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贺新郎.国脉微如缕》课件_第1页
高中语文《贺新郎.国脉微如缕》课件_第2页
高中语文《贺新郎.国脉微如缕》课件_第3页
高中语文《贺新郎.国脉微如缕》课件_第4页
高中语文《贺新郎.国脉微如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宋/刘克庄1·熟悉本词典故,体会作者诗词用典,议论化,散文化特点2·理解词人济世救国的激情和宏伟志向素养目标作者简介: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福建蒲田一带)人,南宋著名的江湖诗人和辛派词人的重要作家。以荫入仕,淳祐六年赐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曾因作《落梅》诗中有“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句,得罪权贵,废置十年。刘克庄所写诗词多感时事之作,渴望收复中原振兴国力,反对妥协苟安。词风粗豪肆放慷慨激越,有明显的散文化、议论化倾向。写作背景小序:“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这首词是作者和朋友王实之六首唱和词中的第四首。“忧边”为全篇行文的中心,是爱国之士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所表现出的深切忧虑。它不是对金而是对元,因为此时迅速崛起的蒙古族,已经给周边的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威胁,数十年间它相继灭亡了西夏和金,接着开始逐步南侵,并最终形成了对南宋王朝大包围的战略态势。【阅读赏析】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长缨(王终军典)韩世忠典(典中典:张良典、李筌典)表现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和自信,也慨叹自己不知何时才能一展才干,实现抱负。上片总结:上片指出国家处于极度危险中,然后提出世间并不是没有可以力挽狂澜的人才,最后以韩世忠为例,提出大敌当前,朝廷应放宽度、重用人才。作者频频使用“问”“未必“试看取””等词,既增加了感染力,而且一气呵成,逻辑严密,虎虎有生气。这种宏论高议以诗的语言和情感发出,更具一种动人的力量。刘词议论化、散文化和好用典故的特点,于此可见一斑。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阅读赏析】棋柝联句登楼揽镜苻坚典张巡、许远典班超投笔相如题柱追忆自己青年时期的军旅生活,表达对从军报国的渴望感叹年华已逝,功业无成。怀才不遇的悲愤。警告统治者要重视敌人讽劝朝廷不要认为天堑可凭,而要重用人才激励爱国志士投笔从戎,不要只是求功名利禄下片总结下片抚今追昔,先感叹自己虽有报国之志,但已年老无为,然后指出在敌人强大,国势垂危的情况下不应幻想依靠天险,而应依靠能救世的人才。最后激励爱国志士投笔从戎,保家卫国。

总结此词慷慨陈词,议论风发,笔力雄壮,又极尽抑扬顿挫之致;运用了大量典故,自然贴切,蕴义丰富。边境告急,国势危殆,希望当权者广招人才和英雄豪杰,共赴国难挽救危亡。

用典明志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脉微如缕”,一个“缕”字,让人想起飘忽不定、一触即断的游丝,用极形象的比喻表现南宋王朝危在旦夕,再不拯救,将后悔莫及。B.“闻说北风吹面急”一句中,“北风”暗指北方来的蒙古兵,它既点出了敌军入犯的方向,也渲染了入犯者带来的杀伐之气。C.作者用“问”“未必”“试看取”“岂……也……”等词,既增加了词章的感染力,又如一篇环环相扣的论说文,逻辑严密。D.全词多处用典,有古人古事,如唐代安史之乱时坚守睢阳的张巡、许远等;也有化用的诗句。用典使表达含蓄委婉,因此这是首婉约词。D15.有人说本词是时事策,是人才论,是志愿书,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时事策:①词开头就尖锐地指出国家的安危存亡已经到了紧要关头,统治者却麻木不仁,“问长缨”句提醒统治者应关注请缨报国志士的呼声。②“闻说”两句写出了蒙古军队攻势的凶猛和情势的危急,以边境战事点明时局。③“投鞭”句借典故具体写出了时局的危险。(以上三点能答出任意一点即可)人才论:①“未必”二句抒发出不拘一格、任人唯贤的议论。②“自古”两句再次提到了任人唯贤的重要性。(以上两点能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志愿书:结尾两句“快投笔,莫题柱”是对爱国志士的期望,也是他和王实之共勉。1.《贺新郎》中“

”一句用极形象的比喻,说明国家的命脉,实在已经衰微不堪,有千钧一发之危机。2.《贺新郎》中,“

”两句词人向统治者发问,不知何时才能请得长缨,将敌方首领擒缚!请缨报国志士的激情跃然纸上。3.《贺新郎》中,“

”两句表明人间自有降龙伏虎的好汉,只是无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才,希望南宋统治者不要在嫉贤妒能,应任人唯贤。4.《贺新郎》中,“

”两句,用“北风”暗喻,将边境北面来的蒙古军攻势的凶猛和黑云压城的危势生动地描绘出来。5.《贺新郎》中,

三句用反语和两个典故,表达大敌当前,假如没有像这样的良将,即使有坚固的城池,也不用久守,提醒统治者要任用贤才的重要性。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6.《贺新郎》中,“

”两句,作者向爱国志士大声疾呼,赶快投笔从戎,共赴国难吧,极富鼓舞力量。7.《贺新郎》中,描写当年韩世忠,既没名师指点,也无仙人传法的诗句是

。8.《贺新郎》中,“

”一句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