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能够得到控制,该治理摘施随顺的生态学基础原理主要有_________,引入的轮叶黑藻、花狐尾藻应该具备的条件有_________(至少回答出两条)。

(2)福寿螺对藻类群密度的影响属于_________(填写“密度”或“非密度”)制约因素。数据分析;福寿螺偏好取食_________,福寿螺对两种沉水植物间的竞争关系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

(3)大蒜种植物区中;福寿螺存在于逃逸现象,研究发现大蒜分流的大蒜素可以有效杀灭福寿螺,为进一步研究大蒜素的作用,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处理福寿螺,结果如下图所示:

根据经验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4题,共8分)28、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硕果累累的转基因成果在带给人们喜悦的同时引起了人们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归纳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方面。

(2)生态工程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新型学科。它遵循的基本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协调和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____________原理。

(3)“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农业的辉煌成就,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原理。29、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思想。生态工程的发展和应用,将在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大有作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无废城市”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污水处理。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生态学规律,充分发挥___________,防止___________;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2)居民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部分淡水水系因蓝藻和绿藻等大量繁殖而出现让人讨厌的___________现象。这说明,当外界干扰的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时,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降低;生态平衡会遭到破坏。

(3)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绝大多数采用微生物处理技术,这些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此外在水体中,还会种植一些莲、荷等浮水和挺水植物。一方面,莲、荷可以与蓝藻等___________,抑制藻类的大量繁殖;另一方面莲、荷可以吸收微生物降解产生的无机营养和污水中重金属离子。这种污水处理技术遵循了___________等生态工程原理。30、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2)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为____________________;Y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Y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_。

(3)大气中的CO2在甲中图示的________处(在a~d中选择)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甲中图示的________处(在a~d中选择)可以分解为CO2。31、互花米草入侵是当前我国滨海湿地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科研人员针对其入侵的原因与防治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

(1)湿地生态系统是由无机环境和___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___(填“开放”或“封闭”)的生命系统。

(2)该湿地中的鸟类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鸟类以当地不同类型的生物为食,有的以海三棱蓖草的球茎和小坚果为食,有的以芦苇的嫩芽为食,还有的捕食生活在潮沟里的鱼类及底栖动物,这说明每种鸟类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多数鸟类不采食互花米草,互花米草的大量繁殖还堵塞了潮沟。综合以上信息分析互花米草入侵导致鸟类种群数量和多样性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替代”是由本地物种取代外来入侵植物的一种生态防治技术。为了防治互花米草入侵;选取本地植物秋茄(一种速生的乔木)开展相关研究。制备不同浓度的互花米草浸提液,分别处理本地植物秋茄。一段时间后,检测秋茄生长情况,结果如图:

请结合题目信息和图示,说明本地植物秋茄能抑制互花米草生长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分析】

群落演替是指一个植物群落被另一个植物群落所代替的现象。群落演替的类型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详解】

AB;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可见,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起始条件不同,该湿地发生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A错误,B正确;

C;因初始条件不同;一般来说,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C正确;

D;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正确。

故选A。

【点睛】

。类型。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时间。

经历时间漫长。

经历时间较短。

影响。

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森林砍伐地;弃耕地上的演替。

2、B【分析】【分析】

【详解】

拧条;沙柳、毛条、花棒等沙漠植物现已覆盖北京郊区永定河滩地、潮白河滩地等4大荒滩;使这些地区不再成为京城沙源地,说明了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对水土的保持作用,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故为间接使用价值。

故选B。3、A【分析】【分析】

1;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2;生态学原理就是生物在其存在的各个水平上的相互关系及其与环境的平衡与均衡关系。

【详解】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利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如果农作物种植过密,它们之间就会为了争夺有限的生活资源而展开种内斗争,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

故选A。4、B【分析】【分析】

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人类可以砍伐树木;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详解】

A;火灾后该植物群落的恢复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群落的演替过程;这种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

B;恢复到一定阶段时;图示的不同植物类型同时交织在一起,能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B正确;

C;当群落的有机物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相等;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时,群落的总生物量将保持相对稳定,但并不是物种不发生改变,C错误;

D;图中草本的生物量呈下降趋势;是一种优势取代,不是完全取代,D错误。

故选B。5、A【分析】【分析】

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污染、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口增长过快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

【详解】

A;大气污染会导致雾霾、酸雨频发;酸雨的形成是空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硫等导致的,雾霾的形成与PM2.5有关,臭氧层破坏会导致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A错误;

B;氟利昂和哈龙的大量使用和排放;会造成臭氧层空洞干扰和破坏大气平流层臭氧的自然平衡,B正确;

C;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C正确;

D、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大气中的CO2急剧增加,致使CO2的全球平衡受到严重干扰;产生“温室效应”,D正确。

故选A。6、C【分析】【分析】

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和森林等类型。(1)荒漠生物群落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这里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荒漠里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2)草原生物群落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千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3)森林生物群落森林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

【详解】

A;草原上的植物叶片往往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与环境相适应,A正确;

B;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B正确;

C;我国华北等地处我国高纬度地区;气候较寒冷,落叶乔木更能适应我国华北等地森林的自然环境,C错误;

D;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D正确。

故选C。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B:C【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甲表示J型曲线,乙代表S型曲线,曲线中的两个关键点:c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它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e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这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小,它意味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或迁入率与迁出率接近于等值;“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表示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值,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在K/2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详解】

A;捕鱼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c点之后、e点之前;捕捞后的种群数量应该维持在K/2,因为c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它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有利于保护鱼类资源,A错误;

B;若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达到K值,e点后增长速率为0,B正确;

C;若乙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c点之前种群数量较少,增长速率较慢,故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前,即种群数量越少越好,C正确;

D;K值是环境容纳量;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D错误。

故选BC。8、B:C【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果蚁与真菌都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生物间的种间关系主要有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

【详解】

A;互利共生是种间关系;而体型大小不同的果蚁属于同一个物种,因此体型大小不同的果蚁间不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A正确;

B;真菌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落叶;少部分来自果蚁含蛋白酶的排泄物,果蚁同化的能量并没有传递给真菌,B错误;

C;果蚁和真菌都是分解者;C错误;

D;果蚁与真菌相互适应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故选BC。

【点睛】9、A:B:C【分析】【分析】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生物。

【详解】

A;“赤潮”被称为“有害藻华”;说明发生赤潮会导致大量呈红色的有害藻类爆发式繁殖,进而导致鱼、虾、贝类的死亡,A正确;

B;藻类爆发式繁殖是由于水体内排放大量含氮、磷的各种污染物;所以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B正确;

C;赤潮发生时水由于水体好氧分解者增多;消耗了大量的氧气,另一方面,藻类的繁殖,水中其他自养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减弱,产氧减少,所以水中的含氧量降低,C正确;

D;化肥和生活污水含大量氮和磷;大量使用化肥、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引起赤潮,D错误。

故选ABC。10、A:B【分析】【分析】

初级生产量指植物借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除去植物呼吸消耗部分剩余部分就是净初级生产量。

分析题图:放牧强度小于b时;植物净初级生产量都大于零,可推知放牧强度在这一范围内有利于保持草原生态系统植被的稳定性;放牧强度小于a时,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植物净初级生产量上升,可推知适度放牧可提高植物的净初级生产量。

【详解】

A;植物初级生产量等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A错误;

B;植物净初级生产量包含植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这部分能量包含食草动物粪便中的能量,B错误;

C;由题图及分析可知;食草动物的适度采食能提高植物的净初级生产量,C正确;

D;由题图及分析可知;合理放牧有利于保持草原生态系统植被的稳定性,D正确。

故选AB。

【点睛】

本题涉及初级生产量和净初级生产量,考查根据题图信息分析判断和解答问题的能力。11、C:D【分析】【分析】

1;群落的垂直结构:(1)概念: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2)原因: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详解】

A;据图可知;底栖硅藻群落在不同季节优势种的数量和种类都发生了变化,所以底栖硅藻群落的季节性变化主要体现在优势种的种类和数量变化,A正确;

B;底栖硅藻可以为底栖动物提供食物;不同硅藻物种之间也有竞争,所以影响优势种①从3月到9月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包含捕食和竞争,B正确;

C;如图只表示了底栖硅藻群落随季节变化优势种的分布特征;没有表示物种丰富度的大小,所以不能判断春季和秋季物种丰富度高于夏季,C错误;

D;底栖硅藻固定的能量及其他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河口泥滩潮间带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错误。

故选CD。12、A:C【分析】【分析】

潜在价值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间接价值也叫做生态功能;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直接价值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详解】

A;浮床可以遮挡阳光;影响藻类植物的光反应,限制光合作用,以达到抑制藻类生长的目的,A正确;

B;水华发生后;水中需氧微生物分解作用加剧,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进而导致水体中溶氧量降低,B错误;

C;曝气增加了需氧微生物的数量;通过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净化水体,C正确;

D;生态浮床可以净化水质;体现的是生态功能,属于间接价值,营造水上景观属于直接价值,D错误。

故选AC。13、B:D【分析】【分析】

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而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详解】

A;亲体数量约为1000个时;该种群的补充量等于亲本数量,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是K值,根据种群的增长率变化可知,捕捞后种群数量处于K/2时即500时,增长速率最大,可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A错误;

B;图中曲线亲体数量约为500个时;即K/2时,增长速率最大,单位时间内补充量最多,单位时间内增加的数量最多,B正确;

C;由题意分析可知K值是1000;当亲体数量大于1000时,一个繁殖周期过后的种群数量(补充量)可能趋近K值,不一定与亲体数量相等,C错误;

D;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饲料是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D正确。

故选BD。14、B:C【分析】【分析】

生态金字塔是指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可采用生物量单位;能量单位和个体数量单位,采用这些单位所构成的生态金字塔就分别称为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

【详解】

A、218t/km2是第一营养级储存的有机物的含量;不是同化的总能量,A错误;

B;生物量随着营养级增加而减少;呈现正金字塔形,B正确;

C;其他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可能因为生产者生活周期短被大量捕食而呈倒金字塔形;比如湖泊,C正确;

D;生物量会因呼吸消耗或被捕食等发生变化;D错误。

故选BC。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5、略

【分析】【分析】

物种的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详解】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物种丰富度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点睛】【解析】丰富度16、略

【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河流的自净能力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详解】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点睛】【解析】负反馈调节17、略

【解析】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18、略

【解析】①.负反馈调节②.自我调节能力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易地保护植物园、动物园;濒危物种繁育中心生物技术基因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光照强度栖息空间食物条件土壤湿度人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载体动力无机环境生物群落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反复利用逐级递减单方向循环23、略

【分析】【详解】

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或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也相对简单。因此,草原上的植物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这些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者蜡质层,以减少水分蒸发,能抵抗干旱;动物与草原上的生活相适应,大多数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解析】①.半干旱②.较少③.简单④.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⑤.狭窄⑥.茸毛或者蜡质层⑦.挖洞或者快速奔跑四、实验题(共4题,共8分)24、略

【分析】【分析】

本是以“研究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为背景;综合考查了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基础知识和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群落的种间关系中有捕食;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等;其中竞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生物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与生物群落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一般来说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性性越强。

【详解】

(1)空心莲子草是外来物种;引入后之所以能够得以迅速繁殖是因为在本地物种中缺乏天敌的制约,再加上环境条件的适宜而造成的。它在大量繁殖过程中占据了大量的生存空间,使得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限制,这样空心莲子草与本地植物之间由于为了争夺资源和空间而发生了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导致本地植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威胁生态安全。

(2)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研究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自变量是植物功能群的多少;因变量是空心莲子草在一段时间内的入侵状况。因此科研人员种植顺序应为应为c先种植C区,一段时间后再种植A区。这样才能看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也即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从结果来看,B区不种植任何植物,对于空心莲子草来说,没有任何竞争者,因此在该区域空心莲子草的入侵速度最快,而随着区域中功能群数量的增加(C区),空心莲子草的入侵速度在降低,因此据图2分析,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程度均低于B区,说明本地植物的竞争能减缓空心莲子草入侵。分析C1~C5区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功能群丰富的群落不易被入侵;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而物种数目不同,则被入侵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点睛】

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依据题目要求,明确实验目的,找到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并从实验结果来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并把相关的结果加以归纳即是实验的结论。【解析】天敌竞争抵抗力c本地植物的竞争能减缓空心莲子草入侵植物功能群丰富的群落不易被入侵;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而物种数目不同,则被入侵程度没有显著差异25、略

【分析】【分析】

分析曲线可知;曲线纵轴表示牧草产量,横轴表示蝗虫密度,是牧草量随蝗虫密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实验的自变量是蝗虫密度及蝗虫的种类,因变量是牧草量。

【详解】

(1)生态浮床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可以为鸟类及鱼类提供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生态系统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营养结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进行的渠道。

(2)生态系统具有直接;间接和潜在价值;食用、药用属于人类直接利用的价值,美化环境、净化水体是对生态系统起调节作用的功能,属于间接价值。

(3)据图分析;生态浮床能够有效进行水体修复是因为,根系富集的微生物将污染物生化降解;植物遮蔽阳光抑制藻类生长。

(4)图示结果是蝗虫密度与牧草产量的曲线图关系,属于数学模型;当狭翅雏蝗密度小于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结合题目信息,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食取量,说明牧草产量增加,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的食取量;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在一定范围内,蝗虫对生态系统不会构成危害。

【点睛】

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旨在学生分析题图曲线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获取结论的能力,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解答问题。【解析】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组成成分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直接和间接根系富集的微生物将污染物生化降解,植物遮蔽阳光抑制藻类生长数学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食取量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26、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增长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详解】

(1)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环境资源充足;条件适宜,无敌害等理想条件。

(2)“J”型曲线的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曲线Ⅲ的种群数量比同期“J”型曲线的种群数量少;阴影部分表示减少量,是环境的阻力下所淘汰的个体。

(3)K代表环境容纳量,即环境条件不变时,一定环境条件下容纳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为蝗虫的生长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环境容纳量增大,a点后蝗虫种群的数量变化为曲线I。蝗虫种群密度越大,对农作物的危害越大,所以应将蝗虫种群数量控制在K2以下。

【点睛】

环境容纳量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为减少害虫的危害、降低控制害虫的成本,应该将害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K/2以下。【解析】理想条件(环境资源充足,条件适宜,无敌害等)保持不变环境的阻力所淘汰的个体环境容纳量ⅠK227、略

【分析】【分析】

1;原始合作: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例如,海葵固着于寄居蟹的螺壳上。寄居蟹的活动,可以使海葵更有效地捕食:海葵则用有毒的刺细胞为寄居蟹提供保护。

2;互利共生: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例如,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豆科植物向根瘤菌提供有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植物利用。

3;捕食关系: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种间关系。前者谓之捕食者;后者谓被捕食者。例如,兔和草类、狼和兔等都是捕食关系。

4;种间竞争: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例如;同一草原上生活的非洲狮和斑鬣狗。

5;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例如;马蛔虫与马。

【详解】

(1)引入轮叶黑藻;穗花狐尾藻使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能够得到控制;遵循的生态学基本原理主要有自生,协调原理。引入的轮叶黑藻、穗花狐尾藻的吸收N,P元素能力强、对当地生态环境不会造成影响、与本地植物生态位存在差异能够共存,才能起到控制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同时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

(2)有些因素的作用强度是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福寿螺牧食藻类,所以福寿螺对藻类种群密度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加入福寿螺以后轮叶黑藻的生物量明显下降,但是穗花狐尾藻的生物量下降不明显,说明福寿螺偏好取食轮叶黑藻。福寿螺引入之前轮叶黑藻占优势,福寿螺引入后轮叶黑藻明显下降,穗花狐尾藻的生物量超过轮叶黑藻,导致穗花狐尾藻会占优势。

(3)由图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大蒜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因变量为福寿螺的死亡率。据图分析,与蒸馏水组(对照组)相比,大蒜素可有效杀死福寿螺,且大蒜素的浓度越大,福寿螺的死亡率越大。【解析】(1)自生;协调吸收N,P元素能力强;对当地生态环境不会造成影响、与本地植物生态位存在差异能够共存。

(2)密度轮叶黑藻福寿螺引入之前轮叶黑藻占优势;福寿螺引入后穗花狐尾藻会占优势。

(3)大蒜素可有效杀死福寿螺,且随着大蒜素浓度增加,福寿螺死亡加快五、综合题(共4题,共8分)28、略

【分析】【分析】

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争论:

(1)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

反方观点:反对“实质性等同”;出现滞后效应、出现新的过敏原、营养成分改变。

正方观点:有安全性评价;科学家负责的态度、无实例无证据。

(2)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反方观点:扩散到种植区之外变成野生种类;成为入侵外来物种、重组出有害的病原体、成为超级杂草、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

正方观点:生命力有限;存在生殖隔离、花粉传播距离有限、花粉存活时间有限。

(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反方观点:打破物种界限;二次污染、重组出有害的病原微生物、毒蛋白等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正方观点:不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田土壤环境。

2;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主要涉及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

(2)

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等。

(3)

“无废弃物农业”实现了废物的充分利用;故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点睛】

.本题考查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要求考生识记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了解人们对安全性存在的争议,了解转基因技术存在的伦理问题,能结合所学知识答题。【解析】(1)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

(2)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3)物质循环再生原理29、略

【分析】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

(4)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详解】

(1)生态工程应遵循主要原理有物质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