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ξ8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进而造成农作物中某些指标超过国家标准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是多样的,废气中含有的污染物质,特别是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进入土壤,废水中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土壤,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直接进入土壤或其渗出液进入土壤。土壤污染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发现。而土壤污染则不同,它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因此,土壤污染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通常会滞后较长的时间。如日本的“痛痛病”经过了10~20年之后才被人们所认识。土壤污染的主要特点土壤中菌落的降解、转化及生物固定作用;植物根系的吸收、转化、降解与合成;土壤中有机、无机胶体吸附、配位和沉淀作用;土壤离子的交换作用;土壤的机械阻流作用;土壤的气体扩散作用。土壤的自净作用基本概念土壤环境:是指受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的,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生物有机体等组成的陆地表面疏松综合体,包括陆地表层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壤层和污染物能够影响的松散层等。
土壤环境生态影响:是指由于人为因素引起土壤环境特征变化导致其生态功能变化的过程或状态。土壤环境污染影响:是指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土壤环境,引起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导致土壤质量恶化的过程或状态。土壤环境敏感目标:是指可能受人为活动影响的、与土壤环境相关的敏感区或对象。土壤的基本特征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反映土壤肥沃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衡量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的指标。
土壤缓冲性:在自然条件下,土壤pH值不因土壤酸碱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剧烈的变化,而是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土壤这种特殊的抵抗能力,称为缓冲性。土壤净化功能:土壤净化功能,是指进入土壤的外源物质通过土壤物理、化学、生物作用降低或消除土壤中污染物质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的能力。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根据建设项目和环境条件,做到预防为主,查清和预测污染因素对土壤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对其作出分析与评价;同时,预测和评价工程的不同阶段(施工、运营和服务期满后)对土壤环境所造成影响的范围、程度和变化趋势,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在调查和分析评价范围内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与土壤环境保护目标的基础上,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影响的类型、影响途径、影响范围与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划分为准备阶段、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预测分析与评价阶段和结论阶段。
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收集分析国家和地方土壤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规划等资料;了解建设项目工程概况,结合工程分析,识别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类型,分析可能造成土壤环境影响的主要途径;开展现场踏勘工作,识别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确定评价等级、范围与内容。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采用相应标准与方法,开展现场调查、取样、监测和数据分析与处理等工作,进行土壤环境现状评价。预测分析与评价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依据本标准制定的或经论证有效的方法,预测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结论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综合分析各阶段成果,提出土壤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对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进行总结土壤环境影响类型划分为生态影响型与污染影响型。土壤环境生态影响重点指土壤环境的盐化、酸化、碱化等。根据行业特征、工艺特点或规模大小等将建设项目类别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其中Ⅳ类建设项目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身为敏感目标的建设项目,可根据需要仅对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土壤环境影响识别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建设项目同时涉及土壤生态影响型与污染影响型时,应分别判定评价工作等级,并按照相应等级分别开展评价工作。当同一建设项目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场地时,各场地应分别判定评价工作等级,并按相应等级分别开展工作。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土壤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应结合土壤环境敏感目标,根据建设项目建设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可根据项目情况选择)三个阶段的具体特征,识别土壤环境影响类型、影响途径,对于运营期内土壤环境影响源可能发生变化的建设项目,还应按其变化特征分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土壤环境影响识别生态影响型工作等级划分首先对建设项目所在地土壤环境敏感程度分为敏感、较敏感、不敏感,判别依据见表8-5;同一建设项目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场地或地区,应分别判定其敏感程度;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生态影响后果的,敏感程度按相对最高级别判定。再根据识别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与敏感程度分级结果划分评价工作等级(如表8-6)。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污染影响型工作等级划分
首先将建设项目所在地周边的土壤环境敏感程度分为敏感、较敏感、不敏感,判别依据见表8-7;再将建设项目占地规模分为大型(≥50hm2)、中型(5~50hm2)、小型(≤5hm2),建设项目占地主要为永久占地;根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占地规模与敏感程度划分评价工作等级如表8-8所示。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现状调查基本原则与要求
2.调查范围3.调查内容与要求4.监测因子5.监测布点及取样方法6.监测频次要求7.现状评价1.现状调查基本原则与要求2.调查范围调查评价范围应包括建设项目可能影响的范围,能满足土壤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要求;改、扩建类建设项目的现状调查评价范围还应兼顾现有工程可能影响的范围;建设项目(除线性工程外)土壤环境影响现状调查评价范围可根据建设项目影响类型、污染途径、气象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确定并说明,或参照表8-9确定。建设项目同时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与污染影响时,应各自确定调查评价范围。危险品、化学品或石油等输送管线应以工程边界两侧向外延伸0.2km作为调查评价范围。2.调查范围资料收集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和当地环境特征,有针对性收集调查评价范围内的相关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规划图、土壤类型分布图;气象资料、地形地貌特征资料、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等;土地利用历史情况;与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其他资料。3.调查内容与要求理化特性调查内容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环境影响类型、建设项目特征与评价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土壤理化特性调査内容,主要包括土体构型、土壤结构、土壤质地、阳离子交换量、氧化还原电位、饱和导水率、土壤容重、孔隙度等: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还应调査植被、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等。3.调查内容与要求影响源调查应调査与建设项目产生同种特征因子或造成相同土壤环境影响后果的影响源。改、扩建的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其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二级的,应对现有工程的土壤环境保护措施情况进行调査,并重点调査主要装置或设施附近的土壤污染现状。3.调查内容与要求土壤环境现状监测因子分为基本因子和建设项目的特征因子,基本因子为《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中规定的基本项目(包括镉、汞、砷、铅、铬、铜、镍、锌及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分别根据调查评价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选取;特征因子为建设项目产生的特有因子;既是特征因子又是基本因子的,按特征因子对待。4.监测因子建设项目土壤环境现状监测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影响类型、影响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监测工作,了解或掌握调查评价范围内土壤环境现状。布点及监测点位要求5.监测布点及取样方法表层样监测点及土壤剖面的土壤监测取样方法一般为监测采集表层土,采样深度0~20cm,特殊要求的监测(土壤背景、环评、污染事故等),必要时选择部分采样点采集剖面样品。剖面的规格一般为长1.5m、宽0.8m、深1.2m。挖掘土壤剖面要使观察面向阳,表土和底土分两侧放置。一般每个剖面采集A、B、C三层土样,地下水位较高时,剖面挖至地下水出露时为止;山地丘陵土层较薄时,剖面挖至风化层。具体可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执行。5.监测布点及取样方法柱状样监测点和污染影响型改、扩建项目的土壤监测取样方法可根据系统随机布点法、专业判断布点法、分区布点法、系统布点法确定采样点位,深层土的采样深度应考虑污染物可能释放和迁移的深度(如地下管线和储槽埋深)、污染物性质、土壤的质地和孔隙度、地下水位和回填土等因素;采集含挥发性污染物的样品时应尽量减少对样品的扰动,严禁对样品进行均质化处理。土壤样品采集后,应根据污染物理化性质等,选用合适的容器保存,含汞或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样品应在4℃以下的温度条件下保存和运输。具体可参照《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执行。5.监测布点及取样方法基本因子: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应至少开展1次现状监测;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三级的建设项目,若掌握近3年至少1次的监测数据,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引用监测数据应满足相关要求,并说明数据的有效性。特征因子:应至少开展1次现状监测。6.监测频次要求评价标准根据调査评价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选取GB15618、GB36600等标准中的筛选值进行评价,土地利用类型无相应标准的可只给出现状监测值。评价因子在GB15618、GB36600等标准中未规定的,可参照行业、地方或国外相关标准进行评价,无可参照标准的可只给出现状监测值。土壤盐化、酸化、碱化等的分级标准参见表8-11、8-12。7.现状评价7.现状评价评价方法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应采用标准指数法,并进行统计分析,给出样本数量、最大值、最小值、均值、标准差、检出率和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等。对照给出各监测点位土壤盐化、酸化、碱化的级别,统计样本数量、最大值、最小值和均值,并评价均值对应的级别。7.现状评价评价结论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应给出土壤盐化、酸化、碱化的现状。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应给出评价因子是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结论。当评价因子存在超标时,应分析超标原因。7.现状评价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基本原则与要求
2.预测评价范围、时段、因子3.预测与评价方法4.预测评价结论1.基本原则与要求预测评价范围:一般与现状调查评价范围一致。预测评价时段:根据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识别结果,确定重点预测时段。预测评价因子: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应根据环境影响识别出的特征因子选取关键预测因子。可能造成土壤盐化、酸化、碱化影响的建设项目,分别选取土壤盐分含量、pH值等作为预测因子。2.预测评价范围、时段、因子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方法应根据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类型与评价工作等级确定。(1)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二级,可能引起土壤盐化、酸化、碱化等影响的建设项目或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预测方法:①单位质量土壤中某种物质的增量可用下式计算:式中:ΔS——单位质量表层土壤中某种物质的增量,g/kg;(表层土壤中游离酸或游离碱浓度增量,mmol/kg);3.预测与评价方法Is——预测评价范围内单位年份表层土壤中某种物质的输入量,g;(预测评价范围内单位年份表层土壤中游离酸、游离碱输入量,mmol);Ls——预测评价范围内单位年份表层土壤中某种物质经淋溶排出的量,g;(预测评价范围内单位年份表层土壤中经淋溶排出的游离酸、游离碱的量,mmol);Rs——预测评价范围内单位年份表层土壤中某种物质经径流排出的量,g;(预测评价范围内单位年份表层土壤中经径流排出的游离酸、游离碱的量,mmol);ρb——表层土壤容重,kg/m3;A——预测评价范围,m2;D——表层土壤深度,一般取0.2m,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n——持续年份,年。3.预测与评价方法②单位质量土壤中某种物质的预测值可根据其增量叠加现状值进行计算,如式(8-2):S=Sb+ΔS(8-2)式中:Sb——单位质量土壤中某种物质的现状值,g/kg;S——单位质量土壤中某种物质的预测值,g/kg。③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排放后表层土壤pH预测值,可根据表层土壤游离酸或游离碱浓度的增量进行计算,如式(8-3):pH=pHb±ΔS/BCpH(8-3)式中:
pHb——土壤pH现状值;BCpH——缓冲容量,mmol/(kg·pH);pH——土壤pH预测值。3.预测与评价方法④缓冲容量(BCpH)测定方法:采集项目区土壤样品,样品加入不同量游离酸或游离碱后分别测定。该方法适用于某种物质可概化为以面源形式进入土壤环境的影响预测,包括大气沉降、地面漫流以及盐、酸、碱类等物质进入土壤环境引起的土壤盐化、酸化、碱化等。3.预测与评价方法(2)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二级,土壤盐化类建设项目的综合评分预测方法根据表8-13选取各项影响因素的分值与权重,采用式(8-4)计算土壤盐化综合评分值(Sa),对照表8-14得出土壤盐化综合评分预测结果。式中:n——影响因素指标数目;Ixi——影响因素i指标评分;Wxi——影响因素i指标权重。3.预测与评价方法3.预测与评价方法(3)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可采用定性描述或类比分析法进行预测。(1)以下情况可得出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可接受的结论: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或占地范围内各评价因子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出现或加重土壤盐化、酸化、碱化等问题,但采取防控措施后,可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或占地范围内有个别点位、层位或评价因子出现超标,但采取必要措施后,可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或其他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管理规定的。4.预测评价结论(2)以下情况不能得出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可接受的结论: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土壤盐化、酸化、碱化等对预测评价范围内土壤原有生态功能造成重大不可逆影响的。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或占地范围内多个点位、层位或评价因子出现超标,采取必要措施后,仍无法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或其他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管理规定的。4.预测评价结论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1)土壤环境质量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健康体检项目合同
- 昆明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文献导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Cisco服务等级协议合同版
-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次调研统一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枣庄学院《云计算原理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无锡市惠山区2025届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音乐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高青县2025年高中毕业生班阶段性测试(三)化学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第一中学2025年初三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英语试题含答案
-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参考课件1 公开课课件
- 企业年金培训版教学课件
- 离合器-汽车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
- 健康信息学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语义网络框架
-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梳理+对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打包7套)
- 幼儿绘本故事:如果不洗澡
- 2022年《趣味接力跑》教案
-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课程标准
- 汽轮机上缸吊出及翻缸风险分析及管控措施
-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填写样表
- 管道机器人毕业设计正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