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选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科版选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科版选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科版选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科版选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选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18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A.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B.意大利——萨拉热窝事件C.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突袭波兰D.苏台德区——慕尼黑阴谋2、印度、伊拉克、伊朗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A.人口压力、粮食短缺、经济单一B.人口压力、边界争端、教派纷争C.教派纷争、边界争端、市场狭隘D.粮食短缺、经济单一、市场狭隘3、1985年以后,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裁军取得重要进展;后来,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等。这一系列行动表明A.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美国的高压控制C.国际新秩序的建立D.苏联的妥协退让4、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840年。

1870年。

1900年。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A.海外殖民活动的影响B.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C.资产阶级革命爆发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恶果5、下图是1952年苏联报刊上的一幅漫画,漫画左下角的美国人在呼吁“和平、防卫、裁军”,而美国将军正在欧洲地图上标注美国的军事基地;右上角的CCCP是苏联国名的俄文缩写。据此可知。

A.美苏争霸斗争激烈B.两大对峙军事集团出现C.美国军民对立严重D.美苏两国矛盾日益加剧6、“301条款”是美国贸易法中有关对外国立法或行政上违反协定、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采取单边行动的立法权条款。依据这一条款,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全面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这对于芯片严重依赖美国进口的中兴通讯是致命的打击。材料主要表明A.高科技产业发展迅猛B.世界经济体系发生变化C.中国制造业基础薄弱D.美国无视世贸组织规则7、《世界文明史》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B.维系帝国统治,万民法的颁布C.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法律不断制定D.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以法治国8、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方面拒绝了台湾国民党当局提出的让美军“协防(金门、马祖、大陈等)外岛”的要求,另一方面建议国民党政府弃守外岛,退守台湾、澎湖。美国这一政策A.有助于缓和海峡两岸的紧张局势B.企图造成台湾与大陆分裂的事实C.表明其无意于插手台湾地区事务D.客观上有利于大陆武力解放台湾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共7题,共14分)9、(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战留给人们的教训是.大国必须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正如联合国的设计者所设想的那样;中;苏、美、英、法五大国被赋予了“世界警察”的职责。他们可以联合其他国家一道对他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反之,这五国的任何一国,也可以行使其至关重要的一票否决权否决以联合国名义发起的任何干涉。对于大国的核心作用联合国显然比国联更为看重。另一方面联合国也更为重视和保护中小国家及弱小民族的主权与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使德意日受到沉重打击,也对英法主导的旧的殖民体系形成了冲击。《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第一次使民族自决成为公认的国际准则。为了促进民族自决,《联合国宪章》专门列有“关于非自治领土之宣言”“国际托管制度”“托管理事会”三章。总体而言,二战后期盟国对国际秩序的设计基本上得以实现,这对于维系世界和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一直到今天。

——摘编自王建朗《浅议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几个特点》(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基本理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历史影响。10、(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据统计;(一战期间)在欧洲的华工总人数达到14万他们都被分配到直接与军事相关的铁路;公路、船坞、兵工厂、军火库、草料厂等部门工作,有些华工则直接参与军需物资的装卸运输,更有一些华工被安置在战争前线从事挖战壕、修筑工事、野战救护、战地通信、掘埋尸体、装卸给养但凡战争所需,几乎无处不往、无所不为一战死在欧洲的华工至少有4000人。

——摘编自吴琼的《一战华工:中国走向世界的先驱》材料二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当地时间12月10日上午,在法国的北方重镇阿拉斯(ARRAS)市的中心花园圣﹣瓦斯特(SAINTVAAST),军号声;中法国歌先后响起,中法国旗迎风飘扬,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劳工树立纪念碑的仪式,在风雪中启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劳工赴欧参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劳工赴欧参战的看法。11、(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13年5月的“三叉戟”会议上;在讨论亚洲太平洋战场时,丘吉尔怀疑中国是一个重要基地,轻视支援中国的努力。,而美国从全球战略的角度考虑,特别强调中国的重要性,主张必须对华采取积极态度。美国强调欧洲战场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他轻视远东战场,相反,美国积极倡导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目的是想尽快与德国法西斯决战,迅速结束欧洲战事,把重点转向亚太战场。因此,美国实际上执行的是一种“两洋战略”。迅速实施霸王计划正好符合“罗斯福在战时根据胜利要早而美国伤亡要少这一原则”,美国的“两洋战略”必须迅速结束欧洲战场,在亚太战场得到苏联对日作战的保证。

—摘编自藏春华《浅析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1)据材料;指出美国“两洋战略”的实质和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两洋战略”的影响。1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73年)“斋月战争”结束后;埃及总统萨达特认识到,继续使用武力不仅不能达到收复失地的目的,而且难于从事经济建设,将陷入日益依赖苏联的境地,因此转而与美国接触,采取了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阿以争端的方针在美国斡旋下,1974年—1975年,埃以之间两次达成脱离军事接触的协议,以军撤出西奈部分地区1977年11月,萨达特提出中东“和平倡议”,并访问耶路撒冷,同以色列总理贝京会晤,从而打开了埃以对话的大门。1978年,在美国总统卡特的撮合下,萨达特和贝京在美国谈判,签订了包括《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在内的“戴维营协议”。1978年,经过谈判,埃及;以色列、美国在华盛顿签署了《埃以和平条约》从而结束了两国间历时30年之久的战争状态。1982年,埃及收复了整个西奈领土。

——摘编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当代史》(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埃以和谈出现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埃以和谈的影响。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越南的独立问题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但因为印度支那不仅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而且北方控制在与苏共有直接联系的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劳动党手中,因此美国拒绝签字并在日内瓦会议后迅速介入南方,并出兵帮助南越,使越南的国内冲突此由发展为美国参加的战争。美国把越南民族解放斗争片面视为共产主义势力的扩张而企图加以扼杀,忽视了越南民族主义所蕴涵的巨大能量与坚韧斗志,原以为胜利唾手可得,结果却是久战不决战争期间美国耗用的军费超过1670亿美元,巨额的战争开支加剧了美国的财政赤字和国际收支逆差,使整个经济长期陷于滞胀状态。60年代末,美国国内反战运动持续高涨,苏联在国际上咄咄逼人,1969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后,决定从越南逐步撤出。1975年,南越政府军队被北越人民军和南越解放军消灭,越南获得最终的统一。

——摘编自郭辉《战争回声》(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美国撤出越南的因素。14、【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带来了惨痛的教训。人们对于建立新的国际机制和国际秩序的呼声日趋高涨,1920年,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联盟正式成立。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带来了惨痛的教训。人们对于建立新的国际机制和国际秩序的呼声日趋高涨,1920年,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联盟正式成立。——摘编自刘洋《国际联盟的当代价值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联成立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国联进行评价。1937年埃及最后一个加入国联时,加入国联的国家达63个,这只是占当时世界国家总数的30%。由于缺乏作为世界性组织应有的作用,在解决国际争端时,国联没有权威性,在处理国际社会的各种矛盾时就显得软弱无力、只有在“极少见的情况下,也就是会员国中的大国利益不受妨害、或各会员国至关重要的共同利益似乎用得着国联时”,国联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在它成立的短短20年间,1946年4月18日,出席国联会议的43个会员国一致表决,宣布从次日起国际联盟不复存在。国联尽管失败了,但它为建立一个全球性国际安全机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正是由于它的第一次实践,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指明了国际组织发展的方向。1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其实从他(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和平原则开始;就没有得到国际舆论的支持,其理想主义的实施事实上就不具备一个较牢固的政治环境。首先,他希望通过十和平原则实现其充当国际警察的威望,而事实上该原则的提出是英法两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接受的。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英法两国不得不借威尔逊的声望和“中立”的地位,发表一个空洞的声明以抵消布尔什维克的影响。其次,威尔逊在十和平原则中第大唱“公开外交”,本来就令英法大为恼怒。再次,战后英美矛盾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美国希望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将世界纳入自己精心设计的国际联盟体制,而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希望巩固其殖民帝国。最后,威尔逊在国内犯了两个严重错误一是他发出呼吁求全国在中期国会议员选举中选出一个民主党国会来,用来表示对他的对外政策的坚决支持:二是在讨论和平条件时,把参议院和共和党撇在一边,在任命参加巴黎和会的美国代表团人选时,没有征求参议院和共和党的意见。事实上,其“理想主义”在美国国内也没有赢得真正的呼声,正因为如此,之后也成为威尔逊在山东问题上让步的导火索,因为他的政策自始至终都没有获得国会的支持,甚至面对其国内斗争还形成了一个反威尔逊的联盟。

——摘自冯辉《美国在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上有关山东问题的态度研究述评》(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威尔逊“十四点和平原则”的本质及其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威尔逊“十四点和平原则”的失败中得到的认识。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共2题,共4分)16、阅读如下图示。

史料展示了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两种发展状况,结合所学,任选一种发展状况进行论证。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条约或会议。

。时间。

会议或条约。

简介。

1648年。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结束了欧洲三十年战争;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1919年。

《凡尔赛和约》

共15部分;包括440个条款和一项议定书,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条约围绕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协调了列强在欧洲;近东和非洲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1945年4月。

《联合国宪章》

共分19章111条。宪章规定;联合国及其成员国应遵循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以及联合国不得干涉各国内政等原则。

1968年7月。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截至2002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共有187个。

2019年5月。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商文明发展;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并发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材料列举了人类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会议和条约,其中蕴含着全球治理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14分)18、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展,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19、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我想;如果您真的关心世界人民的幸福的话,那么您就会正确地理解我的意思:人人都需要和平,无论是还没有丧失理智的资本家,还是不仅能够珍惜自己个人的生命而且更能珍惜人民生命的共产党人,都是如此,我们共产党人从问世之日起,一般来说是反对国家间的任何战争和捍卫和平事业的,我们始终把战争视为灾难,而不是把它当成儿戏,当成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更不是把它当做目的本身。我们的目的是明确的,而达到目的的手段就是劳动。战争是我们的敌人,对各国人民来说是灾难。

如果您真的关心和平和本国人民的幸福;那么这也只能算是您作为总统应尽的义务,而我作为部长会议生席也应对自己的人民表示关怀。此外,维护全球和平应是我们其同美心的事业,如果在现代条件下爆发战争,那么这就不仅仅是美苏之间的战争,因为美;苏之间其实并不互相谋求什么,但战争将是全球性的,残酷的、毁灭性的。

——1962年10月26日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摘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对现代条件下的战争所持的态度及其积极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一战前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帝国主义争夺之中,民族矛盾、帝国主义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十分激烈和复杂。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遇刺死亡,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故答案为A,排除B项;德国突袭波兰、慕尼黑阴谋都是与二战爆发有关的内容,故排除CD项;2、B【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和比较共性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等因素严重阻碍印度经济的发展;伊拉克和伊朗由于人口多、边界争端、教派纷争和经济利益冲突等问题严重损害了两伊经济的发展。因此,正确答案为B。3、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后来,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等”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经济负担的加重,苏联做出适当的妥协退让,D项正确;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A项;美国的高压控制并不是苏联做出妥协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国际新秩序是逐渐建立中,排除C项。故选D项。4、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中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可以发现从1840年到1900年,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下降,依据教材内容以及所学知识,到1840年前后英国已经基本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970年开始英国开始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900年前后已经基本完成,因此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业革命的开展,带动城市化进程加快,故选B;ACD三项的内容都无法导致英国农村人口比例大幅度的下降,故排除ACD三项。5、D【分析】【详解】

根据漫画可知,美国所标注的军事基地临近苏联边境,导致美苏两国矛盾日益加剧,D项符合题意。美苏争霸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排除A项;两大对峙军事集团出现在1955年华约成立时,排除B项;“呼吁“和平、防卫、裁军”只是美国人的一种舆论宣传的骗局,排除C项。6、D【分析】“美国商务部宜布将全面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这对于芯片严重依赖美国进口的中兴通讯是致命的打击”说明美国对于世界贸易规则的践踏,D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中发生变化不符合事实;中国制造业不是薄弱,C错误。7、A【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考查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A项,由所学历史知识可知,由于罗马的对外扩张、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罗马法也随之不断完善和发展,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法律条文不断充实与完善。故A项正确。B项,材料主要表现的是:由于罗马统治范围的扩大,罗马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越来越多,法律家常常被难住了的情况。并未提及其原因是维系帝国统治,实际上B项是解决问题的措施。故B项错误。C项,依据历史知识可知,罗马制定较多法律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版图的扩大,社会矛盾的增多,需要用法律来进行治理,“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仅仅是阶级矛盾一项。故C项错误。D项,依据历史知识可知,罗马帝国时期实行军事独裁的君主制,并未实行依法治国。故D项错误。8、B【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美国一方面拒绝台湾要求美国“协防”的要求,一方面建议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美国企图固定两岸分裂状态,造成事实上的“两个中国”,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维持两岸分裂状态,造成事实上“两个中国”的企图遭到了两岸领导人的坚决反对,并未缓和两岸紧张局势;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美国对台湾防务提出建议,这表明美国已经插手了台湾地区事务;D选项错误,依据相关知识可知,美国协防台湾,既阻止大陆进攻台湾,也阻止台湾反攻中国大陆,此政策有利于大陆武力解放台湾的评价不符合史实和美国利益。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二、材料分析题(共7题,共14分)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战留给人们的教训是:大国必须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联合国也更为重视和保护中小国家及弱小民族的主权与利益。”、“第一次使民族自决成为公认的国际准则。”结合所学从大国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重视和保护弱小国家或民族的利益、提倡民族自决等方面概括说明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基本理念。

(2)依据材料“他们可以联合其他国家一道对他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联合国也更为重视和保护中小国家及弱小民族的主权与利益”、“这对于维系世界和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一直到今天。”结合所学从有利于世界和平进步、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否定了旧的殖民体系、但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等角度分析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历史影响。【解析】(1)大国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重视和保护弱小国家或民族的利益;提倡民族自决。

(2)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进步;否定了旧的殖民体系;但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但凡战争所需;几乎无处不往;无所不为”结合所学从人力资源对一战的重要意义、北洋政府受到列强操控、中国当时劳动力丰富廉价等角度分析中国劳动赴欧参战的原因。

(2)依据材料“但凡战争所需,几乎无处不往、无所不为一战死在欧洲的华工至少有4000人”、“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劳工树立纪念碑的仪式,在风雪中启动。”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它是落后中国民众苦难命运的写照、对战争进程发展和最终结局形成的重要意义、中国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影响了西方对中国劳动的评价等方面谈论对中国劳工赴欧参战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原因:①1916年前后;一战双方处于胶着状态,人力资源成为协约国对同盟国战争胜负与否的关键。②当时中国的北洋政府在是否参战问题上受列强的操纵。③中国当时劳动力非常廉价。

(2)看法:①中国劳工赴欧参战是在一战期间国际国内特殊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是落后中国民众苦难命运的真实写照。②中国劳工参加协约国一方服务,对战争进程的发展和最终结局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③西方国家对中国劳工的评价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国力的日渐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1、略

【分析】第一小问依据材料“结束欧洲战场;在亚太战场”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罗斯福在战时根据胜利要早而美国伤亡要少这一原则”“到苏联对日作战的保证”归纳回答。

依据材料中“美国从全球战略的角度考虑,特别强调中国的重要性,主张必须对华采取积极态度”的信息从推动欧洲战场以及加重中国人负担回答。【解析】(1)实质:实行先欧洲后亚洲的战略。原因:减少美国在战争中的伤亡;希望赢得苏联对日作战。

(2)影响:促进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推进了欧洲战场的胜利进程;客观上加重了中国人民抗战的负担。12、略

【分析】(1)依据材料“继续使用武力不仅不能达到收复失地的目的;而且难于从事经济建设,将陷入日益依赖苏联的境地,因此转而与美国接触,采取了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阿以争端的方针在美国斡旋下”的信息归纳回答。

(2)依据材料“经过谈判,埃及、以色列、美国在华盛顿签署了《埃以和平条约》从而结束了两国间历时30年之久的战争状态。1982年,埃及收复了整个西奈领土”的信息归纳回答。【解析】(1)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四次中东战争没有解决阿以矛盾;战争给交战双方都带来了灾难;不利于国家发展;交战双方都认识到战争不能带来安全与和平;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争霸,积极插手中东事务。

(2)埃及收复了西奈半岛;缓和了埃以关系,为埃及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环境;以色列得到埃及承认,打破了与阿拉伯国家的外交僵局;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导致了阿拉伯世界的分裂;美国加强了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为日后主导中东和平进程奠定了基础。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中“印度支那不仅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美国把越南民族解放斗争片面视为共产主义势力的扩张而企图加以扼杀”得出是为了遏制社会主义;结合所学可知是美国为制约前苏联和中国;最终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2)依据材料“美国把越南民族解放斗争片面视为忽视了越南民族主义所蕴涵的巨大能量与坚韧斗志”表明美国对越南的分析有一定偏差;“战争期间美国耗用的军费超过1670亿美元,巨额的战争开支加剧了美国的财政赤字和国际收支逆差,使整个经济长期陷于滞胀状态。”表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的“滞胀”加速了撤军的步伐;“1969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后,决定从越南逐步撤出”,说明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和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促进了美国对越战争政策的变化;而最关键的是越南人民面对侵略永不屈服的顽强抵抗以及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非正义性。【解析】(1)目的: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在亚洲推行冷战;维护资本主义阵营,称霸世界;制衡中国和前苏联。

(2)因素:美国在越南问题的政治分析上缺乏远见(越南民众的坚韧斗志);七十年代美国出现经济的“滞胀”;国内反战运动持续高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欧洲、日本崛起及其竞争;美国干涉越南具有非正义性。14、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国联成立的背景和对国联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国联成立的历史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带来了惨痛的教训”“人们对于建立新的国际机制和国际秩序的呼声日趋高涨”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对国联的评价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在解决国际争端时,国联没有权威性,在处理国际社会的各种矛盾时就显得软弱无力”“正是由于它的第一次实践,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指明了目际组织发展的方向”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解析】(1)背景: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和平主义的兴起;人们对于建立新的国际机制和国际秩序的呼声高涨。

(2)评价:实质是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没有起到遏制战争的作用;对二战后国际合作和国际组织的发展有参考价值及借鉴意义。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第(1)小问的第一问;根据材料“通过十和平原则实现其充当国际警察的威望”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质是美国企图领导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第二问,材料“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英法两国不得不借威尔逊的声望和“中立”的地位,发表一个空洞的声明以抵消布尔什维克的影响”可得出为抵消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克的影响,英法不得已接受原则的提出;“‘公开外交’,本来就令英法大为恼怒”可知“公开外交”恼怒英法;“战后英美矛盾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得出英美矛盾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因为他的政策自始至终都没有获得国会的支持”可得出威尔逊的个人错误使得政策没有获得国内的支持,特别是国会的支持等方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2)小问,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影响一个国家外交的因素角度分析回答。【解析】(1)本质:美国企图领导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原因:①为抵消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克的影响;英法不得已接受原则的提出。②“公开外交”恼怒英法。③英美矛盾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④威尔逊的个人错误使得政策没有获得国内的支持,特别是国会的支持。⑤美国的政治军事实力不足以与英法抗衡。(每点,写到给。其它其如孤立主义的外交传统的影响;美国公众舆论的影响、共和派的挑战等合理答案亦可得分。)

(2)认识:①国家利益、国家实力、社会制度和传统政策是影响外交的重要因素。②外交政策的制定要立足国情,顺应世界形势。③一战后世界的政治格局仍以欧洲为中心。三、论述题(共2题,共4分)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中“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三次浪潮和挫折”体现出经济全球化的两种发展状况分别是经济全球化的三次高潮和经济全球化的三次挫折。首先,提出观点是经济全球化的三次高潮。然后论证,根据材料中“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6世纪”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是推动第一次经济全球化高潮的主要因素。根据材料中“第二波浪潮发生在1815—1913年期间”,而这一时间段刚好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因而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成为全球化发展的强大动力,经济全球化出现第二次高潮。材料中提到“第三波浪潮出现在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初期”,而这一时间段则正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因而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波全球化浪潮。最后得出结论: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冷战”对峙等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之出现波动。【解析】观点: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挫折。

论证:17—18世纪;殖民战争频繁,从三次英荷战争到英法战争,国际贸易受挫,全球化一度陷入停顿。1914—1945年,爆发两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陷入低潮。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对峙,全球化受阻。

结论:近代以来,世界战争、经济危机和冷战对峙使全球化不断受挫。17、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主旨可以得出论点构建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政治秩序是有效治理地区性、全球性问题的关键。论证过程可以结合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