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_第1页
05.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_第2页
05.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_第3页
05.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光心:即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焦点:凸透镜能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3、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二、凸透镜成像规律(要求熟记、并理解):物距u像距v大小倒正虚实应用u>2ff<v<2f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u=2fu=2f倒立等大实像测焦距f<u<2fv>2f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投影仪u=f不成像探照灯u<f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实像小,虚像大。注意: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注意: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三、眼睛和眼镜1、眼睛成像原理: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像在视网膜前方,需戴凹透镜矫正;3、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像在视网膜后方,需戴凸透镜矫正;四、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第六章质量与密度一、质量1、=1\*GB3①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GB3②国际单位制中主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t、g、mg=3\*GB3③换算:1t=1000kg,1kg=1000g,1g=1000mg;=4\*GB3④常识:一只鸡蛋约50g、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一头大象约6t、一只公鸡2Kg、一个乒乓球2.7g2、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3、=1\*GB2⑴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2\*GB2⑵天平使用:=1\*GB3①“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2\*GB3②“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3\*GB3③“称”: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先大后小)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又平衡;=4\*GB3④“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强调:平衡螺母调节原则:向高的那边移二、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2、=1\*GB3①公式:ρ=m/V变形:V=m/ρm=ρV=2\*GB3②国际单位制中,密度主单位是kg/m3,常用单位g/cm3。g/cm3单位大=3\*GB3③单位换算:1g/cm3=103kg/m31kg/m3=10-3g/cm3ρ水=1.0×103Kg/m3物理意义表示:1m3水的质量是1.0×103kg4、理解密度公式:ρ=m/vρ甲ρ乙mV(1)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ρ甲ρ乙mV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质量相同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体积相同时,质量与密度成正比。(3)图象:左图所示:ρ甲>ρ乙5、密度与温度:常见物体一般都是热胀冷缩;但水特殊,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种性质叫水的反常膨胀;三、测量物质的密度1、测体积——量筒 使用方法:=1\*GB3①“看”:单位:量程、分度值(1ml=1cm3);=2\*GB3②“放”:放在水平台上;=3\*GB3③“读”:读数时,视线要和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凸液面的顶部)相平。2、测固体的密度=1\*GB3①原理:ρ=m/V 形状不规则:量筒或量杯=2\*GB3②质量:天平体积 形状规则:刻度尺3、测量密度的实验原理:ρ=m/V4、常见密度测量步骤:①、不规则固体沉于水的:1)用天平测出质量m;2)给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3)用细线将物体放入量筒中浸没,记下读数V2;4)表达式ρ=m/(V2-V1)②、不规则且浮于水(坠入法):1)用天平测出质量m;2)给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用细线将小石块浸没其中,记下体积V1;3)用细线将物体和小石块一起放入量筒中浸没,记下读数V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