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1.张之洞掌管湖北期间,重点发展汉阳当地工业,建设长江中游交通网;左宗棠掌管福建期间,大力发展当地沿海区域的航海及船舶工业,并在东南地区建立了厦门这一近代化城市。据此可知,洋务运动A.沿海沿江地带均衡发展 B.主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C.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D.促进了历史的发展进步2.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人口的非农化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洋务企业的兴办造成了一定的人口非农化转移,一部分农民变成了工厂工人。由此可知洋务运动A.保证了社会人员的有序流动 B.利于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C.促使小农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D.打破了城乡人口结构均衡3.下图是近代中国部分年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年份,据此可知A.19世纪中晚期城市化率上升与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有关B.1901年城市化率上升与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关C.20世纪20年代城市化率上升与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有关D.20世纪30年代中期城市化率上升受民族工业内迁的影响4.1900年闸北绅商率先组织闸北工程总局。1905年,11月,上海工程总局成立,承办马路、电灯、警察等各项事宜。1909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后,总工程局随即改为“城厢内外自治公所”。这反映了上海A.近代城市治理进程的不断深 B.市政建设受到西方影响C.已形成较完善的地方治理体系 D.新政加剧地方独立倾向5.1930年,上海《民国日报》刊登文章称,“早年大批的毕业学生自乡村跑进都市,不见一个返乡……都会的漩涡卷去了乡村的干柱,剩下的只有老弱和稚幼……乡村衰败了,没有一些生气。”“乡村衰败”的原因主要是A.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B.经济大危机的影响C.新教育推行的影响 D.工业化浪潮的冲击6.1949—1957年,随着战后经济恢复以及“一五计划”顺利推进,我国城市化率由10.6%升至15.4%;1961—1965年,国家进行工业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出现了“中国式“的逆城市化现象;1978年至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这一切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A.深受国家政策和制度的影响 B.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C.逐步形成了合理的城市体系 D.走协调发展的多样化道路7.2005年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达到50(表示已达工业化中期)时,提出最晚将在2021年完成工业化进程。同年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战略。这反映出当时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启动 B.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C.我国工业化建设进程开始 D.农村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8.下图是1978年和2007年中国城乡人口比例示意图。图中数据变化主要得益于
A.新型城镇化战略 B.农村产业结构调整C.经济的快速发展 D.经济全球化的影响9.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安置房建设更加注重有高标准配套的交通网络、水电、通信、环卫等基础设施,文化广场、球场、购物中心、社区诊所等公共设施,有的还引进了便民超市等。据此可知A.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B.城市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治理C.我国城市化实现了均衡发展 D.城市建设注重以人为中心10.1500-1800年欧洲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表(%)1500年1600年1700年1750年1800年荷兰15.824.333.625.820.8英国3.15.813.316.724.6法国4.25.99.29.18.8德国3.24.14.85.65.5据上表可知,在此期间A.荷兰工业化水平稳居欧洲首位 B.黑奴贸易为四国提供充足劳动力C.英国的劳动力商品化进程加速 D.欧洲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趋于一致11.阅读图,对英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表述准确的是A.18世纪后半期农村人口数量骤减 B.19世纪中期发展到顶峰C.20世纪上半期城市人口锐减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平稳发展12.法国1887年颁布的《纪念物保护法》要求国家对国家利益相关的历史纪念物进行保护:1913年颁布的《历史古迹法》促使人们真正将文化遗产作为公共财富来看待。法国还鼓励历史古迹向公众开放,以便发挥其社会效益。这些做法A.阻碍法国城市化进程 B.与民众生活密切结合C.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 D.注重彰显城市的个性13.如表是世界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表。可知年份特大城市数量特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1960114625229.530.428.4198022210311934.033.434.6200040812927940.834.044.2A.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日趋均衡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C.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缓慢增加 D.世界各国之间贫富差距缩小14.下图是世界百万人口大城市数量统计表。造成其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时间1800年1850年1900年1950年1970年1984年大城市数量021029142225A.工业革命带来城市化进程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C.工业化、人口增长和移民 D.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15.1838年,英国议会要求在所有未来的圈地中,必须留出足够的开敞空间,“为当地居民锻炼和娱乐之用”1859年,议会通过《娱乐地法》,允许地方当局为建设公园而征收地方税。这表明当时英国()A.城市化水平相当高 B.注重改善居住环境C.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D.城市建设世界领先1.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2.近代有报章载,沪上“西人每于闲暇时,喜乘铁轮小车,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其行如风,较马车尤迅疾,然须练习多时,方能疾趋”。下列项中与“铁轮小车”相关的信息是()。A.机械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出现B.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C.标志着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起步D.人们的生活方式由此发生根本性改变3.科学技术是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力量。从“马拉火车”的天下奇观到磁悬浮列车的运行,“行行复行行”的历史面貌下,其所反映的是①交通事业近代化的开始②新式交通工具改变民众生活③交通工具左右地区经济发展④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如图所示为近代一则电话广告,中有“无论天气冷、热、晴、雨,可以足不出门,立刻使你将各种事情很顺利的办妥……装有电话的家庭,处处可以享受迅速便利舒适的利益,而且可以节省劳力、时间、金钱”等字样。该广告反映出A.电话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B.电话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C.电话推动了妇女走出家庭步入社会D.“风雨无阻”的电话是民族工业的领跑者5.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 D.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6.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A.城市化进展显著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C.工业化开始启动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7.“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1994年,某城从除夕夜7点到初五中午12点,家庭电话通话次数比平日增多了65%左右;1999年,中国电信网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 B.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C.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D.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1.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材料一明清时期,大运河是当时经济的“生命线”,承担着数百万石的粮食及其它物资的运输重任。明清时期,一大批运河城市发展起来。运河沿岸的城市中均建有府学、州学、县学、文庙、贡院书院、藏书阁。运河城市的人口结构中,商人和手工业者人数占多数。1842年,英军夺取了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镇江,封锁了清朝的漕运。道光帝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漕运恢复。1853年后,太平天国占据南京和安沿江一带十多年,运河漕运被迫中断1855年,黄河改道后,运河山东段逐渐淤废,从此漕粮主要改经海路运输。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正式用轮船承运粮。1904年,漕运总督被撤废。1911年,津浦铁路(天津到南京浦口)全线通车,从此京杭大运河以及浯线城市的地位一落千丈。材料二历史名城锡耶纳被为“中世纪城市的化身”,其城市结构形态在中世纪的变化从一个例面反映了这一时期意大利乃至西欧的某些历史现象。其变化如下:5~12世纪,锡耶纳最辉煌的建筑是教堂,大教堂及其前而的广场成为城市的中心。除了大教堂作为宗教中心外,还有分散在城市各处的权贵家族私,这些权贵各据一处,私战不已。从12世纪开始,整个欧洲的商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而锡那纳在13世纪下半叶成为欧洲经济最耀眼的明星。经济的发屐推动锡耶纳平民阶层迅速起并作为一股政治力量,在市政府中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13世纪末开始修建的锡耶纳市政厅及其塔楼逐渐成为整个城市的中心并占据了全市最高的位置。教会开始被置于市政府的底护之下,一方面,大教堂成为市政府和市民用来宣扬城市荣耀的手段,另一方面,市政府也充分借助教会的权威以维护自身统治——据朱明《从大教堂到市政斤:中世纪晚期锡耶纳的城市空间转型》(1)结合所学,评析明清时期大运河的兴衰。(2)结合所学,从城市结构形态变迁的角度,对历史名城锡耶纳进行解读。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4~15世纪的英国,由于生产力相对低下,疾病和瘟疫严重困扰着英国人口发展,致使英国人口呈长周期衰落。18世纪初,英国的人口出生率为32%,1851~1855年平均每年仍达33.9%。与此同时,新生婴儿的死亡率下降十分明显。1749~1759年,英国出生在医院的新生儿的死亡率为1/15,1799~1800年下降到1/118。上述状况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18世纪中期以前,东南部和伦敦因其自身自然经济条件优越而人口发展最快、密度对大、数量最多,18世纪中期以后,作为英国重要产业棉纺和煤炭钢铁工业迅速在英国西北崛起,人口的重心也随之由东南向西北转移。据统计,1696年,英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数的3/4,而到1831年,包括地主、农场主、自耕农和雇工,还不到全国总户数的30%。随着人口的集中,一大批大城市迅速崛起。——摘编自黄光耀《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材料二自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英、法、美、日等列强在中国共设立商埠92处,在23个城市开辟了租界和租界地。通商口岸城市仅占城市总数的1.6%,而人口却占城市总人口的28%。外国学者曾估计说:“1853年,上海租界内住有中国人约500名,自1853~1854年间,因小刀会占领上海县城,发生战争,逃难移入租界的人数激增。紧接着太平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节能改造承揽工程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农业资源整合与开发合同
- 2025版美容院员工职业规划与发展指导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模具行业标准化合作协议3篇
- 2025版木门安装与家居安全系统合同4篇
- 2025年度门窗进出口贸易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城市公园绿化改造提升工程劳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农业合作社农产品冷链物流股权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面粉行业龙头企业面粉直销代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木饰面景观工程设计合同3篇
- 第十七章-阿法芙·I·梅勒斯的转变理论
- 焊接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合成生物学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 中医门诊病历
- 广西华银铝业财务分析报告
- 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申请表(个人)
- 大学生劳动教育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继电保护原理应用及配置课件
-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书分享PPT
- 盖洛普Q12解读和实施完整版
- 2023年Web前端技术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