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们的身体教案_第1页
2024年我们的身体教案_第2页
2024年我们的身体教案_第3页
2024年我们的身体教案_第4页
2024年我们的身体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我们的身体教案

我们的身体教案1

活动目标:L自己身体哪些部位可以动,知道人的关节是可以动的

2、了解保护关节的简单方法

3、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1、小朋友做操的录像

2、球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看录像小朋友做操,看老师拍球。

提问:

1、刚才我们看了录像中,小朋友做操时身体的哪些部位在动?(手、脚、腿、腰、头)

2、老师拍球的时候有哪些地方在动?(肩膀、手、腰、手腕)

3、我们身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地方在动?(因为有关节)

二、老师讲述人的身体里有许多关节,有了关节我们活动起来很轻松自在。

提问:

1、我们的身体里有哪些关节呢?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2、幼艮据老师的要求做动作,了解自己身体各部位的关节,知道人的.关节是可以动的,

如:人的肩关节、膝关节可以帮助我们行走,腕关节可以帮我们拿东西,颈关节可以帮我们前后

左右看东西。

三、老师为每位幼儿准备一张娃娃图,请幼儿用铅笔在能动的部位(有关节的地方)画上一

个小空圈表示这儿有关节。

四、了解保护关节的简单方法

1、身体里有这么多的部位能动,靠的是关节。有了关节我们才能参加各项活动(清幼儿跟

音乐用湃,说出感觉很舒服)如果关节不动了,我们就不能参加活动了(请幼儿做“木头人"的游

戏,说出关节不动了难受不舒服的感觉)

2、关节是怎样动的呢?(用平拳和拳头表示)如果用力拖关节就会脱下来很痛,一点也不

能动,这样就是脱臼,同时也不能把关节朝反方向扭转,如果朝反方向扭转,不但关节会受伤害,

也会使你的骨骼被扭伤。

3、提问:我们在平时的游戏和各项活动中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关节呢五、评价、结束课。

活动反思: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全社会的自豪。所以我设计了幼儿健

康运动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幼儿遇到困难不要气馁,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鼓励自己善于放开胆量去试试,只有这样才会健康、快乐、幸福。

我们的身体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知道身体里的洞洞以及这些洞洞的用处。

2、能够积极探索,发挥想象力,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喜欢阅读绘本,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图片-身体里的洞洞

三、活动过程

(-)看图猜测,激起幼儿兴趣。

1、咦!这两个小朋友在看什么呢?

2、这是什么?你们猜猜看,它会是什么的洞?

3、那么,这又是什么呢?它会是什么呢?

4、这这有两个洞,它会是什么呢?两个洞是做什么用的呢?

(幼儿猜测)

(二)探索身体里洞的秘密。

1、教师:哇!这里的两个洞又是做什么的?幼儿猜测。

鼻孔有什么用处呢?

(鼻子可以闻气味,还可以用来呼气吸气。)

2、幼儿操作。

(1)教师:我们的身体里还有哪些洞洞呢!请你们找找看。

(2)看幻灯片讲解这些洞洞都有什么作用?。

3、教师:你们知道小宝宝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吗?

4、教师:听说身体上还有被堵住的、洞,猜猜是什么洞?

你的肚脐眼是怎样的?

5、看图小结。

教师:我们身上的洞真多啊,有……洞,有……洞。

6、教师:如果我身体上没有洞,会怎样呢?

7、教师小结:原来我们身体上的这些洞是那么重要啊!

让我们一起保护我们身体上的每f洞,同时也保护我们同伴身上的每一个洞。

不要让它们受到伤害.

(三)结束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洞,有的洞洞是对我们有益的,有的洞洞是有危险性的、

有害的。

让我们去找找,发现更多的洞河吧!

我们的身体教案3

教材分析

1、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知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

良好心态,才能保证身体健康。了解公共卫生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能够自觉维护公共卫生

环境。

本节内容属于课本当中的第一单元珍爱生命中的第三课,其知识体系为:第一课是美丽的生

命,第二课是我们的生命,第三课是呵护我们的身体。单元的内容安排是从大自然的生灵万物到

人类的生命,从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到为他人的生命献出自己的爱心。其中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

是重点,珍爱自然界的各种生命是宏观引入,为他人的生命献出自己的爰心是延展。针对不同的

内容,本单元还安排了不同的学习方法。

从“欣赏"生命、感知生命的美丽入手,唤起心中对生命个体的爱与尊重,从而珍惜生命、

善待生命。

2、主要关注的便是生命道德,对生命的欣赏和感受,关注动植物的生命是从它们也有生存

的权利这一角度出发,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它寄托了家人无限期望,

强调的是对于生命的责任感。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时期,他们并不完

全清楚该如何去爱惜自己的身体,更没有意识到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生活习惯对自己身体的危害性,

这种情况在农村更为普遍。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相对城市学生而言,生活在农村的学生,虽然都知道要

爱惜生命,但他们还不太明白身体是生命的载体,自我保护的意识比较差。同时,农村家庭对学

生呵护自己生命的教育也很少,对应该如何珍爱生命的知识了解的不多。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对于农村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农村经济条

件比较差,公共卫生相对落后,居住条件简陋,学生不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生活中一些不

良的卫生、饮食、作息习惯,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危害着他们的健康。学生的公共卫生

意识有待加强。

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明白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

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知道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才能保证身

体健康。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知道公共卫生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自觉维护良好的公共卫生环

境,让学生认识到身体就是生命的根本,爱惜生命就要先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

习惯,这将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在"陋习大清除"活动中,需强化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并以

实际行动为革除陋习,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创造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出一份力。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喜欢参加多样的体育活动。

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并能自觉维护良好的公共卫生

环境。

知识:明白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坚

持锻炼、保持良好心态以及公共卫生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明白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知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

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2、教学难点

知道公共卫生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自觉维护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与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关的俗语、谚语。

我们的身体教案4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教材四三级下册"食物"单元的第二课,是在学生观察、记录了一天

吃过的食物的基础上展开探究活动的。"我们的身体从食物中获得什么”这一内容与学生日常生

活联系密切,对他们来说,吃东西是件感兴趣的事,观察食物也是很乐意做的事情。所以我采用

了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搜集有关食物营养成份的资料通过讨论交流以加深对食物中含有的.

营养成份及其作用的理解,再引导学生共同实验、分析、记录、描述、交流、各自观察到的结果,

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探究、研讨的气氛中,学会用探究的方法去

进一步认识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份,知道它们的作用,体验探究的乐趣。同时意识到人的身体从

不同食物中吸收丰富的营养,促进我们健康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食物里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2)说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作用。

2、探究过程和方法:

(1)小组合作完成检验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实验。

(2)自行搜集有关食物营养的资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研究食物营养成分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食物里含有的各种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准确的表述能力。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猪肉、核桃、馒头片、马铃薯片、碘酒、小瓶子、滴管、培养皿、白纸、

记录表。

2、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

3、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

教学环节

我们的身体教案5

主题的产生与说明:

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对自己的各方面都有所关注了,如对自己的身体,对自己与别人产生

许多的好奇和兴趣。在幼儿的谈话中,有意无意说到了自己的身高,自己与别人的性别等,而且

对这些非常感兴趣。因此,就有了主题活动"我们的身体”。

在这个主题背景中,让幼儿能进一步的了解人体每一部分的用处和每一部分之间的联系,也

让幼儿知道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样的人。另外,我们结合冬季的天气特点把

主题活动从身体扩展到运动,于是我们又有了“运动身体”这个主题。运动,是生命与火力的外

显特征。运动所表现出的力量、姿态、灵敏——使健与美得以和谐统一。幼儿对人体运动、动

物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有些孩子对后者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运动,又促进身体发育、增强

体质的重要手段。从小爱运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将收益终身。孩子天生好动,我们的身体是

怎么动的?蚂蚁、蚱蛇、小鹿、小鸟又是怎样动的?在探索和常识中,孩子门可以获得丰富的身

体经验和运动经验。他们发现人和动物都会运动,运动可以促进健康;身体运动和控制身体是多

么有趣,它为发展感知觉、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与此同时,幼儿对自我的

认识也逐渐建立起来,他们能从运动中获得满足感、愉快感和成功感。

主题活动的目标:

1、认识身体主要部分的外部特征,体验他们的作用。

2、运用测量及比较的方法,体验自己在长大,并为自己长大而高兴。

3、了解身体各个部位都会活动,会保护自己的身体。

4、知道我是人群中的一个,体验和大家做朋友的快乐。

5、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习根据同伴的表情调节自己的行为。

6、引导幼儿能连贯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能认真地倾听他人谈话,不插嘴。

7、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大胆表现运动中的人和动物的身体。

环境创设

1、在墙面布置一幅有关幼儿运动着的动作的图片。

2、班级放置人体模型,供幼J麻索。

3、和幼儿共同设置班级运动会的项目表、报名表。幼儿自由报名参加班级运动会。

4、有意识地在室内放置一些圆形、椭圆形、半圆形的物体。

家园共育

1、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人体的资料。

2、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能利用假日带孩子晨练、远足等。

3、和家长一起共同为班中的肥胖儿陆思越、包怡婷制定合理的食谱,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体

育锻炼。

4、请家长配合引导幼儿观看一些体育比赛。

5、多与孩子开展一些创造性的肢体表演活动。

6、能与孩子一起开展一些手指、手影游戏,激发孩子对手影的兴趣。

7、能与孩子开展体育锻炼,积极参加班级运动会,争取在运动会中友好的表现。

主题活动反思:

通过学习《指南》,教师逐渐懂得了在实施课程计划时,应善于发现幼J信欢的、感兴趣的

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尊重幼儿的自主活动,支持幼儿的

发展。本次主题活动-"身体",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对自己的的身体,对自己与别人产生许

多的好奇和兴趣。在这个主题背景中,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人体每一部分的用处和每一部分之间

的联系,也让幼儿知道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样的人。另外,我们结合冬季的

天气特点把主题活动从身体扩展到运动,于是我们又有了"迎新年娃娃运动会”这个活动。通过

运动,促进了幼儿身体的发育、增强了体质,同时又促进了幼1陷幼儿之间的交往、教师和幼儿

之间的交往、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从小爱运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将收益终身。与此同时,

幼儿对自我的认识也逐渐建立起来,他们能从运动中获得满足感、愉快感和成功感。

我们的身体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玩、找找、发现自己身体能动的部位,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愿意和老师一起说说自己的的佥和感受。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发现自己身体能动的部位。

2.难点: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活动器具、纸宝宝、笔,教师用的一张放大的.纸宝宝。

活动过程:

1.尝试发现

1)今天,老师在活动室里放了好多的活动器具,请孩子们看看都有些什么呀?请每个孩子拿

一样你喜欢的器具玩,玩的时候你要仔细地看看,你身体的什么地方动了?

2)提问:你玩了什么你身体的什么地方动了?

2.找身体会动的部位

1)我发现你们的手和脚会动,其实身体上还有许多地方也在动。老师为你们准备了T立纸宝

宝,请孩子们一边动动你们的身体一边把发现身体上会动的地方用笔点出来。

2)请你们把身体上会动的地方告诉大家吧

孩不门讲出会动的部位老师在放大的纸宝宝上记录并相应让孩子们动动该部位。

3.游戏:动一动

1)纸宝宝要和你们来玩一个动一动的游戏。

2)老师点到纸宝宝什么部位,你就动什么部位。让我们听着音乐有节奏地每个部位动5下。

3)今天你们发现人身上许多部位都会动就是因为这些部位会动,我(门人的身体就很灵活,

样样事情都会做。

4.延伸活动:

身体外面可以动,那么身体里面部位会动吗?请孩子们去问问爸爸妈妈或者看看书,用你们

的心、眼睛慢慢地去发现,看谁发现的4魔密多,把你们的发现记下来。

活动反思:

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对自己的的身体,对自己与别人产生许多的好奇和兴趣。在这个主题

背景中,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人体每一部分的用处和每一部分之间的联系,也让幼儿知道自己与

别人不一样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样的人。

我们的身体教案7

活动内容:我们的身体

认识自己是中班幼儿在集体中能够独立学习生活的心理基础。活动从认识自己的身体着手,

到认识自己的能力,为幼儿确立了"我已经长大了”的概念,树立了"我能行”的信心,产生了我还

会长大的期待。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发现“身体长大”了,在与情景的交流中发现•本领变大.了,

使幼在感性活动中获得直观的认识,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

活动一:耳朵有什么用目标:

1、能够知道耳朵的更多用处。

2、能根据散文中部分内容做T故,体验游戏的快乐。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过程:

一、猜谜语,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讲述谜语。这个谜语就在我们自己身上,猜猜看究竟是什

么。

2、原来是我们的耳朵,那么今天我们的'小耳朵朋友要跟我们一起学本领了。

二、欣赏散文

1、小耳朵朋友带来了一首散文送给我们小朋友,他想让你们知道他的本领有多大呢,我们

赶快来听听吧!

2、欣赏完散文,请小朋友们说说散文提到小耳朵有哪些用处?

3、除了散文里提到的,你觉得小耳朵还有哪些用处?假如没有耳朵,将会怎么样?耳朵会

生病吗?

三、做做玩玩

1、我们的耳朵很想给小朋友们表演它的本领,所以老师准备了很多东西,让小耳朵来表演。

2、请几个幼儿上来表演,带上眼镜,带上耳机听音乐等。

反思:

今天幼儿表现不是很好,散文中提到耳朵的用处,大多他们都没听清楚。分析原因:可能是

受到散文的局限性,因此幼儿的想象能力没有发挥出来,也许是我对孩子们的要求太高了。建议

与措施:今天的活动,使我体会到,孩子们是十分喜欢一些实物的东西,非常喜欢把眼镜带在自

己的耳朵上玩,但这些实物太少了不能使所有的幼1邺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所以如果条件允许,

应该多准备教具。)

活动二:小手歌目标:

1、引导幼儿能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2、大胆的表演小手歌,愿意与同伴一起进行表演。

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知道你的小手有哪些本领吗?

二、熟悉歌曲内容

1、今天,老师的两只小手学会了新的本领,它在问你们的小手:.你们想学这个本领吗?・

2、听听这首歌曲里面都有什么?老师把歌曲前两段以儿歌形式念,两只手做动作。

3、请已经学会本领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念儿歌。

三、学唱歌曲、

1、我的两只小手说,这首儿歌很好听的,如果唱给大家听就更好了。那我们来听听唱的好

不好?

2、请已经学会本领的幼儿跟我一起唱。

3、和小手一起表演歌曲。

四、创编歌曲

1、小手除了可以做雨伞、雨点,还有什么?(引导幼儿还可以做太阳、蝴蝶等)

2、演唱幼儿创编的歌词。

反思:

能够随音乐配上自己的动作。今天,我找到了这首歌的磁带,听到欢快的音乐,幼J赭B能根

据音乐节奏动起来,等到熟悉了歌曲内容,配上动作。当我和孩子们用风琴演唱这首歌曲时,孩

布门都停留在动作上,而不是注意自己唱的歌,也许这就是他们的年龄特点吧!

小百科:身体指人或动物的整个生理组织,有时特指躯干和四肢。

我们的身体教案8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人体需要的氧包又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

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俳出体外。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2、过程与方法: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实验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体呼吸与循环过程中,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

作的过程,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

教学难点: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

教学准备:

吸耳球、水槽2个、水、心脏模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

资料)

(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回顾:运动

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3)提出问题:心跳为什么会加快?

二、认识心脏和心跳

1、(出示心脏模型)了解人的心脏是什么样子的?讲解心脏的位置和大小。

2、看书了解心脏不停四励是在干什么?

3、(播放视频)讲解:我们的心10僦是心脏在学励,也就是心脏在收缩和舒张。心脏收缩

和舒张f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跳一次。

4、(播放视频)认识心脏在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人体循环的过程。

5、认识剧烈运动后心跳加快的原因

心脏不停用励使血液循环过程有什么作用?(播放一段视频)

用一个洗耳球和塑料管来模拟心脏收缩与舒张过程中的•用力以及血液运输的形式。

总结:心跳使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血液向人体各处不断输送氧气和养分,同时又将身

体内产生的废气通过肺部排出体外。那么,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发生了什么变化?(心

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

二、课外延伸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我们心肺功能,身体更健康。

三、总结:

我们的身体教案9

一、教学要求:

通过身体素质一的练习,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方面的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和体育

运动成绩;养成团结互助的学风。

二、教学重点:

发展速度素质的练习是本次课的重点,当中提高步频步幅增加下肢力量的练习是速度素质练

习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

小步跑练习和后蹬跑练习是本次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

集体讲授、分组练习。

五、使用教具:

4x50米的直跑道

六、教学过程(主要教学环节):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相互问好;

3、教师简单介绍教学计划及安排;

4、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和要求;

5、安排见习生见习内容,检查运动着装;

6、慢跑热身400米。

(二)准备部分(7分钟):

慢跑结束成体操队形散开做徒手准备活动:

1、手腕、踝关节活动4X8拍;

2、膝关节绕环4X8拍;

3、扩胸运动4X8拍;

4、振臂运动4X8拍;

5、体侧运动4X8拍;

6、体转运动4X8拍

7、踢腿运动4X8拍

8、腹背运动4X8拍

9、弓步压腿4X8拍

10、仆步压腿4X8拍

11、丁步压腿4X8拍

12、深蹲纵跳男10次;女5次。

(三)基本部分:(28分钟)

1、教师讲解小步跑及后蹬跑动作要领,边讲边示范;学生跟着教|)族东习。

(1)小步跑(如图)

身体稍前倾,大腿抬起与水平线约成35-45度角,膝关节放松,然后大腿下压小腿顺下压

的惯性前伸,并很快以前脚掌积极着地,脚趾完成最后"扒地"动作;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

作,小步跑要求步幅小,频率快而放松。放松,小腿自然伸开用前脚掌着地,支撑腿三关节充分

伸展,骨盆前送,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

(2)后蹬跑(如图)

1、上体稍前倾,支撑腿后蹬充分蹬直,而摆动腿屈关节领先向前摆出,然后大腿积极下压,

用前脚掌着地,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

2、高抬腿跑,

3、单脚跳,

4、连续蛙跳,

5、弓箭步走,

6、50米冲刺跑

(四)结束部分:(2分钟)

集体集中拍打抖动放松大腿前后肌肉,垫步跳放松,布置课外练习,早操时男生:50米冲

刺跑2组,女生弓箭步走50米2组。教师宣布下课。

(五)课后教学小结。

我们的身体教案10

一、设计思路:

进入中班后,我们的孩子基本动作更为灵活,他们不仅能够自如地进行跑、跳、爬等动作,

还敢于尝试、探索各种动作。

《指南》中指出:幼儿应大胆的进行各种身体运动,并具有调整自己身体运动的能力。出于

孩子们的动机、兴趣,我们一起探索了不同形式的'走、跑、跳。孩子们出现了许多新的创意。

因此,我就开展了探索"身体、移动”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将利用身体的四肢包括头、腰等

各个部位来尝试移动,从自己身体本身得到运动的快乐是本次活动的宗旨。

二、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走、跑、条、跳、爬、滚等能力,提高机体的协调性、平衡性。

2、敢于运用自己身体各个部位来探索不同的动作,从中体验运动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孩子对走、跑、跳的不同形式有了尝试和探索。

四、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幼绕场进行走、跑、目微多种练习。

走(慢走、快走、高个子走……)

跑(高抬腿跑、踢屁股跑……)

跳(双脚跳、单脚跳、转圈跳……)

2、我的身体会移动。

1)幼儿自由探索、尝试用不同方法来移动身体。

要求:利用身体的移动,到达终点。但不能使用走、跑、跳三种动作。

2)挑战

个别幼儿进行动作的挑战,其余幼儿当裁判,判定该幼儿挑战成功或失败。

鼓励幼1闱极挑战,利用身体的所有可利用的部位(肩膀、腰、臂、膝盖等)来尝试移动。

和幼儿一起来积极尝试有创意、有难度的动作。

3、放松运动

游戏"雪人要化了“。

我们的身体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

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2、能够反复对自己的绘图作出修改、完善,掌握画图的方法。

3、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2、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3、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

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

的。

三、教学难点

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四、课前准备

人体模型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全面回顾前面学生所了解的人体的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工作过

程中,各系统内部不同器官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同时还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跨系统之间的协

作关系,较全面的将人体的系统化结构呈现在学生面前。

1、人体的各个感官怎样协同工作

(1)小组讨论或集体研讨"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协同工作",用图、文呈现。

(2)交流研讨,共享彼此的认识

(3)绘制表示简单关系的画图。

(4)交流研讨,在简单绘图的基础上寻找图与图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关系绘制新图。

(5)修改完善(循环反复)

讨论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每节课中呈现的系统内部的协同工作;二是(如卡通人物所说)

联系各个教学活动中涉及的人体活动,找出不同系统间的器官协同工作的情况。最后学生建议制

作卡片进行拼摆,利于表达想法也利于他人理解。

2、人体各器官之间的联系

学生将要全面的‘思考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需要通过讨论来丰富自己的想法,以寻求

找到更多更广泛的联系,扩充自己的认识。在画图的过程中,也需要学生对各种联系反复思考,

以寻找最适宜的表述方式。

画图的指导

在本课,学生用画图的形式来表现对本单元学习的理解。以前出现的多为较简单,面对比较

复杂的关系,画图的难度就比较大了,这时候需要教师的指导。

3、健康生活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健康生活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后,

爱护它们,促进他们更协调的工作。”

4、作业

板书设计:

呵护我们的身体

协同工作

互相联系

我们的身体教案12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

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

具观察到。

2、过程与方法: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

构。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

察活动的真实性。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

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教学难点:

观察身体内部器官。

教学准备:

空白纸、放大镜、尺子、人体基本结构图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动物的本领和它们的身体特点有关。

1、提出问题:人人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青蛙为什么善于捕虫?老鹰为什么能抓住机灵的

老鼠?啄木鸟为什么能吃到树干中的害虫?

2、放映录像带:青蛙的眼睛、后腿、舌头具有善于捕虫的特点,肤色用伪装来保护自己;

老鹰有坚硬而带弯钩的喙,以及尖利的.爪子,适于捕捉老鼠;啄木鸟的嘴尖尖的适合啄食隐藏

在树干中的虫子,爪子两趾在前两趾在后,适于抓住树干。

3、小结: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身体的特点有关系。

4、引出课题:人有哪些本领?人为什么这样有本领?今天我们来观察自己的身体。

二、观察人的身体。

1、观察身体的外形。

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让学生观察到人体可以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几个大的部分外,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把这

些大的部分再划分为小的部分。如躯干部还可以可以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

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

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人体是对称的。这里要求学生具体说出怎样对称。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人体的左

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置都是

一样的,即—对应的

(2)让学生亲自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

活动:①体验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

活动:②让学生体会两只眼睛比用一只眼睛看得准确;

活动:③让学生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接着用一只手系红领巾,让学生体会两只手比一只手

做事方便灵活;

活动:④让学生体会如果两只脚不一样长,弯腰、上台阶、转向都会很不方便,身体也不易

保持平衡。

3、观察身体的内部。

出示人体外表的轮廓图,让学生综合想象一下人体的内部是什么模样?

(皮肤下面是什么、肌肉下面是什么、骨胳包着的是什么,血管和神经怎样分布……)

4、身体怎样工作:

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在对活动的体验中,利用泡泡图的方式把活动中多个身体

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思考:如果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可以怎么看待人体的组成呢?

三、课的延伸。

问题: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请杳阅资料了解人体具备什么样的结

构特点,使其能直立行走?

四、课后总结:

1、人体从外形上看,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2、人体的左右两部分是(均衡)、(对称)。

我们的身体教案13

活动设计背景

因幼儿对自己的身体不是很了解,这节常识教育课,主要是让幼儿观察自己的身体,认识自

己的身体部位。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保健常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自己和同伴,让幼儿了解人体的各部位的情况。

2、在看一看,动一动,摸一摸的活动中体验人体有许多部位会动。

3、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表现音乐的节奏,做出各种造型。

4、会独立完成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身体的各部位。

难点:会运用肢体语言表现自我。

活动准备

1、一些键子、篮球、四弦第等体育用具。两张字卡。

2、活动用的音乐曲《头发、膝盖、脚》、《我们是机器人》。

3、每人一本适应性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老师做几个动作,让小朋友说说老师在干4十么,什么地方在动。

二、出示字卡:”会动的身体”。

三、让小朋友观察自己和同伴,说说人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四、游戏:看谁快又准。(略)

五、感受会动的身体。

1、提问:师:"小朋友平时是怎样锻炼的?”让几个小朋友来示范动作。"他们身体折哪

酬位在动?"

2、游戏:出示体育用具,幼儿说出名称。然后老师出示一样体育用具,小朋友就做出相应

的动作。

3、小结:(略)

4、保护我们的身体。

(1)出示漫画图。让幼儿了解图中的人是怎样受的伤,平常我们应该怎样注意保护自己。

(2)小结:(略)

六、老师弹曲,引导幼感受音乐情境,用身体各部位表现音乐的节奏,用形体创造性地做

出各种动作和造型。

七、完成练习。

把书发到幼J仔里,老师讲解以后,幼J困立完成。

教学反思

本主题是以观察自己和同伴,了解人体的各部位的'情况为主线,在看一看动一动摸一摸的

活动中,让幼儿去体验人体有许多部位会动。并会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学习处理一些生活中的

突发事件,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掌握简单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我们的身体教案14

一、目标:

1.通过玩玩、找找、发现自己身体能动的部位,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愿意和老师一起说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发现自己身体能动的部位。

2.难点: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三、材料与环境创设:

幼儿人手一份活动器具、纸宝宝、笔,教师用的一张放大的纸宝宝。

四、活动流程:

尝试发现一〉找身体会动的部位一>活动一>延伸活动

1.尝试发现

1)今天,老师在活动室里放了好多的活动器具,请孩子们看看都有些什么呀?请每个孩子拿

一样你喜欢的器具玩,玩的时候你要仔细地看看,你身体的什么地方动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