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上册专题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专题解读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日本杀我同胞欺我姐妹,制造了一个个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滔天罪行,罄竹难书。有道是有压迫就有反抗,更何况我们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在面临外来侵略面前,中华民族齐心协力实行全民族抗战,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复习目标1.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2.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3.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4.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5.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6.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7.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知识整理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困难,为转移矛盾。2时间:1931年9月18日3地点:沈阳柳条湖4借口:日军有预谋地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5政府政策:蒋介石下令实行不抵抗政策。6结果:日军占领沈阳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7抗战:抗日义勇军、杨靖宇8影响:标志中国局部抗战开始。9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表现:A、东北人民和为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东北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B、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二、西安事变1时间:1936年12月12日2背景:①日本策划“华北自治运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一二•九运动促使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的出现③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④蒋介石坚持内战(2)概况:1936年12月12日,张、杨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经过中共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条件。(3)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七七事变1爆发: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人宛平城搜查遭拒.随即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反击。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2影响: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二、第二次国共合作1背景: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步伐。2内容:根据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3实现;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史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三、南京大屠杀时间1937年12月13日开始背景1937年,淞沪会战后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陪都概况从1937年12月开始,侵华日军以集体枪杀、焚烧、活埋、砍头、军犬撕咬等各种残忍手段,对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血腥大屠杀,遇害人数达30万人以上特点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危害严重、遇害人数多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1淞沪会战:粉碎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2.台儿庄大捷: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增强了中国军民必胜的信念。3.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期间取得万家岭战役胜利,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4.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开始年,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5.豫湘桂战役: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以后,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导致了1944年豫湘桂战役的失败,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进行,地点在山西,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2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1)1938年,毛泽东发表_《论持久战》,闸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2)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_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3)开展人民游击战争;(4)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3.百团大战(1)时间、领导人、地区: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华北地区:(2)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的据点:(3)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信,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1.全民族坚持抗战表现: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各地青年学生、广大妇女、工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文艺界等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抗战。影响: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2、中共七大(1)召开时间、地点:1945年4月、延安。(2)主要内容: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目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3)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3、日本投降(1)概况: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2)影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4、抗日战争的胜利(1)胜利原因①决定性因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③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2)历史意义①国内: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②国际: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教师点拨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A:提出: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B:初步形成: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正式形成: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对中国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第一次(甲午战争),它的侵略野心得逞了;第二次(侵华战争),则以中国人民取得完全胜利而终。试分析这两次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一败一胜的主要原因。战败的主要原因:清政府的腐败和统治者的避战求和、妥协退让。战胜的主要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国内抗日武装力量的英勇作战;世界反法西斯的支持和援助。3.当前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兴风作浪,多次修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华,美化战争,拒绝对当年侵华赔礼道歉和经济赔偿,逃避战争责任。甚至日本首相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严重影响了中日友好关系,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作为一名当代中国青年,应该怎样对待这段惨痛的历史?应当如何处理当今的中日关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1)应该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2)对日本歪曲历史、美化侵略表示强烈愤慨,日
本的侵略罪行铁证如山,日本应正视历史,真诚
道歉。知识巩固测试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1.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C.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东北的阴谋D.七七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A.A B.B C.C D.D2.1931年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据满洲宣言》发表,它是中共反对日本侵略的第一个《宣言》。这一《宣言》产生的背景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皖南事变3.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蛐蛐叫喊夜声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没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抢占沈阳。”它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百团大战4.纪实小说《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西安事变始末纪实》记述了某段历史。之所以说“历史在这里拐弯”是因为(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对立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尽管局势发展中还有跌宕起伏,但国共重新合作的大局已定。国共重新合作后的中心任务是()A.结束帝制 B.打倒军阀 C.团结抗日 D.和平建国6.“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此后漫长的8年时间里,举国上下无论是何民族,是何立场,不论男女老少,不管身处何地,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最终以热血和生命换来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材料说明了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援助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全民族抗战 D.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7.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犯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八路军115师开赴抗日前线,取得了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这说明了()A.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战 B.抗日民族统--战线初步形成
C.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8.佩戴如图臂章的军队出现在(
)
A.北伐战争后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
C.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后9.1941年底到1942年初,正值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之际,中国战场取得了哪一次会战的胜利,极大地振奋了反法西斯盟军的士气(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第一次长沙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10.小明梳理历史知识,主要内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这体现了()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抗战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11.蒋介石电文:“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怕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材料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A.全民族团结抗战 B.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
C.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 D.华侨华人支援抗战12.武汉会战,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辉煌一页。历时4个多月,以中国军队撤出武汉而宣告结束。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的形势是(
)A.日本侵占了东北,威胁平津 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D.正面战场进入抗日高潮13.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A.瑞金 B.会宁 C.延安 D.西柏坡14.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中国抗日的战争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最大一场胜利
B.台儿庄战役是中国正面战场抗战以来取得的的首次胜利
C.淞沪会战后,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百团大战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15.“这个战争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这个战争”()A.促成中华民族的第一次觉醒 B.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结果
C.提升了新中国的国家地位 D.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反侵略的完全胜利16.“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A.南京解放、瓜分狂潮、九一八事变 B.南京解放、台湾割占、七七事变
C.抗战胜利、台湾割占、九一八事变 D.抗战胜利、台湾割占、卢沟桥事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名为《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发表在1946年的《东北画报》上。
材料二
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结交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动摇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深入少壮者之心”。
材料三
“兵谏”事件发生后,国民党内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主张讨伐“张杨”,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而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则竭力主张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估计事变发展有两种可能的前途:或者爆发内战,或者和平解决。中共以民族大义为重,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
(1)材料一中“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张学良“彷徨无策”的原因是什么。张、杨为此有何惊世做法?
(3)“兵谏”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对此主张如何解决?结果如何?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松花江上》
材料二刺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咱们二十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大刀进行曲》
材料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1)材料一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重大事件?东北人民是何时“回到那可爱的故乡,欢聚一堂”的?(2)材料二歌曲的创作与日军发动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与哪一重大事件有直接关系?(3)请举出两例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例。(4)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通过重温以上经典歌曲,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19.近代,日本两次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如今的中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已成为维系东亚、太平洋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中之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后面问题。(1)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这一年爆发的日本侵华战争被称为什么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战争中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谁?(2)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自哪一事变开始?这一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了什么政策?(3)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历史上把这一事件叫什么?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4)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犯下了滔天罪行,我们把这一事件叫什么?(5)我们把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请各举一个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著名战役的名称。(6)日本的侵华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记的痛,我们为什么要牢记这一屈辱的历史?20.材料一:东三省难民涌入关内。
材料二: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筑梦中国》(第一集)材料三: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材料四: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经过艰难曲折的斗争和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1)材料一图中所示场面可能出现在什么事件之后?请你说说该事件的历史影响有哪些?(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请你说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筑起坚不可摧的长城”的典型战役有哪些?请举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各一例。结合所学知识,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体现了什么精神?(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请你说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经历了多少年的浴血奋战?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1.【答案】A【知识点】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解析】A.“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日本占领东北三省,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故A正确。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而不是正式形成,排除B。C.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排除C。
D.“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排除D。故选A。
2.【答案】A【知识点】九一八事变【解析】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故。《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据满洲宣言》产生的背景是九一八事变。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答案】A【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百团大战、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解析】A.依据题干,这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故A正确。B.华北事变是指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故排除B。
C.卢沟桥事变是1937年7月日本在北平卢沟桥制造的事件,故排除C。D.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故排除D。故选A。
4.【答案】C【知识点】西安事变【解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的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为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创造了条件,故选C。5.【答案】C【知识点】西安事变【解析】据所学知,伴随着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加剧,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在些背景下,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的侵略。故国共重新合作后的中心任务是团结抗日。
6.【答案】C【知识点】第二次国共合作、七七事变【解析】C.依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题干体现的是当时社会各阶层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故C正确。A.本项题干无体现。故A错误。BD.两项所述不符合题干主旨。故BD错误。故选C。
7.【答案】A【知识点】第二次国共合作、七七事变、平型关大捷【解析】A.根据题干“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八路军115师开赴抗日前线”“取得了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原会战是全面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军队合作抗战的战役,故A正确。B.太原会战发生在1937年,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是在1936年西安事变后,故B错误。C.“九一八”事变标志中国局部抗战开始,故C错误。D.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故D错误。故选A。
8.【答案】D【知识点】第二次国共合作【解析】本题考查国共第二次合作。结合所学可知,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因此,图中的臂章出现在国共合作宣言发表后。本题选D。9.【答案】D【知识点】长沙会战【解析】本题考查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1942年1月中旬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故选D项。10.【答案】C【知识点】长沙会战、武汉会战、台儿庄战役【解析】C.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与日军展开了多次会战,消灭了大量日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制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和一整套正确的作战原则,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1938年6月~1938年10月底的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半月,武汉会战中国民党军队英勇作战,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1941年12~1942年1月的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抗击日军,大获全胜,这一胜利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也令国际舆论刮目相看,鼓舞了盟国的抗日斗争。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都是国民党在军队正面战场的抗战,故C正确。ABD.跟题干无关,排除ABD。故选C。
11.【答案】A【知识点】台儿庄战役【解析】A,题干“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怕,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表明台庄大捷取胜的原因是包括前方将士和人民支持,得益于全民族团结抗战共同奋斗,故A正确。B,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与提干的“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不符,故排除B。C,台儿庄大捷是中国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胜利,故排除C。D,华侨华人支援抗战,属于全民族团结抗战,包含于A中,故排除D。
故选A。
12.【答案】B【知识点】武汉会战【解析】本题考查武汉会战。1938年6月—1938年10月底,国民政府组织了历时4个多月的武汉会战。武汉会战结束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故选B。13.【答案】C【知识点】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是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C符合题意。
14.【答案】D【知识点】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解析】A.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故A错误。B.台儿庄战役是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故B错误。C.1937年的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1938年武汉会战,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故C错误。D.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对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故D正确。
故选D。
15.【答案】D【知识点】全民族坚持抗战、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及伟大意义【解析】A.中华民族的第一次觉醒,应该是在维新变法运动时期,故A错误。B.国共第一次合作是在大革命时期,材料反映的明显是抗日战争的事情,故B错误。C.材料不是强调中国的国际影响,故C错误。D.从题干可以看出,这应该是指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100年左右取得的第一次反侵略的完全胜利,故D正确。故选D。
16.【答案】C【知识点】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九一八事变、《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影响【解析】依据题干“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是指抗战胜利,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依据题干“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流行业2025版租赁协议6篇
- 2025版宿舍楼宿管员职责聘用合同3篇
- 2025年度新型存款居间代理管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协议4篇
- 2025版托盘销售与新能源车辆运输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个人与银行个人贷款合作专项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婴幼儿奶粉品牌孵化与市场拓展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企业职业经理人市场拓展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团购商品房质量监督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因婚外情离婚的财产分割与子女监护协议3篇
- 2024版塑料购销合同范本买卖
- JJF 2184-2025电子计价秤型式评价大纲(试行)
- GB/T 44890-2024行政许可工作规范
- 2024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届山东省德州市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沪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习题
- 两人退股协议书范文合伙人签字
- 2024版【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汽车喷漆劳务外包合同范本
- 2024年重庆南开(融侨)中学中考三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16J914-1 公用建筑卫生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