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练04图像分析如图横轴表示一个繁殖地中某种雌性成鸟的数量,纵轴表示平均每只雌性成鸟可以养育成活出飞的幼鸟数量.根据图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能通过雌雄性成鸟的性别比例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鸟的种群密度以及该地鸟窝的数量
C.当雌性成鸟数量为80时,该鸟种群的出生率一定小于死亡率
D.图示抚养成活后代数与雌性成鸟数量的关系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的鸟笼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在连续10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因为放置鸟笼的位置固定,此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
B.0~2年内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种群数量下降是从第4年后开始的
D.第4年和第8年种群数量相等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
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
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建立数学模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图坐标系中的曲线可表示生态学中相关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A.若X和Y分别表示年龄和种群数量,则2表示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B.若X和Y分别表示种群数量和出生量或死亡量,则2代表出生量,P代表环境容纳量
C.若X和Y分别表示时间和数量,则2可表示理想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
D.1可表示群落原生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净初级生产量随时间的变化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曲线乙表示某害虫种群增长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C点时防治,防治成本最低
B.图中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C.若种群以曲线甲增长,则增长率将随时间的延长一直增加
D.若曲线乙表示一段时间内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观察统计的结果可能比实际值低青藏高原植物生长主要受自然温度和人类放牧的影响。牧草的生长季由返青、开花、结实和枯黄等时期组成,生长季的变化与否能够反映高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者比较了放牧与围封对高山嵩草的生长季长度变化的影响,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合理的是A.围封可以提高高山嵩草的种群密度,但不改变该群落的丰富度
B.放牧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围封改变生态系统中物种的进化方向
C.高山嵩草的生长季随围封时间增加而延长,可能是地表温度低造成的
D.为保护青藏高原植被的正常生长,应采取全面围封、禁牧的措施下列有关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是a
B.若M表示种群密度,a~d表示四个野生生物种群,则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
C.若M表示生物体内汞含量,a~d表示四种生物,则由它们组成的食物链中,a所处的营养级最高
D.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裸岩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一般为a→c→d→b红树林位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岸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生态学家对红树林的群落演替过程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一定区域内秋茄、白骨壤等主要植物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该红树林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
B.红树林中的白骨壤与桐花树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图中所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
D.常用样方法调查红树林中主要植物的种群数量塔式蚯蚓污水处理系统采用人造湿地原理,利用植物根系和蚯蚓等处理,通过泥、沙、小石、大石四层过滤,这样重复几次后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①该生态系统的群落由植物和蚯蚓构成
②该生态系统中的蚯蚓属于分解者③该生态系统的群落既有垂直结构,也存在水平结构④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青藏高原植物生长主要受自然温度和人类放牧的影响。牧草的生长季有返青、开花、结实和枯黄等物候时期组成,生长季的变化与否能够反映高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者比较了放牧与封围对高山嵩草的生长季长度变化的影响,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合理的是A.高山嵩草的生长季随封围时间增加而延长,可能是地表温度低造成的
B.放牧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封围改变生态系统中物种进化方向
C.围封可以提高高山嵩草的种群密度,但不改变该群落的丰富度
D.为保护青藏高原植被正常生长,应全面采取封围、禁牧的措施树线是指直立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如图1所示。生态学者研究了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对树线上升幅度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上升幅度大小与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呈负相关
B.树线之上和之下的主要植被分别为草甸和森林,影响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阳光
C.树线上升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
D.图1所示高山植物垂直分布,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I、II、III、IV代表不同营养级,E1和E2代表能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可表示为I→II→III→IV
B.该能量金字塔适用所有生态系统
C.E1的能量来源有光能或化学能
D.完成物质循环的两个重要成分是I和IV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甲、乙、丙是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1~4是乙中的四种生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是CO2
B.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乙
C.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
D.联系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关键成分是甲、丙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
B.狼同化的能量可表示为c=f+i+l
C.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1×106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c/a×106kJ
D.f/e或者e/d值的范围一般约为10%-20%下图是某个海岛上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显示了5个生物种群组成的4条食物链
B.碳在图中生物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流动
C.信息传递在图中生物之间可以双向进行
D.图中生物的能量可流向分解者,但分解者的能量不能流向这些生物
下面为一生态庭院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组成和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B.若在果树间间作绿肥类杂草,能导致该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增加,可能有效控制果园中某些害虫的数量从而减少对果树的危害
C.在庭院中饲养鸡鸭能提高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但由于食物链延长,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会降低
D.在庭院中建沼气池处理垃圾、粪便和植物枝叶,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从而使能量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如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五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少于1357(J•m-2•a-1)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研究人员调查了两个不同类型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Ⅰ和Ⅱ中各营养级的生物量,结果如下图,已知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两个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数量相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Ⅰ小于Ⅱ
B.储存在生物体有机物中的能量,生态系统Ⅰ小于Ⅱ
C.生态系统Ⅰ中只有一条含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D.生态系统Ⅱ中,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不能形成金字塔图形如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B.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⑥过程
D.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下表是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的调查结果(单位:102kJ/(m2·a))。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表中NP=GP-R。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GP)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R)102KJ/(m2·a)①15.912.6813.23②871.27369.69501.58③0.880.340.54④141.2062.0779.13⑤211.8519.26192.59A.能量在第三、四营养级间传递效率约为5.5%
B.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可表示为
C.调查结果显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在增大
D.⑤代表的生物体内贮藏的能量(NP)属于次级生产量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下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过程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
B.鱼塘富营养化水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等微量元素
C.鱼塘尾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能为稻田中的植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D.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有所增加在单一农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生态农场,获得了鱼、猪、蚕和粮食的全面丰收。下图是该生态农场的物质循环利用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蚕粪喂鱼、鱼粉喂猪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B.粪便、塘泥做肥料又归田,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
C.丰收的主要原因是提高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比单一农田生态系统强由于甲鱼的特殊生理习性,使得甲鱼养殖水体因为大量饵料投放而污染严重。为了改善甲鱼池水质,有人设计了下图所示的甲鱼养殖废水净化生态系统。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建立该生态系统主要依据的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
B.蔬菜、浮游植物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养殖池中的废水可以为蔬菜提供物质和能量
D.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离不开水体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图所示为四个不同国家中,在相同的时间内人口种群大小与每英亩土地粮食产量的关系(实线为种群大小,虚线为粮食产量/英亩)。请问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哪一个国家能生存的最长久(
)A.A国 B.B国 C.C国 D.D国如图是某生态农业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①中的碳以有机物形式被微生物利用
B.电渣液中的能量可通过过程②流入农作物
C.该模式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
D.该模式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I.下图为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的种群是“____”曲线增长,图乙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2)图甲在t1~t2时,该种群数量呈______趋势(填上升或下降),若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X,则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_____________(3)根据种群变动的曲线,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鼠害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不能等鼠群达到K/2时再投药灭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随着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草甸等。该地分布着多种动物。回答下列问题:(4)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法,调查该地跳蝻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_法。(5)该地草甸、灌丛、针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6)生态系统中由于生物群落具有水平结构,所以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_____分布。科研人员对某地群落的自然演替过程进行了数年追踪研究,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A~I表示群落逐渐发展到稳定时的不同阶段。图2是研究过程中构建的捕食者—猎物模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信息能体现出的群落结构是________。科研人员在对植物的丰富度进行调查时,需要统计各层植物的________。(2)图1中A~I阶段的演替过程属于__________。C~E阶段,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群落恢复力稳定性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3)图2中最可能代表猎物种群K值的数据为________,捕食者的数量为________时,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匡庐奇秀甲天下”说的就是江西庐山,其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雨水充沛、气候宜人,是避暑胜地。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调查该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____________法,因土壤小动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特性,可用诱虫器采集。(2)庐山曾发生过4次冰川期,不同冰川期之间均出现过植被等,经历第4次冰川后,该地发生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3)庐山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植被从山脚覆盖到山顶,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空间结构,决定该空间结构的因素有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4)下图为庐山不同植被覆盖度的土壤有机质相对含量,图示表明植被覆盖度越高,土壤有机质相对含量________。湖北被誉为“千湖之省”,辖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众多湖泊和池塘。下图是某人工湖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图中a、b、c、d为相应能量。请回答相关问题:
(1)鱼种甲和鱼种乙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________作用。鱼种甲和鱼种乙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苗圃地租赁合同模板(含知识产权保护条款)
- 2025年度二手房交易房地产评估机构选择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设备销售佣金分红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合同签署4篇
- 二手房购买定金协议:2024年标准版版B版
- 二零二五版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服务合同范本2篇
- 2025版新产品发布宣传片制作服务协议2篇
- 2025年度个人之间房屋买卖合同争议解决条款范本2篇
- 二零二五版月子中心婴儿早教及产后恢复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度个人艺术品拍卖委托协议4篇
- 光伏自发自用项目年用电清单和消纳计算表
- 量子计算在医学图像处理中的潜力
- 阿里商旅整体差旅解决方案
- 浙江天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
- 逻辑思维训练500题
- 第八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中文
- 企业新春茶话会PPT模板
- GB/T 19185-2008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计算方法
- DIC诊治新进展课件
-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