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_第1页
06.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_第2页
06.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_第3页
06.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_第4页
06.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0题为地理选择题,21~40题为生物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计80分。)1.(2分)观察图,其中阴影部分是两种生物的共同特征,下列特征可以写在阴影部分的是()A.具有细胞结构 B.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能进行光合作用 D.不需要营养2.(2分)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的所有生物因素 C.生物能适应所有环境 D.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着与其环境相适应的特点3.(2分)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呈黄白色,不含叶绿体。将该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色圆纸片将叶片C处两面遮盖,光照一段时间后去除黑纸片,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叶片三个部分的颜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滴加碘液只有B变蓝,A、C不变蓝 B.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C.对比A、C,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D.对比B、C,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4.(2分)对人类来说生物学太重要了,农业生产也离不开它。以下农业生产中的运用与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A.移栽茄子秧苗时,根部总要带一小块土团﹣﹣保护根毛,为了更好的吸收水分 B.扦插的枝条常常被减去大量枝叶﹣﹣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蒸发 C.播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早春播种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保证种子有充足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5.(2分)如图是植物蒸腾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二)是在实验(一)基础上的改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B.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叶片的多少有关? C.预测实验(二)结果:A、B、C三塑料袋中水珠数依次由少到多 D.实验(二)结论: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片的多少有关6.(2分)“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父母生育了我们,抚育我们健康成长,我们应常怀感恩之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卵细胞与精子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是子宫 B.婴儿的诞生意味着新个体发育的开始 C.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D.生男生女完全取决于女方,与男性无关7.(2分)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到快餐店购买快餐时,应注意店面是否卫生,有无卫生许可证 B.对购买的水果蔬菜要用清水浸泡、冲洗或削去外皮 C.纯天然食品一定安全,可以放心食用 D.在购买包装食品时,首先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8.(2分)下表为某医院化验室对甲、乙、丙三人尿液成分分析的结果(单位:g/mL)。请根据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甲950.3201.51.95乙95001.51.95丙9500.061.51.95A.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结构单位 B.甲可能是肾小球出现炎症 C.丙可能因肾脏的滤过作用有问题而患有糖尿病 D.甲、乙、丙三个人的原尿中都有葡萄糖9.(2分)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肋间外肌和膈肌同时舒张时,气体进入肺泡 B.血管乙中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C.肺泡内的氧气要经过两层上皮细胞才能进入血液 D.气体c代表二氧化碳,气体d代表氧气10.(2分)元旦晚会上,小明讲笑话逗得大家捧腹大笑。下列反射与此属于同一个类型的是()A.小明上学路上迎风流泪 B.小刚在物体飞过眼前时眨眼 C.小强吃话梅分泌唾液 D.小红看电视剧感动得直流泪11.(2分)关于各类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唯一会飞的动物是鸟类 B.哺乳动物的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C.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D.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12.(2分)向朋友挥动手臂打招呼时,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A.③④①②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13.(2分)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下列行为中和“美国红雀喂金鱼”行为相同的是()A.老马识途 B.蜘蛛结网 C.蚯蚓走迷宫 D.黑猩猩用树枝取白蚁14.(2分)下列关于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真空保存食品 B.生病时尽早尽多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 C.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 D.利用细菌来建立污水处理厂15.(2分)冠状病毒像日冕,平均直径100nm,呈球形或椭圆形,具有多样性,如SARS﹣CoV﹣2,MERS﹣CoV,SARS﹣CoV等。下列关于冠状病毒说法中错误的是()A.冠状病毒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B.病毒都是有害的,能使人和其他生物患病,没有利用价值 C.培养冠状病毒可以用活的鸡胚,不能用牛肉汁 D.病毒是最为高效的生物,可快速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合成新的病毒16.(2分)下列生物分类你认为符合生物分类的是()①水绵②油松③向日葵④玉米⑤螳螂⑥鲫鱼⑦华南虎⑧酵母菌A.①⑥⑧ B.②③④ C.③④⑥ D.⑥⑦⑧17.(2分)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与圆粒 B.兔的黑毛与长毛 C.马的白毛与鼠的黑毛 D.人的直发与卷发18.(2分)如图为模拟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的装置。甲、乙瓶内加入等量的肉汤并同时煮沸放凉,观察肉汤的变化。该实验的变量是()A.有机物 B.细菌 C.空气 D.瓶颈形状19.(2分)某森林中生存着一群不同体色的蛾类,由于某种原因,森林中几乎所有树木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请你推测多年以后,如图中最能体现这群蛾类体色变化趋势的是()A. B. C. D.20.(2分)艾滋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每年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预防传染病,你我共同参与。下列预防措施不正确的是()A.禁止非法卖血,确保血液质量 B.严厉打击卖淫嫖娼,倡导洁身自好 C.鼓励艾滋病人积极治疗 D.隔离艾滋病患者,限制活动范围二、综合题(41-44题为地理试题,45-47题为生物试题。共3小题,计110分)21.(10分)生物让我认识了微观世界,能从微观角度理解、认知我们的宏观世界。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如图,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在进行该实验时,被碘液染色的是细胞的部分。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酵母菌细胞、血细胞玻片标本后绘制的图示。据图回答(2)﹣(3)小题:(2)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A.②是遗传的控制中心,⑤只能控制有害物质进出细胞B.图丙中的细胞与甲、乙中的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和液泡C.图乙所示的生物可用于乳酸发酵D.图丙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E.图甲所在的生物体没有系统这个结构层次(3)丙所在的生物体,细胞无不能合成有机物,必须从外界获得糖类等营养物质和氧,然后在中完成呼吸作用供能,同时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控制葡萄糖、氧等进出的是细胞结构中的。观察人体细胞形成组织的示意图,请回答(4)﹣(5)小题:(4)A、B、C、D中,表示细胞分裂过程的是,表示细胞分化过程的是。(5)请把图中反映的结构层次填写完整:细胞→组织→→→人体。22.(20分)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因地制宜成功建成了很多水果、蔬菜采摘园。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每个小小的采摘园都是由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将图1中的概念补充完整:A.,B.,C.,D.。(2)如图2表示弱光照下,采摘园植物叶肉细胞内两种能量转换器(Ⅰ代表线粒体、Ⅱ代表叶绿体)之间、细胞与外界之间气体交换情况(①②③④表示气体,箭头表示方向),则①是,②是,③是。(3)若你是扶贫技术员,为了进一步提高采摘园的品质和产量,请你提出三条好的指导意见。(4)从生态环保的角度,你觉得在进行现场采摘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事项?(举出三点)23.(20分)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我国通过封城、停工停学等强有力的干预手段,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传染病及其预防的角度看,健康人、新冠肺炎、新冠肺炎患者、新冠肺炎病人的飞沫、新冠病毒分别属于。①传染源②病原体③传播途径④传染病⑤易感人群A.⑤④②③①B.⑤②③④①C.①⑤④③②D.⑤④①③②(2)对患者和疑似患者“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措施;作为一名初中生,应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预防新冠肺炎?(至少答2条)(3)疫苗是终结新冠肺炎最有力的武器,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填“抗原”或“抗体”),疫苗能够预防疾病的原理是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从而使其失去致病性;从免疫的类型上看,这属于免疫。(4)此次疫情让我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是一种身体上、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健康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你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至少答2条)。

2020-2021学年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0题为地理选择题,21~40题为生物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计80分。)1.(2分)观察图,其中阴影部分是两种生物的共同特征,下列特征可以写在阴影部分的是()A.具有细胞结构 B.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能进行光合作用 D.不需要营养【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切入。【解答】解: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新冠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生理作用;新冠病毒和水稻的生活都需要营养;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2.(2分)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的所有生物因素 C.生物能适应所有环境 D.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着与其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解答】解:A、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错误;B、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的所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错误;C、生物能适应环境,但是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错误;D、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着与其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3.(2分)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呈黄白色,不含叶绿体。将该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色圆纸片将叶片C处两面遮盖,光照一段时间后去除黑纸片,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叶片三个部分的颜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滴加碘液只有B变蓝,A、C不变蓝 B.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C.对比A、C,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D.对比B、C,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光合作用必须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3)该探究实验中有2个变量:叶绿体和光,有两组对照实验:A与B是一组以叶绿体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的叶绿体,B与C是以光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目的是推究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解答】解:A、叶片A处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C处没有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所以“加碘液后发现A、C两处均不变蓝”,A正确;B、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色的特性,B处遇碘后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B正确;C、对比A、B,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A没有叶绿体、C缺乏光照,A和C不能形成对照,因为有光照和叶绿体两个变量,C错误;D、B与C是以光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对比B、C,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D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4.(2分)对人类来说生物学太重要了,农业生产也离不开它。以下农业生产中的运用与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A.移栽茄子秧苗时,根部总要带一小块土团﹣﹣保护根毛,为了更好的吸收水分 B.扦插的枝条常常被减去大量枝叶﹣﹣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蒸发 C.播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早春播种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保证种子有充足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强弱与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增加光照时间和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能够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A、移栽茄子秧苗时,根部总要带一小块土团﹣﹣保护根毛,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正确B、扦插的枝条常常被减去大量枝叶﹣﹣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蒸发,正确;C、播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正确;D、早春播种时覆盖地膜有利于提高温度和保持水分,因此利于种子萌发,错误;故选:D。【点评】种子萌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原料、施肥的目的、植物根的呼吸是经常考查的内容,需要同学们牢固掌握相关知识。5.(2分)如图是植物蒸腾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二)是在实验(一)基础上的改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B.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叶片的多少有关? C.预测实验(二)结果:A、B、C三塑料袋中水珠数依次由少到多 D.实验(二)结论: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片的多少有关【分析】(1)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2)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解答】解:A、植物可以进行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实验(一)A装置中有叶片、B装置无叶片,实验变量有无叶片,通过A、B装置对照,可以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吗?A正确;B、实验(二)A、B、C三个塑料袋内的叶片的数量不同,根据三个塑料袋中的水珠的数量可以说明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片的多少有关,所以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叶片的多少有关?B正确;C、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预测实验(二)结果:A、B、C三塑料袋中水珠数:A袋壁内水珠最多;B袋壁内水珠较少;C袋壁内水珠最少.C错误;D、根据实验(二)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片的多少有关.D正确。故选:C。【点评】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6.(2分)“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父母生育了我们,抚育我们健康成长,我们应常怀感恩之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卵细胞与精子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是子宫 B.婴儿的诞生意味着新个体发育的开始 C.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D.生男生女完全取决于女方,与男性无关【分析】(1)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2)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标志着人的生命的开始。(3)女性生殖系统有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性器官是卵巢。【解答】解:A、卵细胞与精子在输卵管内相遇形成受精卵,A错误;B、受精卵的形成是人类个体发育的起点,B错误;C、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C正确;D、当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XX,将来发育成女孩;当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XY,将来发育成男孩。因此,性别决定主要决定于父亲精子所含的性染色体,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类的生殖和发育,人类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知识点理解。7.(2分)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到快餐店购买快餐时,应注意店面是否卫生,有无卫生许可证 B.对购买的水果蔬菜要用清水浸泡、冲洗或削去外皮 C.纯天然食品一定安全,可以放心食用 D.在购买包装食品时,首先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分析】食品安全是指: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解答】解:A、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到快餐店购买快餐时,应注意店面是否卫生,有无卫生许可证。A正确;B、蔬菜和水果可能会有农药残留,食用时用清水浸泡、冲洗或削皮,可减少水果、蔬菜中的残留物,B正确;C、纯天然食品也不一定安全,如一些野菜,野蘑菇,其中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所以不能食用,C错误;D、在购买包装食品时,首先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其次要关注生产厂家、营养成分等,D正确。故选:C。【点评】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掌握和灵活答题。8.(2分)下表为某医院化验室对甲、乙、丙三人尿液成分分析的结果(单位:g/mL)。请根据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甲950.3201.51.95乙95001.51.95丙9500.061.51.95A.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结构单位 B.甲可能是肾小球出现炎症 C.丙可能因肾脏的滤过作用有问题而患有糖尿病 D.甲、乙、丙三个人的原尿中都有葡萄糖【分析】表格的不同点:甲里有蛋白质,乙、丙没有,丙里面有葡萄糖,而甲、乙没有,结合尿的形成过程分析作答。【解答】解:A、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而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所以A说法正确。B、甲里有蛋白质,乙、丙没有,所以甲的肾小球可能有病变,所以B说法正确。C、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关。肾小球的过滤使大分子蛋白质与血细胞留在了血液中,肾小管的重吸收又将原尿中的有用物质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少量蛋白质等重新吸收回血液中,剩下的没用的物质少量水、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丙里面有葡萄糖,可以推测丙患者可能患有糖尿病,可能是肾脏的重吸收作用出现问题,故C说法不正确。D、甲、乙、丙三个患者的原尿中都出现了葡萄糖,所以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尿液的形成过程以及原尿、尿液和血浆的区别。9.(2分)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肋间外肌和膈肌同时舒张时,气体进入肺泡 B.血管乙中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C.肺泡内的氧气要经过两层上皮细胞才能进入血液 D.气体c代表二氧化碳,气体d代表氧气【分析】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ab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cd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管甲是肺动脉,乙是肺部毛细血管,丙肺静脉。【解答】解:A、肋间肌舒张时,在重力作用下肋骨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经和左右经都减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都缩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减小,肺也随着回缩,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出肺,完成呼气的过程,A错误;B、乙是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特点是毛细血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C、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佷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因此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需要经过两层细胞,C正确;D、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可见图中c表示二氧化碳、d表示氧气,D正确。故选:A。【点评】结合血液循环的图解,理解整个血液循环的过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10.(2分)元旦晚会上,小明讲笑话逗得大家捧腹大笑。下列反射与此属于同一个类型的是()A.小明上学路上迎风流泪 B.小刚在物体飞过眼前时眨眼 C.小强吃话梅分泌唾液 D.小红看电视剧感动得直流泪【分析】(1)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2)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如“听老师讲笑话时,同学们捧腹大笑”。【解答】解:ABC、“迎风流泪”、“物体飞过眨眼”、“吃梅分泌唾液”,都是由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没有语言中枢的参与;D、“看电视剧热泪盈眶”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所以“听讲笑话时,同学们捧腹大笑”,“看电视剧热泪盈眶”反射与它相同。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11.(2分)关于各类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唯一会飞的动物是鸟类 B.哺乳动物的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C.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D.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分析】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其它类动物没有.两栖动物的肺不发达,需要利用潮湿皮肤来进行辅助呼吸,因此成体的两栖动物需要呆在潮湿的地带.它们的食物也从水生植物而转为昆虫或小动物.这类动物以青蛙、蟾蜍,蝾螈及大鲵为代表.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解答】解:A、会飞的动物有很多,如鸟类、昆虫等,错误;B、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为胎生,幼崽出生时已经基本发育完整,所以不易受到天敌的攻击,能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因此,哺乳动物的产仔率低,错误;C、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不一定是两栖动物,如乌龟,故错误;D、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动物的特点.12.(2分)向朋友挥动手臂打招呼时,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A.③④①②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解答】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因此,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故选:A。【点评】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13.(2分)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下列行为中和“美国红雀喂金鱼”行为相同的是()A.老马识途 B.蜘蛛结网 C.蚯蚓走迷宫 D.黑猩猩用树枝取白蚁【分析】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在后天的学习生活经验中获得的行为.【解答】解:美国红雀喂金鱼、蜘蛛结网都是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老马识途、蚯蚓走迷宫、黑猩猩用树枝取白蚁是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14.(2分)下列关于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真空保存食品 B.生病时尽早尽多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 C.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 D.利用细菌来建立污水处理厂【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解答】解:A、真空包装食品,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缺少空气,真菌生长繁殖慢,A正确;B、抗生素能够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对其他不起作用,要注意用药安全,不能多服用抗生素,B错误;C、制馒头、面包要用到酵母菌的发酵,C正确;D、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在有氧的环境中细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D正确。故选:B。【点评】多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15.(2分)冠状病毒像日冕,平均直径100nm,呈球形或椭圆形,具有多样性,如SARS﹣CoV﹣2,MERS﹣CoV,SARS﹣CoV等。下列关于冠状病毒说法中错误的是()A.冠状病毒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B.病毒都是有害的,能使人和其他生物患病,没有利用价值 C.培养冠状病毒可以用活的鸡胚,不能用牛肉汁 D.病毒是最为高效的生物,可快速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合成新的病毒【分析】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是寄生在其它生物体的活细胞内,依靠吸取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而生活的。一旦离开了这种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解答】解:A、冠状病毒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正确;B、病毒也是有的有益,有的有害,如感冒病毒等病原体可以使人或动物得病,有些噬菌体则是有益的,噬菌体又叫细菌病毒,它可以作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药,例如烧伤病人在患处涂抹绿浓杆菌噬菌体稀释液它可以吞噬细菌,错误;C、培养冠状病毒可以用活的鸡胚,不能用牛肉汁,正确;D、病毒是最为高效的生物,可快速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合成新的病毒,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细菌、真菌的结构特点和营养方式。16.(2分)下列生物分类你认为符合生物分类的是()①水绵②油松③向日葵④玉米⑤螳螂⑥鲫鱼⑦华南虎⑧酵母菌A.①⑥⑧ B.②③④ C.③④⑥ D.⑥⑦⑧【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解答】解:①水绵属于藻类植物,②油松属于裸子植物,③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④玉米属于被子植物,⑤螳螂属于节肢动物,⑥鲫鱼属于鱼类,⑦华南虎属于哺乳动物,⑧酵母菌属于真菌。因此①水绵、②油松、③向日葵、④玉米属于植物,⑤螳螂、⑥鲫鱼、⑦华南虎属于动物,⑧酵母菌属于真菌,②油松、③向日葵、④玉米属于种子植物,符合生物分类。故选:B。【点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单位等级,明确种是最基本的单位。解答时可以从分类单位以及分类等级方面来切入。17.(2分)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与圆粒 B.兔的黑毛与长毛 C.马的白毛与鼠的黑毛 D.人的直发与卷发【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解答】解:AB、“玉米的黄粒与圆粒”、“兔的黑毛与长毛”,均是两种性状,因此都不属于相对性状,AB错误;C、“马的的白毛与鼠的黑毛”是不同生物的表现形式,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D、“人的直发与卷发”,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的概念。18.(2分)如图为模拟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的装置。甲、乙瓶内加入等量的肉汤并同时煮沸放凉,观察肉汤的变化。该实验的变量是()A.有机物 B.细菌 C.空气 D.瓶颈形状【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如图,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即两瓶中都高温灭菌,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的,因此空气中的微生物会通过竖直的瓶口进入甲瓶的肉汤中,使肉汤变质腐败。而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的,空气中的微生物就会被S型的曲颈阻挡住,微生物就不能进入乙瓶的肉汤中,肉汤保持新鲜。由上可知,甲乙两组的区别是甲组肉汤中有微生物,乙组的肉汤中无微生物,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细菌。故选:B。【点评】掌握对照实验的相关知识,此题的关键点:变量是微生物的有无,不是瓶颈的曲直。19.(2分)某森林中生存着一群不同体色的蛾类,由于某种原因,森林中几乎所有树木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请你推测多年以后,如图中最能体现这群蛾类体色变化趋势的是()A. B. C. D.【分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当生物的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时,生物就容易生存下去,否则,生物就会被淘汰。【解答】解:当环境颜色为灰白色时,体色为灰、白两色的蛾类因体色与环境的颜色相近,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容易生存下去,这是适者生存;体色为棕色的蛾类因体色与环境颜色存在巨大反差,则容易被敌害发现而被淘汰,这是不适者被淘汰;因此多年以后,使得该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的数量发生了变化,棕色蛾类的数量相对少,灰色和白色的蛾类数量相对较多。符合这一特点是D。故选:D.【点评】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这种颜色叫保护色;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0.(2分)艾滋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每年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预防传染病,你我共同参与。下列预防措施不正确的是()A.禁止非法卖血,确保血液质量 B.严厉打击卖淫嫖娼,倡导洁身自好 C.鼓励艾滋病人积极治疗 D.隔离艾滋病患者,限制活动范围【分析】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它的致病因素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此病毒能攻击并严重损伤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是损伤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解答】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但是,因此,选项中的打击卖淫嫖娼,倡导洁身自好、禁止非法卖血,确保血源质量、鼓励他们积极治疗都属于预防艾滋病的措施,而“隔离艾滋病人,限制活动范围”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同艾滋病患者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故选:D。【点评】对艾滋病患者以关爱,不歧视艾滋病人,以增强艾滋病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二、综合题(41-44题为地理试题,45-47题为生物试题。共3小题,计110分)21.(10分)生物让我认识了微观世界,能从微观角度理解、认知我们的宏观世界。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如图,正确的顺序是④②①③⑤⑥(填序号),在进行该实验时,被碘液染色的是细胞的细胞核部分。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酵母菌细胞、血细胞玻片标本后绘制的图示。据图回答(2)﹣(3)小题:(2)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BDE(填序号)。A.②是遗传的控制中心,⑤只能控制有害物质进出细胞B.图丙中的细胞与甲、乙中的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和液泡C.图乙所示的生物可用于乳酸发酵D.图丙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E.图甲所在的生物体没有系统这个结构层次(3)丙所在的生物体,细胞无叶绿体不能合成有机物,必须从外界获得糖类等营养物质和氧,然后在线粒体中完成呼吸作用供能,同时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控制葡萄糖、氧等进出的是细胞结构中的细胞膜。观察人体细胞形成组织的示意图,请回答(4)﹣(5)小题:(4)A、B、C、D中,表示细胞分裂过程的是ABC,表示细胞分化过程的是D。(5)请把图中反映的结构层次填写完整: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分析】(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擦、滴、撕、展、盖、染。(2)观图可知:甲是洋葱内表皮细胞,乙是酵母菌细胞,丙是血细胞,其中标注序号的是白细胞。图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核、③是细胞质、④是液泡、⑤是细胞膜,解答即可。【解答】解:(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地的步骤概括为擦、④滴、②撕、①展、③盖、⑤染、⑥吸。所以题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③⑤⑥。(2)观图可知:甲是洋葱内表皮细胞,乙是酵母菌细胞,丙是血细胞,其中标注序号的是白细胞。图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核、③是细胞质、④是液泡、⑤是细胞膜,A.②是遗传的控制中心,⑤只能控制有害物质进出细胞,正确;B.图丙中的细胞与甲、乙中的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和液泡,正确;C.图乙所示的生物酵母菌,不可用于乳酸发酵,错误D.图丙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正确;E.图甲所在的生物体是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个结构层次,正确;故答案为:ABDE(3)丙所在的生物体,细胞无叶绿体不能合成有机物,必须从外界获得糖类等营养物质和氧,然后在线粒体中完成呼吸作用供能,同时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控制葡萄糖、氧等进出的是细胞结构中的细胞膜。(4)A、B、C、D中,表示细胞分裂过程的是ABC,表示细胞分化过程的是D。(5)请把图中反映的结构层次填写完整: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故答案为:(1)④②①③⑤⑥;细胞核;(2)ABDE;(3)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膜;(4)D(5)器官;系统【点评】掌握动植物细胞及酵母菌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22.(20分)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因地制宜成功建成了很多水果、蔬菜采摘园。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每个小小的采摘园都是由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将图1中的概念补充完整:A.生物圈,B.生物成分,C.分解者,D.食物链。(2)如图2表示弱光照下,采摘园植物叶肉细胞内两种能量转换器(Ⅰ代表线粒体、Ⅱ代表叶绿体)之间、细胞与外界之间气体交换情况(①②③④表示气体,箭头表示方向),则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③是二氧化碳。(3)若你是扶贫技术员,为了进一步提高采摘园的品质和产量,请你提出三条好的指导意见。(4)从生态环保的角度,你觉得在进行现场采摘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事项?(举出三点)【分析】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解答】解:(1)A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B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C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E食物链。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2)因为是“弱光照”,因此呼吸作用的强度要比光合作用强度强,线粒体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