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如何看待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_第1页
第一讲如何看待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_第2页
第一讲如何看待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_第3页
第一讲如何看待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_第4页
第一讲如何看待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形势与政策南通农院社科教研室

二〇一〇年六月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

二、世界怎样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三、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看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2

国际地位的含义

国际地位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该国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3如何衡量和评估一国的国际地位?衡量和评估一国国际地位主要看两方面因素:

1、综合国力2、外部世界4

1、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是评价一国国际地位的根本依据。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潜力,它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地位高低和作用强弱的主要标志,反映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能力与在国际社会中发挥影响的外在能力的能力总合。52、外部世界

一国所面临的外部世界是影响该国国际地位的重要外部因素,它主要包括国际环境和外部联系。

6国际环境

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不变的情况下,国际环境的变化可以影响其国际地位的高低。两极格局或多极格局、战争或和平等不同的国际环境,都可以使国家的国际地位发生变化。7外部联系

外部联系即一国与国际体系联系的性质和程度。所谓性质是指一国的基本国策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其对外政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所谓程度是指该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国际社会相互依赖的程度,以及对其他国际行为主体乃至国际体系发挥影响的程度。8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

在过去的30年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尽管世人在评论中国时会有不同的声音,持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但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中国在世界媒体的报道中已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所有这些都能使人直接地体会到中国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力。9“汉语热”

09年4月24日,第32届国际语言节在布鲁塞尔联邦议会大厅隆重开幕。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指出,“要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12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变化一: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是综合国力增强;变化二: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变化三: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将牵动世界格局走向;变化四:“中国模式”等软力量大幅提升,推动发展模式多样化。13变化一: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是综合国力增强14变化一: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是综合国力增强

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将现代化规律和本国国情有机结合,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其他主要国际力量受到金融危机冲击而实力地位发生变化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积极姿态和果断行动,认为中国的一系列举措展现出了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责任感。

16变化二: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金融危机凸显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上的话语权提高,在联合国改革、气候变化谈判、粮食和能源问题等其他重要国际议题方面,中国的主张和建议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从金砖四国的迅速崛起,到在发展中国家有一席之地的20国集团(G20),各国对中国的借重明显加强。

变化三: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将牵动世界格局走向17“金砖四国”“金砖四国”来源于英文BRICs一词,是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因这四个国家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组合而成的“BRICs”一词,其发音与英文中的“砖块”(bricks)一词非常相似,故被称为“金砖四国”。“金砖四国”(BRICs)一词最早由高盛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2001年11月20日发表的一份题为《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中首次提出,2003年10月,该公司在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年的道路》的全球经济报告中预言,BRICs将于2050年统领世界经济风骚,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大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和俄罗斯。链接“金砖四国”在“金砖四国”这个概念被提出近八年后,2009年6月16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金砖四国”领导人在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正式会晤。四国首脑在会晤结束后发表的声明中说,金砖四国峰会第二次峰会将于2010年在巴西举行。今年4月15日-16日,四国领导人如期在巴西首都进行第二次会晤。链接G20(20国集团)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由八国集团(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和十一个重要新兴工业国家(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和土耳其)以及欧盟组成。按照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廿国集团的GDP总量约占世界的85%,人口约40亿。一些舆论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模式”、“拉美模式”、“东亚模式”相继失败之后,“中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种真正可行的“替代方案”。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和做法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肯定,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希望学习借鉴中国发展经验,中国模式的影响在全球范围日益彰显。变化四:“中国模式”等软力量大幅提升,推动发展模式多样化22中国近几年在在军事在军事上也颇有所成就。美国国防部认为,20多年来中国的军费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么大的投入,使中国的海军、空军等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的提升,军事活动范围扩大。变化四:“中国模式”等软力量大幅提升,推动发展模式多样化变化四:“中国模式”等软力量大幅提升,推动发展模式多样化在科技上,航天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令全世界华人骄傲,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专家观点:看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视角第一,客观地用数字来看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第二,中国人怎么看自身国际地位的变化。第三,外国人怎么看中国。25链接第一,客观地用数字来看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1978年中国GDP总量3645亿元人民币,到了2009年是335353亿元人民币;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1978年只有百分之一点多,2009年提高到8.7%;我国人均GDP1978年只有381元人民币,到了2009年达到3600-3800元人民币之间;进出口总额1978年只有206亿美元,2009年达到万多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1978年只有1.6亿美元,2009年底达到2.4万亿美元。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首先取决于综合国力,所有这些数字都体现了中国实力的变化。26链接第二,中国人怎么看自身国际地位的变化。

今天我们走出去的时候,跟10年前、20年前走出去的感觉是大不一样了。但我们感受到巨大实力变化的同时,也时刻提醒自己,我国还有2000多万人没有脱贫,将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我们还有很多落后的地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等问题还很突出,等等。

总的来说,我们总体上坚持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28链接中美农村孩子生活差距

第三,外国人怎么看中国。外国人到了北京、上海,没有来过的会吓一跳,你跟他讲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他是死活不信的,没法理解。所以,我们看中国跟外国人看中国,在观念上有很大的差别。外国人觉得中国不得了了。所以,像布热津斯基这样的战略家都提“中美共治”论调。美国这些战略家是在用发展的眼光看这个问题,他们看到了中国这样的发展势头和未来的前景,以及随之带来的国际格局变化。33链接美国民众对中国认知程度远低于想象

中美之间的民间交流日增,或能提升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图为中美学生之交流活动。

调查显示,63%的人想更多地了解中国,年轻人更感兴趣。49%的美国受访者认为,长城是他们心目中代表中国的符号。其他被提及的中国符号包括奥林匹克(36%),米饭/食品(34%),龙(32%)、熊猫(30%),以及五星红旗、电器、宝塔。受访者还提及“人口众多”、“共产党执政”、“文化、历史”和“红色”是中国符号。

“谁是在美国最著名的中国人?”43%的受访者认为是成龙,其次是李小龙(40%)、毛泽东(39%)、孔子(33%)、李连杰(29%)、姚明(29%)、佛(28%)、成吉思汗(22%)和周润发(16%)。59%的受访者认为米饭/炒饭是在美国最流行的中国菜,其次是春卷(44%)、捞面(44%)、咕咾肉(33%)、混沌汤(31%)和蛋花汤(25%)。39%的受访美国人当前最关心的中国问题是民权和自由,其次是人口控制(25%)、污染和环境(24%)、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23%)、经济(21%)、劳工问题(17%)、血汗工厂(16%)、产品质量问题(15%)、美国对中国的金融债务(13%)、西

藏(12%)、不知道(16%)。二、世界怎样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美国

欧洲

周边国家

发展中国家

38

美国中国崛起是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当前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重构的过程中,不仅离不开中国,更需要中国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美国人认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不是一般的大国,而是世界大国。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重构的过程中,几乎都需要中国发挥作用,甚至是主导性的作用。

39

专家观点:美国战略界认识中国的四个阶段

第一,1992年召开中共十四大,美国人从此基本上认为中国经济不太可能崩溃了。中国政治上可能会出问题。

40链接第二,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新老领导集体实现了平稳交接。美国人认为中国政治崩溃也不可能了。

第三,2008年美国得出了第三个结论,即中国社会也不会崩溃。今后对中国社会的理解应该重新思考了。

第四,2009年,中国基本上成了全世界唯一一个在金融上相对比较稳定,同时GDP还能保持8%增长率的国家,美国基本认为中国可能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了。欧洲

欧盟“中国观”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接受中国“历史性地崛起”的同时,开始对中国“讲条件”。

一是在推动中欧经济关系加深过程中,视中国为发展机遇的同时,更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给欧洲带来的“竞争”和“挑战”。

二是对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不舒服”、“不适应”。

三是看待和处理中欧关系时意识形态因素增多。

四是更强调中国的“责任”。41

专家观点:欧盟“规制主义”的几个特征

第一,与美国防止中国挑战美国霸权的目标不同,欧洲国家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从中国经济崛起中受益;第二,与美国仰仗强大军事实力“遏阻”中国不同,欧盟更强调以法律和制度手段“规范”中国内外政策;第三,与美国提升同其他亚洲国家的关系以“对冲”中国不同,欧盟经营与其他亚洲经济实体的关系,为的是分散“中国风险”,减轻对中国经济的过分依赖;第四,同美国顺应国际格局转型的趋势、借重中国作为“全球大国”的力量不同,欧盟更主张中国应维护对欧盟基本有利的国际秩序现状,要求中国尊重欧盟在全球范围内的既得利益。42链接周边国家

高度评价中国的发展成就以及中国在周边地区的积极作用,希望学习中国的成功经验,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同时也希望中国在地区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地区安全和热点问题上承担更大责任。与此同时,“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军事不透明”等论调在中国周边仍有市场,表明部分周边国家对中国强大的疑虑有所上升。

43发展中国家

对“中国模式”关注度日益上升,把中国发展当作自身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担心竞争的一面。很多非洲国家将中国的发展看成是非洲在20世纪60年代独立以后面临的新机遇。拉美国家在经受了20世纪90年代“拉美模式”的失败之后,对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关注度日益上升。中东伊斯兰国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成就和国际地位的变化总体持肯定和赞赏的态度。同时,很多发展中国家也担心,中国会挤压他们的市场份额,从而影响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44三、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机遇与挑战第一,全面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复杂性第二,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的机遇第三,面临的风险挑战45第一,全面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复杂性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这是中国在世界上最基本的身份属性,是由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中国具备大国的基本禀赋和要素,任何时候都是世界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实力上升并不一定导致地位上升和影响力上升。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日益上升,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46第二,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的机遇

1、

和平转型的国际体系,有利于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

2、在全球事务中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

3、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和影响上升,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道路不可或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